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8_第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8_第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8_第3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8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课程代码:037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中国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 A.1948 年 10 月 B.1949 年 10 月 C.1950 年 10 月 D.1951 年 10 月 22.1951 年底到 1952 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 ) 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 C.反受贿、反贪污、反自由主义 D.反浪费、反行贿、反形式主义 23.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 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国营经济 D.合作社经济 24.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 )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25.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合作组织是(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2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此为 2009 年 01 月全国真题) 22.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的时间是( ) A.1950 年 5 月 B.1950 年 6 月 C.1951 年 7 月 D.1951 年 8 月 23.1951 年底到 1952 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了( ) A.肃反运动 B.整风、整党运动 C.“三反”运动 D.“五反”运动 24.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 )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5.新中国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 ) A.1950 年 B.1951 年 C.1952 年 D.1953 年 26.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2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27.毛泽东系统阐明农业合作化理论的重要文献是( ) A.介绍一个合作社 B.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C.组织起来 D.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此为 2009 年 04 月全国真题) 23.1950 年 6 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中心任务是( ) A.迅速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 B.完成新解放区土地改革 C.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 D.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24.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 )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没收民族资本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25.1951 年底到 1952 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 ) 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 C.反贪污、反受贿、反自由主义 D.反浪费、反行贿、反形式主义 2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此为 2009 年 10 月全国真题)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 ) A.资本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新民主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中级阶段 18.新中国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 ) A.1950 年 B.1953 年 C.1956 年 D.1959 年 19.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20.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实行的政策是( ) A.无偿没收 B.有偿征用 C.公私合营 D.和平赎买 (此为 2010 年 10 月全国真题) 20.中国大陆基本解放和实现统一的标志是( ) A.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1950 年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1951 年西藏的和平解放 D.1952 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21.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 ) A.1949 年 B.1952 年 C.1953 年 D.1956 年 22.1955 年,毛泽东发表全面总结农业合作化运动经验的报告是( ) A.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 B.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 C.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D.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 (此为 2011 年 01 月全国真题) 25.新中国建立初期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 ) A.合作社经济 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国营经济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3 26.1950 年 6 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召开的重要会议是(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C.中共七届四中全会 D.中共七届五中全会 27.1955 年,毛泽东总结农业合作化运动基本经验的报告是( ) A.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 (草案) B.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 C.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D.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 2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实行的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 ) A.加工订货 B.统购统销 C.经销代销 D.公私合营 (此为 2011 年 04 月全国真题) 23.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 ) A.互助组 B.初级社 C.高级社 D.人民公社 24.中共十三大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 A.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路线 B.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确立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25.全行业公私合营实行以前,对企业利润的分配方案是( ) A.定股定息 B.四马分肥 C.加工订货 D.统购包销 (此为 2009 年 07 月浙江真题) 23.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私营工商业的生产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进行全面调整的 原则是( ) A.“经销代销” B.“公私兼顾、劳资两利”C.“消灭资本主义” 24.1951 年底到 1952 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中开展了“三反”运动,其主要内容除 了反贪污、反浪费外,还包括( ) A.反官僚主义 B.反主观主义 C.反自由主义 D.反宗派主义 (此为 2010 年 07 月浙江真题) 21.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是( ) A.亚非会议 B.欧亚会议 C.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 D.五大国会议 22.中国共产党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此为 2011 年 07 月浙江真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 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8.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性经济形式包括(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4 39.新中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着重建设的三大钢铁基地是( ) A.鞍山 B.包头 C.上海 D.武汉 (此为 2009 年 10 月全国真题) 3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D.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此为 2009 年 07 月浙江真题) 38.1946 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协议主要有( ) A.政府组织 B.国民大会 C.和平建国纲领 D.宪法草案 39.1948 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系统阐述了( ) A.土地改革总路线 B.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C.社会主义矛盾学说 D.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此为 2010 年 07 月浙江真题) 39.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和平共处 D.“一边倒” 40.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有( ) A.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B.加工订货 C.统购包销 D.公私联营 (此为 2011 年 07 月浙江真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44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考验。 (2009 年 01 月) 45.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几种经济组织形式及其性质。 (2009 年 10 月) 44.没收官僚资本对新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2010 年 10 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