10 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应急预案以及风险控制_第1页
10 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应急预案以及风险控制_第2页
10 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应急预案以及风险控制_第3页
10 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应急预案以及风险控制_第4页
10 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应急预案以及风险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 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 应 急预案及风险控制 10.1 应急预案 10.1.1 应急抢险组织机构 10.1.1.1 抢险组织机构 为保证工程施工安全,一旦出现险情,能 够做到及时、迅速、有效 抢险,将险情控制在最 小范围,将 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特成立施工 抢险领导 小组。 抢险领导小组对公司负责,对工 程施工应急抢险统一指挥。 抢险小组组织机构见图 10-1。 10.1.1.2 抢险小组职责 1)抢险组长、副组长 (1)抢险组长、副组长指挥次序为:组长、第一副 组长、第二副 组长、第三副组长,四位组 长不得同时离开施工现场。 (2)负责对事故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组织指挥各方面力量处理事故,防止事 故蔓延和扩大。 (3)负责对重大事故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根据事故应急处理的需要,紧急调集 人员、储备 的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采取紧急措施控制事故蔓延和扩大。 (4)及时、准确、全面地上报信息。 2)通讯联络组 发生事故第一时间通知项目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召集小组成员,对外联络,及 时向主管部 门汇报等。 3)技术方案组 根据出现的险情,迅速制定抢险方案。 4)现场处置组 143 抢险方案的具体实施者,发生险情后及时赶到现场开展工作。 5)医疗救护组 (1)贯彻执行救人重于灭火的原则,组织人力和工具尽快的将被困人员抢救出来。 (2)组织人员撤离、安排疏散路径、方向,引导救护车、消防车等进入现场等。 (3)以最快的速度将伤员护送到附近医院。 6)物资准备组 负责应急器材的发放、管理及维护工作。 7)安全防护组 负责保护事故现场,避免闲杂人员围观、 监视事故发展情况等。 8)综合协调组 (1)协调应急救援过程中出现的其他情况。 (2)负责与其他单位进行沟通,防止事故不良影响扩大。 10.1.2 应急救援实施程序 10.1.2.1 应急处理流程 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险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应急处理程序进行工程抢险,具体 详 见图 10-2。 10.1.2.2 应急行动程序通则 在施工生产中,一旦发生突发事故, 应立即启动先期处置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尽力控制事态发展,以减少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及时上报并同时抢救伤员及疏散人员,避 免事故蔓延。各分部出现紧 急情况, 应立即向项目部 值班领导及项目经理报告, 项目部向业主、 监理、质检 站及上级主管部 门汇报。 1)应急小组成 员应牢记分工,按小组行动 2)应急小组成 员在接到报 警后, 10 分钟内各就各位 144 3)通讯联络组负责 接听事故 汇报,并 负责通知所有应急小组成员 4)根据事故情况 报相应主管部 门。 10.1.3 应急物资储备 应急救援物资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应根据潜在的事故性质和后果分析, 配备应急救援物资,包括: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 疗设备、必备抢险物资、必备生活保 障物资和建立周边可利用资源档案。应急救援物资清单见表 10-1,应急救援可利用资源见表 10-2。 10.2 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 10.2.1 基坑开挖期间突发事件的处理措施 在周边水、土压力作用下,基坑围护结构可能发生破坏,针对本工程设计及施工特点,基 坑围护结构可能存在以下情况: 基坑围护结构向基坑侧产生较大位移,主要是因为明挖基坑未能分层开挖、分层支护、开 挖坡度过大或一次开挖高度过大。对此,采用以下 处 理措施:停止开挖;尽快回填超挖土方或 堆土反压;调整分层开挖的高度,每层开挖后立即进行支护作业。 10.2.2 模板支撑体系应急救援措施 模板支撑体系发生坍塌事故,应尽快对事故人员解除挤压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在解除压 迫的过程中,切勿生拉硬拽,以免进一步伤害,现场处 理根据伤情,采取包扎止血、人工呼吸 或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如有条件应就近送往医院抢救。