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前景_第1页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前景_第2页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前景_第3页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前景_第4页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前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前景 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是在经济改革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过去二十年中它 使得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改变了面貌。民营经济(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在 1999 年有 8300 万人在其中就业,占总就业人口的百分之 12,为仅次于农业的第二 大就业部门。 从 1994 年以来民营经济每年平均增加就业 820 万人,是唯一能够吸收从国 营企业下岗及农村多余劳力的经济部门。它所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从 1989 年的 1378 亿元增加到 1999 年的 16083 亿元,平均年增长率百分之 28 (以不变价格计)。 30 个省市的回归资料说明,民营经济的发展密切地与当地的人均收入有关。 虽然中国从 1982 年以来三次修改宪法,提高了民营经济的地位,至今民营 经济仍然得不到与其他经济成分同样的竞争地位。在市场准入,融资,政府服 务等方面得不到公平对待,这是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他们本身也 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家属管理,决策不科学,财务不透明,伪劣产品,劳资纠 纷。 中国进入 WTO 之后政府管理应该更透明和公平,市场会更有效。民营企 业的发展将为国企改革提供条件,而且将有力地推动国企的进一步提高效率。 发展民营经济需要配套政策。首先是对私有产权的严格保护,其次是建立 公平的市场规则。发展中介组织,如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商会等,能从 外部帮助民营企业改进内部治理。最后是发展民营金融机构以帮助民营企业的 融资。 民营经济已经打破了坚冰,中国具有近乎无限的劳动力,又有充足的资本, 看来它会得到很大的发展机会。 (一) 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 1-1 改革和民营经济的发展 文革结束以后农村首先出现了私有经济,这是大量失业和商品供应不足的 产物。农业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导致农村储蓄的增加,这些储蓄流入农村的 非农产业,成为改革后的第一批民营经济成分。以后又进入到城市,对国 有企业产生了压力,也为其改革创造了条件。在经济改革中政治环境也变 得宽松,形成了发展民营经济的条件。到 1999 年,民营经济至少生产出中 国 GDP 的百分之 13,就业 8300 万人,为包括农业在内的全部就业人口的 百分之 12,但是它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远远超过这些数字。 1-2 民营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 1978-86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中国改革之路,私营经济开始出现,但是只有个体 工商户,而且只在农村。家庭连产承包责任制逐渐演变出专业户。1981 年 7 月国务院肯定了个体工商户的存在与发展。民营经济促使了国民经济的增 长和人民收入的提高。1986 年个体工商户人数为 1982 年的 5.7 倍,户数为 1982 年的 4.6 倍。 1987-92 在此期间出现了私营企业,即雇工超过八人的民营企业。个别私企通过承 包或租用国营企业积累了资产,逐渐改变了企业的所有权。1988 年 6 月国 务院颁发了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了三种私有制结构,即独资,合伙, 和有限责任。但相关的法律分别在 1999,1997,1993 年公布。1989 年后民营 经济曾经一度衰落,个体户和私营企业都明显收缩。 1993现在 政府确定了市场改革的方向,民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特别在 92-94 年间。 见表。 表 1.1 1991 年以来的民营企业的发展 企业 就业 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年份 数目 (1000) 增长 率 (%) 数目 (百万) 增长 率 (%) 价值 (十亿) 增长 率 (%)a 价值 (十亿) 增长率 (%)a 1991 108 10 1.8 8 6.8 30 14.7 17 1992 140 30 2.3 26 11.4 59 20.5 33 1993 238 70 3.7 61 30.9 139 42.2 82 1994 432 82 6.5 74 75.9 102 115.4 125 1995 655 51 9.6 47 150.0 72 229.5 73 1996 819 25 11.7 23 227.7 43 322.7 33 1997 961 17 13.5 15 309.7 35 392.3 21 1998 1201 25 17.1 27 532.4 76 585.3 53 1999 1509 26 20.2 18 714.9 38 768.6 35 a. 按照 1989 年价格计算。 b. 本表中第二、第三产业中均包括少量第一产业的产值。由于统计口径无 法分开。 c. 资料来源为中国工商管理年鉴 1992-2000 及中国统计年鉴 1992-2000. 1-3. 民营经济的就业,销售及资本 私营企业的个数于 1999 年底达到 151 万,为 1989 年的 16.7 倍,平均年增长率 为百分之 32。而在 1997 到 1999 年间国企和三资企业数目都在减少。民营经济 第 3 页 共 21 页 在 1989 到 1999 年间的产出的增长可从图.看到。 图. 民营企业产出的增加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Output billion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Growth rate % 资料来源:中国工商管理年鉴 1992-2000; 在 1993-94 年间年增长率几乎达到一倍,这是不正常的,1995 以后逐渐恢复正 常。以后中央政府为了控制过热的经济,将通货膨胀率从 24% (1994) 降低到 2.8% (1997)。 1在这样紧缩的宏观环境下,民营经济仍然保持了 20%以上的增 长。下表给出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增减变化。 