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08—2020卫生资源配置标准_第1页
四川省2008—2020卫生资源配置标准_第2页
四川省2008—2020卫生资源配置标准_第3页
四川省2008—2020卫生资源配置标准_第4页
四川省2008—2020卫生资源配置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印发 四川省 2008-2020 卫生资源配置标准( 2011年修订版) 的通知 各市(州)卫生局、发改委、财政局: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各市(州)区域卫生规划工作,提高区 域卫生规划的质量和效率,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 6 号)、 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川委发2009 21 号)、 2008-2020 四川省 卫生资源配置标准 (川卫办发 200967 号)中第八章第三十条的要求 “在有效期 内,可根据情况变化适时调整,每 3 至 5 年修改一次”,并结 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居民健康需求,省卫生厅、省发 改委、省财政厅对 2009 年公布的2008-2020 四川省卫生资 源配置标准进行了修订,现将2008-2020 四川省卫生资源 配置标准(2011 年修订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四川省 2008-2020 卫生资源配置标准(2011 年 修订版) 2、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参照 省卫生厅 省发改委 省财政厅 二 O 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附件 l: 四川省 20082020 卫生资源配置标准 (2011 年修订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合理配置 卫生资源,提高卫生资源配置的公 平性和利用效率,完善我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医疗卫 生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 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 号)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 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川委发2009 21 号) ,结 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居民的健康需求,制定 本标准。 第二条 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是政府对卫生资源实施宏 观调控的手段,是卫生行政部门实施全行业管理的基础,是 指导各市( 州) 政府制定区域卫生规划的依据。 第三条 本标准立足于我省 卫生资源现状,遵循均衡分 布原则,需求导向原则和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通过调 整存量、优化增量、合理布局,着力形成公平与效率兼顾的 卫生资源配置格局。 第四条 本标准中全省分 为三类区域。一类地区为成都 市和攀枝花市,三类地区为甘孜州、阿坝州和凉山州,其余 地区为二类地区。 第五条 本标准中卫生资源包括区域内政府举办和社 会资本举办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以及相应配备的人员、 床位、设备、经费等。鼓励新增医疗卫生资源更多地由社会 资本举办。 第二章 机构 第六条 卫生机构设置要考虑区域服务人口和服务面 积,逐步改变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机构设置为以卫生服务区 域为基础的机构设置,对设置重叠、职能交叉、效率低下的 卫生机构进行调整,以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第七条 按照城乡统 筹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要求, 通过调整城乡卫生管理体制和服务模式,逐步建立起覆盖城 乡居民的城乡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 服务均等化。 第八条 卫生机构围绕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设置。 (一) 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 省级:设置一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一所妇幼保健机构, 一所卫生监督机构,一所精神卫生机构,一所职业病防治机 构。 市(州)级:设置一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一所妇幼保健机 构,一所卫生监督机构,一所紧急救援机构,一所中心血站 (血液中心 ),一所精神 卫生机构。少数市(州)可根据实际情况 增强综合医院精神科服务能力,不设独立精神卫生机构。 县(市、区)级:设置一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一所妇幼保 健机构,一所卫生监督机构,一所紧急救援机构。各县可根 据实际情况将紧急救援机构与综合医院合并设置。对精神病 防治任务重,所属市(州)区域内精神专科床位设置总量缺口 较大的,可设置一所精神卫生机构。1 0 万人口以下的县,可 将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机构合并为一所防保机构,卫生 监督机构独立设置。 (二) 医疗服务机构的设置。 