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对口三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2014对口三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2014对口三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2014对口三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2014对口三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泉县职教中心 2014-2015 上学期对口三年级 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I(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叨扰韬略 蹊跷奚落 拗口令执拗 沽名钓誉蛊惑人心 B亵渎黩武 麻痹包庇 共同体口供 拐弯抹角厉兵秣马 C磋商嗟叹 针砭贬低 露马脚袒露 大相径庭不胫而走 D漂泊漂白 朔风闪烁 翘尾巴翘首 奴颜婢膝筚路蓝缕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 A绿州 集装箱 寸草春晖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B 历练 套近乎 一视同人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聘任 成式化 欢呼雀跃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D嬗变 勘误表 趋炎附势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那天夜晚,他抱着吉他即兴演唱了几支歌,脸上是 的表情,像孩子那样 快乐,像农夫那样淳朴。我 一次感受到,好的男子汉本质上都是农夫,朴 实,宁静,沉湎于自己的园地, 那是音乐、绘画 书籍。 A 迷醉 不止 不管 还是 B,陶醉 不只 不管 还是 C迷醉 不只 如果 或者 D陶醉 不止 如果 或者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赛季北京队金蝉脱壳,一跃而为 CBA 赛场上的强队,以不败战绩领跑 CBA这无疑与 NBA 球星马布里的加盟有很大的关系。 B这组评论文章立足当前实际,以鞭辟人里的分析,廓清了发展问题上的认识迷 雾,批评了功利意识下的短期政绩观。 C这个班的学生思维积极性高,总能跟着老师提出的问题随声附和,课堂气氛比 较活跃,学习成绩优异,深得任课教师的喜爱。 D经过专家闭队的详细讲解,这个困扰了领导和职工很长时间的企业改革问题 茅塞顿开,必将得到有效解决。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校车安全在成为公众关注焦点以后,山东省将在全省范围内对校车司机进 行交通安全强化培训,以多种形式提高他们预防事故的意识和能力。 B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资源,是与时俱进的活的文化,进 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把我国建设成文化大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C红富士苹果的栽培与管理对南方人可能会感到非常陌生、 ,但是对五十上下的 烟台人,特别是这个年龄段的栖霞人来说却是很熟悉的。 D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赢得了“ 河北省高考优秀考点” 。 2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上,衔接最好的一组是 ( ) 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 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 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态度是“征服自然” 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 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 从表面上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 A B C D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人民群众要办的事,我们一定办;人民群众不赞成办的事,我们一定不办。 B 他带领本厂的工人,一连好几个晚上,讨论怎样对待困难? C.鲁迅先生写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正是他自己的写照。 D吟唱岳飞的“满江红” ,文天祥的“正气歌 和陆游的“示儿” ,我们能受到 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 8下列各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 A在这儿还可以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 ; B 他们谨小慎微,无非是怕说错了话丢了乌纱帽。 C.看看诗人是怎样用笔墨给我们描绘春天的景色的。 D她爱这里韵一草一木,她爱这里的一切。 9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促织是聊斋志异中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一篇,小说围绕得失促织的线索 展开。 B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样子 、 四世同堂 ,剧本 龙须沟 、 茶馆 。 