表 1.2 三类企业的增减变化 国有企业 三资企业 民营企业 Year 数目 (千) 增长 率 (%) 数目 (千) 增长 率 (%) 数目 (千) 增长 率 (%) 1996 2,163 -3 240 3 819 25 1997 2,078 -4 236 -2 961 17 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 1998 1,836 -12 228 -3 1,201 25 1999 1,649 -10 212 -7 1,509 26 资料来源:中国工商管理统计,1992-2000. 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的就业人数在 1999 年底分别达到了 6240 万和 2020 万,为全 国总就业的 12%。 (包括农业) 改革二十多年,民营经济的就业人数从零增加 到 8260 万,相当于整个国有部门的总和(包括国企和政府)。民营经济是中国经 济增长的根源。在 1997-99 年间新就业的人口平均每年 700 万人,都在非国有 企业上班。民营经济的就业中有四分之三是个体户,四分之一是私营企业。所 以个体户目前是民营经济的主要就业方式。同期国有单位和集体企业平均每年 下岗 1600 万人。请见下图。 图 1.2 不同所有制的就业变化 -40 -30 -20 -10 0 10 20 3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million state-owned units domestic private sectorcollective units 资本外逃每年 200 亿美 元, 香港商报,P.A11, 2001.1.20. 题多多,企业运行起来困难重重。 4-3 发展中介组织,改进企业治理 民营企业的内部治理可以通过发展中介组织帮助他们来改进。中介组织是 指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审计所,咨询公司,商会等等。会计事务所和审 计所可以帮助公司做到财务透明,有利于吸引投资,建立信用。咨询公司可以 帮助企业选准市场,确定投资项目,设计内部管理和激励机制。商会则能帮助 企业得到信息,和政府沟通,建立行业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这 些组织都很不发达,过去对他们也不够重视,所以发展缓慢。 4-4 改善社会信用,减少资金流动的阻力,扩大经营范围。 最近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有将近两万亿的银行存款没有贷出去, 11 同时又有 大量失业人员。资本和劳动不能结合,是当前中国最大的经济问题。造成这种 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社会信用不良,不敢轻易地把钱借出去,或者说资金流 动很不通畅。信用不良不但影响投资,也影响商品交换,造成市场缩小。改善 信用需要政府、企业、司法系统和人民群众共同的长期的努力。 4-5 改善私营企业的融资 如果问私营企业的老板,你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回答多半是资金困难。统 计表明, 、1999 年银行借给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的贷款仅仅为 580 亿元,不到借 出的全部短期贷款 63890 亿元的百分之一。 12 这和私营经济的产值占 GDP 的 13%完全不成比率。银行不愿意借钱给民营企业是有原因的,因为贷款的数额 小,相对的成本就高。而且万一发生坏账,银行可能要负刑事责任。国有银行 的这一套做法很难改变,所以为私营经济融资最好的办法是发展民营银行。这 11 国家统计局: 中国经济景气月报。 P.54, 2000.12. 12 中国统计年鉴,2000。 第 19 页 共 21 页 已经为浙江的民营信用合作社所证明。他们对当地的情况很熟悉,能够以较低 的信息成本保证运行的安全。尽管在一系列不合理的限制条件下,仍然能够生 存而且获利。我国进入 WTO 的五年以后,外资银行将享有国家银行同样的条 件。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理由不让民营银行开业。但是民营银行会遭遇不少问题, 首先是存款保险。还有风险管理。此外,地方股份公司股票的柜台交易应该有 管制地恢复,这将有利于民营企业的融资。 4-6 国际帮助 中小企业从来都是就业的主力军,但是融资困难,这并不是中国所特有的 情况,而是全世界共同的问题,所以国外有相当多的研究,我们可以拿来参考。 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有不少改进融资效率的经验,可供参 考。 (五) 发展民营经济的前景 大部分国家的国有经济都不到百分之十, 13 而中国的国有经济还大大超过 此数,所以中国的民营经济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5-1 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 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主要经验是经济的双轨制,即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之外 生长出一个市场经济,它主要是由民营经济所构成。原有的计划经济保证了原 来的既得利益不被破坏,从而减少了改革的阻力,而新生的市场经济则改进了 经济效率.1993 年以后民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计划经济逐渐并轨到市场经济的轨 13 CASSEL Government Press: Worldwide Privatization (英文). 以及 U.K. International Bar Association: Privatization New Collection of Papers, 1997. 道上来,扭曲的价格系统逐渐被纠正,竞争的环境开始出现,于是暴露出国营 经济的低效率,出现了大面积国企的亏损。如果因势利导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国企改革中下岗的人员就有了去向,国企改革的难度就大大减少。然而我们采 取的政策是把国企脱困放在首位,大量资金流进了国企,民营经济很难得到资 金支持,又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他们很难在这种环境中得到快速发展,结 果是国企和民企的发展统统受阻,导致失业严重,经济增长率连年下降。可以 说,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主要取决于最近一两年民营经济能不能更快地在政策 支持下发展起来。 5-2 民营经济发展的要素供给 资本和劳动 据估计中国的九亿农村人口中大约有两亿敷余劳动力。在完成中国工业化 时,大约有总数为五亿的人口要进城。所以发展民营经济并不缺乏一般的劳动 力,问题是技术工人和高水平的专业人员很欠缺。近年来高水平专业人员的工 资迅速上涨,因为需求增长很快而供给增长很慢。另一方面一般劳动力的工资 没有上升。所以发展民营经济在劳动力供应上不是数量问题,而是匹配问题。 解决的方法是加速培养高水平的专业人员,同时从国外引进人才。近年来留学 回国的人逐渐增多,并且还聘请了一些香港专家到政府任职。 一般发展中国家的失业多半是因为缺乏资本,但是中国的储蓄率接近百分 之四十,银行中有两万多亿元的存差,未加利用。 14 如果这部分资金能够变成 投资,按私营企业平均每人注册资本五万元计算,可以解决四千万人就业所需 的资本。如果按个体户人均五千元资本计算,可以解决十倍于此的就业资本。 可见资本不是就业的约束条件。问题在如何把储蓄变为投资,把资金从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