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秋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_第1页
2012年秋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_第2页
2012年秋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_第3页
2012年秋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_第4页
2012年秋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 年秋双水镇期中考试九年级试题 语 文 一、基础(25 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 分) (1)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 。 (关雎 ) (2 分) (2) ?悠悠,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 北固亭有怀 ) (2 分) (3)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 。 (公输 ) (1 分) (4)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希望朝廷能够重新重用他的 愿望的诗句是“ , ” 。 (2 分) (5)把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默写完整。 (4 分)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 。 , 。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 分) (1) 杨修为人 sh ci fng kung ( ),数犯曹操之忌。 (2) 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 x l( ) 。 (3) 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yo wn ju z( ) ,而是 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4) 这是 ru zh( )的微笑。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 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删除“和培养” ) B.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 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将“要”改为“能否” ) C.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 蜜,大约要采集 50 万朵的花粉。 (在“50 万朵”后面加 “花” ) D.曹先生的音容笑貌虽然没什么变化,但眼角的皱纹还是掩藏不住他这些年艰 辛的生活。 (删去“眼角的” ) 4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 段描写某人性格品质的话。 (80 字之内) (4 分) 2 恪尽职守 孤军奋战 大惊小怪 扶掖 忐忑 嬉闹 发窘 根深蒂固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表一:2011 年各国人均读书量调查结果 国家 中国 韩国 法国 日本 犹太人 人均数量(单位:本) 4.3 11 20 40 64 表二:中国近年人均读书量调查结果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数量(单位:本) 4.3 4.25 3.88 4.75 材料三:在国外,阅读被当做“总统工程“,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都由元 首、王室出面倡导阅读。英国政府拨款数千万英镑资助“阅读起跑线“项目,给每一 位妈妈和低幼儿童发放内含绘本、笔、贴纸等的大礼包,这一项目已经被全球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借鉴,中国香港、台湾地区都已引进。英国还有“1 英镑购书计划 “,每个孩子都可以领到 1 英镑,去书店购买指定的、定价为 1 英镑的图书。而我 国内地目前还没有政府支持的全国性此类活动。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策划如何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契机和起点,推动国民阅读 潮流和阅读时尚。 (1) 阅读“表一”和“表二”,把你获得的重要信息表述出来。 (2) 根据材料三的内容,说说如何推动我国人民的读书活动,使其蓬勃发展,说 两点。 (2 分) 二、阅读(45 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 618 题。 (一) (12 分) 鱼 , 我 所 欲 也 ; 熊 掌 , 亦 我 所 欲 也 。 二 者 不 可 得 兼 , 舍 鱼 而 取 熊 掌 者 也 。 生 , 亦 我 所 欲 也 ; 义 , 亦 我 所 欲 也 。 二 者 不 可 得 兼 , 舍 生 而 取 义 者 也 。 