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所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_第1页
变电所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_第2页
变电所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_第3页
变电所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_第4页
变电所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变电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 识别、评价控制建设项目(某 500kV 变电所)可 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测检验法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 共测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点 39 个,其中噪声测定点 6 个,工频电磁 场测定点 26 个,六氟化硫测定点 2 个,均为合格;高温作业点 5 个,结合 高温作业时间,均达到级高温作业标准。结论 该建设项目的职业 病危害控制措施总体有效。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负荷需要,某地新建一座 500kV 变电所, 并已满负荷运行半年。为给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科学依 据,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对该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评价。 内容与方法 1、评价依据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 建设项目职业 病危害评价规范 、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 职业接触限值等法律、法规和标准作为评价依据。 2、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检测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建 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3、评价范围及内容 针对建设项目 500kV 设备区、主变区域、 220kV 设备区、35kV 设备区及综合楼办公场所、辅助变电区进行评 价,评价内容包括总体布局、建筑卫生学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 害程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防工频电磁辐射、防噪声、防毒、防 高温)及效果、辅助用室基本卫生要求、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 结 果 1、生产工艺 所外输入的电能,经过 500kV 设备区将一部分电能送 入所内主变压器,另一部分送到其它变电所;主变区将 500kV 电能转 换为 220kV 的电能送入 220kV 系统;220kV 设备区将主变送入的电 能进行再次分配,送到各 220kV 变电所; 35kV 设备区将主变送过来的 电能进行再次分配,经变压转换供变电所内部使用。 2、职业病危害因素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两大类,物理性 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工频电磁场、噪声、高温;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 有六氟化硫。 3、现场调查结果 31 总平面布置 该变电所由 500kV 设备区、主变区域、220kV 设 备区、35kV 设备区、辅助变电区和综合楼 6 个功能区组成。500kV 及 220kV 设备区分别布置在所区的南北两侧,主变及 35kV 设备区居 中,综合楼布置在主变场地的东侧,所内及周边无学校、医院和居民聚 居区,总平面布置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 32 建筑卫生学 综合楼呈南北朝向,两面采光,自然通风条件良好, 并设有中央空调,对照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 2003 相关标准,综合楼作为变电所职工主要的作业场所,空气调节和 微小气候基本达到舒适性要求。室内照明采用荧光灯,照度测定结果 全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33 辅助用室 综合楼内设有休息室 2 个,厕所蹲位、淋浴器、盥洗 龙头各 2 个,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 34 现场监测结果 本次共测定噪声作业点 6 个,噪声强度均符合国 家卫生标准,见表 1。工频电磁场测定点 26 个,电场和磁场强度均在 国家接触限值内,见表 2。由于工人巡检时高温作业时间小于 30min, 根据高温作业 WBGT 指数,判定 5 个高温作业点属于级高温作业, 见表 3。高压断路器使用六氟化硫开关,经该部位 2 个测定点的测定, 六氟化硫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表 1 噪声强度监测结果dB (A) 表 2 工频电磁场测定结果 表 3 高温测定结果() 表 4 六氟化硫检测结果 35 职业健康体检结果 具有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的单位按照 职业病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对作业人员进行体检,体检中未发现疑 似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 36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措施 (1) 防毒措施:高压断路器(六氟化硫 开关)布置在露天,通风良好,变电所计算机控制室全程监控高压断路 器压力变化。(2)防噪措施:变电所的主要噪声源为变压器,主变压器 A、B、C 三相之间有隔墙分开,降低各单相噪声源之间的相互干扰; 主要 工作及生产辅助设施避开强噪声源;综合楼采用隔音材料。(3) 防工频 电磁场:综合楼采用钢框架金属丝结构,有效屏蔽工频电磁场; 选用外 带良好屏蔽措施的电气设备和低电磁场强度的电气设备;输电线路离 地面垂直距离为 25m;建筑物保持良好的接地。(4)防高温:综合楼室 内人工空气调节,温度控制在 2428,但针对夏季户外巡检过程中存 在的高温作业,尚缺少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5)个人防护: 工人配备 纯棉工作服、安全帽、绝缘手套、绝缘鞋。安监员督促职工佩戴防 护用品,不佩戴防护用品的不得进入露天输变电设备区巡检。(6)职业 卫生管理制度:所内没有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 员,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讨 论 该项目总平面布置功能分区明确,其车间卫生特征为 4 级,因此总体布 局及辅助用室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职业病危害因 素检测结果表明,变电所工频电磁场强度、噪声强度均符合国家相关 的技术规范和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高温监测点达到 I 级高温作业标 准;500kV 设备区和 220kV 设备区六氟化硫浓度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 值的要求。我国职业卫生标准中, 8h 工作场所工频电场职业接触限 值为 5 kV/m,本次现场监测的工频电场结果均小于职业接触限值,这 与文献报道不一致13,可能与该新建变电所输变电设备布局合理, 输电线路离地面垂直距离较高(25m),所内屏蔽装置较好有关。目前 国内尚缺乏工频磁场的相关标准,推荐应用国际辐射保护协会关于对 公众全天照射时的工频限值 01 mT 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4 。 现场监测的结果中工频电磁场全部符合接触限值的要求。由于存在 个体差异,人群对电磁场的反应不同,即使电场和磁场都没有超标,也 可能对敏感人群造成危害5。因此建议巡视人员必须与输变电设备 保持一定距离,并严格控制作业人员尤其是维修人员在强工频电场和 磁场区域的停留时间。变电所还应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 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每年应在职业卫生方面投 入一定的经费,定期进行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和作业场所职业病 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发现问题及时防治,切实保护劳动者健康。 参考文献 1曾东瑜 ,钱艺华 . 500kV 变电站工频电磁场强度分布特点及防护措 施J.江西电力, 2006, 30 (6): 4748. 2徐禄文 ,李永明 ,刘昌盛,等.重庆地区 500kV 变电站内工频电磁场分 析J.电网技术, 2008, 32 (2): 6570. 3孙涛 ,万保权 . 500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