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魏都区城市管理和创建工作机制的思考和建议_第1页
关于魏都区城市管理和创建工作机制的思考和建议_第2页
关于魏都区城市管理和创建工作机制的思考和建议_第3页
关于魏都区城市管理和创建工作机制的思考和建议_第4页
关于魏都区城市管理和创建工作机制的思考和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魏都区城市管理和创建工作机制的思考和建议 一、魏都区概况 魏都区是许昌市唯一的市辖行政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47 年许昌解放后设立许昌市,1986 年实行市带县(市、区)体制,原许昌地区改市, 原许昌市更名为魏都区。全区总面积 88 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 73.9 平方公 里,总人口 50 万,辖 11 个街道办事处和河南省(魏都)民营科技园区管委会,81 个社区居委会。今年前三季度,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2.64 亿元,占年度目标任 务 3 亿元的 88%。 二、城市管理和创建工作主要做法 城市管理水平代表着一个地区的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2001 年以来,我区 按照许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扎实开展了以打造生态和谐、宜居宜游城市 为目标的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以我区为主城区的许昌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国家园林城、国家森林城、 国家卫生城、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全国十佳宜游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先进市、最佳特色魅力城、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 10 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在 2007 年全国宜居城市排名中我市位居第 4 位,在 2009 年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 省辖市组测评中排名第 9 位。 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我区积极发挥主城区在城市管理和创建工作中的主力军 作用,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为基础,以建立管理体系、完善长效 机制为抓手,以打造宜居城区、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一方面坚持规划引领,按照 “贴近民生、拓展框架、完善设施、提升品位”的要求,切实加强道路、游园、 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搞好生态绿化,形成了路路相连通、处处见绿地、到 处是游园的城市布局,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2.7%。另一方面以管理为平台,动 员区、办事处、社区和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形成了“统一部署、上下联动、 有效衔接、全面覆盖”的城市管理和创建工作格局。从 2001 年至今,我区在城 市管理和创建工作中主要坚持了“六大机制”: 一是创建工作机制。许昌市委、市政府于 2001 年 3 月提出了“创三城” (中国优秀旅游城、国家园林城、国家卫生城),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在成功实现 中国优秀旅游城和国家园林城创建目标后,市委、市政府于 2006 年 5 月又提出 了“四城同创”的奋斗目标(国家卫生城、国家文明城、国家森林城、国家环保 模范城)。按照全市部署,我们把创建工作作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有效载体和 有力抓手,立足主战场,打好主动仗,持之以恒地抓好了城市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 和全面覆盖。 二是民意调查机制。我们坚持把群众作为城市管理和创建成效的评判者,把 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标准,每两个月由国家统计局城调队组织专人,在每个 办事处和园区选取 2 个社区,就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城市管理工作开 展问卷测评。测评时每个社区发放问卷 30 份,每次共发放测评问卷近千份,在此 基础上对民意测评结果进行量化考核,作为双月考评排名的重要依据。 三是新闻发布会机制。为及时通报创建工作开展情况,让全社会了解创建工 作、参与创建工作,我们从 2001 年开始,坚持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创建工作新闻发 布会,对全区各参创单位和办事处、社区的创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排名、通报、 点评,对下一阶段创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截止目前,我区共召开创建工作新闻 发布会 55 次,每次新闻发布会的情况都通过电视台、报刊等媒体及时向社会发 布。 四是督查考核机制。建立了区级综合督导、部门专业督导、办事处内部督 导的三级督导体系,将各主创单位、区直参创单位、参创社区之间的任务、职责 捆绑在一起,分层分级考评,确保创建责任全面落实。同时,我们把创建工作作为 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要求双月联评排名末位的创建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创 建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作表态发言。对当年累计两次排名末位的创建单位予以黄 牌警告,累计三次的对该单位主管副职予以免职,累计四次的对该单位党政正职 予以免职。对年度总评末位的创建单位,取消当年单位及党政正职、主管副职的 评先评优资格。 五是精细化管理机制。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我们高标准、严要求地开展了城 市精细化管理,确保了工作成效。在道路绿化管理方面,要求行道树树木无缺株、 无枯枝和树挂,树上无乱钉、乱扯、乱挂现象,每月冲刷一次树叶,做到无明显尘 土。在道路保洁方面,要求快慢车道每 1000 平方米果皮、纸屑、塑膜每项不得 多于 4 片,烟蒂、痰迹不得多于 4 处;人行道每 1000 平方米果皮、纸屑、塑膜每 项不得多于 6 片,烟蒂、痰迹不得多于 6 处。在清扫保洁方面,坚持定人定岗、 落实任务到人,每天对道路“两次清扫、两次收集垃圾、全天候保洁”,确保各 区域、各时段无缝隙覆盖。在专项整治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除“四害” 、农贸市场、城郊结合部和城市出入口、“五小”门店、庭院卫生等专项整治, 环境卫生综治水平不断提升。 