抢救伤员的同时应组织其他组员采 取有效抢险措施或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防止事态扩大。同时应立即组织所有架子工对脚 手架进行加固,防止再次倒塌,集中人力抢救受伤人 员,清理 现场物料,最大程度地减小事故 损失。 10.2.3 起重吊装作业应急救援措施 1)起重吊装设备机械故障引发险情 145 若作业中发现钢丝绳断丝、设备运行中出现异响、异常振动等, 应立即停止起重吊装作业, 组织现场作业人员撤离吊装作业区域,将吊装物件放至安全区域,切断设备电源, 锁好设备行 走机构,通知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更换故障部件,试运行确认运行正常后方可进行 作业。 2)起重吊装设备结构失稳造成险情 (1)起重吊装设备出现倾斜,应立即停止起重吊装设备任何动作,切断设备电源通知应急 救援部门并组织现场作业人员撤离吊装作业区域,根据情况设置地锚控制起重吊装设备的倾 斜。 (2)起重吊装设备折臂,应立即停止起重吊装设备任何动作,切断设备电源,通知 应急救 援部门并组织现场作业人员撤离吊装作业区域,根据情况采用焊接,将结构加固或用连接方 法将其中吊装设备结构与其他物体连接,防止倾翻和在拆除过程中发生意外。 (3)起重吊装设备发生倾翻,应立即切断设备,通知应急救援部门并组织现场作业人员撤 离吊装作业区域,采取焊接、连接方法在不破坏失稳 受力情况下控制事态发展, 选用适当吨位 起重吊装设备将其拆除,变 形部件用气焊割开或调整。 3)起重吊装设备安全装置失灵引发险情 若发现起重设备行走限位、超载限位、防脱 钩装置等安全装置破损失灵,立即停止起重吊 装作业,将起吊重物缓慢放至安全区域,切断设备电 源, 锁好设备行走机构,通知相关人员对 设备进行检查维修更换破损失灵安全装置,试运行确认安全装置合格有效后方可进行作业。 4)起重吊装设备基础塌陷引发险情 起重吊装设备基础出现裂缝、塌陷等导致起重设备倾斜,立即停止起重吊装作业任何动 作,切断设备电源,通知应急救援部门并组织现场作 业人员撤离吊装作业区域,根据情况 设置 地锚控制起重吊装设备的倾斜,并注浆加固土层并重新浇筑混凝土基础,进行基础强度检验 以保证基础满足起重吊装设备作业载荷要求;若发生倾翻,采取焊接、连接方法在不破坏失稳 146 受力情况下控制事态发展,选用适当吨位起重吊装设备将其拆除,变形部件用气焊割开或调 整,倾翻起重吊装设备拆除完毕后,注 浆加固土层并重新浇筑混凝土基础, 进行基础强度检验 以保证基础满足起重吊装设备作业载荷要求。 5)起重吊装设备因自然因素引发的险情 若出现大风、雨雪或冰雹等恶劣天气情况, 应停止进行起重吊装作业,将吊装物件放至地 面安全区域,切断设备电源,锁好起重吊装设备行走机构。 10.2.4 火灾应急措施 1)迅速确定事故发生的准确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围、火灾程度、人 员伤亡等情况,以便根 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置。 2)发现者立即向周围的人发出警报,火势严重的应立即拨打 119 火警电话。 3)划出事故特定区域,非救援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特定区域。迅速核实火灾区域内的 作业人数,如有人员尚未脱离火灾区域,在安全的情况下设法灭火和抢救伤员。要及 时疏散被 火围困人员,并对受伤人员进 行必要的抢救。 4)派人到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并引领救援车辆迅速施救。 5)现场处理完毕,对出现事故征兆或过火区域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并请示有关部门获 得同意后方可恢复使用。 6)特殊火灾扑灭方式 油漆稀料失火:应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有条件时应用水给周围未失火的油漆稀料降温以 防发生爆炸。 电路失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也可用水或砂子等灭火。 氧气瓶、乙炔瓶失火:应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有条件时应用为其降温以防发生爆炸。 10.2.5 电灾应急措施 1)系统断电应急措施 147 断电应急措施是用来预防系统断电发生时应急的方法。建立现场用电工作指挥系统,确 定工作管理原则,明确各岗 位职责,工作 实行统一指 挥。 组织各专业维护人员定时进行巡视、 检查,检查 重点包括各变配 电室、 设备机房、控制中心、各系统用电终端设备等,并按规定要 求将检查结果进行记录。 (1)地铁站内用电设备及线路故障造成局部系统断电 由于地铁站内用电终端设备故障造成局部区域断电时,维护人员必须即时到达现场,将 有故障设备脱离供电系统;有备用设备时,立即启动备用设备,恢复供电;对故障设备进行检 修,更换损 坏的部件,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 当由于线路故障造成局部区域断电时,维护人员必须立即判明故障点。采用敷设临时线 路的方法恢复供电,并对有故障线路进行更换。 (2)非用电设备及线路故障造成局部系统断电 非用电设备及线路故障造成局部系统断电时(一般为控制开关故障),维护人员必须判明 故障原因,立即将该路用电 装置转接到备用开关,恢复该回路的正常供电。即 时更换损坏的开 关设备;在适当的时间恢复该开关的使用。 