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 年海峡两岸大学生夏令营暨学术考察活动侧记 由兰州大学港澳台办公室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承办的 “2011 年海峡两岸大学生夏令营暨学术考察”活动,从 2011 年 7 月 9 日开始,至 7 月 16 日圆满结束, 历时 8 天。考察活动从西安起始,经兰州、武威、嘉峪关,最后抵达敦煌,考察距离一千八百余公里, 跨经陕西、甘肃两省区。来自台湾大学、南华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嘉义大学、云林科技大学、逢甲大 学、成功大学、台北大学、暨南国际大学、台北体育学院、实践大学、文化大学、淡江大学、台湾师范 大学、义守大學、慈济大学、中正大学、政治大学等十几所大学的 89 名师生和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法制局、兰州大学外事处、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的 7 名师生共计 96 人,参加了此次考察活动。 7 月 8 日、9 日,台湾师生陆续飞抵西安,我校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教授、魏迎春副教授及 外事处李世勇老师率队前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迎接。“2011 年海峡两岸大学生夏令营暨学术考察”活 动正式开始。 7 月 10 日,考察活动按照预定日程展开。上午,考察团全体成员前往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通过 参观展品和聆听讲解,台湾地区的师生特别是青年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有了更加感 性而深入的了解。下午,考察团一行前往临潼参观秦兵马俑,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中央集权制 封建帝国缔造者的陵墓,对其参观和认识,无疑极大地加深了台湾青年大学生对祖国历史的深入了解。 晚上 10 时许,全体成员乘火车赴兰州,大多数台湾学生是第一次感受在大陆乘坐硬卧,此次乘车经历 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 月 11 日,上午七点,考察团一行抵达兰州,我校敦煌学研究所师生前往兰州火车站接站,随后 前往金鼎品尝兰州风味牛肉拉面。8 点半,大家前往甘肃省博物馆参观。按照规定星期一是博物馆休息 闭馆,在俄军馆长的支持下,专门为夏令营师生开馆参观。通过参观展品和聆听讲解,台湾青年学生, 对祖国的历史文化、甘肃的历史文化及风情风貌有了更加深入而详实的了解。 下午,“2011 年海峡两岸大学生夏令营”开营暨授旗仪式在我校图书馆四楼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 我校副校长景涛、甘肃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孙志中副主任、甘肃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交流宣传处 李振印处长、慈济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刘佑星教授、义守大学语文传播学院薄乔萍院长、我校法学院院长 刘志坚教授、我校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教授及来自台湾的 89 名师生出席了此次开营暨授旗仪式。 开营仪式结束后,兰州大学法学院院长刘志坚教授和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教授为在场师生作了学术 报告,报告题目分别为正确评估大陆法制建设状况和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文化专题报告会,受 到与会师生的热烈欢迎。 (2011 年海峡两岸大学生夏令营开营暨授旗仪式) 讲座结束后,“2011 年海峡两岸大学生夏令营大型联谊活动暨欢迎晚宴”在丹桂苑二楼隆重举行。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教授首先致欢迎词,他诚挚欢迎台湾师生的到来,并预祝此次活动圆 满成功。联谊活动在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博、硕士研究生的合唱“外婆的澎湖湾”中正式拉开帷幕。 台湾师生则献上了民歌“阿里山的姑娘”,等等。两岸学子积极互动,气氛非常热烈,展现了两岸大学 生的青春活力和血浓于水的感情。著名的裕固族萨尔组合演唱了民族歌曲,并向台湾师生敬献哈达,将 现场气氛推到了高潮。联谊活动持续了近 3 个小时,于晚上 8 点半结束。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同学献唱外婆的澎湖湾,拉开联欢晚会序幕) (台湾各大高校学生联合演绎明天会更好) 7 月 12 日上午 8 点,考察团成员参观了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我所向台湾师生赠送了有关图书。 之后,乘车前往武威。下午三点左右,考察团抵达武威,参观了雷台汉墓、武威文庙和西夏博物馆。 当我们进入铜奔马的发掘地雷台汉墓,只见广场前面高高耸立着“马踏飞燕”的巨型雕塑。 这件古代杰出的工艺品又名铜奔马,1969 年在此出土,墓主人是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 奔马原件身高 34.5 厘米,身长 45 厘米,矫健俊美,昂首嘶鸣,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着地, 逼真而传神。