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集宁一中 2015年第 二 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第 I 卷(阅读题 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中国的教育家缺什么 最有价值的知识,到底是什么?一位学者谈了他的观点: “ 1884 年,英国 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写过一篇标题为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他认为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 ,其余的知识,如宗教的、习俗的、文学的都在其次。因为科学可以 为人类解决遇到的所有难题。他忘了更重要的一点:光有科学的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行的,在科学之上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伦理观、价值观。 ” 我觉得,他这番话很有道理。伦理观、价值观回答事物的价值问题,科学却只回答事物是什么的问题,由此看来,伦理观、价值观,比科学要重要得多。我发现,许多研究教育的人,如斯宾塞,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有深刻缺陷,他们不相信神明,不关注灵魂,不重视人性,不敬畏良知,不理解美德、审美、情感这些精神事物的价值。由于世界观人生观存在深刻缺陷,其思维的方式,必然是机械的,其判断是非的标准,必然是肤浅的,其得出的结论,不能不离题万里。他们所拟定的教育方面文章、著作,不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帮助,反而把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引入歧途。 在互联网上,一位博友说: “ 我看见过几次魏先生讲到 世界排位那种幸福。 ”这位魏先生,在中国,算是一位十分有名的教育家。 和 这个时代的许多政客一样,这位姓魏的教育家,心中也是只有物质财富的价值,十分看重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把 质财富的增加,我们社会在其它方面存在的深刻问题,是他所没有看到,或者是他所不愿正视的:如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得满目疮痍 ,两极分化严重、基尼系数大大超过国际警戒线,贪污腐败泛滥成灾,道德风气下滑、人们变得鲜廉寡耻、缺乏爱心。养尊处优的位置,使他对这个社会中下层民众生活的艰苦,缺乏感受。而长期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教育,则使他的内心变得贫乏,使他的头脑变得鼠目寸光,不懂得人之为人的标志在于人就在于有一颗仁慈的灵魂,不懂得国家之为国家在于对公平正义的敬畏,不懂得精神星空的绚丽远比物质财富的增长更为宝贵。 教育之为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它有一个使命,在于它始终张扬精神的价值,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把精神的价值置于物质的价值之上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把对美德的热爱、对正义的向往置于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之上。在那位姓魏的教育家那里,我们看到的,却是与此完全相反的情况。这样的教育家,与其说会使我们的教育变得更加健康,会使我们社会的前景变得更加美好,不如说会使 我们的教育变得更加糟糕,会使我们社会的前景变得更加渺茫。 在互联网 上 ,我看到,有人提出这样的命题:属灵的经济学。我觉得,他从属灵的角度、宗教的角度,来思考经济学,思路很好。同样,我们需要从属灵的角度、宗教的角度,来思考教育学。中国的教育家,对宗教文化了解得很少。必须补上宗教文化 的这一课! (节选自全民阅读网文化时评 2015/4/3,有删改)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 ” 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一位德高望重的学术研究员在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中提出科学 是判断知识价值的最高标准。 B若要对 “ 最有价值的知识 ” 进行排位,那么:科学第一,宗教第二, 习俗第三,文化最后。 C光有科学的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行的,伦理观、价值观必须凌驾于科 学之上。 D科学虽然可以为人类解决遇到的所以难题,但少了价值观伦理的科学 是残缺的。 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 A伦理观、价值观,比科学要重要得多是因为伦理观、价值观回答事物 的价值问题,科学却只回答事物是什么的问题。 