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燕郊诗歌综论_第1页
彭燕郊诗歌综论_第2页
彭燕郊诗歌综论_第3页
彭燕郊诗歌综论_第4页
彭燕郊诗歌综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彭燕郊诗歌综论 彭燕郊近 90 年人生历程和 70 余 年诗路历程这两者本身就书写了一首恢 宏而又倥偬的诗歌长卷。诗行短短长长, 曲曲折折,源自由人文忧患意识和艺术 艰苦追求所共同谱写而成的生命寓言的 平平仄仄。这些平平仄仄表征了一个现 代知识分子的道义、尊严及其受难,记 载了民族的、世界的跨世纪心路轨迹, 也轮刻下了中国新诗近百年的风雨履历。 中国论文网 /5/view-4338857.htm 勿庸置疑,这轴“ 诗歌长卷 ”所内 涵的诗学价值与文化意义之深厚与博大 的。母爱、大地、家园、祖国、孩子、 赤子等意象贯穿在彭燕郊的整个创作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涯之中,它们要么是或显或隐,要么是 相反相成地呈现了诗人的一种内在情结, 即所谓的有着特殊意味的“母爱” 情结。 这种“母爱”可以换称作“心灵腹巢”或通 常所言的“精神家园 ”。不过,与通常所 言“精神家园 ”不同的是,它是实在地熔 冶人类心理、原型文化、民间宗教、民 族情感等于一炉,化合成了彭燕郊的范 型,也凝结成了他创作上的核心主题。 这是现当诗史上的独特的书写和富有意 义的存在。这颗艺术的独子星正在诗歌 星空中闪烁出耀眼的辉芒。 它满足了人的普遍心理诉求。哲 人休谟说过:“ 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 标在于获得幸福。 ”其实,母亲正是幸福 的源泉。因为人的生命是由她所创造的, 上天赋予她的使命之一就在于创造生命, 这正如高龄之际的彭燕郊所写道的: “生生精气的无私母爱正在为恢复万物 生机/所需要的吸收、转化、充实、增长 等等条件的丰富供应和储备,作出不懈 的鼓舞,指点,提示/忙碌在地表,地层,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直到地心”( 生生:多位一体 ) ;因 为她是爱的化身,小孩是她所产育的, 是她的心头肉,爱小孩就等于爱自己; 因为她是座最安全的城池,小孩在她怀 里总是成长的,她总是以卵翼、呵护的 姿势拥抱着小孩,驱逐着颤栗与侵犯; 因为她是面最可亲的正衣镜,总以最欣 赏的眼光打照着、亲昵着小孩生命 有了存在之根,有了爱,有了安全,有 了认可,求仁得仁,又有何欲求与怨尤? 它们应是表述了“ 幸福” 的真义。成长是 苦难,生活是艰辛,追随幸福的路上, 痛苦总是与之同行, “是用母爱一样的爱 心亲密地拥抱着的/不只是现在/生活着/ 苦难是这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地伴随 我们”(怀念 ) 。幸福即苦难,这是 人类生生不息的生存规则吧?对于种种 成长之后带来的失落感, 妈妈、我、 和我唱的歌是作了充分而形象的描述。 应对苦难最好的途径又是什么呢?彭燕 郊认为,解决“ 烦躁” 的办法是 “回到母 亲的怀抱吧/靠近母亲的心吧/你也不曾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经是子宫里的胎儿/听着母亲的突突 的心跳声成长的/怎么能就这么轻易地把 节奏感忘记/找回节奏感吧,再困难也要 找回它”。 ( 节奏感 )这也似启示了 应对苦难的途径之一。 它是原型文化的再现。原型文化 凝聚的是集体无意识,和人类的心理诉 求有着一定的关联,所以,这里所讲的 原型文化主要专指地母与还乡、土地受 难等类型,而排除了“ 恋母 ”本身。