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福布斯》二十本最具影响力的商业书_第1页
20世纪《福布斯》二十本最具影响力的商业书_第2页
20世纪《福布斯》二十本最具影响力的商业书_第3页
20世纪《福布斯》二十本最具影响力的商业书_第4页
20世纪《福布斯》二十本最具影响力的商业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布斯杂志评出了上个世纪末最具影响力的二十本商业书籍。上世纪 70年 代末,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阵痛期,来自阿拉伯世界的石油威胁及来自日本的 经济压力使美国人的日子很不好过,商业书籍也因此被尘封一时。但在接下来 的 80和 90年代,美国经济保持了二十年的持续增长,一大批优秀的 CEO如比 尔盖茨、 李艾科卡、 唐纳德特朗普,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商业书籍的 出版和发行也因此空前活跃,本次评出的二十本书按类别分为管理类、叙事类、 投资类及传记类。它们分别是: 汤姆彼得斯错了吗? 管理类书籍在整个排行榜上所占的比重最大,其中 汤姆彼得斯( Thomas Peters)的 追求卓越高居榜首。这本书出版于 1982年,最开始源自著名的 咨询公司麦肯锡的一个内部项目。当时的美国商业界正倍受日本公司咄咄逼人 的扩张姿态的困扰,日本公司普遍采用的严格的制度化管理让这个战败国的经 济迅速崛起。面对强烈个人主义精神的员工,美国公司领导成了被长期讥笑的 低能者。 汤姆彼得斯与 罗伯特沃特曼的追求卓越成了美国商业的拯救 者。这本书为管理设定了一个积极的目标,而非强调面临的难题。彼得斯提出 的杰出企业的 8 个特性几乎为未来 20年的商业管理奠定了格局: 1.偏好行动而不是沉思 2.在产品和服务上接近顾客的需求 3.鼓励自治和放松,而不是紧密监督 4.对雇员的态度是鼓励其生产力,避免“我们”和“他们”这种对立情绪 5.以一种被称为“走动式管理”保持与大家的紧密接触 6.“专注于自身”以保持商业优势,因此避免了无关的风险 7.组织结构简洁,人员精干 8.对目标同时保持松紧有度的特性,但却不窒息创新的控制系统。 今日的企业领袖没有人不承认深受汤姆彼得斯原则的影响。追求卓越 成为第一本销量超过百万的商业书籍,这本书甚至促成了商业书籍出版业的成 熟。汤姆彼得斯也成了一位标志性的明星人物。 今日的汤姆彼得斯已经失去了最初的光彩,人们甚至开始遗忘他了。在 追求卓越出版 20周年之际,汤姆彼得斯亲自撰文,讲述他写这本书的初 衷和过程,他的观点对在哪里,错在哪里,他承认当时自己说了一些谎话。对 于试图为商界确定未来日程的精英来说,追求卓越背后的故事提供了一系 列不可多得的教训。此书引导的潮流向我们展示了 20年来商业世界急剧变化的 生动图景。 “我们忘了贴一个警告标签。注意!没有永恒的东西。任何东西吃得太多 都会有毒。请记住:商业中所有事情都是悖论。为达到追求,必须持之以恒。 而当你持之以恒之时,你就容易受到攻击。你看,这就是悖论。面对它吧!” 这是此书出版 20年之后汤姆彼得斯的再一次表白,“卓越只是一种过于静态 的观念,而世界实在变化太快了。” 好公司能否变成卓越公司 排名第二的是 吉姆柯林斯( James C. Collins)和 杰里波拉斯( Jerry I. Porras)的著作 基业长青。在书中作者对那些有见识有远见的公司进行了介 绍。许多人认为一间公司的持续成长依赖于几位优秀的 CEO的持续运作,但本 书的作者却告诉人们,对一个企业而言,一群聪明人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敢于 进行新尝试比拥有一个有魅力的领袖更重要,而拥有一个核心的理念并为之奋 斗则是企业的关键所在。 吉姆柯林斯的另一本书 从优秀到卓越同样榜上有名。 基业长青这本书研究了 18个基业常青公司的成功经验。这些公司包括 沃尔玛、惠普、宝洁、3M 和索尼等行业领袖,本书研究的是事件,是人性。作 者从人的角度让我们看到了公司的成长和巩固。作者分析的是公司、组织以及 人在组织中的作用。作者从公司的角度分析了使得企业长远发展的优势,以此 分析企业取得这些优势并长期发展的原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自我改 革、自我反省来达到这些优势,使其成为公司特性,从而保证长久发展。 为了进一步探寻那些优秀的公司走向不同发展道路的因素,2001 年,吉 姆柯林斯又出版了一本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可说是基业长青的姊 妹篇。还在出版基业长青之时,柯林斯就提出,好的公司能否变成卓越的 公司?如果能够,他们如何才能实现呢?之后,他们对 1400多个公司进行了研 究,最后得出了结论,这是可以达到的。那些由优秀的公司变为伟大公司的佼 佼者并不一定都拥有最新的技术、最擅长管理的 CEO,他们最有力的武器是他 们的公司文化,一种激励每个人都按照他们想要的方式去工作的文化。综合这 两本书,我们已经知道如何由一个优秀的公司发展成为一个卓越的公司,这些 公司都是经历了时间考验的。那些正在变革的路口,不知要去向何方的公司或 许能在科林斯的书中找到一些提示和方向。 公司再造潮流的起落 追求卓越和基业长青集中介绍企业如何取得超人的成就,而排名 第三的 公司再造( 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则聚焦在企业如何进行自我改造。