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老中医秘 偏 方 之 汗证_第1页
全国名老中医秘 偏 方 之 汗证_第2页
全国名老中医秘 偏 方 之 汗证_第3页
全国名老中医秘 偏 方 之 汗证_第4页
全国名老中医秘 偏 方 之 汗证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名老中医秘 偏 方 之 汗证(盗汗、自汗) 汗证,是指在安静的状态下,如静坐静卧、睡眠等时,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出汗过多, 或大汗淋漓不止为主的一种证候,常用的临床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1 碧桃干红枣汤治盗汗 方 剂 碧桃干 15 枚(以未熟果风干,色绿者佳),红枣 10 枚。 制用法 煎汤。每晚 1 剂,连服 3 剂。 功 效 止汗。 验 证 据中华内科杂志介绍,碧桃干对肺脓肿、败血症等不同疾病所致的盗汗,都 有一定效果,经临床应用无任何副作用。 2 加味牡蛎散治盗汗 方 剂 锻牡蛎 100 克、生黄芪 100 克、麻黄根 50 克、五味子 50 克。 加 减 久病气虚加人参须 6 克;阴虚燥热加生地 10 克、白芍 10 克;心悸眠差加酸枣仁 10 克、麦冬 10 克。 制用法 上药研粗末。瓶贮备用。每次 10-20 克,用浮小麦巧克同煎,滤去渣热服,1 日 2 次。 功 效 治体常自汗,动则益甚,时易感冒者;夜寐盗汗,醒则汗止,气短神疲者;气虚 表弱,卫阳不固之证。 验 证 方 xx ,男,50 岁。就诊日期:1950 年 10 月 16 日。患者神疲乏力,时易盗汗, 动则尤甚,易感冒,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弱 , 此气虚卫外之阳不固也,予本方每天 20 克,加人参须 6 克、浮小麦 15 克同煎去渣,日 2 次分服。连服 2 周,体力好转,自汗亦解。 备 注 煅牡蛎潜阳敛汗;生黄芪益气固表;麻黄根走表固卫;五味子敛阴止汗;浮小麦 滋养心阴,共奏益气固表、潜阳敛阴,养心止汗之功,故自汗盗汗均可随证加减用之。本 方对病后体虚之自汗盗汗极为适宜,但对亡阳的大汗淋漓则不能胜任。 3 五倍子散治盗汗 方 剂 五倍子适量。 制用法 研极细末,贮瓶备用。每次 2-3 克,用温开水调成糊状,临睡时敷肚脐窝,上盖 纱布,以胶布固定,次晨除去。 功 效 本药味酸涩功专收敛,用于自汗、盗汗有收敛止汗之效。 验 证 王 xx ,女,35 岁。就诊日期:1975 年 10 月 5 日。患者夜间睡中盗汗,醒后即止, 时有燥热感,余无不适。予本方治疗 4 次,汗止而愈。 备 注 脐部有湿疹或皮肤破损者勿用。用 5-6 次无效者停用。 4 麦枣汤补气血敛汗 方 剂 浮小麦 50 克,大枣 50 克。 制用法 水煎。日服 1 剂。 功 效 养心神,敛虚汗。用治盗汗。 验 证 此方在农村被广泛应用。 5 黄芪羊肉汤滋养敛汗 方 剂 黄芪 15 克,羊肉 90 克,桂圆肉 10 克,怀山药 15 克。 制用法 将羊肉用沸水先煮片刻,捞出后用冷水浸泡以除膻味。用砂锅将水煮开,放入羊 肉和三味中药同煮汤,食时调好味。饮汤吃肉。如小儿无咀嚼能力,可煮成浓汤饮用。 功 效 健脾补虚,滋养敛汗。主病后体虚盗汗。 验 证 孙 xx ,女,15 岁,经服 3 剂盗汗即愈。 备 注 阴虚太重的小儿忌用。 6 猪心黄芪汤治自汗盗汗 方 剂 猪心 1 个,黄芪 12 克,党参 12 克,五味子 4 克。 