B研究教育的人,他们不相信神明,不关注灵魂,不重视人性,对精神 事物的价值缺乏理解与认知,思维上可能有一定机械性。 C在互联网上有位博友十分看重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看重 增长、 物质财富的增加, 却 忽视了社会风气、生态环境等问题。 D长期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教育会使教育家们的内心变得贫乏,使他的 头脑变得鼠目寸光,不懂得精神星空的绚丽远比物质 财富的增长更为 宝贵,所以,我们应对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说 “ 不 ” 。 列各项表述最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3 分 ) A教育的使命在于它始终张扬精神的价值,无论何时何地,都把精神的 价值置于物质的价值之上,都把对美德的热爱、对正义的向往置于对 物质财富的追求之上。 B 2015 新课标全国 卷的 “ 孩子举报老爸(材料作文) ” 有新闻原型。 练了十几年议论文,被你这一矫情。 近日 这个新闻原型被人肉出来, 遭大批高三生恶语相向正体现了文化对知识的价值是最低的。 C安徽芜湖高考英语听力故障暂决定 10 日重 考说明我们的教育使社会变 得更加糟糕,会使我们社会的前景变得更加渺茫。 教等多角度来思考教育学,只要这样, 教育机制便可水到渠成。 二、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7 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 “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从张。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 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 斋醮 。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莫敢言时政者。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帝得 疏 ,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 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尝曰:“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 帝崩,穆宗立。历两京左右通政。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属 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 万历初,张居正当国,亦不乐瑞,令巡按御史廉察之。御史至山中视,瑞设鸡黍相对食,居舍萧然,御史叹息去。居正惮瑞峭直,中外交荐,卒不召。十二年冬,居正已卒,吏部拟用左通政。帝雅重瑞名,畀以前职。明年正月,召为南京右佥都御史,道改南京吏部右侍郎,瑞年已七十二矣。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瑞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 瑞无子。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 酹 而哭者百里不绝。赠太子太保, 谥忠介。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因 自号 刚峰,天下称刚峰先生。 (节选自明史海瑞传) 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此人素有痴名闻 /其上疏时 /自知触忤当死 /市一棺 /诀妻子 /待罪于朝 /僮仆亦奔散 /无留者 /是不遁也。 B 此人素有痴名 /闻其上疏 /时自知触忤当死 /市一棺 /诀妻子 /待罪于朝 /僮仆亦奔散 /无留者 /是不遁也。 C 此人素有痴名 /闻其上疏时 /自知触忤当死 /市一棺 /诀妻子 /待罪于朝 /僮仆亦奔散无 留者 /是不遁也。 D 此人素有痴名闻 /其上疏时 /自知触 忤当死 /市一棺 /诀妻子 /待罪于朝 /僮仆亦奔散无 留者 /是不遁也。 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斋醮: 道教祭祷仪式。其法为设坛摆供,焚香、化符、念咒、上章、诵 经、赞颂,并配以烛灯、禹步和音乐等仪注和程式 ,以祭告神灵,祈求 消灾赐福。 B疏: 奏 章。古代臣属向帝王进言陈事的文书 。 人的名、字以外的自称,又称别号。旧时给自己取号或别人给 取的,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无不别出匠心,各有所爱所好。 D酹: 将酒倒在地上 ,表示祭奠 或立誓 。