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_第1页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_第2页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_第3页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_第4页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对中学生而言,历史只是杂科, 中考分值低,读背就行,无需探究.还有 同学认为,历史与他们的距离很遥远, 懒于学习,只是为了取得高分而疲于应 付。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告诉我 们,要让历史走近学生,让学生乐学、 愿学。 中国论文网 /1/view-13042070.htm 如何让历史走近学生,让学生真 正喜欢历史,愿学历史,我结合近几年 的教学实践,主要围绕五个字做文章, 即”趣”、 “透”、 “活” 、 “精”、 “新” 。 “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 老师。而历史课,它本身就是由活生生 的历史人物、生动鲜明的历史事件构成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的。所以,历史课上,我不断通过各种 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情景导入 法,在讲授新航路开辟这一课时, 我首先让几位同学展示“ 如何让鸡蛋立 起来”的实验,但几乎没人能够成功, 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当时航海家面临的困 境,以及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坚韧不拔的 意志;如辩论会,在学习完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我让同学们搜集资料,以 辩论的形式辩驳“ 心得世界大战会爆发 吗?”,在辩中,学生了解了当今的世 界形势,在辩中,学生也增强了时代责 任感。 “透”,即教师在讲课时,知识点 要讲透彻,讲清事件的来龙去脉,不能 含糊其词。纵观历史资料,一个最大的 特点就是构建知识网络,通过知识框架 让学生知道一个事件的发生的背景,进 而更好地理解某一事件。如初二同学们 学习了日本在近代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和“20 世纪 30、40 年代 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课本用一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句话介绍了这两次战争发生的背景,同 学们由于知识不连贯,所以对事件的过 程远比背景了解得清楚、明白。在学完 初三的“明治维新 ”和“1929-1933 年的经 济危机”之后,同学们在复习这两个事 件时,就轻松多了,学起来也得心应手。 其实,讲透也渗透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 中注意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学习历史的 方法,即纵向联系,横向比较,中外结 合。 “活”,历史本身就是鲜活的。所 以,一节好的历史课,就应该是活灵活 现地再现历史,而不是简单地照搬课本、 教参,甚至教材全解,把知识割裂开来, 断章取义,让学生单纯地记忆,最终老 师厌教,学生厌学。初三上册的“英国、 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上课的重 点,学习的难点,考试的热点。在学习 这一部分知识时,我并没有简单地就知 识而讲知识,而是让学生先按语文课本 上的事件的要素,即起因、人物、经过、 结果先预习课文,找出相应的知识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同桌之间互 相复述,最后挑选代表在全班展示。这 样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兵教兵的 方式,让 85%以上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 上来,通过自己的参与,发言,轻而易 举地掌握了知识点,轻松地克服了难点。 把历史知识讲“ 活” ,实际上也历史走近 了学生,让老师与学生的距离缩短了, 让学生对学历史的兴趣极大地提高了。 曾记得在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在讲 到“美国在 1917 年参与到一战时 ”,有 几个男同学临时被抽上去搬书了,临出 门时,一个男同学对我说:“老师,别 讲了,等我回来。 ”我笑了笑,对他点了 点头,这一刻,我知道,我与学生的距 离拉近了,历史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理。 “透”、 “活”主要着眼于课本知识的 讲授,而初三学生面对更多的是一次又 一次的模考,是一次又一次模考后的试 卷讲评。在试卷讲评方面,我主要在 “精”和“新”两个字上下功夫。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精”,在讲课时,要精讲。在平 时的教学中,我牢牢遵循“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同样在讲试题时,我也尽 量做到精讲、精练。面对初三纷繁的试 卷,我先认真阅读,认真筛选,找出真 正适合学生的习题。在讲解试卷时,我 只讲共性的错误,对于学生个别的失误,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或者找其他同学 帮忙。同时在讲评试卷时,我还不时地 教给学生做题的方法,规范学生做题的 习惯。在一次一次的讲评试卷中,同学 们掌握了做题的技巧,如如何答探究题, 我主要让学生记住以下步骤:第一步, 亮明观点;第二步,列举史实;第三步, 得出结论。另外,在平时的试卷讲评中, 我还注重规范学生的书写,争取在中考 试取得高分。 “新”,即历史课要关注时事热点, 把热点与课本知识有机结合。比如中日 问题是近几年的热点问题,所以在讲课 时,中日之间的古代友好、近代恶化、 现代缓和的关系,就成为讲课的一个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点。还有如何处理中日关系,也是近几 年考试的一个热点。针对学生千奇百怪 的答法,老师应本着维护和平的理念出 发,要求学生理性答题,尽量用历史术 语回答问题。 “新” 还要求我们要时刻把 握中考新动向,及时向学生传送中考新 的信息。作为教师,还应及时掌握最新 的题型以及他的解题思路。比如,今年 中考题型最大的变化就是用史实来论证 事件之间的联系。在最后几次的模拟考 试中,就出现了这种新题型,有的是图 片形式的,如有“ 巴黎和会 ”、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期间失业工人排队领面包”、 “希特勒的法西斯专政 ”、 “德国闪击波兰” 的图片,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说出这 几幅图片之间的联系;有的是给学生几 组词,选择其中相关联的三个,让学生 用史实说明他们之间的联系。如用史实 论述“工业革命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之间的内在联系。 针对这些新的题型,我没有掉以轻心, 而是知道学生先口述事件之间的联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然后组内互相交流,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最后用书面的形式写出来,最后老师一 一过目,看他们的用词是否准确,事实 是否清晰,事件的内在联系是否一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