正如 前面所提到,彭燕郊的诗歌中频频出现 了“大地”这个意象。大地在他的笔下首 先意指着生存之根和万物之母, “大地是 在慢慢地睁开它那惺松的双眼,是在慢 慢地翻动它那硕大无比的/孕妇般肥大的 身子”(清晨 ) , “我知道,我们的土 地母亲”( 秋天是我的季节 ) , “树, 牛羊,庄稼/以及这原野行的一切/以及 我和我的诗/都是兄弟/都是这土地的产 品中的一个” (树 )等等,都深切地 表达了诗人对大地母亲的情感抒发。同 时她也是创造力的象征,彭燕郊写下这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样的句子:“ 你是不朽的,因为你吮吸 的/是大地的乳汁,大地的无穷的力和不 死的生命”( 磨 ) , “源泉,来自古老 大地苦难民族神圣的先天素质”(过 洞庭 ) ,彭燕郊震撼于洞庭湖的浩瀚汹 涌之余,也表达了这大自然的伟力之所 在;其次,大地要还是人们受难的象征。 大地接受了阳光雨露的恩泽,同时也不 可避免地要直面“ 严霜酷雪 ”的威逼和施 暴,所以,彭燕郊的诗歌中多次出现了 诸如此类的词语:“ 包含苦汁的大地 ” (冬日 ) , “凄苦的土地 ”(夜歌 ) , “大地就变得这样苍老了 ”(岁寒 ) 、 “在这缺少鲜花的大地上 ”(冬青只是 在开花 ) , “倾斜的原野 ”( 倾斜的原 野 ) 、 “这块没有生机的土地” (因为 血液 ) 、 “沉重的土地 ”( 致牺牲者 ) 、 “源泉,来自古老大地苦难民族神圣的 先天素质”,等等。他在诗歌中多次描 述和提及了大地的体形与体貌,大地呈 现在人们面前的是视野的开阔和心胸的 宽畅,往往能给人以崇高和仁厚、大气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的生命想象和自我塑造,这和五四以来 的重写人、大写人有着奇妙暗合的。生 命来自大地,但生命自身往往找不到存 在的依据和立足的方向,所以和地母原 型相关的就是“ 还乡” 。彭燕郊多次写到 “旅途”、 “流浪”和“ 漂泊” , “我正在酝酿着 一个更长远的、更冒险的流浪”(母 性的 ) , “我们现在是异乡人了 ” (旅途上的插话 ) , “是第一次 /从流浪 的路上/我回到家乡”(妈妈、我、和 我唱的歌 ) , “流浪到底是加害了我,或 者加惠了我呢?” (寻觅 ) , “又得赶 路了”(门里门外 ) , “旅程渺茫 ” (漂瓶 )等等。 “回归”与“流浪”这组 意象是全程贯穿这种“ 恋母 ”现象的两道 互相依缠、互相对撞的红线, “苦难” 正 是生命腾挪在“ 回归” 与“流浪”这两道红 线上的全部精神诠释。彭燕郊的“还乡” 是在追求像土地那样能安放人们灵魂的 家园。 它和民间宗教密切相关。彭燕郊 是反对偶像崇拜的,如散文诗编个故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事 、 天喜天怒 、 铁腕就是因人 间政治造神活动而做的,作品对人们的 愚昧和狂热表示义愤,也对掌握生杀予 夺大权和“恩赐 ”别人命运的 “神”表示了 极度不满。不过,这毫不妨碍彭燕郊朝 着信仰叩首。他的信仰是超越的,不是 政治领袖和简单的社会观念。在他的精 神世界里, “母爱 ”本身就是信仰或精神 支柱。它像头顶上的那一线蔚蓝,虽然 没有在具体的作品言明,但是, “母爱” 总会恰到好处出现在作品中主人公身陷 在精神的罅隙深谷之时,给人以解脱, 给人以希望。比如在节奏感中,诗 人几乎以乞灵的口气在说:“回到母亲 的怀抱吧”,以期摆脱烦躁的心情,比 如在怀厦门中,诗人又几乎是以基 督徒般的圣洁口吻在诉说:“我怀念厦 门/如同羔羊怀念它的慈母。 ”当然, 还有对大地的礼赞,比如“赞美大地的 青春/歌颂大地的少壮/为了美好的理想/ 哪怕征途是怎样的悠长/ 我 是必定要这样做的呵/我是看到了并且听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到了春天”( 春天大地的诱惑 ) , 这也很有些唱诗班的咏叹语调和圣徒感 恩时的性情。所以,彭燕郊歌颂无论是 具体的“母爱 ”,还是执着地书写 “大地”, 都充分地显示了他是有着一种对母性的 “拜物”情结。这种情结由来有很多,我 们想,其中之一即南方柔性的地域文化 所致:“南方是美丽的所在/那里有母性 的南中国海,海样慈爱的我的母亲” (母性 ) ,另一个就是开篇所谈到的 “妈祖”偶像的问题,众所周知, “妈祖”在 南中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虽然只 有金山农民画和我的选择,历史 的规定等少数诗文里出现过“妈祖” 意 象,但是,我们认定,出生在离湄公岛 上十分近的彭燕郊是受到了相关的熏陶, 比如“心中有妈祖,也精神集中,临危 不慌,自然无难无灾” 这样的信念应该 早就植入了他的心田。 “妈祖 ”和“母亲”之 间是有着精神同构的。彭燕郊是把对妈 祖的崇拜转移到了“ 恋母”之中,或许现 代中国是个去魅的时代语境,或许他曾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以革命者身份出现,所以在诗歌中对宗 教神话中的“ 妈祖” 就直观性的表述较少。 它是民族情感的延伸。大地是母 亲,祖国也是母亲。大地是有国界的, 母亲是有民族之分的。特别是近代中国 以来,我们的民族是命运多舛的,西方 帝国主义的铁蹄在我们的大地肆意蹂躏, 祖国母亲痛苦不堪。因此,对祖国、对 我们的土地的关爱与保卫,就是儿女们 对母亲的忠贞的爱和真诚的回馈。叛离 与作恶,就是对祖国和母亲的忤逆不孝, 是“狼子蛇心 ”,将受到历史和人民的谴 责、惩罚。彭燕郊跃上诗歌之马,也就 是踏上战马之时,做了个“战争之子” 。 在他的诗歌中,对母亲的爱恋和对祖国 大地的爱恋常常是同一的,这两个意象 不分你我,温情的人伦之爱和崇高的民 族之情水乳交融,比如“ 我知道,我们 的土地母亲/血和奶水都没有枯竭,也不 会枯竭/秋天呵/请接受我的爱”(秋天 是我的季节 ) , “母性的南中国海养育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我明洁的童心/她把宽阔的姿态遗传给我, 她那起伏的胸脯/曾经是我的摇篮” (母性的 ) , “画里的母亲们 /好像 春天/第一道阳光/照射到北国的雪原上/ 阳光透过雪/阳光照进了泥土/阳光接触 到大地母亲的怀抱” ,诗人的内在情感 真真切切,文字珠圆玉润。当然,也有 不少诗作就直呼“ 祖国” 、 “中国的土地”的, 清楚地显示敌我的情感界线之分明,比 如:“点缀在中国的土地上的/你可耻的 伤疤皇军的碉堡”(冬日 ) , “祖国呵/我爱你/今天的艰苦的战斗” (雪天 ) , “在春天,祖国的大地 /为了 预告将来的日子里的/洋溢的幸福” (春天大地的诱惑 ) , “死/不能改 变他的面容/他的响彻祖国大地和天空的 /永生的歌”(在这边,呼唤着 ) , “注 视着/中国的每一寸土地”(退出中国 ) ,等等。 以上种种应是构成了彭燕郊诉诸 “母爱”的深沉土壤,不过,这里面有还 有直接的现实原因和个人遭遇促使他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文学主题上向“ 母爱” 靠拢。 20 世纪的人们生活在一个看似特 别强悍,实际上却很脆弱、无助、孤望 的时代整个东西方世界是秩序失衡、 价值迭变的,现代中国是多灾多难的、 人文精神危机四伏的。中国文化进入了 全面与深刻的嬗变之中,文化急先锋们 效仿西哲大声地喊出了“ 重估一切价值 ” 的口号,暴风骤雨式地掀翻了“孔家店” , 传统的道德根基、价值体系等被掀得个 天翻地覆。