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巨型雕塑造型优美,栩栩如生。后面 是由战马、战车和勇士组成的汉代军队出阵图的雕塑群,按原物六倍的比例放大复制,气势非凡。这批 文物出土时引起了轰动,现今“马踏飞燕”已成为威武市的象征,又是中国旅游文化的象征。我们随讲 解员进到汉墓中参观,只见墓室规模不小,构造坚固,并晓得汉墓的发现带有偶然性。汉墓建成后,历 经许多朝代不为人知。至明代,因觉得此处风水好,便建起了雷台道观。至当年,因响应“深挖洞”、 实行备战的号召,从旁边挖进地下,才发现了这座汉墓和大批珍贵文物。 (马踏飞燕前合影) 参观雷台汉墓结束后,我们有来到拥有“陇右学宫之冠、全国三大孔庙之一”之称的“武威文庙” 。文庙始建于明代正统年间,以后历明、清至民国曾多次重修扩建,分东西两组建筑,号称“陇右学宫 之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规模之宏大,气势之雄壮,保存之完好,放在内地也屈指可数。 西面建筑以大成殿为主体,前有泮池、状元桥,后有尊经阁。东面建筑以文昌宫为主体,前有棂星门, 左右有名宦、乡贤祠。大成殿是文庙正殿,建筑宏伟,周围有高台基回绕,呈现出庄严、肃穆、文雅之 风韵。庙内苍松古柏掩映,碑石林立。这里不仅游客众多,每年当地高考之前,应试学生也纷纷前来敬 拜孔子,在状元桥旁的树上结一条红布条,写上自己的名字,以求保佑金榜题名。 文庙对面,便是“西夏博物馆”,大厅中间陈列着著名的西夏碑。此碑即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 ,是西夏王朝第四个国王崇宗李乾顺在天祐民安五年(1094 年)所立,距今已有近千年,为全国重点 保护文物。此碑早先存于凉州,人们因不识西夏文,不知名称、内容和价值。清代武威籍学者张澍喜爱 金石之学,在贵州玉屏县任官期间因病回家,与友人同游大云寺,发掘出这通长期藏匿的西夏碑。碑高 2.5 米,宽 90 公分,厚 30 公分,正面用西夏文镌刻,背面用汉文镌刻,现用巨大的玻璃罩罩起来保护。 碑文四周有饰纹。据讲解员介绍,碑文内容是讲述护国寺塔的初建、显灵、重修的经过。西夏碑的发现 对西夏文字研究有重大意义,西夏文曾长期不为人所识,此碑正背面西夏文与汉文相对照,为识读西夏 文提供了直接的依据,故有人称之为“西夏文与汉文对照的珍本词典”。透过巨大的玻璃罩,碑文的笔 画清晰可认,大厅周围陈列着许多西夏文物。 在武威看到的著名文物古迹,使我们深深赞叹河西文化积淀的深厚,如同打开一幅历史的长卷, 展现出汉代杰出的工艺技术和汉代人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展现出西夏时期民族间的交流,展现 出明代儒学在西部地区的巨大影响。 7 月 13 日,考察团一行乘车离开武威继续向西进发至嘉峪关。在行驶途中,郑炳林教授给大 家介绍了沿途所经过的武威、张掖沿线的历史地理及风土人情,尤其对引起学术界较大争议的永昌县罗 马战俘营问题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马对于中国历代中原王朝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军 事力量,河西在古代国家战马的供给上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郑教授以张掖山丹军马场为例给大家详细 介绍了马在河西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与此同时,郑教授还介绍了粟特 人在古代河西地区的生活情况。长达 40 分钟的介绍,赢得了车上师生的阵阵掌声。下午一点半左右, 考察团抵达嘉峪关市,用过午餐后,乘车前往嘉峪关城楼。雄伟的城楼屹立在大家眼前。嘉峪关,自古 扼东西交通要冲,是丝绸之路必经之路,也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是历代长城诸多雄关隘口中保存 最为完整的一座古关要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 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遗 产保护地。嘉峪关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 1372 年),历时 168 年建成,其建筑十分坚固,形势 天成,攻防兼备,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关城城楼分东、中、西三重,环扣紧抱,巍峨雄伟,气势 壮观。关城两翼,坚固的长城爬山越岭,蜿蜒逶迤。我们前后盘桓,抚摸关墙垛口,追思历史往事。 (嘉峪关合影) 7 月 14 日,下午我们乘车前往阳关博物馆参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这耳 熟能详的千古名句中,考察团参观阳关博物馆、办理通关牒文、出关考察古阳关遗址,真正领略了了古 人出关的历史画面。晚上,全体成员至敦煌大剧院欣赏大型经典舞台剧目敦煌神女。该剧分为情缘、 磨难、寻求、诀别四幕。以其表演、舞蹈、武术、杂技、魔术等多个艺术表演形式集于一台,气势磅礴, 故事情节感人。1 小时 40 分钟的演出,全场掌声、喝彩声不断。而最后的谢幕也很精彩,足有 10 分钟, 观众的掌声一直陪伴着演员,久久不愿离去。 (阳关合影) 7 月 15 日上午,我们抵达此次活动的终点敦煌莫高窟。上午参观闻名世界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考察团成员跟随者讲解员,进入一个又一个洞窟,观看壁画、聆听讲解,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许多成员还随身携带小笔记本,对讲解员的讲解进行摘记,对感兴趣或者不懂的问题积极向讲解员询问。 (敦煌莫高窟合影) 下午,在敦煌研究院会议中心,举办了“2011 年海峡两岸大学生夏令营暨学术考察”活动总结。 国台办法制局周宁局长、甘肃省台办赵少智主任、义守大学语文传播学院院长薄乔萍教授、慈济大学教 育传播学院院长刘佑星教授、义守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系主任林皆兴教授、南华大学文学系郑阿财教 授、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教授及全体考察团成员出席了本次小结会议。 首先由来自台湾各大高校的师生们就本次夏令营活动的感受作自由发言,师生们纷纷作了热情洋 溢的发言,普遍认为此次夏令营是一次十分难忘的考察,尽管有部分成员已经不止一次走丝绸之路,但 是每一次都会有新的震撼、新的收获。而对于首次赴大陆者,则更是感触颇多,他们得以第一次近距离 感触河西走廊的风土人情、自然奇观。同时,考察团成员也看到了改革开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大 西北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在考察的整个过程中,海峡两岸的师生得以真正的交流、互动。这是此次考 察的最大收获。在发言中,各台湾师生对于本次活动的承办方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纷纷表示感谢,并 希望此类活动“千万”要办下去。 (国台办法制局周宁局长和甘肃省台办赵少智主任分别作重要发言) (“2011 年海峡两岸大学生夏令营暨学术考察”活动总结会议现场) 自由发言结束后,甘肃省台办赵少智主任发言,他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并期望此 类活动一定要办下去,而且要一年比一年好。同时,他还希望台湾的学子们通过此次考察要增强一种对 中华民族文化的家园意识,鼓励台湾大学生要志向远大、开阔胸怀、奋发有为、不甘安逸、图强自立、 多为国家做有益的事。最后,赵少智主任还对台湾慈济大学在甘肃的慈善事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随后,国台办法制局周宁局长也做了重要讲话,他首先代表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和海峡两 岸交流学会对参加本次夏令营的师生们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他们选择兰大、选择丝路、选择敦煌表示祝 贺。周局长指出海峡两岸大学生的接触和交流,是进一步深化两岸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也是 国台办指定切实可行的对台政策制度的重要依据。最后,周局长为此次活动赋诗一首,其诗云:“秦兵 秦俑卫长安,策马逐燕大漠边。雅丹地貌乌鞘岭,月牙泉映鸣沙山。嘉峪关外眺丝路,莫高窟中梦飞天。 千里黄河百年桥,牵手海峡两相伴。”他相信,通过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两岸同心,一路同行,共创 两岸人民的美好未来。 会议最后,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教授作为活动承办方做总结发言,郑教授在发言中 首先对国台办、甘肃省台办及各地台办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通过此次活动,让台湾学子亲身感受和 体验了大陆地域的广袤、文化的灿烂辉煌,也见证了大陆近几十年来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增进了彼此之 间的相互了解与沟通,并表示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将继续将此类活动办下去。 晚上七时许,考察团一行乘车前往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鸣沙山、月牙泉,一起领略“飞沙滩 湮月牙泉” 和“旋风卷成鸣沙山,夕阳遥映月牙泉”这一独具风采的浩瀚沙海中的奇妙景观。 7 月 16 日上午,台湾师生搭机返台,国台办、我校外事处及敦煌学研究所师生热烈欢送。下午, 我校师生乘火车返回兰州。 至此,为期八天,横跨陕、甘两省,考察距离逾一千八百余公里的“2011 年海峡两岸大学生夏令 营暨学术考察”活动正式圆满结束。在这八天里,来自台湾各大高校的师生和来自兰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诗经》二首《蒹葭》课件
- 恋迹社区工作总结
- 亲子互动情感小课件
- 村血防工作汇报
- 亲仁弟子规课件
- 事考帮课件知乎
- 公司级安全培训授课方式课件
- 护理学生个人介绍
- 公司码头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机场登机口业务培训
- 2024年河北石家庄交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5年大学生英语六级必考词汇表全部汇编(带音标)
- 铁道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参考500题)
- 灭火器维修与报废规程
- 脑干神经解剖定位
- FZ/T 52059-2021抗菌粘胶短纤维
- 医学课件-护理评估课件
-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暴力玩具不能玩》 课件
- 26个英文字母大小写描红
- 养老院预算及成本管理制度
- DL∕T 1867-2018 电力需求响应信息交换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