例如:“ 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 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理南平县教谕时,对前来视察的御史不跪拜;在淳安任 上,总督胡宗宪的儿子嚣张违法,他断然予以处置,并上报总督。 宗不上朝听政,专意斋醮,群臣无人敢言,海瑞买好棺 材,诀别妻儿,大胆上疏,世宗最终被感动,将他比作古时的比干。 居正掌权时,他曾不被赏识,尽管有内外朝臣的举荐, 但最终也没被召用;皇帝多次想要重用他,也遭当政大臣暗中阻止。 镇。巡抚应天十府时,下属官员摄于他的威势,那些有贪污劣 迹的全都自动离职,那些有权势的将自家朱漆的大门涂成黑色。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 1)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译文: ( 2)素疾大 户兼并,力摧豪强,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 9 题。 恨 别 杜 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 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 ,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 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 急为破幽燕。 注: 指安史之乱的叛军。 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 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人的 “ 恨 ” 包含了几层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 5 分) 答: 思家步 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 ,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塑造诗人形象?请简要赏析。 ( 6 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 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 1)苏轼的赤壁赋中,“客”感叹自己生命短暂,羡慕江水长流不息的句子是“ _, _。 ” ( 2) 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与常人没有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语句 是_ _, _ _。 (3)李商隐在 锦瑟中曲折地表达自己惆怅苦痛的诗句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作答时用 2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 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4)题。( 25 分) 烈马青鬃 姜泽华 “ 支左 ” 那年,部队送我们生产队一匹军马。那马牙口虽老,却形体高大,浑身铁青,颈上的鬃毛有一尺多长。听老人们讲,那叫青鬃马。 青鬃马的性子很烈。被牵进牲口棚 的第一天,就咬伤了那头企图骚扰它的黑叫驴。心疼黑叫驴的饲养员上前拉 “ 偏架 ” ,被它一蹄子尥出老远。为此青鬃马没少受饲养员的报复,头部常有被马勺磕出的累累伤痕。 青鬃马力气虽大,却不会犁地。它 快捷的步幅总是令那些和它并驾的牲口跟不上趟。要它独拉一架犁,它又顶不了一个工日。对它一动鞭子,它就狂跳不已。没人能够驾驭得了它。 因此青鬃马经常被拴到树上挨鞭子,特别是生产队长的鞭子。队长使得一手好鞭子,鞭头硬,打得准。他运足了劲儿,能把马耳朵一鞭打裂。 青鬃马开始变得郁郁寡欢,无精打采。它经常趴在粪水坑里,把自己弄得满身污秽,落魄不堪,就像那年代的 “ 地富反坏左 ” 。 “ 把它牵出去遛遛吧!实在不行,就 ” 就怎么样,队长没说,因为那年月随便杀牲口可不是小事情。那可是 “ 生产资料 ” 啊! 时近中午,饲养员牵着青鬃马 回来了。青鬃马身上的泥粪已被洗刷干净,浑身油亮。虽瘦骨嶙峋,却显得精神抖擞。饲养员有掩饰不住的喜悦: “ 队长,这是一匹好马哩!骑上它,跑得飞快,还特别稳当! ” “ 真的? ” 生产队长在青海当过兵,也能骑马。他从饲养员手中接过缰绳,一翻身跨上马背。稍一抖缰绳,青鬃马猛地蹿了出去 野外的空阔辽远刺激了青鬃马已近僵硬的神经和蛰伏的野性。它扬起鬃毛,收腰扎背,四蹄翻飞,跨阡度陌,跃丘越壑,尽情地奔驰在自由的风里。 队长满面红光,惬意地从马背上跃下,把缰绳往饲养员手里一扔: “ 好马不犁地哩!找上几个人,杀杀它的野性儿,绝 对是匹好牲口! ” 这次,青鬃马被栓到那棵枯槐树上就显得很隆重。树周围站满了成圈的看客,圈内是轮番抽打的七八个鞭手。在鞭梢儿的呼啸里,青鬃马悲声长鸣,鬃毛纷飞,鲜血崩流 正当鞭手们打累了,队长吩咐把马解开,又要满有把握地收获一头驯服的牲畜时,突然一声惊天的长啸,青鬃马猛地挣断缰绳,后蹄一蹬前蹄一扬,竟跃上了近三米高的枯树!在落上树叉的瞬间,两条插入树枝的前腿骤然折断!