重建人文精神大厦因而成了 中国的最重大、最迫切、历时最长的时 代重任。 与之同时,从个人遭遇来讲,彭 燕郊生平具体所遭遇的苦难有:家境之 困、战争之苦、肺病之患、殇子之痛、 生活之窘、牢狱之灾、流转之劳、不明 之冤、失落之伤、边缘之冷在表现 形式上,它就转化成了诗人在心路历程 上的“国难”、 “家难”、 “人难” 的三部曲时 代语境,准确地说,这应是时代赋予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巧合的是,在思想芽苗刚抽枝之 时,彭燕郊的内心里入住了一般人难以 理解的精神痛苦,宏观氛围与人生遭遇 就更共同铸就了他思想本体上的“虚无” 。 但是,他从不是在“ 虚无”中沉沦,绝不 是佛道传人。诗人以自己的生存诠释了 “生生”之要义。这和鲁迅先生的 “反抗 绝望”、胡风的 “主观战斗精神 ”构成了 一脉相承。当然,彭燕郊本来就是汲取 他们的思想长成的。从根本上说,诗人 的“虚无”的思想是派生于现代性转型语 境,同时又必须在如此语境之下抗战 “虚无”。这就是命运安排或历史规定好 了的悖论。这一悖论渗透到诗人的创作 之中就分孽出了更多的矛盾组合:集体 与个人、理性与感情、乡野与城市、技 术与人文、战争与和平、人类与自然、 出走与回归、批他与自批、自主与异化、 欲望与道德以及苦与乐、进与退、生与 死等等。诗人的情感维度就这些矛盾之 中形成艺术的张力,鲜明深刻地表述了 世纪苦魂。心灵的挣扎需要慰藉,就像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整个人类的灵魂在无序多变的现代转型 社会里亟待精神家园来庇护、来安放。 同时,诗人希冀这种慰藉最终成为抗战 “虚无”的真正利器。是什么能承担起这 样的重任呢?彭燕郊理直气壮地认为那 肯定不是宗教,甚至对艾略特求助基督 的想法颇有微词。彭氏自己也没有绘出 供人参考的蓝图,所谓的建构只是个人 的体验与感受之上。诗歌中的他在孤苦 绝望时,最要想到的就是母性这个概念, 需要回到心灵的子宫抚慰伤口和求得皈 依,在感恩人生、回馈生活时,他最不 能忘记的还是母性这个概念。童年的记 忆让他对“母亲 ”这个意象情有独钟,扩 而广之,就是“ 母体” 、 “大地”、 “土地” 、 “家园”、 “祖国”,相关的就是“水” 、 “光” 等柔性的意象。它们构成了彭燕郊诗歌 中的最核心意象,联结了诗人整个的创 作历程。这些物象就是他所设想的精神 支柱或心灵寓所。没有了精神支柱和心 灵寓所,于是“ 漂泊” 成了现代人的心灵 身份证,这又同诗人本人具体四处飘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的行踪而无从情归故里构成了形而上与 形而下的合二为一。 “漂泊 ”的意象也就 强烈地诉说着回归精神家园的焦渴。 “母爱 ”从另一侧面意味着人应该 做永不长大的孩子,像小孩一样充满生 命活力,以童年的真诚和单纯立人,以 “赤子”之心对世界保持爱意和美感,最 高的境界就是“ 混沌初开”,这是阅尽所 有苦难和洞彻人生要义之后,最终生命 的起点初发婴儿。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彭燕郊的 写作就是建立对人的生存状况、人的历 史境遇、人的命运的观照和思考之上, 他就是一个绝对的人文主义者,表达了 “新民”的理想。