生 亦 我 所 欲 , 所 欲 有 甚 于 生 者 , 故 不 为 苟 得 也 ; 死 亦 我 所 恶 , 所 恶 有 甚 于 死 者 , 故 患 有 所 3 不 辟 也 。 如 使 人 之 所 欲 莫 甚 于 生 , 则 凡 可 以 得 生 者 何 不 用 也 ? 使 人 之 所 恶 莫 甚 于 死 者 , 则 凡 可 以 辟 患 者 何 不 为 也 ? 由 是 则 生 而 有 不 用 也 , 由 是 则 可 以 辟 患 而 有 不 为 也 。 是 故 所 欲 有 甚 于 生 者 , 所 恶 有 甚 于 死 者 。 非 独 贤 者 有 是 心 也 , 人 皆 有 之 , 贤 者 能 勿 丧 耳 。 一 箪 食 , 一 豆 羹 , 得 之 则 生 , 弗 得 则 死 。 呼 尔 而 与 之 , 行 道 之 人 弗 受 ; 蹴 尔 而 与 之 , 乞 人 不 屑 也 。 万 钟 则 不 辩 礼 义 而 受 之 , 万 钟 于 我 何 加 焉 ! 为 宫 室 之 美 , 妻 妾 之 奉 , 所 识 穷 乏 者 得 我 欤 ? 向 为 身 死 而 不 受 , 今 为 宫 室 之 美 为 之 ; 向 为 身 死 而 不 受 , 今 为 妻 妾 之 奉 为 之 ; 向 为 身 死 而 不 受 , 今 为 所 识 穷 乏 者 得 我 而 为 之 ; 是 亦 不 可 以 已 乎 ? 此 之 谓 失 其 本 心 。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生,亦我所欲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B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入则无法家拂士 C故不为苟得也向为身死而不受 D是亦不可以已乎然,胡不已乎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分) 万钟则不辩 礼 义 而 受 之 , 万 钟 于 我 何 加 焉 ! 8 “口口口口口口口”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在选文的第段中, “口口口,口口口” 决定的是生命,自然要比“口口”更重要;但二者与“义”字比较起来,是微不足 道的。 (用原文词句回答) (3 分) 9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生”和“义”是两个抽象的概念,作者用“鱼”比喻“义” ,用“熊掌”比 喻“生” ,在两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舍鱼而取熊掌,从而引出舍生取义这个话题。 B在第段,作者先从反面,然后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可贵。 C选文文势磅礴,论证严密,富于感染力和说服力。 D为了让说理更有说服力,本文运用了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其中第段 的比喻论证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 (10 分) 文科生学数学等于翻过一面墙 余以为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一名本科生致信校长李培根,质问“文科生学数学, 有什么用处?”引发关于数学教育的大讨论,也引起人们对文科生科学素养的担忧。 4 “科学素养”一词其实反映了言说者的迷信心态。牛顿力学的成功一度让西 方人对科学产生无所不能的幻觉,将科学等价于真理,教科书顶替了圣经,教 师顶替了神甫。于是各路妖魔鬼怪争相自称为科学,钻进防线被摧毁的迷信者头脑。 实际上科学精神是怀疑精神,科学领域没有真理,只有临时结论。 抵御迷信的方法是不受限制地广泛接受信息,多方比对,然后再采信,这在 新闻学理论里头最基本不过了,说文科生缺乏科学素养过于武断。数学和自然语言 各有所长,各有用场。文科生该不该学数学,不能一概而论。如果立志为领导编文 件,为单位写通稿,数学确实没有用。如果立志于研究,哪怕研究新闻学,数学恐 怕都必不可少。 数学是科学研究的必备工具,它逻辑精密,保证从前提假设到结论中间的推 理不出错。数学如此精密,以至于机器都能“理解”无误,电脑程序就是数学的产 物。数学能用于科学,也能用于宗教和迷信,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都把数 学宗教化了,为了无理数的争执,不惜杀人害命。中国古代的易数也是用数学包装 算命。有的数学达人一旦迷信,犯的错误会比不懂数学的迷信者更大。 数学是工具,用得好不好,取决于主人的价值观,而价值观属于人文范畴, 理科生也是人,也要与人打交道。和文科生一样,理科生毕业之后工作中一辈子用 不到高等数学的恐怕占大多数,但是多懂一门语言,相当于翻过一面墙,能够理解 接受的资讯就拓宽了一大片,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有助于“科学素养”。 2012 年 1 月 14 日羊城晚报 10.文中第段引用华中科技大学一本科生对校长李培根的质问,在文中起什么作 用?(3 分) 11、你怎么理解“文科生学数学等于翻过一面墙”这句话的意思?(4 分) 12、对本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文中的第段的内容是劝人们不要盲目相信科学,因为有时自称“科学”的东 西是冒牌的。 B有的数学达人一旦迷信,犯的错误会比不懂数学的的迷信者更大,从这个角度 看,作者认为这种人还是不学数学的好。 C判定文科生有无科学素养不是由懂不懂数学决定的,所以文科生不一定要学数 学。 D大多数的理科生毕业之后工作中一辈子都用不到高等数学,所以文科生更是不 必学数学的。 5 (三) (15 分) 火车 6 年不到站 我到武警医院看望哥哥时,意外遇到两个老乡。他们是兄弟俩,弟弟因为车 祸住进医院。 “你弟弟住院多久了?” “六年。” “六年?”我震惊。 他弟弟能说能笑,只是走不了路,记忆力很差。他记不起任何人,除了他哥 哥。 半夜,我听到弟弟说:“哥,什么时候下车,别忘了喊我起来。” “知道了。” 这样的对话,一晚上至少有五次。第二天,我问起这事,他告诉我,弟弟是 在 6 年前春节回家时被车撞的,出事时,刚下火车,所以醒来后,一直以为自己还 在火车上。 他总是趁弟弟睡着的时候,默默地踱到外面抽会儿烟。他从 25 岁到现在, 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全耗在这个医院。 这天,弟弟吃了药,睡得很沉。他找到我,说:“你去不去逛街?”我惊讶 地问:“这里有街吗?”他兴冲冲地说:“我带你去。 ” 从医院走出来,他兴奋地说,他要去买件衣服,很久没有买新衣服了。这里 是开发区,很荒凉,过了河才有集市。我们乘船过去,那里只有十几家商铺,他却 来来回回逛了好几趟。最后,他买了只烧鸡,说他弟弟从小就爱吃烧鸡。 准备往回走的时候,他看着手表惊呼:“下午 4 时了,弟弟一定醒了。”我 们飞快地往回跑,到了江边,发现一只船停在岸边。他扯开喉咙喊:“开船的呢? ”旁边的商店老板说,那人回家吃饭去了,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回来。他很着急,我 安慰他:“你弟弟醒来,护士会照顾他的。”他不听,开始脱衣服。 我惊呼:“你干吗?” “我游过去。” “天这么冷,你会冻坏的!” 他挣脱我的手,跳进河里。那可是冬天啊! 街上的人全跑来看热闹:“有人跳河了” 我看着河面,他把衣服和烧鸡顶在头上,一点一点地向对岸游去。直到他上 岸,我才松了口气。他在对岸向我挥挥手,然后一边穿衣服一边向医院跑去。 两小时后,我回到医院,看到他换了衣服,坐在床上看着弟弟吃烧鸡。弟弟 好像哭了很久,一边抽泣,一边吃烧鸡:“哥,我以为你先下车了呢。 ” “怎么会呢?要下车,我一定会喊你一起的。” 6 (21)弟弟点点头:“那我们大概什么时候可以下车?”他肯定地说:“明天 就到了。” (22)我转过头,泪流满面。这路真长,火车一坐就是 6 年,也许,还要坐很 多年 13有人认为将题目改为“那车一开,就是 6 年”更贴切,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3 分) 结合上下文内容,揣摩人物心理,然后用第一人称写出第(22)段划“ ”处 “我”的心理活动。(2 分) 14文章重点描写了哥哥担心弟弟醒来,着急赶回医院的情形。请从文中找出相应 的动词填空。(3 分) 惊呼 脱衣服 向对岸游去 15文中两次写到“弟弟 ”和“哥哥”的对话,试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第二次对话描写 的作用。(4 分) 16对本文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本文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线索明晰,情节简单。 B本文运用了对话、动作等描写方法,人物形象生动感人。 C文中的 “哥哥”非常善良,富有责任感,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D本文通过刻画“哥哥”这个人物,赞美了不离不弃的浓浓亲情,歌颂了真诚、 善良等美好品德。 (四) (8 分) 【A】我举起拖舰队来的缆绳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立浦特皇帝万 岁!”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我上岸,对我竭尽赞颂,当场就封了他们那里最高的荣誉 称号“那达克” 给我。 皇帝的野心很大,他要再找机会把敌人的船舰都拉回他的港口,甚至想把不来 夫斯库整个帝国灭掉,划作一个行省,派上一位总督去统治。他想彻底消灭大端派 的流亡者,强迫那个国家的人民也都打破蛋的小端,那样他就可以做全世界独一无 二的君主。但是,我尽力设法让他打消这种念头,从政策到正义,我向他列举了许 7 多论据。我坦白地表示,我不愿做人家的工具,使一个自由、勇敢的民族沦为奴隶。 这件事在国务会议上辩论的时候,大臣中最聪明的一部分人都赞同我的意见。 【B】国王要是能说服他的内阁同他合作,他就可以成为宇宙间最最专制的君 王。可那些人在下面的大陆上都各有自己的产业,再想想宠臣的地位又非常不稳定, 所以从来都不肯跟国王一起奴役自己的国家。 但是,不到万不得已国王是不会施行这种可怕的手段,事实上,其中还有一个 更重要的原因。因为,如果他想毁灭的城市中有什么高高耸立的岩石(这是大一点 的城市里通常有的情况,当初选定有岩石的地点很可能就是为了防止这种灾难的袭 击) ,或者城市里到处是高高的尖塔或石柱,那么,飞岛突然往下掉落,有可能就 要危及岛底或者下表面。虽然我前面说过岛的底部是由两百码厚的一整块金刚石板 构成的,但过大的震动也是有可能使它碎裂的;或者离底下房屋中的炉火过近而爆 裂,就像我们的烟囱,尽管是用铁石做的,靠火太近,常常就会爆裂。所有这些, 老百姓都非常明白,所以事关他们的自由和财产,他们心里明白,顽固不屈可以坚 持到什么地步。要是国王已经忍无可忍,坚决要把一座城市碾作一堆废墟,他就会 以体贴人民为借口,命令飞岛以极慢的速度降落,但实际是怕伤了那金刚石板底, 因为哲学家们都认为,岛底要是坏了,磁石就再也不能使岛升起,整个岛就要跌落。 选自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17、阅读文段【A】 ,根据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判断,格列佛刚刚完成了一件什么事? 在文段【B】划线句子说的“这种可怕的手段”是指什么?(4 分) 18、结合两个文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