白森森的骨茬子都迸出体外! 青鬃马发出最后一声长长的哀鸣 那天,队里每家都分到了一块马肉。我记得妈妈用马肉包了饺子,却不太好吃。因为那肉 馅儿不但粗糙不香,而且还有股辛酸的味儿。 我至今还保留着我捡到的那匹青鬃马的一片马蹄铁。那马蹄铁已磨得很薄,上小学时我曾用它当削笔刀削铅笔,很锋利。 (选自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5 分) 把心疼黑叫驴而上前拉 “ 偏架 ” 的饲养员尥了一蹄子,为下文它遭到报复被打死的情节作了铺垫。 拉犁的时候既无法跟其他牲口同步,又没有耐力,与人们用它耕田的期待相去甚远。 鬃马跨阡度陌,跃丘越壑,在野外尽情地奔驰,侧面说明了青鬃马年龄虽老、瘦骨嶙峋但仍然是一匹好马。 鬃马遭到所谓的 “ 杀牲儿 ” 的毒打后选择尽早结束自己的生命,只是由于对未来失去希望。 示了人性的惨烈,批判了虐待动物的行为,所以保留了青鬃马的马蹄铁表达怀念之情。 (2)作品中说青鬃马的性子很烈, 表现在哪几件事上? 请简要分析。( 6 分) 答: (3)小说中描写青鬃马以悲壮的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最后发出长长的哀鸣,这一情节有何作用?请分点简要分析。( 6 分) 答: (4)对于青鬃马的死,有人认为它错在不能顺应现实需要,有人认为错在人们对待青鬃马的观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 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25 分) 成 (1) (4)题。( 25 分) 八十年代:走向辉煌 周汝昌的学术研究在 20 世纪 80 年代走向了辉煌。这当然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宏观背景分不开,不过,周汝昌多年以来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早已有了丰厚的积累,则是根本和基础。 这正像地下的潜水早已滔滔汩汩,一旦压抑的地壳被打破,自然就一涌而出,喷发倾泻为壮丽的射泉瀑布了。又可以比作一株植物早已在土中养育生长,蓄势待发,春天一到,就破土而萌,长叶开花,五彩纷呈,蔚为大观了。 十年时光, 周汝昌 可谓成果十分丰硕。从内容上分类,大体上可以分为红学研究、书法研究和诗 词 文论研究三大领域。从“继往开来”的角度而言,红学研究是 红楼梦 新证中包含的红学几个方面的内容全面铺开,逐渐趋于各分支独立成学并向深细发展。书法研究是将多年书法实践的心得作一理论小结,为进一步探索和总结奠基。诗词文论研究则是杨万里选集范成大诗选等的自然延续扩衍。 80 年代的这些收获既是 50、 60、 70 年代已有成就的竿头更进,也是 90 年代到 21 世纪初未来集大成式学术的先声和基础。 周汝昌红学方面的奠 基之作 红楼梦 新证,以考证为主体内容,其实可谓包罗万象, 红楼梦研究有关的方方面面基本上都 有所涉及。经过从 1954 年版到 1976 年版的充实提升,周汝 昌红学研究的“体系化”理论潜势已经基本形成,只是还没有十分自觉地提出来而已。 一个偶然的机缘,使这种学术自觉性瓜熟蒂落,周汝昌正式提出了红学四大分支的理论框架,创建了“探佚学”这一学术概念。 在红学上,研究曹雪芹的身世,是为了展现出真正的作者、时代、背景;研究石头记的版本,是为了恢复作品的文字,或者说“文本”;而研究八十回以后的情节,则是为了显示原著整体精神面貌的基本轮廓和脉络。而研究脂砚斋,对三方面都有极大的必要性。 从关键意 义上讲,只此四大支,够得上真正的红学。连一般性的考释注解红楼梦书中的语言、器用、风习、制度等等这支学问,都未必敢说能与以上四大支并驾齐驱。 “如果允许在序文中讲到序者自身的话,那我不妨一提:我个人的红学工作经历,已有四十年的光景,四大支工作都做,四者中最重要的还是探佚这一大支。” “红学,在世界上已经公认是一门足以和甲骨学、敦煌学鼎立的显学,它还将发扬光大。我敢说,红学(不是一般小说学)最大的精华部分将是探佚学。对此,我深信不疑。” 周汝昌先生上面两段话,虽然不长,也没有拿捏什么“理论架子”,其实具有深远的开拓性理论意义,针对导致红学停滞、阻碍其继续深入发展的现实困惑和思想混乱,抓住了突破口,为红学的前进与超越指明了方向。周汝昌自己的认识,也是在研究和思考的过程中逐步明确的,其理论意识,也不是一下子就十分自觉的,这是他积四十年研究红学的经验,在给拙著作序时碰到机缘,促成了“灵机一动”,而后获得的清醒觉悟,即周汝昌经常强调的做学问的“触磕”之功。 周汝昌深感自己的这一理论突破意义重大,由于拙著的出版要等待较长的时日,且序文毕竟不能展 开论述,周汝昌乃又另撰什么是红学 一 文。当时河北师范大学的韩进廉教授刚于 1981 年 10 月出版了红学史稿,周汝昌为之作序,有此因缘,乃将此文发表于 1982 年第 3 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后来,又在红学的艺术,艺术的红学红学辨义等文章中再作申说。 (摘编自梁归智红学泰斗周汝昌传) 相关链接 红学家梁归智认为周先生是一个解味道人,是解曹雪芹味道的人。梁归智用痴人和赤子这两个词语形容周汝昌,他说周先生的一生全部投入到红学研究 中,为红学发痴,为人单纯。 (红学泰斗周汝昌) 周汝昌所作的诗,数量极多,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咏红诗最为世人推重。