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红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论文_第1页
关于网红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论文_第2页
关于网红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论文_第3页
关于网红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论文_第4页
关于网红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 阳 工 学 院 学 年 论 文 题 目: 网红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学 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 业: 物流管理专业 学生姓名: 崔甜甜 学 号: 1420060245 指导教师: 姚海波 2016 年 9 月 27 日 网红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I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网络红人”现象成为一种后现代主义文化 景观。“90 后”大学生作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其价值观正处于形成的重要阶段,极易 受到网络文化环境的影响。“网络红人”现象过多的媒体宣传和商业炒作对“90 后” 大学生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和影响力,容易使他们的价值观趋于世俗化和功利化。本文 将通过对“网络红人”现象的分析,重点阐述它对“90 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影响,并 对此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网络红人;90 后大学生; 价值观 In this paper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media, “network reds“ phenomenon has become a postmodern cultural landscape. “After 90“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focus of media attention, the crucial stage of its values are in form, are highly susceptible to 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culture environment. “Network reds“ phenomenon too much media publicity and promotional hype for college students “after 90“ has a strong inflammatory and influence, to make their values tend to be more worldly and utilitarian.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henomenon of “network reds“, emphasis on its impact on the “90 after“ th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Keywords web celebrity; After 90 s “college students ; values 网红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III 目 录 摘 要 .I 【关键词】 I In this paper.II Keywords II 1 什么是网红 .1 2 网红的分类 .2 2.1 凭借艺术才华走红 .2 2.2 凭借真、善、美走红 .2 2.3 凭借搞怪作秀走红 .2 2.4 凭借暴露、不雅照走红 .2 2.5 凭借炫富、拜金走红 .2 2.6 凭借幕后推手走红 .3 3 网红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4 3.1“网络红人”现象对“90 后”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4 3.1.1 促进“90 后”大学生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的深化 .4 3.1.2 积极引导“90 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4 3.2“网络红人”现象对“90 后”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4 3.2.1 使“90 后”大学生的价值标准受到冲击 .4 3.2.2 使“90 后”大学生的金钱观扭曲 .5 3.2.3 使“90 后”大学生的审美观粗俗化 .5 3.2.4 使“90 后”大学生的成才观畸形化 .6 4 关于网红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影响的应对措施 .7 4.1 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净化“网络红人”生存的网络空间7 4.2 加强新媒体的建设和管理,增强媒体的职业道德素养 .7 4.3 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建设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7 4.4 加强“90 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其信息甄别能力 7 5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网红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1 1 什么是网红 “网络红人”是指在网络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行为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 人。