书中研究了福特、IBM 及贝尔公司的案例并介绍了相关的成功经验。 1993 年, 迈克尔汉默( Michael Hammer)与 James Champy出版了 企业 再造一书,系统阐述了 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的思想,提 出再造企业的首要任务是 BPR,只有建设好 BPR,才能使企业彻底摆脱困境。至 此,BPR 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像一股风潮席卷了整个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 家。 BPR 就是将企业的业务过程描绘成一个价值链(Value Chain),竞争不是发 生在企业与企业之间,而是发生在企业各自的价值链之间。只有对价值链的各 个环节(业务流程)实行有效管理的企业,才有可能真正获得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也惟其如此,BPR 才被捧为“恢复美国竞争力的惟一途径”。 BPR 的产生,并不仅仅是一本书那么简单,隐藏在 BPR背后的是深刻的技 术、经济以及管理变革背景。 资本主义进入 7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供大于求的 现状促成了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进入 8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发 达国家经济陷入增长缓慢和通货膨胀的尴尬困境,企业陷入了成本增加、效益 降低的局面,产品竞争力与亚太国家相比陷入不断下降的局面。美国的企业迫 切期望改变这种现状,走出低谷,从 70到 90年代陆续出现的新型管理手段以 及管理方法为 BPR奠定了腾空而出的基础条件。 90 年代初应运而生的 BPR正好迎合了企业的这种思想和需要。BPR 完全满 足了欧美企业急于走出经济萧条、寻求持续增长和适应新的商业规则的心理需 求,也满足了学术界在迷茫中寻求管理思想革新的迫切心理。 BPR 从 1990年概念的诞生,短短 3年的时间,到 1993年达到顶峰,在美 国几乎形成一股风潮,同时还波及到日本、德国等其他工业化国家。1990 年到 1995年是 BPR在欧美最为鼎盛的时期。90 年代末期,经济的持续稳定导致 BPR 成为美国企业率先遗弃的对象。 另一本受欢迎的书籍 高效人群的七种习惯着重介绍个人管理。这本书 虽然已经出版了十多年之久,并已达到了上千万的销量,但时至今日仍然是图 书市场上的宠儿。有趣的是,虽然数以千万计的人购买了它,但人们的平均工 作效率似乎并没有比十年前有所提高。本书作者 史蒂芬柯维却因此名声大振, 他的私人公司 富兰克林柯维(Franklin Covey)在 2001年的销售额高达 5亿 2000万美元。 还有一位值得一提的作者当数 彼得德鲁克。他所写的管理学著作早在汤 姆彼得斯的追求卓越之前。在本次评选中,他的 德鲁克的核心思想 被公认为是最有影响力的商业书籍之一。 杰克韦尔奇:再老也会让你惊讶 CEO 的传记历来都是出版商追捧的对象,然而最早的 CEO传记 1985年 由 Bantam出版公司推出的 艾科卡(Lacocca) 在此次评选中却榜上无名。 同样名噪一时的传记体书籍 交易的艺术(1988 年,Random House 公司出版) 也与排行榜无缘。 由华纳公司出版的 杰克韦尔奇自传受到评选人士的一致认可。近来, CEO杰克韦尔奇虽然在婚姻问题上颇受争议,但他仍然被公认为代表了一个 时代的最杰出的 CEO人选。同他合著该书的商业周刊的 约翰伯恩的著作 价值链也在评选中颇受关注。 杰克韦尔奇在担任通用公司 CEO的 20年中,带领这个工业巨人积累了超 过 4500亿美元的市场资本,并使自己成为全世界最受人尊敬的企业领导。他提 倡并促进了现代企业的电子商务、六西格玛体系 即在 100万次生产或服务 作业中的瑕疵率不超过 6次、质量体系和全球化进程。同时,他建立了一套独 特的企业哲学和管理方法。其理念是打破一切界限地吸收有用的思想;把人当 成企业的核心;建立自由的投入产出模式,以抵御官僚主义的产生。 杰克带领通用公司进入了“中子杰克”时代,他在每一个通用企业中推行 “整顿、出售和关闭”的策略,从而使通用公司逐步裁减了 10万雇员;他通过 购并 RCA公司为通用未来的赢利奠定了基础当然,也有失误的时候,但是 杰克能够用一种坦诚的心态去面对失误。在“自大的自己”这一章中,他承认 收购 Kidder Peabody公司是自己最大的失败,因为该公司和通用公司的文化背 道而驰。对于在职业生涯最后一年煞费苦心地收购霍尼韦尔并遭遇失败的全过 程,本书也做了详尽的交代。这位善于自嘲的经理人说这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 再老也会有让你惊讶的事情。的确,如果韦尔奇撰写自传续集的话,他会向读 者解释他的婚姻危机和关于巨额退休金的满城风雨吗? 在传记类作品中,另一本著名的传记 摩根财团于 1990年问世,书中描 述了 J.P.摩根的帝国如何从诞生到陨落的过程,该书获得了 1990 年全美最佳 图书奖,并在商界人士之中广泛流传。微软的总裁 比尔盖茨是这个时代最富 有的人,他的两本描述信息世界的书 未来之路和 未来时速虽然引人注 目,但却没有荣登本次排行榜。 