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 蒙 古 主 席 : 民 生 是 经 济 社 会 问 题 更 是 重 大 政 治 问 题 2011年 06月 01日 09:25 来源: 求是 作者:巴特尔 字号:T|T 4人参与 0条评论打印转发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持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同步增长,这是内蒙古自治区 党委、政府着力破解的难题。2009 年底,我们果断地把发展战略由“强区富民”调整为 “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2010 年,自治区财政拿出 1100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 一半)投入民生领域,使发展的成果充分惠及全区 2400万各族群众,开创了民生工作的新 局面。 一、特殊的区情决定了内蒙古必须坚持富民优先的发展理念 欠发达的基本区情,凸显了内蒙古改善民生的紧迫性。内蒙古改革发展起步晚,民生 问题历史欠账多。一是贫困问题比较突出。在 101个旗县中,目前还有 60个国家和自治区 扶贫开发重点旗县,多数为边境地区、牧区和革命老区,贫困人口 150多万,其中 74%集 中于少数民族聚居区。二是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全区公路、铁路的路网密度只有全国平均 水平的 50%和 86%,群众出行很不方便,农田、草场灌溉面积仅为耕地、草原面积的 40%和 0.45%,部分农牧民饮用水安全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三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就业、 住房、教育、医疗及社会保障水平,未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四是生存环境亟 待改善。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全区的 62.5%,重度和极重度占 36.7%。资源开发以及工 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又带来新的环境问题,尤其在牧区,既要草原增绿,又要牧业增效、 牧民增收,难度很大。 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内蒙古改善民生的艰巨性。尽管实现了连续 8年的高速增 长,但内蒙古仍处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起步阶段。在经济结构上,资源型经济特征明 显,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多数位于产业链中低端,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 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质量不高,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育不充分,导致了创业、 就业能力不足,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较低,城乡居 民收入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社会发展阶段上,内蒙古人均 GDP已进入 7000美元,处 在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与各族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之间矛盾比较突 出。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任务艰巨而繁重。 特殊的发展环境,突出了内蒙古改善民生的重要性。作为西部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区, 解决好民生问题意义尤为重大。内蒙古横跨祖国北部和西部,在 118.3万平方公里的区域 内,交错居住着蒙汉回满朝等 55个民族,保障民族团结,始终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头等 大事。特别是内蒙古毗邻俄蒙两国,边境线长达 4200公里,蒙古民族跨界而居,在当前复 杂多变的国际大背景下,必须防止国际敌对势力的渗透和利用。筑牢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 稳定根基,巩固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事关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对内蒙古来说,解决好民生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二、坚持在科学发展中不断拓宽民生之路 改善民生千头万绪,关键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为全区人民谋 利益作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探索内蒙古特色的惠民之路。 以增加收入为核心,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解决民生问题。一方面大力推动城镇化进程, 提升城镇聚集产业、吸纳人口、带动就业的功能,引导农村牧区人口有序转移,共享现代 文明成果。另一方面,更加重视解决“三农”、“三牧”问题。一是坚持把农牧民增收作 为工作重点。将地方财政各项支农支牧资金的 30%以上用于“三牧”,将农牧业产业化资 金和扶贫资金的 60%向“三牧”倾斜。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大力发展绿色农畜产品 种植加工基地,目前高产、优质、高效、安全作物已达到 66%,设施蔬菜、马铃薯面积双 双突破百万亩。全区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 2200家,去年农牧民通过产业化 人均增收 2677元。三是实施以工补农。采取村企共建、水权置换、生态补偿、开发补偿等 多种形式,支持新农村、新牧区建设。2010 年新建农村用沼气 10万户,解决了 139.7万 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和 5000户游牧民的定居问题。加大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培训力度,去年 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 246.8万人。 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为重点,在统筹区域发展中解决民生问题。内蒙古地域辽阔,东西 部发展不平衡,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市集中了全区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 54.2% 和 58.8%。统筹区域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是事关全局的大事。为此,我们着力支持 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西部地区率先发展,打造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并与国家规划中的 呼包银经济带对接;对相对落后的东部盟市,扶持其融入东北经济区加快发展,打造新的 经济增长点。同时,我们举全区之力帮扶落后的兴安盟,去年指定由发展最快的鄂尔多斯 市对口帮扶。今年,兴安盟计划开工建设投资亿元以上项目 86个,总投资 936亿元。并且 与北京市协商将对口帮扶的重点调整为集中帮扶赤峰市和乌兰察布市,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以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为突破口,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中解决民生问题。一是调整财政 支出结构。2010 年安排教育支出 405亿元,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寄宿生住宿费,免 除了蒙语和朝语高中生、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和书本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 程建设进度居全国前列。