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比较思考三: 工 业 篇 【提要】近年来,我市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加大工业投资力 度,工业经济总 体呈现出结构改善、稳定性增强、运行质量提高的态 势。但工业 结构偏重、工业发展高度依赖高耗能行业拉动的格局并未 发生根本的变化,加快构建多元化的支柱产业,改造传统工业,壮大 新兴产业, 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仍然是 调整我市工业结构、实现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太原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老工业基地,应抓住中部崛起的 历史机遇,以建设“服务全省、影响全国、吸引世界的新太原”为 目标,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 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支撑和承接作用,充分发挥工业对全市 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市九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围绕“三大基 地” 、 “四大中心”建设,着力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积极培育发 展新兴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为工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 展和发挥对全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打下了良好基础。 对比我市工业自 2003 年以来在中部城市中地位和作用等方面的 变化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市着重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经济运行的 稳定性增强,总体呈现出结构改善、质量提高、协调性增强的良好 局面。 一、中部省会城市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中部省会城市的工业优势比较 中部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是我国主要的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工业 基地。 “十五”时期以来,中部六个省会城市依托能源、资源和传统 工业优势,在工业发展的带动下,实现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中 部六个省会城市工业发展各具一定的优势: 太原矿产资源丰富,资源性工业实力雄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 原材料基地。以全球最大的不锈钢企业太钢集团和我国重要的重 型装备制造业太重集团为代表,已形成了冶金、机械、能源、化 工等为支柱,新型材料及现代医药等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体 系。 合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与地理区位优势,推进要素、资源向重 点产业集中,初步形成了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化工及新型 材料等支柱产业,汽车整车产量位居全国第五,家用电器生产能力 位居全国第三。 南昌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城市,制造业占全市工业的 95%以上, 具有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和较强的制造能力。目前已形成汽车、医 药和食品、纺织服装、冶金和新材料、电子信息和家电等五大支柱 产业。 郑州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氧化铝产量占全国一半左右,拥 有亚洲最大的磨料磨具企业白鸽集团。已初步形成了以汽车、煤 电铝、食品、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及制药、纺织、机械、 能源、建材等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 武汉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现已形成门类比较齐全, 配套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武汉支柱产业 主要包括钢铁及冶金产业、机械制造产业、光电子信息产业、烟草 与食品产业、石油化工产业、医药及生物工程产业、家电制造产业。 长沙形成了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烟草食品等支柱产业和生物 医药、新型材料等新兴产业共同领跑长沙工业的格局。 (二)2007 年中部省会城市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2007 年是我市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实现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一年。工业经济呈现出总量占比上升、 主要指标前移,发展速度加快的良好格局。 1、工业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 2007 年,太原市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 497.84 亿元,增长 28.2%。工业增加值在中部省会城市排第四位,居武汉、郑州和长沙 之后;增速居中部省会城市之首。与 2006 年相比,我市总量超过合 肥,前移一位,增速由末位一跃成为第一位,实现了总量前移,增 速提升的可喜局面。 中部省会城市工业增加值比较表 单位:亿元、%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部六个省会城市的工业增速均在 20%以上, 超过了全国(18.5%)的平均增长水平。我市工业增加值增速由 2006 年的 14.6%上升为 2007 年的 28.2%,成为六城市中增长最快的 城市。