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2 年钢铁工业统计年报报告 根据原国家经贸委、国家统计局 2001 年 2 月 12 日联合发布的关于授予有关行业协 会行业统计职能并委托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经贸产业2001128 号文)精神,中国钢铁 工业协会承担钢铁行业的统计职能及相关工作。钢铁工业统计年报工作在 6 月底前全面完 成,比去年提前了一个半月。 钢铁工业统计年报的汇总范围是从事钢铁类产品生产的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核算的全 部国有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 500 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企业,与国家统计局的口径一致; 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包括 97 个企业或集团;汇总内容包括产品产量、技术经济指标、固定 资产投资、财务状况、科技活动、干部人事、劳动工资等十八大类,汇总指标约 3000 个, 汇总结果数据项约 50 万项。 从统计年报数据看,2002 年,中国钢铁工业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政府的正确领导 下,经受住了“入世”后第一年的考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产量大幅增长,技术经 济指标进一步改善,技术改造步伐明显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继续推进,社会市场需求旺盛, 企业经营状况显著改善,钢铁行业呈现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下,钢铁产品产量大幅增长,钢、铁、材产量再创历 史新高。 2002 年全国生产钢 1822489 万吨,同口径比 2001 年增加 312203 万吨,增长 2067,我国钢产量连续第 7 年保持世界第一;生产生铁 1707920 万吨,同口径比 2001 年增加 242542 万吨,增长 1655;生产成品钢材 1925006 万吨,同口径比 2001 年增加 354807 万吨,增长 2260。 按地区划分,华东和华北仍是主要产钢地区,钢、铁、材产量占全国产量的 60以上, 而且比重仍在继续上升。 按省市区划分,年产钢1000 万吨的省市达到了 6 个,分别是河北(2659.63 万吨) 、 辽宁(1942.5 万吨) 、上海(1719.41 万吨) 、江苏(1340.08 万吨) 、湖北(110835 万吨) 、山东(100065 万吨) ,年产量共 9770.63 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 5361%,提高了 1068 个百分点;钢产量比 2001 年增产 100 万吨以上的有 10 个省市,共增钢 251292 万吨,占全国增钢量的 8049%;其中河北增加 68998 万吨,成为全国产钢量突破 2000 万吨的第一省。 按企业划分,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集团)共产钢 1638283 万吨,占全国钢产量的 8989%,比 2001 年增加 233807 万吨,增长 1665%。2002 年产钢500 万吨的特大型 企业(集团)达到 8 家,分别是宝钢(1948.34 万吨) 、鞍钢(1006.64 万吨)首钢 (817.12 万吨) 、武钢(755.04 万吨) 、本钢(62066 万吨) 、马钢(53802 万吨) 、唐 钢(50652 万吨) 、攀钢(50036 万吨) ,比 2001 年增加 4 家。八大钢年产量达到 669270 万吨,占全国钢产量的 3672%,比 2001 年提高 819 个百分点。 此外,2002 年钢产量在 200 万吨至 500 万吨的企业(集团)有 17 家,钢产量在 100 万吨至 200 万吨的企业(集团)有 24 家。这些情况说明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正在向大型化、 集约化方向发展,我国钢铁工业的产业集中度正在提高。 按炼钢冶炼方式分,2002 年生产转炉钢 1516769 万吨,占 8322%;电炉钢 304889 万吨,占 1673%;平炉和其它炉钢 831 万吨,占钢产量的 005%。到 2002 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已全部淘汰了平炉炼钢生产。 二、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发展特殊需要的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长; 2002 年生产的成品钢材品种中,型线材比重下降、板管带材比重上升。全年板带材合 计产量达到 661391 万吨,比 2001 年增加 136922 万吨,增长 2611,超过钢材总 量平均增长率 351 个百分点;板管带材产量合计 788064 万吨,比 2001 年增产 149855 万吨,增长 2348%,占全年钢材增产总量的 4223%。 2002 年极管带材比达到 4094%,比 2001 年提高 122 个百分点。其中薄板产量 216967 万吨,增长 1288%;中厚板产量 245783 万吨,增长 2235%;钢带产量 171002 万吨,增长 6349%。 满足国民经济需要的特殊品种产量均有较大提高,比如汽车用薄板增长 4169%、石 油管线用钢板增长 5194%、H 型钢增长 6214%、镀锡板增长 7739%等等。 