他们的走红皆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 娱乐、刺激、偷窥、臆想以及看客等心理相契合,有意或无意间受到网络世界的追捧, 成为“网络红人”。因此,“网络红人”的产生不是自发的,而是网络媒介环境下, 网络红人、网络推手、传统媒体以及受众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体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人们一般把网络红人分成三代 文字时代的网络红人:最早的网络红人,应该算痞子蔡、宁财神、李寻欢、安妮 宝贝、慕容雪村、今何在等等那一批人。在互联网的 56k 时代甚至更早,是文字激扬 的时代,也培育了那一代的网络红人,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以文字安身立命并走红 2005 年大量兴起音乐派网络红人如有代表的任勇勇,沉珂,杨臣刚,东来东往,胡杨 林等他们以歌声走红了整个网络,成为另一种不同于靠外貌鲍照和暴丑或搞怪的新流 派网络红人而且受到媒体的认可慢慢向主流转型 图文时代的网络红人:当互联网进入更高速的图文时代,这时候的红人开始如时 尚杂志绚丽多彩起来,在这样的时代,网络女性占尽便宜,以图载文载人,如小天女 (ayawawa)、芙蓉姐姐、天仙妹妹、二月丫头接踵而来,占尽风头。为什么,因为 这时候的互联网更有读图时代的味道。 宽频时代的网络红人:当我们的互联网越来越宽,我们进入了宽频时代,代表性 的人物胡戈横空出世最自然不过。放大一点说,类似香香、刀郎等人的网络歌曲的流 行也是宽频时代红人到来的显著特征。 总之,各国诸多网络红人像割韭菜一样一茬接着一茬地崭露头角,以迅雷不及掩 耳之势蹿红网络,火遍南北。这其中,有人红得名至实归;有人红得莫名其妙;有人 一夜成名,难以适应;有人被迫而红,无处遁形。“莫愁前路无知己,网上谁人不识 君。”红人们就这么红了起来 网红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3 2 网红的分类 2.1 凭借艺术才华走红 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被誉为“中国内地最红网络小说”;宁财 神创作的情景喜剧武林外传火爆全国;安妮宝贝以告别、流浪、宿命为题材的小 说引起网坛轰动;“旭日阳刚”、“筷子兄弟”、“西单女孩”凭借一技之长和积极 健康的形象赢得了众多网民的赞誉。 2.2 凭借真、善、美走红 “民间慈善家”阿里木,勇救落水者铁飞燕、“百年义渡”万其珍,这些“网络 红人”以其善良、自强、担当的品格,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传奇。 2.3 凭借搞怪作秀走红 一个自称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第一个懂得了生命意义的奇女子”的芙蓉姐姐;一 个是扬言“宇宙无敌超级第一自信”的凤姐,两位“网络红人”靠一些令人匪夷所思 的雷人雷语在网络窜红。 2.4 凭借暴露、不雅照走红 你露胸,她露腿,你露臀,她全裸。木子美、苏紫紫、干露露、兽兽、闫凤娇等 “网络红人”以身体为载体的,以低俗当做准绳,在公众的万种争议中勾勒出一幅幅 极品化的献丑图。 2.5 凭借炫富、拜金走红 “易烨卿”在天涯社区毫无顾忌地发表鄙视农民工和其他物质条件相对低下的社 会阶层民众,大肆宣讲自己所谓的“日挥千金”的上流社会生活;“雅阁女”叫嚣着 “月入 3000 以下都是下等人”;“烧钱男”在博客上发表一张用大把钞票点烟的图片, 炫耀其“奢侈生活”。 2.6 凭借幕后推手走红 从天仙妹妹到二月丫头,从犀利哥到贾君鹏,这些“网络红人”的成名要归功于 他们的幕后推手。幕后推手,简单来说就是网络与现实事件的一个媒介、一个牵线人, 他们利用网站的点击率,赚取网民的眼球,从中获取暴 网红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5 3 网红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3.1“网络红人 ”现象对“90 后”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3.1.1 促进“90 后”大学生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的深化 长期以来,造星产业是由少数精英操控的流水线,由于身份地位、职业收入和社 会资源占有程度的差异,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平时在消费光芒四射的名人的时候,常 常是仰视的。“网络红人”大多出身草根,他们的出现打破了精英一统天下的局面, 让人们在见证或成为“网络红人”的过程中拥有了挑战精英文化的能力。“90 后”大 学生成长在网络时代,他们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更多元化,思维更加独立。评判事物 的标准也更为多元化,尊重个性,不强求整齐划一。他们渴望话语权的平等,追求自 由、平等的价值需求。因此可以说,“网络红人”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 “90 后 ”大学生自由、平等的价值需求。 3.1.2 积极引导“90 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山村最美女教师、巡线工老吕、阿里木他们既没有艳照,也没有绯闻,更没有语 不惊人死不休,这些“网络红人“以真、善、美的方式来揭示和表现生活中的真、善、 美。由于“90 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尚未定型,信息辨别能力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不良 信息的影响。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时,一些“90 后”大学生会兼容并蓄地接纳, 最终造成价值标准失衡。而巡线工老吕之类的“网络红人”红事能对“90 后”大学生 起到思想上引领、精神上提升的积极作用,从而有助于他们树立起积极、健康的价值 体系。 3.2“网络红人 ”现象对“90 后”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3.2.1 使“90 后”大学生的价值标准受到冲击 反观当下出现的“网络红人”,无论是以性感文字出名的木子美、一脱成名的流 氓燕、大秀“S 型身材”的芙蓉姐姐,还是“智商前 300 年、后 300 年无人能及”的 凤姐,不难发现他们在追名逐利的过程之中不乏利用出格的言行、强烈的反差、另类 的做派等寡廉鲜耻的手段来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勤奋、节俭的基本美德被嘲弄,自立、 自强的优良品质被抛弃,这些以媚俗为能事的“网络红人”所带来的浮躁、低俗甚至 是哗众取宠的价值取向正在肆无忌惮地冲击着“90 后”大学生的价值标准。