制用法 将黄芪等三味纳人猪心内,加水炖熟。吃肉饮汤。 功 效 补气血,安心神。用治体虚所致的自汗、盗汗。 7 酿羊肝主治体弱盗汗 方 剂 羊肝 1 个,糯米 60 克,红枣 5 枚。 制用法 将羊肚洗净去污,糯米淘洗干净,同红枣放人羊肚内,用粗线缝口,放锅内隔水 炖熟。饭时切开羊肚,调好味,佐餐。 功 效 强壮脾胃,补中益气,复元敛汁。主治体虚盗汗、自汗。 验 证 据新中医介绍,以上 2 方在治疗的体虚所致盗汗、自汗均有良效。 8 韭菜根治自汗盗汗 方 剂 韭菜根 100 克。 制用法 水煎汤。顿服。 功 效 敛汗。用治自汗、盗汗等。 验 证 屡用神效。 9 燕麦米糠治虚汗不止 方 剂 燕麦 50 克,米糠 25 克,饴糖 15 克。 制用法 将前二味水煎,去渣。分 2 次服,服时加饴糖调味。 功 效 补虚敛汗。用治自汗、盗汗、虚汗不止。 验 证 屡用神效。 10 肉麸汤圆有止汗功效 方 剂 小麦麸 100 克,猪肉末 250 克,水磨糯米粉 250 克,葱末、姜末、盐、酱油各少 许。 制用法 将小麦麸与肉末、葱末、姜末等调料调成肉馅,水磨糯米粉加水适量,拌成软料, 再与肉馅包成汤圆。煮熟后可随量食用。 功 效 用治虚汗、自汗、盗汗等。 验 证 吴 xx ,女,35 岁,时常夜间人睡即汗出,睡醒后即止,经服上方 2 剂好转。6 剂 痊愈。 自汗、盗汗属中医汗症。白天时时汗出,动则甚者为自汗;睡中汗出,醒来即止者为盗汗。 一般而言,汗症以虚汗为多,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应用中成药治疗汗 症,重在辨别阴阳虚实,对症下药。 1、肺卫不固:主要症状为动则汗出,畏风畏寒,容易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苔 白,脉细弱。治疗宜益气固表止汗,可选用玉屏风口服液或颗粒剂、丸、茶泡剂(药方为黄 芪、白术、防风),也可用复芪止汗冲剂 (含黄芪、党参、麻黄根、白术、防风、牡蛎、五 味子)。服时均应避风寒,忌生冷、油腻饮食。 2、阴虚内热:表现为夜寐盗汗,五心烦热,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两颧潮红,失眠, 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等。治疗以滋阴清热为主,可用更年安片、胶囊(内含熟地黄、何 首乌、泽泻、茯苓、五味子、玄参、珍珠母、浮小麦等药),或用知柏地黄丸( 含知母、黄 柏、熟地黄、山茱萸、丹皮、山药等)。服用时忌食生冷、厚腻、辛辣之物。 3、气阴两虚:常见体质虚弱,心悸易惊,短气烦倦,身热汗出,夜间尤甚,久汗不止, 舌瘦红,脉虚无力。治疗当益气养阴,固表敛汗。用虚汗停颗粒剂(含黄芪、浮小麦、大枣、 粳稻根、牡蛎),也可服强身口服液 (含人参、麦冬、黄芪、五味子 )或参芪膏(含党参、黄芪、 冰糖),外感发热、实热证者不宜服用。 中药治疗盗汗、自汗(附:夏季热) 一般盗汗、自汗大多是阴虚阳亢、气血亏损所致,拟“养阴潜阳,生津补气,收敛止汗”为 治则。 处方: 北沙參 30 克 麦冬 15 克 五味子 15 克 山茱萸 12 克 黄芪 45 克 白术 20 克 防风 15 克 瘪稻干 12 克 糯稻根 30 克 浮小麦 30 克 穞头衣 12 克 龟板 15 克(先煎) 鳖甲 15 克(先 煎 ) 龙、 牡 各 30 克(先煎) 57 帖 即可治愈。 * 附:“夏季热”: 本篇所指“夏季热”即是在夏、秋季节患有高热不退,而且一旦入睡就大汗淋漓,血象基本 正常,原因不明,常用西药抗菌消炎连续几天吊针都无济于事。