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报告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 2006 年就业情况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 2006 年就业情况和 企业 2007 年春季用工需求调查分析 陈大红 为掌握 2006 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工资报酬以及企业 2007 年春季用工需求等情 况,2007 年年初,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继续组织各地统一开展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 况调查”和“企业春季用工需求调查” 。这两项调查均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分别覆盖了 25 个省份的 46 个县和 24 个大中城市,共有 5130 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和 2655 家企业接受调 查。调查内容包括农村外出务工人员 2006 年的就业情况及工资报酬、2007 年外出意愿及 就业意向、企业 2006 年春季招工情况、2007 年春季用工需求及愿意支付的工资待遇等。 经对调查数据分析,主要情况如下。 一、2006 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 (一)四成外出务工人员省内就业;跨省就业中, 省内城市、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 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的主要地区 调查显示,2006 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有 41.2的人在省内城市打工,其中在省城打 工的占 19.6%,在省内其他城市打工的占 21.6%。此外,分别有 20.9%, 11.6和 11.9的 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打工(见专图 I 一 1 )。与 2005 年相 比,到环渤海地区打工的人员比重上升了 5.6 个百分点,到长三角地区、闽东南地区打工 的人员比重分别下降了 1.9 和 1.0 个百分点。 (二)建筑施工业、电子电器业、制衣制鞋业、住宿餐饮业仍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从 事的主要行业 调查显示,2006 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从业较为集中的行业及其所占比重分别为:建筑 施工业 16.3%、电子电器业 13.5%、制衣制鞋业 11.7%、住宿餐饮业 9.4%,在以上四个行 业就业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比重为 50.9%。除上述行业外,2006 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 比重较高的行业还有:机械制造业 6.2%、商务服务业 6%、食品制造业 4.9%、交通运输业 4.3%、居民服务业 4等(见专图 I 一 2)。 (三)被调查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平均在外就业时间为 9.4 个月,与上年相比变化不 大 分区域看,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打工的外出务工人员务工时间相对较长, 而在本省内打工的务工时间相对较短。各区域内的外出务工人员打工时间依次为:长三角 地区 10.2 个月、珠三角地区 10.1 个月、闽东南地区 9.4 个月、省城 9.2 个月、省内其他城 市 8.8 个月、环渤海地区 8.8 个月(见专图 1 一 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和从事交通运 输业的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就业时间相对较长,平均就业时间分别为 10.1 个月和 10 个月; 而从事建筑施工业和木材加工及木制品业的在外就业时间相对较短,平均就业时间分别为 8.8 个月和 8. 1 个月。 (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收入比上年增长 17.3% ,人均月支出约占月工资收 入的 1/3,全部拿到工资的比例进一步提高 本次调查显示,2006 年被调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平均工资为 1226 元月,比 2005 年增加 181 元,增长 17.3%。 2006 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月收人主要集中在 800-1500 元之 间,其中月收人在 1000-1500 元的约占 41.3%,月收人在 800 一 1000 元的约占 20.3%;此 外,约 12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月收入在 800 元以下,16.6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月收人 在 1500 -2000 元之间,9.6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月收人在 2000 元以上(见专图 1-4)。 分区域看,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闽东南地区的平均月工 资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大区域的月工资分别为:环渤海地区 1313 元月、珠三角地区 1298 元月、长三角地区 1296 元月、闽东南地区 1259 元月。在省内打工的务工人员 的月工资相对较低:省城 1124 元月,省内其他城市 1068 元月。 