六是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创建工作明查暗访、 限时办结、“日督查、周例会、月点评”、媒体公示和责任追究等监管机制。 二是强化管理覆盖。建立工作台帐,实行工作进展日报、周报、月报制度,完善 了“五个一”(建立一个阵地,完善一套制度,建立一支队伍,形成一个网络,落实 一套责任)的管理模式和“五定”(定岗、定人、定任务、定标准、定责任)、 “五包”(包硬化、包绿化、包卫生、包治安、包秩序)的规范化管理制度,确保 了创建工作的持续性、规范性。三是实行区域分包。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以“人 人参与创建,优化城市环境”为主题的创建活动,明确全体县级干部、区直单位、 办事处班子成员、二级机构的分包范围,每周五下午集中开展义务劳动,清理卫 生死角、擦洗护栏、规范车辆摆放等,收到了良好效果。 此外,从今年 6 月 1 日起,市区引入了新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模式。数字 化城管系统是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应用 GIS地理信息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 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集成城市部件数据、地理编码数据等多种数据资源,通过 完整、闭合、互通互连的城市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对城市精确、高效、协同管理。 许昌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共分 3 期,目前建成运行的一期工程覆盖市主城区 65.3 平方公里,共划分“单元网格”1436 个、“工作网格”76 个,部件数据六 大类 80 小类 17 万个,主干道 182 条、非主干道(含村道)1578 条。在此范围内, 无论是道路卫生保洁,还是窨井盖丢失,甚至工地扬尘、非法小广告、沿街晾挂、 黑车载客等,都可进行“数字化”管理。150 名信息采集员深入各区域采集城管 信息,并第一时间反馈到市数字化城管中心,市数字化城管中心按照责任区域迅 速将城管案件逐级派遣落实。按照“一级监督、二级指挥、三级管理”的运行 模式,市政府设置一级平台、区政府设置二级平台、街道办事处和相关单位设置 三级平台,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逐级反馈落实的工作格局,促进了城市管理工作 进一步规范和高效。 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城市管理观念落后。主要表现为对城市管理的内涵理解片面,认为城市 管理就是一般意义的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日常管理。特别是当前城市 规模加速扩张,愈来愈重视建设的速度,强调建设的效率,而对城市科学管理的重 要性认识不够,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服务意识不强,直接影响了城市管理质量和水 平的提高。 (二)城市管理体制不顺。城市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极强的工作,涉及 建设、公安、工商、交通、卫生、环保、民政等多个部门。长期以来,由于权责 不清、各自为政、执法交叉,极易出现重复管理和管理真空,致使部分热点、难 点和重点问题久拖不治,或久治不愈。同时,一些相关职能部门还存在“城市管 理是城管部门的事,管理好坏与自己无关”的思想,难以形成管理合力。 (三)宣传教育不够深入。目前市区居民爱护城市、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还 不是强,虽然经过了前期创卫工作的深入持续开展,部分居民的卫生意识有了一 定程度提高,但乱丢、乱吐、乱放、乱倒的现象还仍然存在,人为破坏、盗窃公 共设施的行为时有发生。一方面,市民对城市管理提出了高要求,希望城市管理 部门加大管理力度,提升管理水平;而另一方面,当城市管理与个人利益出现矛盾 时,市民的自我约束能力就会下降,公共意识往往被抛在一边。 四、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科学的城市管理理念。要坚持以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在创新城市管理理念上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强化“三项职能”,实 现思维的“三个转变”。一是要强化调控职能,立足打基础、管长远,由侧重于 管人、管事、管物转为更加重视改善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实现城市管理从“以 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思维转变。二是要强化服务职能,一切从维护群众根 本利益出发,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实现城市管理真正向服务群 众的转变。三是要强化监督职能,健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执法监督体系,不 断推进城市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进程,实现城市管理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 (二)整合力量,健全网络,着力创建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城市管理是一项 综合管理而非行业管理的工作,需要协调配合,整合资源和力量,发挥各方的积极 性。为此,应按照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建立职责明确、有统有分、相互协调的 管理体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创卫迎检复审工作,成立相 关机构,完善长效机制,协调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二 是健全基层网络。要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基层社区作用,合理下放城 市管理权限,实现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和属地管理,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合、社 区主抓的城市管理模式。三是推行综合执法。进一步统筹相关部门职责,把由建 设、公安、工商、环保、卫生、交通等部门负责的基本卫生、基本秩序管理工 作,与城管执法队伍负责的违规违法查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单一的城管执法 转向综合执法服务,解决城市管理领域长期存在的多头管理、职能交叉,为提高 城市管理效能提供体制保障。 (三)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法制化水平。依法治理是城市 管理的关键,也是城市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一是要建章立制,健全城市规划 建设管理法规体系。要针对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