C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其中故事情节是小说创作的核 心。 D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禹的代表作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剧本反映 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 20 年代中国社会现实。 10句中加点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是 ( ) A 秦地可尽王也 B妾之美我者 C毕礼而归之 D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 夜泊绝壁之下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112 题。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3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长安君:名文淑,是王安石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王安石与她感情甚笃因此,在使 辽之前写了这首诗给她。 11对这首诗中的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题“示长安君”中的“示”是给看的意思,因为是兄长写给妹妹的,故日 “示” ,头二句中的“怆”是悲伤的意思, B “供笑语”中的“供”是“给”的意思。 “话平生”是写王安石与妹妹灯下回忆 生平 C.。 “自怜“是珍惜自己的意思。 “三年” ,是写离别时间之长,湖海 指相 隔之远“又作 中“作”是冒着、顶着的意思。 D 。 “后期“中的“期”是预订相会的日子的意思。 “雁南征”指大雁南飞。 古人 常把大雁看作信史,故有此说。 1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首联是抚今思昔的感慨,抒发兄妹少小时离别心情沉重年 老时见面喜极而悲的情感。 B颔联是两个场面描写。诗人选择“草草杯盘”和“昏昏灯火”两个生活细 节,创造出温馨的家庭气氛,表达了兄妹之情和团聚之乐。 C颈联用工对的形式抒发兄妹间难得相逢,又要匆匆告别的惜别之情。 D尾联是安慰妹妹的话, “后期何日” ,我寄书时你便知晓。同时也表达出此 次出使必能完成使命的自信心理。 二、单项选择题(8 分,每小题 2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316 题 感冒为什么易发难防 感冒有“流行性”和“普通性”之分。前者十年左右暴发一次,来势凶猛,起 步急骤,传播疾速,常殃及数国甚至数十国;后者起步较缓,传播多局限于某个范 围、某个地区,但经常发生。两种感冒均由病毒引起,系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临床 症状基本相似。但流行性感冒患者的病情往往很严重,有的会导致死亡。两种感冒 都会被反复传染,有时让人防不胜防。 呼吸道是个开放性器官。从婴儿落地始,呼吸道始终与外界相通,细菌病毒可 乘“气”而入造成感染。在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之中 90%是病毒,而在目前发现的 16O 余种病毒中,最重要的是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侵入细胞后并非畅行无阻。一旦有病毒侵扰,机体的免疫系统会立即作 出反应,迅速产生抗体;细胞、干扰素等物质会“中和”病毒使之丧失进入细胞的 能力;或将已有病毒寄居的细胞溶解,防止其繁衍;或封锁细胞表面,使其无法侵 4 入缝隙。在此情况下,有的病毒借咳嗽、喷嚏溜出体外,有的被吞噬细胞吃掉。免 疫系统的“识别”和“记忆”能力也非常强大。凡与之相遇过的病毒均被其牢记, 日后一来即被其识破并歼灭。但流感病毒善于改头换面,目前已发现的流感病毒甲、 乙、丙三个“型”之中,以甲型最为善变。整个变异过程需要 3 年准备、8 年积累, 10 年左右方能完成。一旦完成变异即成为一种新的“亚型”,其形态与原型截然不 同。这种面目一新的亚型病毒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过去的免疫物质失去了作用, 约一周后才能组成新的免疫物质与新亚型病毒对抗,这就使病毒有足够时间进入细 胞繁衍。流感病毒就是这样才得以横行于世。 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呼肠孤病 毒等多种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又称“伤风”。由于病毒群中分种,种中分型, 多群、多种、多型组成庞杂的病毒团伙,你出我进闹事于呼吸道,引起相似症状, 貌似一种病毒反复感染,实则是多种病毒在轮番侵袭。有些病毒长期栖息于鼻咽部 位形成“基地”,坐以待时。一旦人体大汗着雨、风袭受凉、疲劳过度、贪杯误饮 之时,即在人体免疫力下降之时乘机扩散,引起感冒。若有“新鲜毒种”侵入,即 迅速传播,引起有限范围内的流行。人们误称为“流感”,其实仍属普通感冒。 伤风感冒人人敏感,学龄前儿童尤然。慢性咽炎、鼻炎、气管炎、肺气肿、支 气管哮喘等病人更易受病毒侵犯。一旦染病,不仅病情较重,且使旧病恶化。咳嗽、 喷嚏是病毒扩散的基本方式。一个有力的喷嚏喷出的微细雾粒,直接射程可达 6 米 之远,所及范围可达 20 立方米的空间。因此,患者应尽量缩小其波及范围。目前, 打预防针的效果很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病毒型别众多,且极善变,针剂难有较强 的针对性。因此,提高机体抵抗力是预防感冒的关键,即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 干”。冬春气候干冷多风,呼吸道黏膜分泌减少而易干燥受损,人的抵抗力明显降 低,所以冬春是伤风感冒的“旺季”。坚持锻炼,生活规律,调理起居尤为重要。