2)触电伤害应急措施 (1)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有人触电时, 抢救者首先要立刻断开近处电源(拉闸、拔插 头),如 触电距开关太远,用电工绝缘钳或干燥木柄铁锹、斧子等切断电线断开电源,或用 绝缘物如木 板、木棍等不导电材料拉开触 电者或者挑开电线,使之脱离电源。 (2)触电人脱离电源后。如果触电人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者触 电人在触电过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 应使触 电人安静休息,不要走 动,严密观察, 必要时送医院诊治。如果触 电人已失去知觉,但心 脏还 在跳动, 还有呼吸,应使触电人在空气 清新的地方舒适、安静地平躺,解开妨碍呼吸的衣扣、腰带,若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持体温,并 迅速请医生(或打 120)到现场诊治。如果触电人已失去知觉、呼吸停止,但心 脏还在跳动,尽 148 快把他仰面放平进行人工呼吸。如果触电人呼吸和心脏跳动完全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和心脏胸外按压急救。 (3)严密观察,并及时送医院诊治。 10.2.6 机械伤害应急措施 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迅速抢救伤员,使其脱离 险境并拨打“ 120”急救电话(如为交通事 故还应同时拨打“ 122”交通肇事 报警电话),同 时保护现场,防止事态扩大。对伤员应进行可行 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 伤人 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如有条件可就近送 往医院。 对于一些微小伤,工地急救员可以进行简单的止血、消炎、包扎。对伤势较严重的可采取 以下应急救援措施: 1)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应立即切断动力电源,首先抢救伤员,观察伤员的伤害情况,如手前 臂、小腿以下位置出血,应选用橡胶带或布带或止血 纱布等进行绑扎止血。 2)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处心 脏挤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 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 20 度左右,尽 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3)出现颅脑损伤,必须保持呼吸道畅通。昏迷者 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 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移动。遇有凹陷骨折及严重的 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 时送邻 近的医院治疗。 4)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移 动时,将 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 伤 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 瘫,导致死亡。 抢救脊椎受伤者,移动过程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5)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移动伤者。 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 149 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以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 取材,用木板、竹板等进行固定。 6)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 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7)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 少颠簸。同 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 压及伤 口的情况。 8)当机械发生重大事故时,必须及时上报有关单位和组织抢救,保护现场, 设置危险区域, 专人监护,拍摄事故现场照片。 10.2.7 其他伤害防灾应急措施 1)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事故的应急措施 (1)立即向工地负责人报告,并根据情况拨打急救电话。 (2)就现场条件采取护理措施,控制伤情、防止感染、防止失血、防止呼吸衰竭。保持合理 体位。 (3)了解致伤原因、过程,以便向救护医生提供判断伤情的参照。 (4)一旦发生高空坠落或物体打击事故,应迅速拨打急救电话,抢救伤员的同时保护好现 场防止事态扩大。如有轻伤 或休克人员, 现场人员应 立即组织临时抢救、包扎止血或做人工呼 吸或胸外心脏挤压,尽最大努力抢救伤员。如有人 员 腰椎、 颈椎受伤,不可胡乱搬抬, 应令其 就地躺卧等待医护人员救治,以免扩大伤势。 (5)防止伤口污染。