三、工艺技术不断进步,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消耗继续下降,技术经济指标进一步改 善,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2002 年,全行业综合连铸比达到 9115%,其中重点大中型企业达到 9241%,比 2001 年提高 191 个百分点。 重点大中型企业高炉利用系数达到 246 吨/米 3日,比 2001 年提高 012 吨/米 3日;喷煤比 12575 千克/吨,提高 329 千克/吨。 转炉炉衬寿命达到 438568 炉,提高 85988 炉;轧钢综合成材率 9419%,提高 018 个百分点;高炉入炉焦比 41696 千克/吨,下降 5.47 千克/吨;电炉冶炼电耗 42269 千瓦时/吨,下降 2585 千瓦时/吨;吨钢综合能耗 803 千克标准煤,下降 73 千 克标准煤。 2002 年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649236 亿元,增长 1376%;实现工业增加 值 179949 亿元,增长 1760%。 2002 年年末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总资产合计 881036 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 5144%;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 470709 亿元,增长 2409%;实现利润 23963 亿元, 增长 4629。企业经营状况明显改善。 四、钢材进口激增,进出口贸易活跃。 依据国家海关统计,2002 年全国共进口钢材 244881 万吨,比 2001 年增加 72707 万吨,增长 4223,仅次于历史最高年份 1993 年的 3026 万吨,钢材进口量超过美国成 为世界钢材第一进口大国。 2002 年进口钢坯 46046 万吨、废钢 78532 万吨,比 2001 年分别减少 4369%和 1976%。 2002 年进口铁矿石首次超过 1 亿吨,达到 1114959 万吨,比 2001 年增加 191876 万吨,增长 2079%。全年进口铁矿石生产的生铁产量占全国生铁生产总量的比重首次超 过 40%,达到 4212%。 2002 年进口钢材金额 12366 亿美元,比 2001 年增加 3403 亿美元,增长 3796%;全年进口钢材、钢坯、铁矿石、铁合金等各种钢铁产品总金额 17571 亿美元, 比 2001 年增加 2993 亿美元,增长 2053%。 2002 年共出口钢材 54550 万吨,比 2001 年增加 7177 万吨,增长 1515,略低 于出口高峰年份 2000 年的 62060 万吨和 1995 年的 59282 万吨,为第三个高峰年;出 口铁合金 13300 万吨,比 2001 年增加 1124 万吨,增长 923;出口钢坯 13335 万 吨、焦炭 135708 万吨、生铁 3968 万吨,分别比 2001 年减少 5081、199和 4186。 2002 年出口钢材金额 2183 亿美元,比 2001 年增加 318 亿美元,增长 1708; 出口钢材、钢坯、焦炭、铁合金等各种钢铁产品创汇总金额 4374 亿美元;比 2001 年增 加 212 亿美元,增长 509。 2002 年进口与出口相抵后,外汇逆差为 13197 亿美元,比 2001 年增加 2781 亿美 元,增长 2670。 2002 年我国生产成品钢材 1925006 万吨,加上进出口相抵后资源量的增加,全年我 国国内市场钢材表观消费量达到 2115 亿吨,首次突破 2 亿吨大关,国内市场强劲的钢材 需求,为我国钢铁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002 年进口钢材的品种结构为,板材 211736 万吨,比 2001 年增长 4225%,占进 口钢材的 8646%;管材 13703 万吨,比 2001 年增长 6796%,占进口钢材的 560%。 按进口钢材的来源地区分析,由日本进口 69036 万吨,增长 5086%,占进口钢材 的 2819%;由台湾省进口 50118 万吨,增长 3187%,占进口钢材的 2047%;韩国 32693 万吨,占 1335%;俄罗斯 21495 万吨,占 878;哈萨克斯坦 17553 万吨, 占 709,由以上四国和台湾省 2002 年进口的钢材比 2001 年增长 3526%,占全年钢材 进口总量的 7787%。 按进口钢材的贸易方式分析,一般贸易 141504 万吨,占进口钢材总量的 5778%, 进料加工贸易 70119 万吨,占 2863%;来料加工贸易 19857 万吨,占 811;边境 小额贸易 6427 万吨,占 262;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 3647 万吨,占 149。以上 五种贸易方式进口钢材占全年进口钢材总量的 9864。 五、技术改造步伐加快,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2002 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70428 亿元,比 2001 年增加 19868 亿元,增长 3930%。其中完成更新改造投资 57236 亿元,增长 4367%;完成基本建设投资 11791 亿元,增长 4892%;完成其它投资 1401 亿元,降低 5004%。 2002 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60068 亿元,比 2001 年增加 16855 亿元,增长 3900。 