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十五届十八次全委及经济工作会议传达提纲_第1页
县委十五届十八次全委及经济工作会议传达提纲_第2页
县委十五届十八次全委及经济工作会议传达提纲_第3页
县委十五届十八次全委及经济工作会议传达提纲_第4页
县委十五届十八次全委及经济工作会议传达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 委 十 五 届 十 八 次 全 委 ( 扩 大 ) 会 暨 全 县 经 济 工 作 会 议 传 达 提 纲 县委全委(扩大)会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 2 月 18 日召开。会 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十 一五” 发展成就,安排部署“ 十二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 路、奋斗目标和 2011 年重点工作任务。 一、关于 2010 年的工作总结 2010 年,全县上下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明 显成效。主要指标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全县生产总值 19.2 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3.05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5300 万元;农民 人均现金收入 2682 元。一是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了新的突破。推 广旱作农业 35.8 万亩,粮食总产 16.6 万吨。牛饲养量达 8 万头, 洋芋产值达 2.3 亿元,劳务创收 8 亿元。二是工业经济实现了新 的发展,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6 亿元,利税 2440 万元。三是基 础设施实现了新的改善。实施静庄公路改造、河堤治理、坡耕地 综合治理等重大项目 34 项,完成投资 4.4 亿元。四是民生工程取 得了新的成效。省市县确定的实事全面办结,校安工程、一中体 育馆、县医院综合楼等社会事业基础建设项目均达到了进度要 求。 二、关于 2011 年工作的目标、重点 2 2011 年,是“十二五 ”规划的开局之年。全 县经济工作总的要 求是: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 落实中央及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推进跨越发展为总要求, 以实施集中突破为总抓手,紧紧围绕“ 十二五” 时期全县经济社会 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全力加快 工业经济发展,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扎实推进城镇开发建设, 切实改善民计民生,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努力开 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新局面,为“十二五” 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 21.5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3.5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6040 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70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058 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7 以内。重点要在八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着眼投资拉动,推动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全年争取实 施 50 万元以上项目 114 个,完成投资 23 亿元。一要抓好项目论 证。承担项目建设任务的部门和单位要各论证完成 12 个 1000 万元以上的项目。二要抓好项目争取。全县争取各类项目资金达 到 4 亿元以上。三要抓好项目建设。对所有新开和续建项目,要 确保 3 月中旬全面开工。实施旱作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推广全膜 双垄沟播 50 万亩。四要抓好项目管理。要规范项目程序和工作 流程,严格执行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和技术规范,规范资金管理和 档案管理,做到手续健全、规范统一,确保经得起检验。 3 (二)着眼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要按照 “稳 粮、增收、强基础 、惠民生” 的总体要求, 进一步强化项目、科 技、龙头、人才四大支撑,努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一要在 旱作农业推广上再突破。持续扩大旱作农业覆盖面,配套良种良 法,高标准完成 50 万亩旱作农业推广任务,全县粮食总产量达 到 16 万吨以上。二要在果品产业提升上再突破。高质量新植果 园 6.3 万亩,创建仁大、李店等 6 处“果 沼畜” 生态示范园。要 加快果品及农资综合批发市场,制定静宁苹果品牌保护管理办 法。三要在畜薯产业扩量上再突破。按照“ 一户一棚一池一窖” 的 模式,新建细巷宝元等养殖企业 4 户、灵芝杨岔等养殖小区 8 个、 三合段渠等养殖示范村 10 个,发展养殖大户 1000 户。积极推进 洋芋脱毒种苗繁育和模式化栽培,建成曹务中庄等脱毒种薯繁 育基地 3.9 万亩,提高良种覆盖率,确保洋芋种植面积稳定在 30 万亩以上。在中南部乡镇持续推广幼龄果园套种瓜菜技术,大力 发展设施蔬菜和高原夏菜,种植瓜菜 11 万亩。四要在劳务产业 增效上再突破。加大有组织劳务输转力度,全年输转劳务 10 万 人次以上,实现劳务收入 8 亿元。 (三)着眼总量扩张,推动地方工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一要在 提升园区集聚功能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道路、给排水、供电等 设施配套,加快威戎工业集中区建设,5 月底前完成总体规划编 制并通过评审。二要在抓好工业项目建设上下功夫。抓好塑料日 用品加工、中邦伟业家俱建材商城、五色全张平板胶印、中正公 4 司纸箱生产线、鼎元物流等 6 个工业项目;开工建设 1 个纸箱包 装产业园、论证规划 1 个地毯产业园。三要在强化管理服务上下 功夫,切实解决工业生产要素和资金需求等突出问题。四要在加 快招商引资上下功夫,经济口部门要各引进 1 个投资 5000 万元 以上项目,各乡镇要各引进 1 个投资 100 万元以上项目。 (四)着眼增强后劲,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实施重 大水利项目 5 个,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改造八里红林等 6 处末级渠系,新建维修原安陈义等 26 座塘坝,治理南河河堤 12 公里,建成集雨水窖 8066 眼,实施细巷谭店等 3 处供水工程。 加快静庄公路县城至威戎段油铺和威戎至静庄交界段路基工程 建设进度,确保年内建成通车。建成八里闫庙等通村水泥硬化路 6 条 40 公里,开工建设威戎梁马大桥,开通县城公交。完成造林 8 万亩,新修梯田 2.8 万亩。 (五)着眼提升品位,推动城镇规划建设取得新突破。全力加 快西城区开发,集中实施旧城区改造,建设城镇开发项目 22 个, 完成投资 7.1 亿元。实施“一区五路两园一带四配套” 工程,抓好 西城区开发,建设集中供热站、滨河花园住宅小区和 C、D 小区 3 条道路路网框架;打通富康路等 2 条断头路,油铺罩面中街、北 环路等 3 条街路;启动实施文屏山生态公园,续建烽台山公园; 新建滨河路景观绿化带;配套建成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场,配套建 设成纪大剧院,配套安装富康路十字等 6 处交通信号灯,配套完 善现有公厕,增设活动公厕,实行免费开放。 5 (六)着眼增强活力,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抓好界 石铺红军长征纪念园设施配套,积极发展“农家乐” ,实施“万村 千乡市场” ,建成县级农资 配送中心、31 个日用品农家店。全面 落实“ 家电 下乡”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深入开展食品、 药品、农 资等市场秩序整顿,抓好物价调控监管。 (七)着眼共建共享,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抓好威 戎小学等 10 个校安工程,新建改建校舍 4.8 万平方米。积极做好 西城区幼儿园、小学、初中和三中、东关小学扩建规划。建成县 医院综合楼和甘沟、曹务卫生院业务楼、八里闫庙等 15 个标准 化村卫生室。 (八)着眼改善民生,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突破。对承诺 办理的“十件 实事” ,制定具体方案和行事,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 实施道路建设工程。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实施休闲场所建设和保 障性安居工程,改造农村危旧房 2000 户,新建廉租住房 144 套。 实施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工程。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施信息 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施农村沼气及暖棚建设工程,建成“一 池三改”沼气 户 4000 户,配套暖棚 4000 座。实施就业再就业扶 持工程,开发公益性岗位 400 个,考录大中专毕业生 600 名,实 现再就业 1200 人、困难人员就业 900 人。实施农民技能培训工 程,培训农民 12 万人(次)。 6 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传达提纲 全县农村工作于 2 月 22 日召开。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的 分管领导和农口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魏书记和徐县长做 了讲话。会议的主要精神是: 一、关于过去一年的农村工作 2010 年,全县农村经济呈现出强势增长、竞相发展的良好态 势。一是粮食产量稳中有增。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新 技术,粮食总产实现“ 五连增” ,达到 16.62 万吨,总产单产均创历 史新高。二是特色产业开发纵深推进。新植果园 6 万亩,成立了 静宁县苹果产销协会,果畜薯产值分别达到 14.7 亿元、2 亿元和 2.3 亿元。三是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争取各类农业项目 33 项, 完成财政投资 1.43 亿元。新修梯田 5.82 万亩,完成流域综合治 理 54.45 平方公里,新建乡村道路 343 公里,解决了 3.96 万人的 安全饮水问题。四是民计民生显著改善。新建旧村改造型示范村 30 个,实现劳务创收达到 8 亿元。五是农村改革逐步深化。全面 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农村土地流转、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深入 推进。