高于长沙、合肥、郑州、武汉、南昌各 2006 年 2007 年 工业增加值 增长速度 工业增加值 增长速度 指 标 城 市 位次 位次 位次 位次 太 原 341.59 5 14.6 6 497.84 4 28.2 1 合 肥 363.22 4 21.7 5 466.21 5 26.3 3 南 昌 304.65 6 23.8 3 387.68 6 20.5 6 郑 州 723.01 2 23.0 4 923.79 2 24.3 4 武 汉 880.53 1 24.2 1 1055.18 1 22.1 5 长 沙 418.84 3 24.1 2 553.25 3 26.4 2 1.8、1.9、3.9、6.1、7.7 个百分点。我市的工业增加值总量在中部处 第四位,比去年前移一位,武汉仍以 1055.18 亿元的绝对优势位居 第一位。与 2006 年相比,我市与长沙的总量差距缩小,超过合肥。 2、工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 2007 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速度迅速提高,对 GDP 的带动作 用明显增强。规模以上工业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57.4%,在 GDP 16.4%的增长速度中规模以上工业就贡献了 9.4 个百分点。太原 市工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为 39.7%,位居第 1 位;郑州(38.2%) 、 武汉(33.6% )的比重位居第 2、3 位;合肥( 33.4%)居第 4 位; 南昌(27.9% ) 、长沙(25.3%)列居第 5、6 位。 3、工业产品产销率及出口增长态势 五年来我市规模工业产品销售率一直保持在 97%以上,2007 年 达到 98.2%,在中部六个省会城市中排第 4 位。比排名第一的长沙 低 1.7 个百分点、略低于郑州(98.5%)和武汉(98.4% ) ;比南昌 (98.1%) 、合肥(97.1%)分别高 0.1、1.1 个百分点。 2006 年我市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排第四位,低于武汉、长沙和 合肥,与南昌基本持平,高于郑州。2007 年,我市出口保持了高速 增长的势头,出口对我市工业生产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实 现出口交货值 183.73 亿元,同比增长 1.4 倍,总量跃居第二,增速 跃居第一。出口交货值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由 2006 年的 7.4%提 高到去年的 11.5%,成为六城市中比重最高的城市。 中部省会城市出口交货值比较表 销 售 产 值 出口占销售的比重指 标 城 市 (亿元) 出口交货值 (%) 位 次 太 原 1598.85 183.73 11.49 1 合 肥 1445.31 138.22 9.56 2 二、我市工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1、工业总体优势 近年来,我市经济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增 幅居全国前列。以冶金和机械为主的制造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一直 在 50%左右,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接近 60%,比较优势突出。 太原的煤炭、冶金、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发展迅猛。近几年良好 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有效地带动了工业经济的增 长,使我市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和潜能得到释放。 2、冶金工业比较优势 太原丰富的铁矿、煤矿和镁矿资源成为 发展冶金工业的重要基础,与中部六个省会城市比较,我市冶金工 业在全市工业的主导作用最强。2006 年,我市冶金工业占全部工业 产值的比重为 38.1%,居中部六个省会城市之首。2007 年底,规模 以上冶金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784.26 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48.2%。 3、能源工业比较优势 我市能源工业在中部六个省会城市中处 于绝对优势地位。2006 年,我市能源工业占全市产值的比重为 25.8%, 在中部六个省会城市中居第一。2007 年,规模以上能源工业企业完 成工业总产值 346.37 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21.3%。原煤产量 由“ 九五”期末的 2231 万吨提高到 3953 万吨,增长 56.4%;洗煤产 量由 1006 万吨提高到 3483 万吨,增长 28.9%;焦炭产量由 394 万 吨提高到 1431 万吨,增长了近 4 倍;发电设备容量由 206 万千瓦提 高到 329.6 万千瓦(2006 年数) 。 4、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 装备制造业作为太原的支柱产业之一, 南 昌 1222.57 102.09 8.35 3 郑 州 3087.3 51.20 1.66 6 武 汉 3469 237.78 6.85 5 长 沙 1725.94 137.45 7.96 4 一直处于比较突出的地位。2006 年,我市装备制造业占全市产值的 比重为 22.1%,在中部六个省会城市中居第四位。2007 年底,全市 共有装备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 177 个,占太原市工业企业的 33.5%;完成产值 265.21 亿元,占全市的 16.3%;拥有资产 418.16 亿元,占太原市工业企业的 20.8%。 5、大中型企业的比较优势 2007 年,我市大中型企业完成工 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的近 9 成,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 90%以 上,拉动全市工业增长 25.7 个百分点。武汉、合肥的大中型工业增 加值占全市 7 成左右;郑州、南昌占 6 成左右(见下图) 。我市主要 优势行业都形成了在全国或全球具有一定影响的代表性企业,如在 冶金行业,形成了以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为首的全球最大的 不锈钢基地。装备制造行业,形成了以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和晋西机器厂为首的亚洲最大的重型机械以及火车轴生产基地。新 型材料行业,形成了以太原富士康为首的全国最大的镁铝深加工基 地。