分行业看,矿山采掘业、交通运输业、石油化工业、机械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 筑施工业的平均工资比较高,月工资分别为:矿山采掘业 2015 元月、交通运输业 1551 元月、石油化工业 1533 元月、机械制造业 1336 元月、批发和零售业 1325 元月、 建筑施工业 1301 元月;而居民服务业、住宿餐饮业、医药制造业、玩具制造业、食品制 造业的平均工资水平相对较低,月工资分别为:959 元月、1043 元月、1049 元月、 1063 元月、1080 元月。 2006 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人均月支出为 439 元,约占其月工资收人的 36%。分区域 看,省外打工的外出务工人员的日常开支略高于省内,各地区外出务工人员的人均月支出 依次为:珠三角地区 483 元月、长三角地区 474 元月、环渤海地区 462 元月、闽东 南地区 438 元月、省城 409 元月、省内其他城市 371 元月(见专图 1-5)。分行业看,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人均月支出较高的有:批发和零售业 565 元月、交通运输业 559 元 月、矿山采掘业 558 元月、石油化工业 553 元月、机械制造业 511 元月。人均月支 出较少的行业是:住宿餐饮业 362 元月、食品制造业 369 元月、玩具制造业 372 元 月、居民服务业 383 元月。 调查结果表明,2006 年,81. 3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全部拿到了当年工资,17.5的 人拿到了大部分工资,1.2的人只拿到少部分工资或没有拿到工资。与 2005 年相比,全 部拿到工资的比例上升了 0.9 个百分点,没拿到的比例下降了 0.13 个百分点。分区域看, 在环渤海地区和省城打工的外出务工人员拿到全部工资的比例较高,分别有 85.8和 83.4的人拿到了全部工资;而闽东南地区和长三角地区拿到全部工资的比例较低,所占 比重分别为 74和 78.2% (见专图 I 一 6)。分行业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全部拿到工资比 例较高的行业有:医药制造业 95.8% 、居民服务业 91.5%、商务服务业 90%、批发和零售 业 87%。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全部拿到工资比例较低的行业有:玩具制造业 68.8%、建筑施 工业 72.3%、家具制造业 75.3%、石油化工业 76.2。 二、2006 年企业春季招工情况及就业稳定性 (一)六成以上的企业 2006 年春季用工需求基本得到满足。被调查企业认为,符合 招工要求的农民工数量减少、工资待遇偏低是导致用工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重要原因 企业调查显示,对于 2006 年春季用工需求,31.7的企业全部招满,32.2的企业招 到 75以上,20.9的企业招到 50%75% ,15.1的企业有一半的用工需求没有得到满 足。分区域看, 2006 年春季用工需求基本得到满足的企业比重依次为环渤海地区 71.2%、长江三角洲 地区 65.6%、中西部地区 64.7%、珠江三角洲地区 55.2%、闽东南地区 50.0%;其中“全部 招满”的企业比重最高的是环渤海地区 47.5%,最低的是闽东南地区 14.0% (见专图 1 一 7)。 被调查企业认为,2006 年春季招不到工或招不满工,主要是由于符合要求的农民工减 少以及工资待遇偏低等因素所致。42.4的企业认为“求职的农民工人数少了,选择余地 小” ;30. 1的企业认为“农民工不少,但符合工作要求的不多” ;24的企业认为“工资 偏低”是造成 2006 年招工不足的原因。分区域,珠江三角洲地区(71.2%)、闽东南地区 (64.7%)的大多数企业认为求职农民工数量的减少是导致没有满足用工需求的主要原因, 而环渤海地(41.0%)、中西部地区 (27.3%)的部分企业认为没有满足用工需求的主要原因 是工资偏低。 (二)近八成外出务工人员打算继续回原企业工作,与上年相比下降近一成,但企业 招用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总体相对稳定 对企业的调查显示,外地员工中 2007 年春节回家探亲的占 56.6%,这些探亲员工中约 83的人打算继续回原企业工作,与 2006 年相比下降了 8 个百分点。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 的调查表明,2007 年继续外出打工的人员中,76.3的人员会继续回原企业工作,23.7 的人打算另谋职业,与 2006 年相比,打算继续回原企业工作的比重下降了 2.7 个百分点 (见专图 1-8)。工资低、工作时间长是导致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不愿意再回原企业工作的主 要原因。在被调查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不想回原单位工作的原因:工资太低占 50.7%,加班太多吃不消占 21.8%,两者合计占 72.5%。此外,也有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考虑 到自身发展空间小而不想再回原单位:认为学不到技术占 13.9%,认为没什么前途占 16.2%。 与 2006 年相比,由于“工资太低”而不回原单位工作的人员比例上升了 7.6 个百分点。 (三)多数企业认为 2007 年春季招工存在一定难度 对于 2007 年春季招工,50的企业保持谨慎态度,认为“会有一定困难” ;221 的企业持乐观态度,认为“不会难” ;124的企业心存忧虑,认为“会有较大困难” 。分 区域看,环渤海和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对于 2007 年春季招工持相对乐观态度,认为“不会难” 的比例分别为 37和 256;认为“会有一定困难”的企业比重依次为:闽东南地区 616、长江三角洲地区 543、珠江三角洲地区 491 、中西部地区 485 、 环渤海地区 422;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闽东南地区认为“会有较大困难”的企业比重较 高,分别为 278和 1 (见专图 1 一 9) 。 