省级:根据事业发展需要设置综合、中医、专科等医疗服 务机构。 市(州)级:至少设立一所综合医院,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中 医医院、专科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 县(市、区)级:人口 l0 万以上的县(市)设 置一所综合医院、 一所中(藏 )医院;10 万人口以下的县,可将县人民医院、县中 (藏) 医院合并为一所 综合医疗机构;原则上每个县设置一所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80 万人以上的县允许设置三级综合医院。 社区:城区人口每 3-10 万人设置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其他医疗机构。 乡(镇)级:每个乡镇设一所乡镇卫生院。在城乡统筹试点 地区,乡镇卫生院可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化。 村级: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置 1 所村卫生室,人口较多 或居住分散、群众就医不便的行政村可酌情增设 1-2 所村卫 生室,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原则上不设村卫生室。 (三) 其它卫生机构的设置。 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设置医学教育、医 学科研等其它卫生机构。 第三章 床位 第九条床位数量标准。全省平均每千人口病床数 3.8 4.7 张,全省床位总数控制在 44 万张以内。 一类地区:每千人口病床数 5.57.0 张; 二类地区:每千人口病床数 3.44.2 张; 三类地区:每千人口病床数 4.35.6 张; 第十条床位结构标准。社会办医疗机构床位数占区域内 总床位数的比例不低于 20。城市和农村的病床数原则上 按 4:6 配置。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能设置观察床和 康复病床,其总量控制在城市病床的 30以下。在农村,县 级医疗机构与乡镇卫生院的病床数原则上按照 6:4 配置。 第十一条 各级医疗机构应将平均住院日数控制在 9 天以下,提高病床使用效率。 第十二条 每床占用建筑面积。 综合医院:200300 张床位,每床 80 平方米;400500 张床位,每床 83 平方米;600-700 张床位,每床 86 平方米; 800900 张床位,每床 88 平方米;1000 床及以上,每床 90 平方米。 专科医院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 乡镇卫生院:无床,每院 200-300 平方米;1-20 床,每院 3001100 平方米;21-99 床,每床 50-55 平方米。 第四章 人员 第十三条 卫生人力配置以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 为基础。按照执业医师法和护士管理条例的要求,建立 和完善卫生人力的准入制度。 第十四条 执业(助理 )医师数量标准。全省每千人口执 业医师数为 l.92.4 人;全省执业医师总量为 1 6.221.7 万 人。 一类地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为 2.83.6 人; 二类地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为 l.7-2.2 人; 三类地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为 2.22.9 入; 全省执业医师分为专科医师和全科医师两类,二者比例 按 8:2 配置。不同区域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配置比。 第十五条 注册护 士数量标准。全省每千人口注册护士 数为 1.72.7 人;全省注册护士总量为 15.724.8 万人。 一类地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为 2.54.0 人; 二类地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为 1.52.4 人; 三类地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为 2.O3.2 人; 第十六条 医技人 员配置。医疗机构执业医师与医技人 员的配置比为 l:0.32。不同层次医疗机构可根据需要适当调 整医技人员的配置比。 第十七条 疾病控制中心人 员配置。全省疾病控制人员 总数为 1.3-2.3 万人,每万人口为 l.42.6 人。 一类地区:每万人口疾病控制人员数为 2.22.9 人; 二类地区:每万人口疾病控制人员数为 1.2-2.2 人; 三类地区:每万人口疾病控制人员数为 2.6-6.0 人; 第十八条 妇幼保健人 员配置。全省妇幼保健人员总数 为 1.42.1 万人,每万人口为 l.5-2.3 人。 一类地区:每万人口妇幼保健人员数为 2.0-2.6 人; 二类地区:每万人口妇幼保健人员数为 1.3-2.1 人; 三类地区:每万人口妇幼保健人员数为 2.55.2 人; 第十九条 卫生监 督人员配置。全省卫生监督人员总数 为 0.91.4 万人,每万人口为 l1.5 人。 一类地区:每万人口卫生监督人员数为 1.3-1.6 人; 二类地区:每万人口卫生监督人员数为 0.9-1.4 人; 三类地区:每万人口卫生监督人员数为 1.3-2.5 人; 第五章 设备 第二十条 设备配置的原则。 (1)分级原则:按照卫生机构不同层次能级需要配置。 (2)适宜原则:以当地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及经济承受能力 选择适宜技术和适宜设备。 (3)资源共享原则:新技术、新设备、大型高档精密设备, 坚持资源共享和集中使用,提高使用效益。 (4)条件具备原则:设备配置要有技术人员和配套条件的 保证。 