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原崛起的战略构想 内容提要:中原崛起是河南省政府实施的战略举措,是中国政府提出 的中部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独辟蹊径提出了沿黄河两岸构建经济走 廊,培育产业集群,从而形成经济隆起带,带动中原地区经济发展的构思。 关键词:中部崛起 中原崛起 经济走廊 产业集群 为了改变中国中部地区落后的局面,中国政府提出了“中部崛起”战 略。河南省作为中部六省中最大的省份,其发展思路和速度将直接影响到 国家的这一战略实施,为此,河南省政府果断地提出了“中原崛起”战略。 本文认为,在黄河两岸建设经济走廊是实现中原崛起的新思路。 一、中部崛起战略与中原崛起战略 1.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地区是指位于中国中部的湖北、湖南、河南、 安徽、江西、山西六个相邻省份。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部地区不论在经济总量 上还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上,都还存在较大差距。 统计显示,人口占全国 30%的中部地区 1978 年到 2005 年中国的 GDP 总和中部地区只占 26%,进 出口额仅占全国的 3%,利用外资水平不到全国的 7%。在投资方面,2005 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占 GDP 的比重为 48.6%,中部 6 省为 44.3%,比全 国低 4.3 个百分点;全国人均投资 6776 元,中部 6 省为 4474 元,仅为全 国平均水平的 66%。 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部地区的发 展,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2006 年 4 月下发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 若干意见,强调中部地区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中 部地区的发展状况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 局,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出台积极的鼓励政策,实现中部地区经济 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中原崛起战略:在中部的六省中,河南省地处中心位置,人口和经 济总量最强,为了抢占中部崛起的制高点,省政府提出了中原崛起的战略, 确定了以郑州为中心、沿着中心 500 公里左右的 9 个城市,组成一个中原 城市群, 由中原城市群来带动整个河南经济的发展,从而在中部崛起中 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 本文认为,中原崛起战略应凭借黄河两岸城市的经济发展基础、特殊的地 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资源优势,依靠几千年的黄河文明和中 原地区黄河流域文化,构建产业集群,打造沿黄河经济走廊,形成中原经 济隆起带,带动河南经济的大发展,从而实现中原崛起。 二、中原地区沿黄经济走廊的范围和现状 范围:中原地区沿黄河经济走廊(以下简称中原黄河经济走廊),指 的是河南省范围内黄河两岸城市经济带,包括座落在黄河两岸的三门峡、 洛阳、济源、郑州、焦作、新乡、开封、激阳 8 个地级市,以及这些城市 所辖的陕县、海池、义马等 19 个县。 现状:中原黄河经济走廊横跨黄河中下游地区,属于秦岭和太行山向 东延伸至黄淮海平原的连接地带,区内既有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又拥 有良好的自农业生产条件。土地面积 6.85 万平方公里,2004 年末总人口 4000.36 万,人口稠密,人口密度为 584 人/平方公里。优良的气候水文条 件和肥沃的土地在此孕育了几千年的华夏文明。 河南段沿黄两岸拥 有丰 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如龙山文化、仰韶文化、裴李岗文化、黄帝故里和安 阳殷墟等。近代,西部沿黄两岸是传统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开发时 期长,经济基础较好,2004 年工业生产总值占河南省的 581%。全段人口 占河南省总人口的 41.2%,却贡献了河南省 55.4% 的 GDP 份额,经济发展 水平较高,人均 GDP 达到 12197 元,不仅高于河南省平均水平,也比同期 全国水平高出 1631 元。 三、建设中原黄河经济走廊的可行性分析 黄河流域文化的魅力。黄河流域在公元前 3000-2000 年间(三门峡的 仰韶文化时期至安阳的殷墟文化)的地理环境就是易于植被的生长与人类 生产生活活动的开展,历来被视作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 的发祥地,黄河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 文化,一定会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建设。 黄河两岸城市经济基础雄厚。黄河两岸经济规 模在河南省占据重要 地位,但相对于全国,仍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统计显示:河南段 人口和从业人员占河南省的比重在 40%左右,其 GDI 工业生产总值、第三 产业产值均超过了全省的一半,贡献份额 55%以上。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 企业无论 是数量或是工业增加值均占全省的 60%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 业工业增加值也达到 63.6%的水平,说明河南省沿黄地区工业基础雄厚, 经济发展的后劲充足。另外,沿黄地区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也拥有投资和 市场优势,全段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和居民储蓄余额均占河南省 的 60%以上,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河南省的一半, 尤其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所占比重达到 57.1%,这为创造投资和需求提 供了条件。 黄河两岸经济空间特征有利于构建经济带。中原黄河经济走廊经济空 间结构具有以下特征:(l)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集中在京广铁路以西的 黄河两岸,南岸是从灵宝经洛阳到郑州的狭长地带,北岸是从济源经焦作、 新乡、鹤壁、安阳市到林州市的太行山南麓区域,由于这两个地带工业相 对发达,将之称为工业隆起带;(2)两个带状区域在黄河中下游分界附 近交汇形成一个经济集聚团块区域,而其他地区除了地级市市辖区之外, 经济均处于低水平,人均工业增加值的空间分布状况与人均 GDP 的分布近 似,二者关系极为密切;(3)经济低水平地区与人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较高的地区相对应,集中在两个连片区域:西部山地丘陵区(黄河南岸不 在陇海铁路上的县域)和京广铁路以东大部分县域,两个区域的农业类型 不同,分属于山地丘陵农业区和平原 农业区。