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09 年第 7 期,有删改) 13 下列有关“感冒”的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感冒分流行感冒和普通感冒,二者均由病毒引起,临床症状基本相似,系呼吸 遭传染性疾病,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 B流行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来势凶猛,传播迅速,波及范围广,患者病情很严 重,甚至导致死亡。 C普通感冒又称“伤风” ,由多种病毒引起。病毒情况复杂,常趁人体免疫力下 降之时,乘隙而入,引发感冒。 D感冒易发难防,人人敏感,学龄前儿童尤然。冬春气候干冷多风,是伤风感冒 的“旺季” 。 14下列对“流感病毒”和“免疫系统艘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迅即启动保护机制,采取 “中和” 、溶解和 5 封锁的方法对病毒予以杀灭。 B免疫系统其有“识别”和“记忆”功能,凡与之相遇过的病毒均被其牢记,日 后一来即被其识破并歼灭。 C流感病毒突破免疫系统的防护得以繁衍扩散靠的是变异,整个变异过程需十年 左右方能完成。 D 面对新“亚型“病毒的侵入,免疫系统反应滞后,使得病毒有足够时间进入细胞 繁衍,横行于世。 15.感冒为什么易发难防对此问题分析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呼吸道是个开放性器官,始终与外界相通,病菌可乘 “气”而入造成感染。 B 慢性咽炎、鼻炎、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病人日渐增多,他们更易受病毒 侵犯,造成感冒多发。 C病毒型别种多,且极善变,针剂难有较强的针对性,目前打预防针的效果很不 理想。 D.冬春气候干冷多风,呼吸道黏膜分泌减少而易干燥受损,抵抗力明显下降,造 成伤风感冒多发。 1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近年暴发的危害最大的流感当数去年发源于墨西哥继而波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 区的甲流感,致病病毒 HIN1 即是一种典型的流感病毒。 B.普通感冒因“新鲜毒种”侵入会引起有限范围内的流行,易被误诊为流感” 。 C.流感肆虐期间,将患者隔离,去人流量大的场所要求戴防护口罩,均是积极有 效的预防措施。 D预防感冒,提高机体抵抗力是关键。坚持锻炼,注意保暖, 生活规律,调理起居尤为重要。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8 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 1720 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 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 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 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 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 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 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7、对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句读:泛指文章的字句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 ;道理 C、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惑 ;疑难问题 6 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愚 :愚昧 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与例句中加点字词用法完全相同一项是( ) 例句: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A、范增数目项王 B、稍稍宾客其父 C、常以身翼蔽沛公 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9、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忌不自信 C、吾属今为之虏矣 D、不拘于时,学于余 20、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例句: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A、地位低下就觉得羞耻,地位高了又不愿去奉承别人。 B、地位低下的人不愿意学习,地位高的人又只去做谀媚之事。 C、以地位低下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谀媚。 D、地位低下就觉得羞耻,地位高了只去做谀媚之事。 四、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5 分) 21、 此时无声胜有声。 22、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3、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2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25、 ,千金散尽还复来。 五仿句(3 分) 、改句(2 分) 26 请另选一物进行仿写。