第二十一条 设备 配置标准以大型医用设备为重点,执 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严格审批手续,降 低收费标准,调控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总量。 第六章 经费 第二十二条 各级 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要随经济发 展逐年增加,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 幅度。 第七章 信息 第二十三条 建设覆盖全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的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 建设卫生信息平台、卫生信息专网和全省统一的符合国 家标准规范的健康卡。完善以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基本医 保、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管理等五大领域为主的医药卫生各 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并实现系统整合。 每县建立一个县(市、区)级数据中心;少数市(州)可根据 实际情况统一建立市(州)级数据中心,不再建设分县的数据 中心。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置应用终端。 第二十四条 推进 医院信息化建设。将数字化和远程医 疗作为医院发展的重要内容,达到国家数字化医院建设有关 要求:实施区域卫生协同建设,逐步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协同 服务和信息共享。 第二十五条 建立完善 卫生资源数据库。以电子健康档 案和电子病历为重点的建设卫生资源数据库,推进医疗卫生 机构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医疗与医保 之间、医疗与药品供应之间的数据共享。加强卫生信息化标 准规范建设和数据安全及管理。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标准有效时限至 2020 年,在有效期内, 可根据情况变化适时调整,每 3 至 5 年修改一次。 第二十七条本标准为长期标准,其目标值服务于“健康 四川 2020”计划提出的 战略目标,各地依据本标准制足区域 卫生规划并分阶段实施。 第二十八条 各市(州)政府根据本标准制定区域卫生规 划,并报经省人民政府授权的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卫生 厅批复后组织实施。 第二十九条 本标准由省卫生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 负责解释,从颁布之日起实施。此前颁布的有关规定与本标 准不符的,以本标准为准。 附件 2: 21 年市(州)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参照 地市(州 ) 2020 预测 人口 医生 护士 医技人员 药剂人员 疾控人员 妇保人员 卫生监督人 员 床位 成都市 1156.46 32334-41910 29097-46258 10347-13411 5794-7510 2471-3257 2408-2920 1503-1850 63605-80952 自贡市 333.77 5704-7256 5133-8010 1825-2322 1022-1300 419-717 428-862 300-467 11348-14018 攀枝花 市 118.26 3307-4286 2975-4730 1058-1371 593-768 257-339 246-304 154-189 6504-8278 泸州市 515.34 887-11203 7926-12368 2818-3585 1578-2008 607-1112 661-1206 464-721 17500-21644 德阳市 387.41 6621-8422 5958-9298 3119-3695 1186-1509 459-842 497-776 349-542 13172-16271 绵阳市 550.12 9402-11960 8461-13203 3009-3827 1684-2143 648-1187 705-1094 495-770 18704-23105 广元市 314.82 5380-6844 4842-7556 1722-2190 964-1226 370-679 404-625 283-441 10704-13222 遂宁市 395.78 6764-8604 6087-9499 3164-2753 1212-1542 465-853 507-785 356-554 13457-16623 内江市 440.45 7527-9575 6774-10571 2409-3064 1349-1716 528-968 565-893 396-617 14975-18499 乐山市 359.15 6138-7808 11705-18266 1964-2499 1100-1399 429-786 460-725 323-503 12211-15084 南充市 761.08 13007-16546 5445-8497 4162-5295 2331-2965 891-1634 976-1506 685-1066 25877-31965 眉山市 354.03 6050-7697 8554-13348 1936-2463 1084-1379 419-768 454-707 319-496 12037-14869 宜宾市 556.16 9505-12091 10983-17138 3042-3869 1703-2167 658-1026 713-1112 201-779 18909-23359 广安市 482.06 8238-10480 7414-11569 2636-3354 1476-1878 566-1038 618-957 434-675 16390-20247 达州市 714.08 12204-15524 10983-17138 3905-4968 2187-2782 822-1506 915-1389 64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