三、2007 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预期和企业春季用工需求 (一)被调查企业中有近九成在春节后计划招用新员工,用工需求比春节前净增 12.9% 在被调查的企业中,87的企业计划在春节之后 2 个月内招用新员工,其中 36.1 的企业将在春节后半个月内招用新员工,40.1的企业计划在春节后半个月到 I 个月内招 用新员工,23.8%企业计划在春节后 1-2 个月内招用新员工。春节之后 2 个月内,被调查企 业的用工需求净增 12.9%。分区域看,环渤海地区用工需求净增 23.4%;闽东南地区用工 需求净增 14.6%;中西部地区用工需求净增 11.3%;珠江三角洲地区用工需求净增 9.8%; 长江三角洲地区用工需求净增 9.6%(见专图 1 一 10)。分行业看,用工需求净增率较高的 行业有:玩具制造业 27.7%、印刷业 24.3%、木材加工及木制品业 22.0%、纺织业 18.4%、 制衣制鞋业 17.2%、食品制造业 13.7%;与 2006 年相比,用工需求净增率增长较大的行业 有:印刷业 13.5%、纺织业 9.0%、玩具制造业 7.3%、批发和零售业 4.0%、医药制造业 3.3%。 (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自身素质与企业招工要求仍存一定差距 调查结果表明(见专图 I 一 11,1 一 12, 1 一 13, 1 一 14),企业招用新员工比较注重文 化程度和技能水平,但多数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技能培训。对企业的调查 显示,77.7的新增岗位要求具有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其中 23.8的岗位要求达到高中 以上文化程度;37.3的岗位需要初级工以上的技能水平,其中 9.2的岗位需要达到中级 工以上的职业资格。而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调查则显示,虽然有 65.5的农村外出务工 人员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却有 45.3的人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25的人只接受过不超过 巧天的简单培训,接受过正规培训的人员仅占 13.1%。企业招用员工的条件要求与农村外 出务工人员的自身素质之间尚存一定差距。 调查还表明,18 - 25 岁 之间的农民工仍是企业用工需求主体,但与往年相比,企业 对新员工的年龄要求已明显放宽。2007 年,90以上的岗位对新员工的年龄有要求。其中, 58.2的岗位要求年龄在 18-25 岁之间,与 2006 年相比下降了 3.7 个百分点;岗位要求年 龄在 26-35 岁之间的占 28.7%,岗位要求年龄在 36 岁以上的占 3.4%,与 2006 年相比,岗 位要求年龄在 26 岁以上的比例增长了 13.7 个百分点。 (三)到劳动力市场招聘已成为企业招工的主要形式,通过职业介绍机构求职也已成 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找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 对企业的调查显示,78.6的企业招用农民工选择“到本地劳务市场招聘” ;选择“招 聘广告”的有 53.7%;选择“ 通过老员工从家乡带过来” 的有 51.5%,选择“从劳务基地 招聘”的有 30.2%(见专图 I 一 15)。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调查显示,委托亲友和去职业 中介是外出务工人员找工作的主要方式。在被调查的外出务工人员中,有 34.7的人选择 “托亲戚朋友找” ,32.9的人选择“去职业中介找” 。这些数据从一定意义上说明,现有 就业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的招工服务基本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到政府举办的职业介绍机构 求职,也已成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找工作的一个重要选择。 (四)企业预计 2007 年员工工资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但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 预期仍存一定差距 企业调查显示,2007 年企业新招员工的平均工资预计为 985 元月,比 2006 年增加 了 36 元,增长 3.8%。但对打算 2007 年继续外出务工人员的调查则显示,他们对工资的预 期平均为 1374 元月,比 2006 年增加了 185 元,增长 15.6%。 四、分析判断与趋势展望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态势平稳,企业用工需求旺盛,主要有以下几方 面特点。 (一)农村劳动力外出跨地域就业仍相对集中,但由劳动力市场自然调节引起的农村 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地域分化开始显现 本次调查显示,尽管目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最多的地域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 但与上年相比,到环渤海地区打工的人员比重上升了 5.6 个百分点,到长江三角洲和闽东 南地区打工的人员比重均有所下降。在市场调节情况下,工资水平及其兑现程度是引起农 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区域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本次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调查表明环渤海地 区无论是工资水平还是工资兑现比例都是各大区域中最高的。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各 项制度性障碍的消除,市场调节对区域就业分布将发挥更大作用。 (二)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行业趋于分散 调查显示,2006 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行业出现分散趋势,除了建筑施工业、电 子电器业、制衣制鞋业、住宿餐饮业四大行业外,越来越多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分流到机 械制造业、商务服务业、食品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居民服务业等行业。这种分化可能是 由于行业工资差别引起的,比如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的工资水平相对较高,从而吸引 了更多的外出劳动力;也可能与就业的门槛(如工作的技术含量)有关系,比如随着产业 升级,一些行业对技术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一些无法适应的劳动力将从中分流出来,进人 那些技术性不强的行业如居民服务业等等。这种行业就业分散化的趋势也是市场调节的结 果。 (三)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收入进一步提高,日常支出也将进一步增长 调查显示,2006 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实际月收人比上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另外, 根据对 2007 年企业新招用员工月工资的调查表明,2007 年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还将继续 有较大幅度增长。近年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水平一直呈增长趋势,一方面这符合 我国经济发展、人民收人水平总体上升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与我国近年来不断提高城 市最低工资、加大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力度有关。但由于之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水 平太低,因此,目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整体工资水平依然较低。另外,农村外出务工人 员工资水平的行业差异比较大。因此,应有针对性地加大对低工资行业、企业的治理整顿 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水平。此外,调查显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 工资中的 1/3 用于日常开支。这些支出只是满足城市生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的支出,随着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城市生活、文化需求的进一步提高,支出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 (四)工资拖欠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务工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 调查显示,2006 年外出务工人员的全部拿到工资的比例进一步提高。这说明近年来随 着政府在治理农民工工资拖欠方面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民工工资拖欠进一步得到改善。 但不同区域、行业的差异较大。因此,对那些工资兑现比例相对较低的地区和行业有针对 性地加大清欠治理力度,保护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利益依然是政府部门的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b证考试及答案
- 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第一模拟考试(一模)生物题库及答案
- 物业管理实务形成性考核试题解析
- 2025-2030中国燃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对终端消费影响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消费升级背景下零售业变革与投资策略报告
- 2025-2030中国母婴用品电商渠道渗透率与复购行为分析报告
- 2025-2030中国无醇啤酒市场增长潜力与产品研发方向深度调研报告
- 2025-2030中国抗青光眼药物市场需求变化及创新方向报告
- 2025-2030中国抗病毒药物技术路线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2025-2030中国工业设计服务外包市场需求变化与报价趋势报告
- 西藏介绍课件
- 新高考地理备考策略
- 会务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高级心理咨询师考试试卷及答案2025年
- (2025)社区网格员笔试考试题库及答案
- 乒乓球培训机构教学管理制度
- 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 初中英语单词全集(打印版)
- 2024年鑫源汽车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陆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NBT 31010-2019
-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讲解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