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2007 年 中 部 六 个 省 会 城 市 大 中 型 企 业 比 较 工 业 增 加 值 497.84 466.21 387.68 923.8 1055.2 553.25 其 中 :大 中 型 企 业 445.63 325.27 231.07 463 767.32 307 太 原 合 肥 南 昌 郑 州 武 汉 长 沙 三、对我市工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思考 在我市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仍十分 突出,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性不合理、工业经济的发展还主要依 赖于高耗能行业拉动、支柱产业的多元化尚未形成、节能降耗的任 务仍很艰巨。因此,应当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重 点,以绿色转型节能降耗和推动科技进步为着力点,在培育新型支 柱产业上下工夫,以大企业和特色工业园区为支撑,大力发展循环 经济和产业集群经济,形成支柱产业多元化,以实现我市工业的可 持 续 发展。 1、全面实施结构升级战略,调整工业产业结构 2007 年,我市重工业的增长势头强劲,冶金、煤炭、电力、机 械、化工、电力等行业与 2006 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特别是 冶金工业增幅达 48.5%。重工业在我市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达到 93.7%,与 2006 年(91.9%)相比上升了 1.8 个百分点;轻工业由 2006 年的 8.1%下降到 6.3%,部分轻行业呈萎缩状态(比如乳制品 加工业,纺织行业,医药制造业等) 。产业结构重工业越来越重、轻 工业越来越轻。所以,首先应当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传统 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变,促进传统工业再生能力的迅速提高;其次要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抑制高耗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开辟我市工业 发展的新领域;第三要促进轻工业的发展步伐,优化轻重工业的结 构。 2、加快园区工业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市园区经济发展较快,为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不断 注入新的活力,但从规模上看,还很不够。2007 年末,全市工业园 区内投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 103 家,完成增加值 39.88 亿元,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15.33 亿元,实现利税 10.86 亿元,占全市工业 经济的比重偏低。所以我市应继续加快园区工业建设,形成有利于 产业向园区聚集、实现集约化发展的工业空间布局。进一步加大力 度,落实措施招商引资,突破土地、资金等瓶颈制约,切实加快工 业园区建设发展。推动高新区、经济区、工业园区在高新技术产业 化、经济国际化、人才市场化、自主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取 得突破,加大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成为我市工业创新 发展的火车头。 3、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努力降低能耗水平 2007 年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综合能源消费量 1121.15 万吨标准煤,比去年同期增长 13.5%,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 5.21 吨标准煤,同比下降 12.2%,尽管降幅比 2006 年大,但在中部 省会城市中仍然是最高的。主要由于我市工业依赖于大量消耗工业 资源维持经济增长,资源型、粗放型、能耗型的增长方式还未根本 改变。因此要大力推进经济发展转变方式,把节能降耗工作摆到更 加突出的位置,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加大淘汰落后和节 能技术改造工作的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4、实施“两大”战略,强化企业整合力度 横向比较看,武汉、郑州、长沙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都达到了 千户以上,而太原还不足千户,远落后于其他城市,我市需要在发 展规模以上企业方面加紧努力。另一方面企业规模分布有待进一步 合理化。截至 2007 年末,太原市 10 强企业中的太钢主营业务收入 超过 700 亿,占据太原市的 1/3 强;其次超过 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诊断测评与BOPPPS教学模式的融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行动研究
- 茶具设计手绘技法解析
- 肾病综合征常规护理要点
- 孕期饮食健康管理
- 大班心理健康:笑是良药
- 领航职业英语2课件下载
- 恶性肿瘤病人的护理教学查房
- 2025年上海市中考招生考试数学真题试卷(真题+答案)
- 采样消毒培训
- 舞蹈教育考研讲解
- 在线处方管理制度
- 中学食堂内控制度
- 宿舍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T∕CITS 146-2024 尿液有形成分名称与结果报告规范化指南
- 农药经营考试题及答案
- 标前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年初级钢筋工(五级)技能认定理论考试指导题库(含答案)
- 2025 年小学劳动技术新课程标准(2022 版)标准试题
- 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期末纸质考试第四大题论述题库2025春期版
- 2024秋新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2.2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第4课时 相对原子质量 离子的形成
- 魅力沟通技巧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