他为刘旦宅先生石头记人物画中的 40位人物,每人配写了一首诗,令画册增色不少。他在诗词上的造诣,使他选注的范成大诗选杨万里选集 一 直为学林推重。周汝昌的书法也自成一体。他长期致力于中国的书法理论研究,曾和朋友讲过:平生在书学上所下功夫,比红学要多得多。有人当面夸他的字是瘦金体,他不以 为然,说:瘦金体是宋徽宗所创字体,法出薛稷;我习右军,与之无涉。 (周汝昌:诗成掩卷去脂斋余香沉)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文本第一段画线语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在改革开放的宏观 背景下周 汝 昌 红学研究走向辉煌,具有鲜明的语言特点。 B周汝昌 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著述十分丰硕,既有红学研究,又有书法研究、 诗词文论研究,这些研究著作都是根植于曹雪芹的红楼梦 。 C周汝昌的 红楼梦 新证以 考证为主,但是却包罗万象,涉及红学的 方方面面,是他的红学奠基之作,文中提出了他红学四大分支的理论。 D周汝昌认为在红学上不仅要研究曹雪芹的身世、石头记的版本、八十 回以后的情节,更要研究脂砚斋,因为它对三方面都有极大的必要性。 E周汝昌是一个解曹雪芹味道的人,他将一生全部投入红学研究中,认为探 佚学是红学最大的精华部分,被人称为“痴人”“赤子”。 (2)周汝昌的红学研究能够在 80 年代走向辉煌的主客观条件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 分) 答: (3)红学“痴人、赤子”周汝吕一生硕果累累,他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哪些成就?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 分) 答: (4)周汝昌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那么你认为在他身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哪些精神?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8 分) 答: 第 (表达题 共 80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 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他一直对自己在那段荒唐岁月里的行为 _ _,然而在最近出版的自传里,他终于站出来向被自己伤害过的人道歉,与挣扎的过去做了一个了结。 在事故的调查过程中,调查组四处寻访证人,试图以此打开缺口,但是不少受访人 ,不肯配合,致使调查工作陷入困境。 直到媒体报道,村里人才知道原来村子西头那间土房子里住着的老人是抗美援朝的英雄,老人一直对自己参加过志愿军并立下战功的事情 _ 。 A讳莫如深 三缄其口 守口如瓶 B守口如瓶 讳莫如深 三缄其口 C守口如瓶 三缄其口 讳莫如深 D三缄其口 守口如瓶 讳莫如深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B纪录片牡丹将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和洛阳电视台联合摄制完成;日前双方的各项准备工作正有序展开,相信不久我们就可以看到一场有关牡丹的视觉盛宴。 C. 遗传因素虽然可以影 响人们识别面部特征的能力,但在评估美丑及是否具有吸引力的问题上,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接触的环境因素才是最为重要的。 D球迷认为球队现在出现的诸多问题无不与赛季开始前俱乐部 在外援引进方面出现的决策性失误有关,众多球迷聚集在俱乐部门口讨要说法,场面一度失控。 恰当的一句是( 3 分) 城镇人口每增加 1 亿,相对应的废水排放量要增加 10 亿吨,垃圾排放量要增加 900万吨。 。所以说环境质量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短板和瓶颈。 国环境治理能力与问题相比还是偏弱,而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在不断推进中,势必面临新的环境挑战。 必面临新的环境挑战,而目前我国环境治理能力与问题相比还是偏弱。 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仍然在不断推进中,可是我国环境治理能力与问题相比还是偏弱。 上新的环境挑战,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在不断推进就变得困难重重。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 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6 分 ) “ 国家”是中华传统文化独有的概念,国与家紧密相连、不可分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首要,治国从治家开始。只有修好身, 。