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的分类与研究_第1页
教育目的的分类与研究_第2页
教育目的的分类与研究_第3页
教育目的的分类与研究_第4页
教育目的的分类与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教育目的的分类与研究 【摘 要】教育目的是根据社会 发展和阶级利益的需要提出的培养人的 质量和规格的总设想,是教育者对受教 育者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影响活动所 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教育作为社会主要 意识形态控制工具,它的发展及其目的 的制定都有必要的理论和现实依据。由 于教育主客体立场、价值观的不同,所 以对教育结果的期待也各异。鉴于以往 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的教育 状况,结合新时期我国教育需求,对教 育目的进行分类研究具有现实必要性。 中国论文网 /5/view-5481578.htm 【关键词】教育目的;主体客体; 分类研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到生产力、生 产关系、受教育者身心等客观因素的制 约,同时教育目的也是一种关于教育过 程预期的价值取向,而社会对于教育结 果预期的期待较为复杂。在这些因素的 共同作用下,教育目的的价值选择各异。 以下对教育目的的分类充分考虑了上述 因素,鉴于以往的分类复杂、零散,我 主要从主体和客体的角度出发进行系统 分类和研究。 教育主体主要包括国家立法、行 政部门和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宗教组 织及能对教育活动产生影响的经济实力 集团、教育团体、教育实体、教育过程 当事人(教师、家长等) 。教育客体指 接受教育的个人。不难看出,教育主客 体之间有着阶级立场、利益需求等方面 的差别,所以教育主客体都有各自的教 育目标,同时作为社会统一体它们又有 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 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 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统一了教育主客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体的教育目的。 一、基于主体的教育目的分类与 研究 (一)外在的教育目的 所谓外在的教育目的,即作为主 体的社会既定的教育目的,是通过合法 形式确立下来的 ,又被称为“ 正规的教 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看似是基于社 会整体的发展和个人进步的理想状态,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难掩教育主体支配 性地位所带来的弊端。其次,制定教育 目的时太过依赖教育的外化功能,最终 导致教育过程的形式化。所以我认为这 种教育目的是基于主体的教育目的。 (二)内在的教育目的 内在的教育目的是指个体主体 (教师、家长)当事人的目的,这些个 体主体通常是因为自己的切身利益而对 教育行为产生目的性指导。这种目的是 隐性的,不明显的,不会通过条文或书 面形式确定下来,所以也被称为“隐性 的教育目的” 。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三)社会本位论 从社会本位出发制定的教育目的 主张以社会的价值为核心,充分考虑了 社会发展的需要,忽视了个人对社会的 反作用。这种理论认为社会是个人存在 和发展的基础,没有社会的发展就不可 能有个人的发展,个人的一切都从社会 中来。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教育目的忽 视了个性的发展,带有盲目的集体主义 色彩。 (四)应然的教育目的 应然即应该的样子,通常应然的 教育目的是主体通过方针政策、法律条 文、规定等形式确定下来的,它从社会 的实际出发还原教育的本来面目。因为 这种教育目的的确定是宏观层面的,兼 顾了不同名族,不同地区,不同习俗, 所以它具有统一性、理想性、概括性等 特征。应然的教育目的更多地表现为主 观的愿望,尽管过于理想化,但是作为 价值观宣传工具和国家大政教育方针, 制定应然的教育目的是必不可少的。这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也是教育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和社会的 典型特征。 二、基于客体的教育目的分类与 研究 (一)个人本位论 这是一种与社会本位论相对立的 教育目的论调。个人本位强调突出人的 价值,彰显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 作用。因此教育目的的制定集中反映了 个人在精神、物质等方面的发展需求, 最终导致个人私欲的膨胀,教育也失去 了它本来的意义。 康德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其 在康德论教育中说到“人的自由具 有至高无上的价值。自由的人是不需要 管束的,因为他的行为与绝对命令融于 一体,只有那些受动物的本能所支配而 不明白做人的目的的人才需要管束。 ”人 的自由是无法超出社会的,主张绝对自 由的个人本位主义在教育目的的制定上 是偏颇的。 (二)实然的目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实然即本来的样子,实然的教育 目的即教育当事人(客体)从个体自身 出发理解、执行的教育目的。实然的教 育目的是一种片面、扭曲的教育观,功 利色彩浓厚,例如教育中存在的以分数、 升学为目的应试教育,偏离了素质教育 的轨道。 三、主客体统一的教育目的 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经历了几个 阶段的变化。1957 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 会议上指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因该是 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2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 出:“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 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这 也是有关教育目的的规定。后又历经几 次新的阐释,到 2002 年 11 月,中国共 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新世 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方针, 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 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虽然我国的教 育目的的表诉不断发展变化,但是它的 精神实质没有变化,即培养全面发展的 社会主义建设者。例如九年义务教育、 免费师范生教育都是国家为社会主义建 设公费培养人才的政策。这种教育目的 的制定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最 终目的是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教育是关系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 大事,教育兴,则国兴。对教育目的的 分类是为了在制定教育目的的时候能从 主客体中寻求统一。首先,在“外在的 教育目的”和 “内在的教育目的 ”之间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