六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实现标准化村部全覆盖,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二、 “十二五”和今年农村工作的思路、目标和重点 7 “十二五” 时 期,全县农业农 村工作的总 体思路是:认真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新 农村建设为总揽,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突 破,以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紧紧围绕“ 城镇工贸、南部果菜、北 部畜薯”的区域布局,持之以恒抓项目、 强基础,抓产业、促增收, 抓科技、增效益,着力推进西北部生态循环农业、中部城乡一体 化、南部苹果标准化生产三个大示范区建设,把静宁建成甘肃中 部旱作特色农业示范县,实现农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2011 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突出特色兴产业, 夯实基础增后劲,力促增收惠民生,强化职能抓服务。力争实现 农业增加值增长 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15.6%,达到 3100 元, 粮食产量超过 16 万吨,减少贫困人口 1.05 万人的目标。 重点工作是: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两大支撑,培育三类典型, 实施四个突破,强化五项保障。 围绕一条主线:就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调整经济结构和 优化产业布局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循环农业,推动农业 增长向农业科技进步、人的素质提高、适度规模经营和一、二、 三产协调发展的转变,努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突出两大支撑: 一是突出项目支撑。要做好项目申报和争取工作,力争全年 项目总资金达到 2.3 亿元。各单位要按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要 求,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把涉及民生项目办好办实。 8 二要突出科技支撑。坚持发展旱作农业、高效农业、节水农 业、循环农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机 械,集成配套推广新技术。抓好先进实用技术和劳务技能培训, 全年培训农民 12 万人(次),输转劳务 10 万人(次),新增持证农 民技术人员 650 人。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普遍建 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和动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 量监管、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等公共服务机构。 培育三类典型: 一是北部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按照北部综合发展规划,北 部 10 乡镇要以发展旱作农业、牛产业为突破口,推广全膜双垄 沟播旱作新技术 23 万亩,建成养殖产业村 8 个,发展规模养殖 户 1000 户,新建沼气示范户 1200 户,构建旱作农业、草食畜牧 业和发展清洁能源于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经济圈。 二是中部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八里、城关、城川、威戎 三镇一乡,以城川、威戎东山梁和川区填平补齐为重点,新植果 树经济林 1.1 万亩。继续实施好贾马沟流域综合治理,区域内完 成绿化造林 3300 亩,新植果园 5000 亩,新建水窖 4000 眼,启动 实施咀头沟流域坡耕地治理试点工程,新修梯田 2 万亩。 三是南部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着力创建新植示范、幼园 管理、标准化生产和出口创汇四大基地,分级分层分类创建 8 类 示范典型,努力建成科技型、效益型、综合型果产业开发示范区。 9 实施四个突破: 1.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狠抓结构调整,在发展现代农业上求 突破。旱作技术推广以北部乡镇为重点,种植地膜小麦 8 万亩, 完成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面积 50 万亩,粮食产量保持在 16 万吨以上。新植果树经济林 6.3 万亩。洋芋产业要突出品种改良 和技术推广,建立脱毒种薯繁育基地 3.9 万亩,全县洋芋种植面 积稳定在 33 万亩,良种覆盖率达到 90%,北部乡村人均达到 1 亩。新建三合段渠等 10 个养牛示范村,灵芝杨岔等 8 个养牛小 区,发展养牛示范户 1000 户。瓜菜产业突出南部幼龄果园套种 小弓棚西瓜间作辣椒生产,城川、威戎、曹务每乡要建成一处 100 亩以上反季节设施蔬菜生产示范点,全县瓜菜种植面积达 到 11 万亩。通过扩张总量,提高质量,提升效益,产业收入占到 农民纯收入的 60%以上。 2.以水利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进综合治理,在夯实农业发展 基础上求突破。完成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建设 3 处供水工程, 新增自来水入户 5447 户,完成八里小山等渠系节水改造,新建 维修塘坝 17 个,治理南河河堤 12 公里,新建集雨水窖 8066 眼。 新修梯田 7.12 万亩,完成造林 13.9 万亩。 3.以改善民生为关键,强化项目整合,在新农村建设上求突 破。重点抓好红寺张峡等 12 个整村推进项目。抓好八里闫庙、城 川大寨、甘沟马坡、威戎下沟等 30 个旧村改造型新农村示范村 建设,建成“ 一池三改 ”沼气示范户 4000 户。 10 4.以提高农产品比较效益为抓手,延伸产业链条,在产业化 经营上求突破。大力建办马铃薯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扶持发 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推进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建成县级农资配送中心,发展一批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