编辑 排名榜单 排名 (Rank ) 书名(Title) 作者(Author) 出版商(Publisher) 年份 (Year ) 类型(Genre) 1 追求卓越 (In Search of Excellence: Lessons from Americas Best-Run 汤姆彼得 斯( Thomas Peters), 罗 伯特沃特 曼( Robert H. 哈珀与罗出版公司 (Harper & Row) 1982 管理著作 (Management ) Companies) Waterman) 2 基业长青 (Built to Last: Successful Habits of Visionary Companies) 吉姆柯林 斯( James C. Collins), 杰里波拉 斯( Jerry I. Porras) 哈珀柯林斯一般 图书出版集团 (HarperCollins) 1994 管理著作 (Management ) 3 公司再造 (Reengineerin g the Corporation: 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 迈克尔哈 默( Michael Hammer), 詹 姆斯钱皮 (James A. Champy) 哈珀柯林斯一般 图书出版集团 (HarperCollins) 1993 管理著作 (Management ) 4 门口的野蛮 人 (Barbarians at the Gate: The Fall of RJR Nabisco) 布赖恩伯 勒( Bryan Burrough), 约翰希利 亚尔( John Helyar) 哈珀柯林斯一般 图书出版集团 (HarperCollins ) 1990 小说(Narrative) 5 竞争优势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迈克尔波 特( Michael E. Porter) 自由出版社(Free Press) 1998 管理著作 (Management ) 6 引爆流行:小 事如何产生大 变化( The Tipping Point: How Little Things 马尔科 姆格莱德 威尔 (Malcolm Gladwell) 利特尔&布朗出版 社(Little Brown) 2000 小说 (Narrative)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7 跨越鸿沟 (Crossing the Chasm: Marketing and Selling Technology Products to Mainstream Customers) 杰弗瑞摩 尔( Geoffrey A. Moore) 哈珀柯林斯一般 图书出版集团商业 分社 (HarperBusiness) 1999 管理著作 (Management ) 8 摩根财团 (The House of Morgan: An American Banking Dynasty and the Rise of Modern Finance) 罗恩彻诺 (Ron Chernow) 亚特兰大月刊出版 社 Atlantic Monthly Press 1990 人物传记(Biography) 9 六西格玛之 路( The Six Sigma Way) 彼得潘蒂 (Peter S. Pande et al), 罗伯 特纽曼 Robert P. Neuman, 罗 兰卡法那 夫( Roland R. Cavanagh) 麦格劳希尔公司 (McGraw-Hill) 2000 管理著作 (Management ) 10 高效人士的 七个习惯 (Seven Habits of Highly 斯蒂芬科 维( Stephen R. Covey) 西蒙和舒斯特公司 (Simon & Schuster) 1990 管理著作 (Management ) Effective People: Powerful Lessons in Personal Change) 11 谎言家的纸 牌( Liars Poker) 迈克尔刘 易斯 (Michael Lewis) W.W诺顿出版社 (W.W. Norton) 1989 小说 (Narrative) 12 创新者的窘 境( The Innovators Dilemma: 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 克莱顿克 里斯坦森 (Clayton M. Christensen ) 哈佛商学院出版社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7 管理著作 (Management ) 13 日本公司(Japan Inc.) 石森章太郎 (Shotaro Ishinomori) 加利福尼亚大学出 版社(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管理著作 (Management ) 14 贼巢( Den of Thieves) 詹姆 斯B斯图 尔特( James B. Stewart) 西蒙和舒斯特公司 (Simon & Schuster) 1991 小说(Narrative) 15 德鲁克精华 The Essential Drucker 彼得德鲁 克( Peter F. Drucker) 哈珀柯林斯一般 图书出版集团商业 分社 (HarperBusiness) 2001 管理著作 (Management ) 16 为未来竞争 加里哈默 哈佛商学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