与众不同的是,他没有 简单地挟西学自重,更没有高谈阔论大 理论,而是以沉默的也是持久的写作姿 态,以自己的战斗人生在现代性语境中 的体验为最客观、最感性的写作资源, 在诗路历程中勾勒了一条前文间接所分 析到的若隐若现的主题副线,即从“哀 其不幸、怒其不争” 地批判老中国儿女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愚昧、沉闷、落后和从日本帝国主义、 国民党政府残害生命中礼赞人性的尊严 与高贵开始,到“ 文革” 中 “无可奈何中 有些激愤”地反思国民的丑陋、龌龊的 一面,在到八九十年代总结生平心路历 程中拷问自我,拷问普遍人性。彭燕郊 以顽强的生命力和鲜活的人格意志参与 了 20 世纪的世界和中国的心灵嬗变以 及它们的痛苦。与之同时,他几乎参与 新诗成型之后的现场,一生经历过了 “抗战写作”、 “七月派写作”、 “狱中写作” 、 “潜在写作”、 “归来者写作”、 “九十年代” 写作、 “新世纪写作 ”等等。本着 “终点也 不是结束”( 旋梯 )的旋梯思维,他 朝着永无止境的艺术方向挺进,形成了 前文所分析到的各个时期的鲜明个性。 但总而言之,他在诗艺坐标系的纵轴上 还是勾画出了一以贯之的风貌。 第一、崇高型的美学风格。总体看来, 彭燕郊的诗歌底色是苦难与悲愤的,文 字里面渗透着一股深沉的沉郁顿挫之气。 这就是诗歌美学上的崇高性的集中表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6 彭燕郊是反对浪漫主义不切实际的空想 和近乎矫情的挥霍情感,主张战斗人生。 前期作为“七月 ”派的一员,他是拥护胡 风的“肉搏”文艺思想的,认同 “五四”文 学理念的,所以批判小市民,反对庸俗、 愚昧、落后的国民劣根性,歌颂革命和 抗战,也写战斗过程的艰苦和北方天气 的恶劣,表现出直面人生的勇气和介入 生活的积极态度,没有一般青春写作的 惆怅和迷惘,如果有苦闷的话,那也是 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个人小怨小戚,表 现出对民族和土地的痛切性思考和现代 意识渗入内心所带来的惶惑。在桂林时 期,彭燕郊虽然不再写战争,好像远离 了宏大叙述,但是,他绝没有睡在温柔 乡里,而是对现代性的感受更深了,对 转型文化中的中国时代特征思考更凝重 了,像荒原上的独立屋 、 倾斜的原 野就是诗人反思现代化进程中的“成 果”,很有历史厚度和文化意蕴的。总 的看来,他是精神战士,沉重是他的写 作职责,崇高感也是他的文学整体审美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7 气质,也是和现代诗以思想取胜一致的。 第二、杰出的发现意象和营构意 象的能力。在意象的把握这一点上,聂 绀弩很早就惊讶地称赞彭燕郊能把“一 个水磨、一匹小牛,一个死人的出殡, 一根冬青树的开花” 纳入审美范围之内。 不错,对于真正的文学家来说,其笔下 的意象绝对不是臆想出来的,而是发现 的。这种发现来自“ 众目睽睽 ”之下而他 们浑然不觉,令人拍案叫绝的意象是他 们的慧眼而来的。这种发现属于“惊人” 发现,不应止于一般性某事某物洞察之 中,而应深入抓住一些更具有文化意蕴 和历史深度的本质,它总能给人意味深 长的思考和启迪。关于这点聂绀弩没有 充分地展开的,同时只有这点出彩才能 显示大作家与小作家的区别,正如前面 我们提到过鲁迅所发现的“吃人” 意象、 “挖掘”意象、 “看客”意象等,这些都是深 入人心和社会的,所以鲁迅是非同寻常 的。综合性地起来看,在这点上彭燕郊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8 也是有其过人之处的。最直接的一个例 证就是,他对“ 母爱” 意象超出一般意义 的运用和理解,这形象地标明了现代人 遭遇到的无助、痛苦、孤独、尴尬、焦 躁、压抑、反思等现代性情绪时的迫切 心理诉求。而在整个过程之中,他都显 示出一个重视体验性的作家的个性,以 自己的主观激情和生命感受融入其中, 作品总体与观念图解无关。现代人的苦 难只从鲜活的生命中才能流露出来。