中国人讲的家既指家庭,又包括家族,家族内外长幼有序,讲究道德礼仪。 :孝 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就是中华文化的 透到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的骨髓里。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人敢挑战这八个字。家国情怀和修齐治平、崇德重礼的德治思想,把社会教化同国家治理结合起来。要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把握文化根脉,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守和弘扬优秀传统, 。 据要求答题。( 5分) 类 别 身高(平均) 体重(平均) 身体机能综合素质 (基数为 100) 70 年代 155 5 厘米 41 3 公斤 99 04 80 年代 158 6 厘米 42 1 公斤 97 37 90 年代 160 6 厘米 46 5 公斤 90 86 ( 1) 通 过上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_。( 3 分) ( 2)根据你的生活认识,简要说说出现 这一现象的原因(不超过 20 字)。_ _。( 2 分) 六、写作( 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 60 分) 有一种叫“卷柏”的植物,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它会行走。当它感觉到水分不充足的时候,就会把根拔出来,卷成一个圆球。由于体轻,风会把它吹走,当遇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它会迅速地把根扎下去,暂时安居下来。 一位植物学家做了个实验,将卷柏周围用挡板围住。于是,当卷柏又“行走”时,被挡板阻挡,它只 好又回到原地。如此几次之后,卷柏认清了这个事实,也就在原地扎根了,再也不游走了。它打定了心思不走,便将根深深地扎进土壤里,长得比任何一段时间都要好。 要求 : 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答案 1. B。 “宗教第二,习俗第三,文化最后 ”于文无据,文章是说 “其余的知识,如宗教的、习俗的、文学的都在其次。因为科学可以为人类解决遇到的所有难题。 ” 2. A 。 B 中 “可能具有一定机械性 ”错误,文章是说 “必定 ”; C 项主语偷换, “十分看重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看重 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缺忽视了社会风气、生态环境等问题。 ”是指教育家而不是博友; D 项 “我们应对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说 “不 ”。 ”表述错误且于文无据。 3. A。 B 项所给的材料无法体现文化价值高低; C 项根据倒数第一二段可知说法错误;D 项说 “只有这样 ”说 法过于绝对。 旧时给自己取号的。 墨者多自免去”而非“都自动离职”,程度不当。 7.( 1)(海瑞)打开(他的)行囊,有数千两银子,收缴国库里,派人骑快马把这件事报告给胡 宗宪,胡宗宪无法加罪海瑞。(发:打开。纳:收缴。无以:没有办法;没有的理由。罪:加罪,怪罪, 4 分,句意 1 分) ( 2)(海瑞)一向痛恨豪门大户兼并农民土地,极力打击豪强,被富家侵吞的贫民的田地,他一概夺回,归还贫民。(素:一向,平时。疾:痛恨。摧:打击。率:全,都,一概, 4 分,句意 1 分) 写远离家乡, “一别四千里 ”,恨离家之远;二写 “草木变衰 ”, “胡骑长驱五六年 ”,恨战乱之久;三写兵戈阻绝,思家忆弟,恨骨肉分离;四写听到河阳连战告捷的喜讯,恨故园未收。(写满 3 点满分,少点扣 1 分。) 细节 (动作 )描写( 2 分),刻画出一个深切思念家人的诗人形象。诗中以“步月”“看云”描写诗人内心的不宁静( 2 分),以“清宵立”“白日眠”写诗人思念之久、之倦。( 2 分) 10.( 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1.(1)答 C 给 3 分,答 B 给 2 分,答 D 给 1 分,答 A 和 分析: A 项 “青鬃马遭到报复被打死 ”与原文情节不符; E 项 “批判了虐待动物的行为 ”对小说主旨理解有误; D 项 “只是由于对未来失去希望 ”表述片面,青鬃马这一做法固然对未来 不抱希望,但同时显示了它不屈的抗争。 (2) (一点 2 分,意思相符即可) 不愿受气:被牵进牲口棚的第一天就咬伤了企图骚扰它的黑叫驴,还攻击了偏心的饲养员; 不愿屈服:对它动鞭子就狂跳不已,没人驾驭得了,宁可趴在粪水坑也不低头; 捍卫尊严:被众人毒打后,选择悲壮自尽,以死抗争。 (3)(每点 2 分,意思相符即可) 在内容上,这一情节刻画了青鬃马性格的刚烈和倔强,凸显了它以死抗争、维护尊严的决心,形象得以丰满。 在结构上,照应标题 “烈马 ”一说,与前文中队长没说出口的话这一伏笔向照应,同时这一结局出人意料却也 在情理之中。 在主题上,批判了 “扭曲和摧残人才 ”这一现实,深化了作品思想内涵,引人深思。 (4)(言之成理即可,如认为青鬃马之死问题在于青鬃马自身的,最高不能超过 4 分) 青鬃马之死,固然有它不能适应新生活的因素,但主要问题还是人们在青鬃马 “使用 ”上存在误区。( 2 分)它是一匹军马,本该纵横 原野,驰骋疆场,人们明知它是 一匹好马,却用它耕田犁地,这是对青鬃马能力的扭曲和摧残,是导致青鬃马以死抗争的重要原因。( 3 分)另外,饲养员的打击报复,生产队长为驯服它而残忍鞭笞甚至召集众人“杀牲儿 ”,这让桀骜不驯的青鬃马 痛苦不堪,最终以死寻求解脱。( 3 分) 12 (1)答 E 给 3 分,答 A 给 2 分,答 C 给 1 分;答 B、 D 不给分。( C“提出了他红学四大分支的理论”与原文“只是还没有十分自觉地提出来而已”不符; B“这些研究著作都是根植于曹雪芹的红楼梦”无中生有; D 张冠李戴,不是“周汝昌”而是作者) (2)客观方面:改革开放的宏观背景下,文化繁荣,百家争鸣;主观方面:多年以来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红学研究,积累了丰厚的资料。(每点 3 分) (3)红学研究方面:红学研究著作丰硕,初步形成了红学四大分支的理论框架,创建了“探佚 学”这一学术概念。书法研究方面:书法白成一体,并将多年书法实践小结成心得,为进一步探索和总结奠基。诗词研究方面:数量极多,涉及方方面面,选注的杨万里选集范成大诗选等一直为学林推重。(每点 2 分) (4)学识渊博,研究广泛(爱好广泛)。在红学研究、书法研究和诗词文论研究三大领域都颇有成就。痴迷执着,遇到困难不气馁。周汝昌多年以来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终于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他的学术研究走向了辉煌。厚积薄发,敢于创新。他在红学、书法和诗词文论这些方面的收获既是 50、 60、 70 年代已有成就的竿头更 进,也是90 年代到 21 世纪初未来集大成式学术的先声和基础。善于抓住机遇(机缘)。他在给作者的作品作序时碰到机缘,促成了“灵机一动”;提出红学四大分支的理论框架,创建“探佚学”这一学术概念,也是缘于一个偶然的机缘。(每点 2 分,有其他答案,如认真、一丝不苟、平易近人等,可以酌情给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 13 A(讳莫如深,指把事情瞒得非常严密,唯恐别人知道。隐含有忌讳不提的意思。三缄其口,形容说话极为谨慎,不肯轻易开口或少说话。守口如瓶,形容说话极其谨慎或严守秘密) 14 D(A主语不一致,可以再 最后一个分句前加 “使之 ”。 B 不合逻辑,“日前”意思是“几天前”,不能和“正”同时使用。 C 关联词语序不当,“虽然” 应放在“遗传因素”前面 ) 6. 才能理好家治好国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八德” 让民族文化生命得以延续 17 (1)示例 80 后、 90 后中学生,平均身高、体重都较之 70 后增加了,但身体机能综合素质却下降了。 ( 2)示例生活条件好了(营养好了) ,但身体锻炼少了。 18.【立意参考】 1、当卷柏感觉到水分不充足的时候,就会把根拔出来走掉,当遇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今年中考道法试题及答案
- 2024广告设计师新媒体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4助理广告师考试特训课程试题及答案
- 新成员笔试题目及答案
- 竞赛模式数学试题及答案
- 广告设计中的信息选择与传达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设计师的文化设计思路试题及答案
- 检测报告的数据分析与解读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行业法规解读试题及答案
- 未来市场的设计师资格证书考试试题及答案
- LED制程与工艺介绍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通史》导读-南京林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北京中考语文词语表
- 水资源利用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西安理工大学
- 水质对干豆腐品质的影响机制及调控技术
- LY/T 2676-2016半干旱地区灌木林平茬与复壮技术规范
-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构件安装分项工程(验收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作业许可检查表
- 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等级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 张京16分钟中英文对照翻译稿
- 武汉绿地中心项目技术管理策划书(48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