在现场,相 对清洁的伤口,可用浸有双氧水的敷料包扎; 污染较重的伤 口,可简单 清除伤口表面异物,剪除伤口周围的毛发 。但切勿拔出 创口内的毛发及异物、凝血 块或碎骨片等,再用浸有双氧水或抗生素的敷料覆盖包扎创口。 (6)在送运伤员到医院就医时,昏迷伤员应侧卧位或仰卧偏头,以防止呕吐后误吸。 对烦 燥不安者可因地置宜地予以手足约束,以防伤及开放伤口。 150 2)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1)一旦发生食物中毒,要立即报告当地卫生局和防疫站。中毒者应及时送医院治疗。在 送医院前,如果发现中毒者口服的毒物并非强酸、 强 碱或其他腐蚀物,可 让其大量饮水,随即 用手刺激其咽部发生呕吐,将毒物吐出。 (2)当发生职业中毒事故时,首先必须切断毒物来源,立即使患者停止接触毒物, 对中毒 地点进行送风输氧处理,然后派有经验的救护人员佩带防毒器具进入事故地点将患者移至空 气流通处,使其呼吸新鲜空气和氧气,并对患者进行 紧急抢救。 3)中暑应急救援措施 (1)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并解开衣扣以助身体降温,适当 给予清 凉含盐饮料。 (2)体温高者可用冷敷或冷水、冰水擦身以助散热。 (3)有周围循环衰竭者可给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等。 4)卫生防疫应急救援措施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传染性疫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施工人 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对此特制定本措施。 当发现疫病特别是传染性疫病时,要立即启动紧急应变体系,作到及时发现,及 时报告, 及时处置、及时控制。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建筑工地封闭管理标准严格实行封闭管理,实行出入登记制度。 (1)宿舍达到每人 2m2、每间不超过 10 人,且通风良好; (2)疫情传播期,工人生活区做到每天至少消毒两次,每日测体温两次,并及 时记录; (3)食堂必须有卫生许可证,炊事员必须有健康证明; (4)工地设有独立的隔离室。 10.3 风险控制 151 10.3.1 危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识别 按照 ISO14000、OHS18000 体系标准,我公司将对整个工程现场及相关场地,逐级组织相 关方,系统地进行危险因素和 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制定“ 危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 价一览表”,并根据识别出来的危险和环境因素制定各种 专项方案。根据可能造成的突发事故, 制定应急预案。这个识别和 评价及控制的工程将贯穿于本项目的整个施工周期。 10.3.2 风险管理体系及措施 我公司将风险管理纳入到安全管理体系中,从组织、人员安排以及运行等方面执行安全 管理体系的要求。内容详见 第 8.1.2 节,并着重做到以下几点: 1)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充分发挥专家的预见能力,对重点部位、 实施方案的关键环节 及施工方法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重点分析,列出可能失控的关键管理点。 针对所列关键管理 点,预前提出指导性意见和管理建议, 对方案进行调 整、修改,防患于未然。 2)在整个工程施工期间,项目部委派具有合法上岗资质和有足够经验的安全员常驻现场, 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召集和主持每周至少一次安全生产例会,每天至少对现场安 全生产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并作好记录,查看所有安全规则与条例的实施情况,负责安全技术 交底和技术方案的安全把关, 负责制定或审核安全隐患的整改措施并监督落实,负责安全资 料的整理和管理,确保所有的安全设施都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 4)安全交底 (1)入场后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应急技术措施等情况向全体人员 进行详细的交底。 (2)随着施工技术方案交底,针对分部分项工程中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险因素,进行防止 工程事故的具体、明确、针对性强的交底。 (3)安全员对新进场人员进行本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危险点控制措施的交底。 (4)施工员安排作业前,对作业人员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危险性及应急措施的交底。 152 5)应急预案演练制度 项目部对预设险情进行实地演练,由安全经理负责组织安排,所有人员均参与其中,演 练 内容包括:人员分工、应急措施、处理程序等,并填写应急演练记录表。 6)风险源施工期间,安排专人 24 小时值班,派 专人进行现场巡视以便一旦发现异常情况 时可立即组织抢救措施。 抢险组长 项目经理 第二副组长 项目副经理 第一副组长 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