此外,那 些网络推手们只顾利益无视准则、只管眼球无视规范,不择手段地让自己所推出的对 象尽快走红。“90 后”大学生置身于这样的网络环境中,其价值标准势必会受到冲击。 3.2.2 使“90 后”大学生的金钱观扭曲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勤俭节约,鄙视享乐主义和拜金思想。然而,这种传统美德在 今天部分“网络红人”的道德座标体系中已相当模糊。“易烨卿”、“烧钱男”、 “雅阁女”、“千金小姐”等众多拜金女、炫富男凭借着“炫富”、“辱穷”的出位 言行,以一篇接一篇的惊世骇俗的“强文”在网络上迅速蹿红。他们高声宣称自己看 不起穷人,以极其夸张、露骨的语言,大肆地宣讲自己所谓“日挥千金”的上流社会 生活。一些“90 后”大学生不能正确看待“网络红人”的炫富现象,在大规模的“炫 富风”和“拜金风”的煽动下,片面夸大金钱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为金钱就是一 切,对金钱产生盲目崇拜和追求。关心集体、艰苦奋斗、热爱劳动的高尚道德观念削 弱,急功近利、超前消费、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稗草丛生。 3.2.3 使“90 后”大学生的审美观粗俗化 随着网络的普及,故意扮丑的风气日渐盛行。扬言“让女人无路可走”的“伪娘” 利用男扮女装一路飘红,并引发“姐时代”的到来。卖弄风骚的芙蓉姐姐利用热辣的 舞蹈、性感的姿势推陈出新地展示肢体感官。大打情欲牌的闫凤娇紧捏“脱”字诀, 利用除去衣衫的艳照展开一轮接一轮地狂轰滥炸。还有很多“网络红人”打着艺术的 幌子,以低俗、色情的肉体暴露为行为方式,以刺激人的性欲为目的,来亵渎艺术、 玷污艺术,与美背道而驰。一些“90 后”大学生由于认知能力、分析能力、辨别能力、 生活阅历都有欠缺,他们为了寻求感官刺激,把一些恶俗、低俗、媚俗的东西,当成 美的事物去追逐,由开始的无所谓到习以为常,逐渐地心态变得越来越浮躁,审美层 网红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7 次也不断下滑,对政治理想、社会公德、高尚情操、高雅文化难以认同,对世俗化的 低层次审美却表现的过分热衷,审美情趣也变得低俗化。 3.2.4 使“90 后”大学生的成才观畸形化 “网络红人”的一夜成名,颠覆了传统的通过艰苦奋斗获得成功的成才观念,迎 合了当前浮躁、功利的社会心态,造成了迈向成功的假象。对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又渴望成才、想急于证明自己的“90 后”大学生来说,由于对社会资源掌控较少,他 们更容易相信一夜成名的神话,认为靠机会和幸运取得的成功机率较大。这一要素, 使一些“90 后”大学生对一夜成名的“网络红人”大加追捧,不利于树立正确的成才 观念 4 关于网红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影响的应对措施 4.1 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净化“网络红人”生存的网络 空间 首先,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有专长、有特长的“网络红人”加以呵护和善待。其次,努力研究和开发网络监控和 监督技术,一方面对不文明的网络语言和网络行为提出自动警告并定为无效,另一方 面最快地搜索和查出传播、观看、使用网络不良信息甚至淫秽信息者,予以处罚,并 自动屏蔽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确保网络内容的健康文明,使网络环境远离媚俗化、低 级化和过度娱乐化。 4.2 加强新媒体的建设和管理,增强媒体的职业道德素养 “网络红人”现象的出现不可避免地对网络媒体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首先,网络 媒体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完善互联网内部管理制度,加 强自我约束和管理。 络媒体应尽量做到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地发布信息,真正担负起引导舆论、传播 知识、启迪心智、陶冶情操、拓宽视野的重任。 4.3 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建设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首先,高校应抢占舆论主阵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积 极主动地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舆论氛围。其次,应建立一支具有高信息技术 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作为信息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 具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 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网络文化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了解网络文化中容易 产生的问题,以及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建立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只有足够了解 网络文化,才可以借助于网络的支持,深入把握大学生的基本思想动态,使各项教育 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网红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9 4.4 加强 “90 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其信息甄别能力 网络文化信息的多样性既给“90 后”大学生带来了丰富的资讯和广博的知识,也 引入了许多低俗和虚假信息。因此,“90 后”大学生应该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高信 息甄别能力。首先,建立起批判性的反应模式。“90 后”大学生在面对海量的信息时 要学会科学地、全面地、理性地、批判地辨别信息,不盲目相信或采用信息,提高自 身的思想觉悟和辨别能力。其次,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90 后”大学生要学 会较完整和较客观地评价媒介的性质、功能,自觉地摒弃低级趣味的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