笔者认为属于“阴虚火旺, 热邪入侵”,停止吊针改用上方中药“滋阴降火,扶正祛邪”为治则,汗止热自退也!收效甚 佳。 一般 57 帖即能痊愈。 处方同上治疗盗汗方,尚需添加:青蒿 15克 地骨皮 15克 板蓝根 30克 (如果血象白细胞、中性细胞增高者)再加:重楼(七叶一枝花)15 克 三叶青 1530 克 重要提示: (1)对类似夏季热儿童高热伴大汗(经吊针 45 天无效)者,也可用本方治之 ,但size=+0 必须size=+0改为size=+0小儿用size=+0量,汗止则热退,效果十分满意。如果服药 57 帖未见好转,请勿用本方。必须另找原因。 (2)本方结核病例外。 又方桑叶散治盗汗(资料收集) 用桑叶 45 克干燥研末,每日晚上睡前用米汤送服桑叶散克,儿童用量酌减,连续服药 天为一疗程, 一般服药一个疗程即可痊愈,服药期间停服其它中西药物,并注意保暖。 单味麦芽治盗汗(资料收集) 应用单味麦芽(生、炒均可,以炒者为佳)大剂量,一般在0120 克,加水毫 升煎煮,煮沸后, 稍煮片刻即可。代茶饮。亦可冲入保温瓶内,以备连用。本方治疗盗汗,一周即可痊愈, 最多二周,若三周 无效,即可停药。 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生脉饮口服液,每次服 10 毫升(1 支) ,每日 3 次。用于自汗。 (2)补中益气丸,每次服 6 克,每日 3 次。用于自汗。 (3)六味地黄丸,每次服 8 粒(6 克) ,每日 3 次。用于盗汗。 (4)大补阴丸,每次服 9 克,每日 3 次。用于盗汗。 (5)玉屏风颗粒益气,固表,止汗。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白光)白,或体虚 易感风邪者 2验方自疗法 (1)生晒参 6 克,泡水代茶,徐徐饮之。用于自汗。 (2)黄芪 30 克、白术 15 克、防风 10 克、五味子 10 克,用水煎服,每日 2 次。用于自 汗。 (3)西洋参 6 克,泡水代茶,徐徐饮之。用于盗汗。 (4)浮小麦 30 克,炒熟,用水煎服,每日 2 次。用于盗汗。 (5)麦冬 15 克,浮小麦 30 克,黄芪 20 克,黑豆衣 12 克,地骨皮 30 克。水煎,分 2 次 服。主治:自汗、盗汗。 3饮食自疗法 (1)羊肉 50 克、生姜 10 克、大枣 7 枚。羊肉洗净切块,加入姜枣煨汤,熟后吃肉喝汤, 每日 1 剂。用于自汗。 (2)瘦猪肉 50 克、浮小麦 30 克、黑豆 30 克。瘦猪肉洗净切块,加入浮小麦与黑豆煮熟, 吃肉和豆、喝汤,每日 1 剂。用于自汗。 (3)粳米 50 克、白木耳 15 克、冰糖 10 克,共同煮粥吃,每日 1 次。用于盗汗。 (4)红枣 50 克(去核) 、浮小麦 30 克,煎汤,吃枣喝汤,每日一剂。用于盗汗。 (5)大蒜 1 头、瓜蒌 1 个,先将大蒜捣烂,再与瓜蒌同煎,每日 12 次。本方可治疗阴 虚盗汗,滋阴清虚热。 4外治自疗法 (1)每日早晚用拇指用力按压足三里穴(外膝眼下直下四横指,胫骨外缘一横指处) 510 分钟。用于自汗。 (2)郁金 30 克、五倍子 9 克,研成细末。取 10 克细末,用适量蜂蜜调成两块药饼,置于 两乳头上,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 1 次。用于自汗。 (3)取等量五倍子、煅龙骨粉,用冷开水调成糊状,敷脐部,外用纱布固定,每日 1 次。 用于盗汗。 (4)黄柏 10 克,研成细末,用冷开水调成两块药饼,置于两乳头上,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