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全年共建各类卫生项目 508个。二是大幅提高社会保障标准。2010 年全区社会保障支出 291.3亿元,城乡居民最 低生活保障标准、孤儿养育标准和城镇“三无”人员供养水平等都得到较大幅度提高。三 是十分珍视并全力维护民族团结。积极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让各族群众都能 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四是深入 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去年自治区抽调 17名省级领导、370 名厅级领导和 2万多名干部 深入基层化解矛盾,中央交办的 565个信访案件全部化解。自治区党委、政府 3次召开联 席会议,集中研究解决 8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使一些多年积累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惠及 全区近 50万群众。 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着力点,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解决民生问题。建设中国北方 重要的生态屏障,既是内蒙古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惠民之 举。我们努力实现“绿起来”与“富起来”双赢。一方面,在全国较早实施了牧区、林区 和矿区生态移民、转移致富、集中发展战略,在统筹草原生态保护和促进牧民增收方面率 先探索。2010 年 1月,自治区政府出台了促进牧民增收的政策意见,自治区本级财政共安 排资金 9亿元,加上盟市旗县配套资金,全区共安排惠牧补贴 15亿元以上,牧民人均受益 近千元。另一方面,我们抓住国务院决定正式建立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的机遇,在恢复 草原生态的同时,使提高牧民生活水平的政策落到实处。 以开放带动为杠杆,在统筹区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中解决民生问题。把利用外部有利条 件和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来,既是我区加快发展的需要,也是边疆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有 效途径。我们大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陆续建成开放 19个口岸,以开放促发展,提高 当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积极实施“向北开放”战略,加强与俄蒙两国在经贸等领域的合 作,使边境口岸成为进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物流、劳务集散地,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大 力发展边境贸易、跨境旅游等服务业,带动边境地区老百姓增收致富。如今满洲里、二连 浩特已分别成为我国对俄蒙最大的陆路口岸。同时,大力推动自治区向全国开放,加大招 商引资、合作开发力度,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加快形成 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共同发展中惠及民生。 三、新时期推进民生工作的重点和主攻方向 在“十二五”时期使全区的民生改善跃上新台阶,这是一项艰巨而繁杂的系统工程。 我们要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攻方向,综合施策,使各族人 民共享发展成果。 突破难点,建立健全利民惠民的公共财政体制。坚持富民优先,要敢于攻坚克难。一 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要大幅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与方向,不断加大 民生投入,努力使再分配和最终分配更加公平。要通过财政体制改革,加大向基层特别是 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经济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要合理统筹使用民生资金,用 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地解决好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基本问题。二要确立民生优先的政策 导向,不断提高各级政府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从今年开始,自治区党委、政府要求各 级政府每年用于民生的支出不得低于本级财政支出的 50%,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把握重点,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一要抓好社会就业,解决“民生之本”。要以保障就 业为先,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城镇新增劳动力充分就业、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 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退役军人安置就业工作。二要抓好居民收入,增加“民生之源”。到 “十二五”末,力争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现在的 17698元增加到 3万元左右,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现在的 5530元增加到 1万元左右。三要抓好社会保障,铸牢“民生之 盾”。2011 年要按照不低于 12%的增长速度,全面提高保障水准,到“十二五”末实现新 型农村牧区养老保险全覆盖。提取土地出让成交价的 5%7%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2011 年 计划总投入 420亿元,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 44.64万套、2752 万平方米。四要抓好社 会事业,提升“民生福祉”。用 3年时间全面实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到“十二五”末实 现从幼儿园到高中 15年免费教育。为带动全区的民生事业,自治区政府今年计划投入 788.4 亿元,重点推进“十项民生工程”,为民办好“十二件实事”。 着眼长远,建立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富民是一项系统工程和百年大计,既要政府推 动,更要全社会参与;既要解决眼前问题,更要建立长效机制。一要加快民生工作立法。 建立党委领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垂线定义的教学反思
- 难点详解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详解(研优卷)
- 小儿斜颈课件
- 赠与子女钱还贷协议合同范本
- 关于股份分配的合同范本
- android网络编程协议书
- 公司个人买房协议书范本
- 外墙保温设备租赁合同范本
- 租赁划拨商业用地合同范本
- 入户早教合同模板退费协议
- 新生儿院感管理
- 保洁用品采购管理制度
- 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32万吨-年苯乙烯装置扩能改造项目环评报告
- 英语教师遴选试题及答案
- 兵团两委考试试题及答案
- JG/T 2-2018钢制板型散热器
- 种植牙和解协议书
- 《大脑中动脉解剖结构》课件
- z08小升初数学试卷及答案
- 2025-2030焦炭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规划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标准化示范工地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