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培训_第1页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培训_第2页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培训_第3页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培训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 本次培训主要内容如下: 1.多重耐药菌定义 2.多重耐药菌增加的原因 3.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措施 一、多重耐药菌的定义: 是指对三类(氨基糖苷类、红霉素、内酰胺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 物同时耐药的细菌,而不是同一类三种。包括 MRSA、VRE、泛耐鲍曼不动杆 菌、铜绿假单胞菌 Pa、产超广谱 内酰胺酶(ESBL)的肠杆菌及肺克等。 2、多重耐药菌的危害: 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现已遍布全球,在社区或医院中可引起散发、 交叉传播,甚至暴发流行,对婴幼儿、免疫缺陷者和老年人的威胁尤大。因 MDRO 感染应用常用抗菌药物(多数 -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 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后的效果欠佳,故已成为治疗上的棘手问题,并伴有 较高的病死率。 3、我国耐药现状 MRSA 60-80%; ESBL s 30-50%; 肺炎链球菌耐青霉素(PRSP):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增加,大城市 40- 50%; Pa 对亚胺培南耐药达 30%。 4、MDRO 增加的原因 1.存在耐药机制:细菌天然存在或后天因为基因突变或转移得到了耐药 基因,使细菌能抵抗抗菌药物的杀伤作用。 2.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造成对基因突变及耐药基因转移的耐药菌 进行了筛选。 3.通过医护人员手的传播,在患者间发生交叉感染,在医院内或社区中 传播。 5、我国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1.我国抗菌药物使用不当现象极其严重,细菌耐药率上升,是世界上耐 药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2.抗菌药物销售占药物总量的 35-40%,用药排序前 15 位中抗菌药物占 10-11 种。 3.全国 40 家综合性大医院抗菌药物金额占药物总金额 1/3 以上。 4.每年滥用抗菌药物造成的经济损失100 亿元。西方国家用药排序前 15 位中,抗菌药物仅占 1-2 种,金额占总金额的 2-21%。 6、MDRO 预防控制措施 1、重视和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重点抓特殊耐药菌的监测、 控制和管理,一旦发现 MRSA、VRE、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 菌等,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协助该部门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从医疗、护理、 临床检验、感染控制等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 的传播。 2、开展对多重耐药菌监测:卫生部 2008 年 6 月 27 日下发关于加强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卫办医发2008130 号文件) 。我院根据 “通知”精神,于 2008 年 12 月下发了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关于加强多重耐 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资一医【2008】193 号) ,从 2009 年 1 月起开 展了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 3、预防和控制传播:定植菌患者的处理:采取有效清除(鼻腔卫生、 口腔卫生、手卫生等)加隔离措施,有条件采用单间隔离,无条件可进行床旁 隔离并挂“接触隔离”标识;对多重耐药菌感染者,采取目标性用药(根据药 敏试验结果)加接触隔离。具体措施如下: 1) 、加强手卫生: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 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 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 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穿脱隔离衣前后,摘 手套后;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 后;处理药物或配餐前,都应当实施手卫生。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 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2) 、严格实施消毒隔离:a、 对感染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 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 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 者安置在同一房间。b、进行床旁隔离时,在床栏上标贴接触隔离标识,以提醒 医务人员以及家属。当实施床旁隔离时,应先诊疗护理其他病人,MDRO 感染 病人安排在最后。c 、在该病人转送去其他科室时,必须由一名工作人员陪同, 并向接收方说明对该病人应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d、尽量限制探视人数,并 嘱探视者严格执行手卫生。 e、 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 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 分泌物、痰液、粪便时,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病房每日通风换气;桌面、 窗台、床架每天用 20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一桌一巾,用后彻底消毒。f、 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等应专用。其他不能专 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 ,在每次使用后必须用 1000mg/L 有效氯溶液擦 拭消毒。 g、会诊及进行床旁诊断(如拍片、心电图)的仪器必须在检查后, 用 75%酒精进行擦拭三遍消毒。 h、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 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 1000mg/L 有效氯溶液擦拭消毒。 i、使用过的抹布、 拖布必须用 1000mg/L 有效氯溶液浸泡消毒处理。j、患者解除隔离、转床或出 院,应对房间所有物品或表面进行彻底终末消毒。k、医疗废物应密闭直接送处 置室,不得暂存于治疗车、治疗室或其他场所。连续 3 个标本(每次间隔24 小时)均未培养出 MRSA,方可解除隔离解除耐药菌隔离措施 。 3) 、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 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4)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 4、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 (卫办医发 200848 号)要求,在应用抗菌药物之前,尽早采送病原学标本进行涂片染 色及细菌培养,必要时可多次连续采样送检明确致病原,做到合理用药,减少 或者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5、加强教育和培训: 开展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及预防、控制措施等 方面知识的培训,强化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视,掌握 并实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策略和措施,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7、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 (【2009】 38 号) 1、严格控制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 :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 菌药物,确需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 术前 0.5-2 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 手术时间超过 3 小时或失血量大于 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 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 24 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 48 小时。 2、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 则中“非限制使用” 、 “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的分级管理原则,建立健 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 3、以下药物作为“特殊使用”类别管理: 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 头孢匹罗、头孢噻利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 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比阿培南等 。多肽类与其他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去甲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等。 4、抗真菌药物: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口服液、注射剂) , 伏立康唑(口服剂、注射剂) ,两性霉素 B 含脂制剂等 。 “特殊使用”抗菌药 物须经由药事管理委员会认定、专家会诊同意,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 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后方可使用。医师在临床使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时要 严格掌握适应证,药师要严格审核处方。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 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 1 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5、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 :1).对细菌耐药率超过 30% 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2).对细菌耐药率超过 40%的 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3).对细菌耐药率超过 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 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