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规模以上项目(计划总投资500 万元或建筑面积1000 平方米) 的投资资金来源结构为,自筹资金占 6082%、国内贷款占 1724、上年末结余资金占 1376,其它如债券、国家预算内资金、利用外资等占 818。 2002 年通过技术改造、新建项目,建成投产了一批大型烧结机、大型现代化高炉、铁 水预处理、大型转炉、炼钢精炼、棒线材连轧生产线、热轧酸洗线、冷连轧生产线、薄板 坯连铸连轧生产线、镀锌生产线、彩涂生产线等大型先进项目,使全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 又有了新的提高。 六、科技投入加大,科研活动取得新成果。 2002 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 10075 亿元,比 2001 年增加 2546 亿元,增长 3382。其中,企业资金占 9180,金融机构贷款占 412,来 自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外资金等其它来源占 408。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 9605 亿元,比 2001 年增加 2641 亿元,增长 3793%。 2002 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参加科技活动人员 1120 万人,比 2001 年增加 6547 人,其中高中级技术职称人员 504 万人,比 2001 年增加 5104 人。 2002 年买施科技项目数 5490 项,比 2001 年减少 47 项,其中新产品开发项目数 1328 项,增加 79 项。专利申请数 594 件,比 2001 年增加 129 件,其中发明专利 178 件,增加 52 件。 2002 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买现新产品销售收入 61996 亿元、销售利润 7131 亿 元,分别比 2001 年增加 21965 亿元和 2123 亿元,分别增长 5487%和 4239%。 七、企业环保意识提高,环保投入加大,污染物排放合格率明显上升。 2002 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共完成环保投资额 3393 亿元,比 2001 年增加 450 亿 元,增长 1529。 废气处理率、废水处理率、污染物综合排放合格率分别达到 9797%、9991%和 8969%,分别比 2001 年提高 031、098 和 248 个百分点。 2002 年企业综合利用产品产值达到 5655 亿元,比 2001 年增加 1744 亿元,增长 4459%。 八、精干主体、分离辅助力度加大,减员增效成果显著。 2002 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年末从业人员人数共 18007 万人,比 2001 年减少 52689 人,减幅达 284%;在岗职工人数 17953 万人,比 2001 年减少 54110 人,减幅为 293%。 企业钢铁主业人员 9933 万人,比 2001 年减少 30317 人,减幅为 296%;各类专业 技术人员 3580 万人,比 2001 年减少 22275 人,减幅为 586%。年末企业内部退养职工 为 2785 万人。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358 万人中,工程技术人员 166591 人,占 4654;经济人员 45220 人,占 1263;政工人员 34814 人,占 973;会计人员 24759 人,占 692%;统计人员 5106 人,占 143%。 2002 年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有正高级职称 547 人,高级职称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彩钢体育馆屋顶安装施工合同
- 2025版桉树砍伐及生物质能利用合同约定书
- 2025版企业财务预算编制与执行服务合同010
- 二零二五年度体育健身中心租赁合作协议
- 2025版个人工作室店铺转让合同模板全新版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置换地基转让协议
- 2025年非热杀菌先进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二零二五年度粮食产业链金融服务合同规范
- 心理健康网课件
- 2025年EMI屏蔽材料合作协议书
- 2025-2030中国煤炭机械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宠物公司创业路演
- 2024年随州市属事业单位考试试卷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
- DB42T413-2009 餐饮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 范文酒店客房服务外包合同年
- 2025机器设备买卖合同模板
- 河北2024年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选聘工作人员6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解版
- 药事质控报告
- JGJT46-20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条文解读
- 美容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