除 了对“母爱”这一宏大意象的把握,堪称 中国现当代诗史的一个独特而醒目的存 在。 第三、现代诗歌意识下的多种形 式探索和实验。作为一个对生活、对生 存很忠实的诗人,彭燕郊却是对文学的 现代主义和西方现代诗的成果很“饕餮” 。 一上诗歌之路,他在山国之中就展 现了凡尔哈尼、波特莱尔式的风采,而 后来对“雪天 ”的不厌其烦的描写,就有 象征主义的尝试, “雪天” 对应着北国人 民的生存之苦和抗战的艰苦卓绝。他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9 桂林前期诗歌中表示对工业文明的反思 和对农业文明的眷恋,这充分地突显出 了他的现代主义写作情怀。这种处在 “喜新”与“恋旧”之间的矛盾情感挣扎本 身就印证了他的现代意识。如上种种迹 象表明,他已经跃入了与世界诗潮对话 的行列之中。在后来的创作生涯中,他 参照波特莱尔、艾略特等前人的诗学理 念,并结合新文学的本土资源,还有个 性化的艺术选择,在诗歌形式上形成了 两个突出的特点。首先、诗歌的散文化。 散文化是现代诗歌运动的必要趋向,在 诗学主张上,彭燕郊严格反对新诗格律 化和走古典主义的路子。我们知道,散 文化从内在精神上来讲,它是对自由的, 属于现代性的追求。尽管彭燕郊本人并 不能用自由主义者知识分子来概括,尽 管他的写作中闪现过新诗格律化的现象, 但是,他的整个创作生涯之中对散文化 的贯彻是最彻底的,这完全不像一些曾 是新诗运动的干将,到了晚年屈从一些 特定的社会和思潮和老年心态,又回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0 了古典的律绝句之中。彭燕郊不仅对分 行诗的散文化坚决拥趸,而且对似乎更 自由的散文诗十分热情,通过表达的自 由,他是想把现代人的情感与意志尽情 地释放出来;其次、在表达技巧上不断 探索和打破常规。现代诗歌反对格律化 就是因为它的僵化,现代诗以形式的变 幻和技巧的新创来为艺术活力和创作激 情。有研究者说过,彭燕郊的每一首诗 都是一个形式。的确,彭燕郊的确对现 代诗的形式探索是不遗余力。在他的诗 路历程中,一开始就有了马雅可夫斯基 的“楼梯”诗,战斗之风的结构是和彭燕 郊前期所具有的战士精神相匹配的。 送租鸡使用的是对话体,这是现代 诗的“戏剧化策略 ”的路踪,客观冷静的 书写中包含着矛盾和冲突的结构,产生 了更发人深省的艺术感染力。进入八九 十年代后,彭燕郊实验诗歌形式的程度 是无以复加的,更加注重结构和意象的 对应关系。除了结构这种现代性的安排 之外,他还不断地尝试使用现代诗的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1 他表现手法或修辞。总体说来,彭燕郊 是顺应现代诗的潮流的,并以实践推动 中国新诗朝着现代化的发展。不过,他 一直处在不停地处在试验之中,在一些 方面无法定型,比如在结构方面,他很 看重过诗歌结构与深层意象,但是有时 候很厌弃,觉得这很矫情,他也试用一 些“戏剧化”策略,但是他绝不一以贯之。 第四、力保“ 五四”语言风格。诗 歌是语言的艺术。新诗建构过程的中心 任务就是对如何正确使用现代语言,让 其释放出最大的艺术能量。在特殊的历 史时期,诗歌一度成为战斗的武器和宣 传的工具,充分发挥其功利的作用。而 这个景观的出现,首先就是要以语言为 通道的。民间化、口语化成了时髦的趋 求。彭燕郊亲历过这样的诗歌现场。但 是,他马上意识到,作为文学艺术,如 此而为是行不通的。语言本身所具有的 美感要丢失。1950 年代,在文艺为工农 兵服务的大时代氛围之中,他收集过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2 歌民谣,也意识到它们里面也有一些很 有营养。