要求用拟人的修持手法,符合该物的特征并寄寓一定的思 想感情。 雨伞 你注定一生与乌云为伴, 时时为别人遮风挡雨。 却湿透了自己。 27、把下列划线的长句变成一组整句,个别词语可以变动。 然而,在我的记忆深处,是我终身难忘的却是这样一种花: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 而是开在寒冬腊月;他不在花坛暖房开放,冰天雪地才是他怒放的地方;迎接他出 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是人民的眼泪和心血滋润他成长,而是春 雨秋露。 7 六、现代文阅读(共 10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28-31 题。 一片树叶 无论何时,偶遇美景只会有一次。因为自然是活生生的,它在不断地变化。而 且,眼望着风景的我们,也在天天变化着。如果樱花常开,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么 两相邂逅就不会动人情怀了。人和花的生存,在世界上都是短暂的,可他们萍水相 逢了,不知不觉中我们会感到无限的欣喜。这不只限于樱花,即使路旁一棵无名小 草,不是也同样如此吗? 现代文明的急速发展,破坏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平衡。人类的妄自尊大给这个 世界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危险性。世界有必要恢复和谐的感觉。自然和我们都连接在 一条根上,应当珍视清澄的自然和素朴的人类,要制止人类着了魔一般的贸然的行 为。人应当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为此固然有必要出门旅行,同大自然直接接触, 或深入异乡,领略一下当地人们的生活情趣。然而,就是我们住地周围,哪怕是庭 院的一木一叶,只要用心观察,有时也能深刻地领略到生命的涵义。 我注视着院子里的树木,更准确地说,是在凝望枝头上的一片树叶,而今,它 泛着美丽的绿色,在夏日阳光里闪耀着光辉。我想起当它还是幼芽的时候,我所看 到的情景。那是去年初冬,就在这片新叶尚未吐露的地方,吊着一片干枯的黄叶, 不久就脱离了枝条飘落到地上。就在原来的枝丫上,你这幼小的坚强的嫩芽,生机 勃勃地诞生了。 任凭寒风猛吹,任凭大雪纷纷,你默默等待着春天,慢慢地在体内积攒着力量。 一日清晨,微雨乍晴,我看到树枝上缀满粒粒珍珠,这是一枚枚新生的幼芽凝聚着 雨水闪闪发光。于是我感到百草都在催芽,春天已经临近了。 春天终于来了,万木高高兴兴地吐翠了。然而,散落在地面上的陈叶,早已腐 烂化作泥土了。 你迅速长成了一片嫩叶在初夏的太阳下浮绿泛金。对于柔弱的绿叶来说,初夏, 既是生机旺盛的季节,也是最易遭受害虫侵蚀的季节。幸好,你平安地迎来了暑天, 而今正同伙伴们织成浓密的青荫,遮蔽着枝头。 我预测着你的未来。到了仲夏,鸣蝉将在你的浓荫下长啸,等一场台风袭过, 那吱吱蝉鸣变成了凄切的哀吟,天气也随之凉爽起来。蝉声一断,代之而来的是树 根深处秋虫的合唱,这唧唧虫声,确也能为静寂的秋夜增添不少雅趣。 你的绿意,不知不觉黯然失色了,终于变成了一片黄叶,在冷雨里垂挂着。夜来秋 风敲窗,第二天早晨起来,树枝上已经消失了你的踪影。只看到你所在的那个枝丫 上又冒出了一个嫩芽。等到这个幼芽绽放绿意的时候,你早已零落地下,埋在泥土 之中了。 这就是自然,不光是一片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 8 一叶坠地,绝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 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 同样,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死,固然是人人所不欢迎的。但是, 只要你珍爱自己生命,同时也珍爱他人的生命,那么,当你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 地的时候,你应当感到庆幸。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的启示。不,这 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叙的生死轮回的要谛。 28第二段中所说的“人类着了魔一般的贸然的行为”指的是什么?(2 分) 29本文结尾,在“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的启示”之后,作者 又加上一句“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关于生命的要谛”。这样结尾含有 什么用意?请试作分析。(3 分) 30通观全文,请说说作者从一片树叶中作者获得了哪些感悟?请用自己的话 概述。(3 分) 3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无论何时,偶遇美景只会有一次”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B自然界中蕴含了丰富的启示,即使一叶坠地,也隐藏着深刻的哲理。 C本文通过与树叶对话的形式传达了关于生命的要谛。 D本文集中赞美了树叶以自己的零落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的献身精神。 七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 (60 分) 材料: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 “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 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 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 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