另外 , 河南沿黄两个工业 隆起带的交通基 础设施完善 , 两岸分别处在陇海铁路、焦柳铁路和京广 铁路组成的大动脉上,公路网密集,构成了现有经济空间格局形成的纽带。 黄河两岸产业集群己现雏形,为产业带的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 过几十年的发展,以八个地市为中心,以附近县、区为依托,以当地资源 和条件为基础,初步形成了一些工业基础,如三门峡的能源、化工、冶金 等;洛阳的先进制造、煤铝电一体化、化工、硅铁稀有金属等;济源的冶 金、建材、化工等;郑州的商贸、物流、食品、阀门、耐火材料等;新乡 的化纤纺织、电子电器、轻工、机械、医药化工等;襟阳的石化工业等, 这些工业为黄河两岸构建产业集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两岸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现在,黄河两岸城市的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包括电、气、热的能源系统,水资源及供水系统,交通系统,信息系统和 环境保护系统等,这些基础设施能满足产业集群的发展需求。 两岸集中了中原主要旅游景点,有利于整合旅游线路,发展旅游产业。 河南的旅游资源基本上都集中在黄河两岸,如龙山文化、仰韶文化、裴李 岗文化、黄帝故里和安阳殷墟等,还有洛阳的龙门、白马 寺、小浪底等, 郑州的少林寺,焦作的云台山和新乡的八里沟等都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有较 高的知名度,很容易整合起来形成规模经济。 两岸城市集中了中原的主要大学和科研院所,为经济走廊的建设提供 了技术和人才保障。 洛阳外语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理工大 学、河南师范大学等河南的主要高等院校都座落在黄河两岸,河南省的 118 家中央和省属科研院所绝大部分也集中在这个地区。 四、中原黄河经济走廊建设的基本思路 总体思路是从“一域”、“一体”、“一游”、“两带”等方面建设 生态型沿黄经济走廊。 “一域”:建设黄河流域防护林及湿地生态保护区。依托三门峡水库、 小浪底水利枢纽和西霞院调水工程加强黄河滩区综合治理,营造黄河生态 防护林和速生丰产林,发展黄河滩区生态农业,保护和恢复黄河湿地,使 黄河成为经济走廊的生态涵养带。 “一体”:推进郑州一一开封城市一体化。开封是七朝古都,1000 多 年前是世界上最伟大、最辉煌的城市,商业繁华、文化繁荣、经济发达、 交通便利,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城市要素。但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历史上几次 重大事件造成的大“失血”,使开封逐渐丧失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资 源。由于两个城市相距很近,只有 67 公里,而且地势平坦,依靠开封的 文化和郑州的经济水平,促使两个城市一体化, 从而带动开封,实现双 赢。 “一游”:整合黄河两岸旅游资源。前面部分已分析到河南省的主要 旅游资源大都集中在黄河两岸,然而由于这些旅游景点在国内影响力有限, 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应该建立大旅游的概念,把这些旅游资源整合起来, 对外形成一个具有河南品牌的综合游览区,这样旅游产业才能做大做强, 形成沿黄经济走廊的支柱产业。 “两带”:在黄河南岸培育郑(州)一洛(阳)一三(门峡)工业带, 在黄河北岸培育济(源)焦 (作)一新(乡)一模(阳)工业带。在产业布局上实现产业空间布局一 体化,也就是说在各个城市功能定位的基础上,逐步强化城市群的行业、 产业、企业和空间集中度。每一个城市都要有本城市集中度最高的主导产 业、支柱产业,各城市集中度不高的产业和其他城市集中度高的产业、行 业以产业链为纽带,形成配套、分工一体化的生产体系,逐步使每个城市 第一位的支柱产业在经济走廊中也成为第一位,经济走廊中每个城市前五 位的支柱产业尽量避免重复。 依托黄河两岸城市的原有工业基础,根据 国家产业政策和河南省的发展战略,在黄河南岸沿郑州一洛阳一三门峡一 线建设煤电铝一体化、商贸物流、食品加工、先进装备制造、能源冶金等 产业集群。 具体是把郑州建设成中国的商贸物流中心和中原区域性金融 中心,把洛阳建设成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基地,把三门峡建设 成重要的能源冶金基地;在黄河的北岸,沿济源一焦作一新乡濮阳一线 建设轻纺、汽车零部件、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等产业集群。具体是把济源、 焦作建设成中国能源化工和煤化工基地,把新乡建设成轻纺和汽车零部件 基地,把猴阳建设成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 五、结论 中原崛起是河南省政府实施的战略举措,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中部崛起 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建设沿黄经济走廊是中原崛起的新思路,并从 “一域”、“一体”、“一游”、“两带”等方面探讨建设生态型沿黄经 济走廊的具体措施。 注: 陈乃道:聚焦中国经济,改革出版社 1999 年版;惠国勤,王林平: 论农民增收与粮食安全,学术交流2005 年第 6 期。 中国统计年鉴 2005 ,国统计出版社 2006 年版。 张大卫:河南城市发展报告,南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河南统计年鉴 2005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 版。 J.D.Vries&H.demus(2003)“Mega-contdors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微信公众号推广营销计划书
- 完形填空核心考点(含答案解析)-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课件
- 酿酒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花样年华前程锦绣高二班学风主题班会
- 老年人常见病预防课件
-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学生版)-初升高物理暑假专项提升(人教版)
- 热点话题02 2025成都世运会(解析版)-中考英语阅读理解热点话题练习
- CN120197731A 基于零知识证明与联邦学习的模型生成方法、设备及产品
- 老师误放AV事件
- 2025年三类人员安全员C证继续教育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95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急性肾小球肾炎
- 工程管理面试题目及答案
- 《一年级开学第一课》课件
- 2025秋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一学期教学计划
- 2025公需课《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题及答案
- 【MOOC】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23年版》
- 倪海厦X年扶阳论坛演讲
- 《一站到底》最全的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