所以,在 1980 年代初,他写 过一些“农事诗 ”,很有些口语化的味道, 不过那绝对不是农民语言的翻版。总的 来说,他一直是在保持书面语的纯正, 民间口语只是一种补充而已,这种书面 语准确地说,就是“ 五四”语言风格。它 首先主要表现是血性语言。众所周知, “五四”文学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并 在主要表现一代人的“ 哀与愁 ”中充满了 民族的忧患意识和文化变革的愿望。正 如前面所提到的,彭燕郊的文字底色是 苦难与悲愤的,这不正是“五四” 语言的 继承?这就是血性的。它没有肆意的喧 嚣和率性的轻浮,而是和其承载着的主 题一样的厚重与充满感情,它没有嘻皮 士的玩世不恭,只有反讽心态下的尴尬 和苦恼、无聊。透过纸面,我们看到的 是鲜活的生命感。其次,它是一种极为 亲近而又典雅尊贵的。和文言不同, “五 四”拒绝了它的装腔作势和苍白的说教, 击溃了文言的“ 止乎礼仪”的“中和之美”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3 之下压抑感,语言和人的内在情感更贴 近变了,在这点上,彭燕郊感到无边的 苦闷时,他都能以文学宣泄自虐情绪, 用语言来完成肉体的报复。同时, “五四” 语言也是典雅尊贵的,这是因为除了它 是承载的是厚重的历史使命,另一个方 面,作为一种启蒙载体,它是为一般知 识分子所拥有的,对历史、对人性,它 拥有自己的内在道义感和价值批判的优 越性,正和其人格力保某种高贵的同时, 他的语言世界里总是充满自审和审他的 声音,表现出对世俗、对异化的人性、 对强势社会等等距离,显示出高贵的言 语姿态。最后,它也是开放性和综合性 的。文言相对封闭性较强些。 “五四” 语 言是开放的,它在汲取一切有价值和对 自身补益的成分。彭燕郊在写作语言上 是保持开放心态的,比如他对民间语言 的运用,同时,他还能根据时代的需要, 走出矜持。 2007 年 6 月 16 日, 第 2 届“诗歌与人 ”颁奖典礼会上,彭燕 郊获得“诗歌与人 诗人奖 ”;同年 11 月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4 11 日,中国现代文学馆等单位主办的 “纪念中国散文诗 90 周年颁奖会 ”,彭 燕郊和郭风、耿林莽、李耕四人获得 “中国散文诗终生艺术成就奖” 。这两个 奖项,一是“ 民间” ,一是 “官方”所颁发 的。它们颇有些象征意味,昭示着近些 年来的人们对彭燕郊的了解与认同程度。 当然,单从奖项而言,彭燕郊或许更愿 接受缪斯颁发给他一枚“ 终生劳动者 ”奖 章什么的,他的生命就是文学,生命尚 存,创作活力和诗歌精神就从不退休, 生生不息。近年来文艺界对彭燕郊愈来 愈认同与重视正和陈辛劳、聂绀弩等人 给予他的叫好,和胡风、邵荃麟、葛琴、 钟敬文等人更是对其创作水平的不断精 进以及艺术特色的凸现表示欣赏与寄予 厚望,和文学史家蓝海(田仲济)予以 “小艾青”之说进行概括与评价保持了某 种连通。彭燕郊留给诗史的财富的不只 是不少堪称经典的作品如混沌初开 、 生生:多位一体以及山国 、 妈 妈,我和我唱的歌 、 风前大树 、 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5 的泼水节 、 画仙人掌 、 漂瓶 、 旋 梯 、 无色透明的下午等等,他是一 个正如有着独到而深刻诗学思想指导的 创作者,他的创作是和中国新诗的流转、 发展、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的,因而这些 是给中国新诗运动的本身带去启示的。 这主要表现如下的几点: 第一、新诗与人文精神的关系问 题。正如本书已总结过了彭燕郊的创作 基点在于人的生存状况、人的历史境遇、 人的命运的观照和思考之上,他是一个 绝对的人文主义者,表达了“新民” 的理 想。