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刑事诉讼法答案3.wy_第1页
2013年秋刑事诉讼法答案3.wy_第2页
2013年秋刑事诉讼法答案3.wy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事诉讼法学作业 3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分,共 25分) 1.立案是指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对于报案、控诉、举报和自首的材料以及自行发现的案件线索, 按照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并依法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交付侦查或审判的诉讼程序。 2.侦查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 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3.通缉是指公安机关通令缉拿依法应当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的一种侦查活动。 4.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刑事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不具备起诉条件或不适宜提起 公诉所作出的不将案件移送法院进行审判而终止诉讼的决定。 5.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法院通 过审判确定犯罪事实、惩罚犯罪人的诉讼活动。 二、简答题(每小题 10分,共 30分) 1.何为技术侦查?使用技术侦查措施应当遵守的程序是什么? 答:技术侦查是指侦查机关为了获取犯罪证据或者逮捕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利 用技术手段对其行为和通信内容进行监控的侦查活动。应当遵守的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法 第 149 条规定,(技术侦查措施的)批准决定应当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确定采取技术侦查 措施的种类和适用对象。 批准决定自签发之日起三个月以内有效。对于不需要继续采取技 术侦查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对于复杂、疑难案件,期限届满仍有必要继续采取技术侦查 措施的,经过批准,有效期可以延长,每次不得超过三个月。 2.简述不起诉的种类及分别适用的情形。 答:(1)法定不起诉:A、实施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B、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C、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D、依照刑法规属于告诉才处理 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已告诉又撤回告诉的;E、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F、其他法律, 法令规定的免于刑事处罚的; (2)酌定不起诉:A、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处罚情形;B、在中国领域外犯罪, 依中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C、嫌疑人又聋又哑,或是盲 人犯罪;D、嫌疑人因防卫过当或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不应有危害而犯罪;E、为犯 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F、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或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G、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员;H、被胁迫。被诱骗参加犯罪的胁从人员;I、嫌 疑人自首或在自首后有立功表现;J、其他情形。 2 (3)证据不足不起诉:经过退回补充侦查,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 条件。 这三种情况是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可以采用的不起诉情况。 3.简述立案的条件包括哪些? 答: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有犯罪事实事实条件。主要是指犯罪事件已经发生,即有犯罪的客体和客观 要件;而对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的查明则不是立案的必要条件,而是立案后需要进一步 查清的问题。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法律条件。立案追究的行为,必须是具有社会危害性和刑 罚应罚性的行为,只有当这种犯罪事实确需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时,才予以立案。 三、案例分析题(第一题 20分,第二题 25分) 某日上午,从甲地开往乙地的长途汽车行至途中,车上四名歹徒突然手持凶器抢劫 乘 客财物。在 抢劫中,有一乘客反抗,被一歹徒当 场刺死,共抢走现金 5 万元。歹 徒抢劫后跳车 逃走。司机将车开到当地公安局报案。公安局立即立案施行侦查, 对 证人、被害人进行询问。 因车上乘客共有 38 名,人数 较多,而 侦查人员人手少, 所以决定每名侦查人员对一名乘客, 分别进行询问。在汇总询问结 果进行案情分 析对,发现每个乘客对犯罪嫌疑人的描述都不一致,甚至差别很大, 难以确定犯罪分子的 体貌特证。于是该公安局召开乘客座谈会,在座 谈会上,乘客们互相提醒、讨论,最后形成统 一认识,确定了四名犯罪嫌疑人的特征。据此,该公安局继续进下一步的侦查活动。 请回答;该公安局询问证人、被害人的做法是否正确?询问证人、被害人还应该注意哪些 事项? 答:不正确。 询问证人、被害人要注意的事项有: 1、由不少于两名侦查人员进行; 2、侦查人员询问证人、被害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被害人所在单位、 住处或者证人、被害人提出的地点进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知证人、被害人到人民检察 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在现场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到证人、被害人 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被害人提出的地点询问证人,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 的证明文件。 3、应当个别进行,同一案件有多名证人、被害人需要询问时,分别进行询问时,其他 人不得在场,并分别制作笔录。 3 4、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告知他应当如实地提供证据、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 证要负的法律责任。 5、询问证人、被害人,一般应先让证人、被害人就他所知道的案件情况进行陈述,然 后在询问。 6、讯问笔录应当交证人、被害人核对,对于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他宣读。必要的时 候,侦查人员也可以要证人亲笔书写证词。 某公安局对一起共同抢劫案件立案侦查,以公安局长韩某为首组成侦破小组,查 货犯 罪嫌疑人赵某、钱某、孙某涉嫌结伙拦路抢劫。在侦查过 程中,孙某聘请的 律师李某未与孙某 商量,提出申请公安局长回避,理由是公安局长与犯罪嫌疑人 的父亲是老战友,关系密切。上 级公安机关经过审查做出了回避决定。本案经县 检察院起诉至县法院,在开庭审理时,赵某 提出法庭书记员李丽原是本案侦查人 员,后工作调动至法院,不应担任本案书记员。审判长 武某当庭驳回赵某的回避 申请。 请回答;本案回避程序有何违法之处?请说明理由。 答:1、对公安局长的回避决定,不应由上级公安机关作出。刑事诉讼法第 30 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 检察委员会决定。” 2、审判长武某无权同时也不应驳回赵某对书记员李丽的回避申请。最高人民法院的司 法解释规定,法庭的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的回避问题由人民法院院长决定。审判长武 某无此权限。同时还规定,参加过本案侦查、起诉的侦查、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