放眼整个新诗史,像彭燕郊这般持 久而痛苦地以至于终其一生地书写人的 不足、人的苦难、人的失落、人的危机, 又热忱而坚毅地呼吁人的尊严,特别是 人的精神归属感的诗人和作家,不可不 谓鲜矣。尽管彭燕郊对“ 一切美的东西 都很痴迷”,但在他看来,诗歌不能耽 于纯美,要有思考的力量,要关注着宏 大和永恒的东西。而且尤为可贵的是, 他又没有高打着思想家的幌子,他对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6 文精神思考化入了或者就是他的诗歌, 诗歌是在完成着人性的拯救和对精神家 园的追索。因此,这一切也就意味着诗 歌绝不是停留在一己悲欢的感怀,绝不 止步于一般风物人情的抒写。所以,他 从诗学上坚决地反对浪漫主义的,而力 主现代诗从气质上属于严肃而沉重的, 他的诗歌有时虽然感于某人某事而发, 但其内核上具有人的本质性和历史的穿 透性。在中国新诗史上,对人这个存在 物,对生命进行深刻体验思索的,冯至、 穆旦还有其他一些“ 九叶诗人 ”等有过, 但是,由于历史和其他原因,他们难以 坚持和不断深入下去,同时也是过多的 倚仗西学资源,缺少对生活和生命的最 深刻的、最鲜活的体验。相形之下,彭 燕郊在苦难中体验,对生命的原始感受, 更持久、更深入、更生动。他一生都在 呼唤“母爱”和甘愿做个“赤子”,这就应 是其应对现代意识而发出的心声。21 世 纪依然是会是一个高科技主宰世纪,各 种政治、社会、文化问题依然严峻而层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7 出不穷,危及着人类,中国现在以至于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依然还是文化转 型中前行而说到底,所有的事情和 问题都是源自人类自身,所以,诗歌是 不是可以多观照人类自身和思考人类自 身?我们的诗作者是应有着博大的人文 精神心胸,走出自我,勇于直面,诚于 书写。 第二、新诗与自由化的关系问题。 新诗相对于中国古典诗词,其内潜而又 最鲜明的精神特质或许就在于它的自由。 但是,理论上较为系统化,创作上有着 卓著业绩的,在新诗史上其影响力最大 的流派之一“ 新月派”是主张形成新 的格律。而且,在政治和文学关系相当 紧密的现当代文学史上, “民间口语化” 新诗运动所占章节不少,究其实际,它 就等于“政治口号 +民间韵语” 运动,这 是另种路向的古典化诉求。对此,彭燕 郊是不以为然的。他是主张散文化,写 自由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崇尚自 由诗的,主要有两脉,一是“七月派” ,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8 一是“九叶派 ”。显然, “九叶派”又是主要 征援西方诗学而来。 “七月派 ”对西学也 是敞开的,但是,这个流派对自由诗的 拥抱更多还是基于内在的需要。因为这 个流派的话语姿态是相对丰富与独特的。 它是属于“左翼 ”,受到国民党的压抑的 同时,又保持着个性,在整个“左翼” 方 阵也是孤立和无助的。在“左右夹击” 中 如何突围,释放情感?这自然而然地倾 向于一种自由无碍的表达方式,自由诗 就成了必要和必然。不难看出,这种 “自由”不是来源于一种无拘无束和率性 而为,反而是局促和逼迫之后的冲抉, 是对现代意识的必然迸发。这种的体验 嵌入了彭燕郊的心灵结构。所以,在日 后各种艰难困苦的生存境遇中,他更加 深入体会到了自由诗之可贵,所以为之 守护一生。 “新月派 ”曾经是中国典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