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下建筑结构中的降水措施及施工工艺_第1页
浅谈地下建筑结构中的降水措施及施工工艺_第2页
浅谈地下建筑结构中的降水措施及施工工艺_第3页
浅谈地下建筑结构中的降水措施及施工工艺_第4页
浅谈地下建筑结构中的降水措施及施工工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浅谈地下建筑结构中的降水措施及 施工工艺 【摘 要】在地下水位较高的透 水层(如沙类土及粉土)中进行基坑开 挖施工时,由于坑内外的水位差大,较 易产生潜蚀、流沙、管涌、突涌等渗透 破坏现象,导致基坑侧壁失稳,直接影 响到地下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性能,现 就基坑中的降水措施与施工工艺做简单 介绍与汇总。 中国论文网 /5/view-5349584.htm 【关键词】地下水位;排水;基 坑;地下建筑物 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各种大型工程越来越多,如水电站、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交桥、高层建筑等,这些大型工程的基 础普遍较深,当各类基础、基坑工程施 工达到地下水面以下时,就要考虑到基 坑降水。基坑降水问题已经成为工程建 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基坑排水的意义 基坑开挖中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 措施时,意义如下: 1)有效防止基坑坡面和基底的 渗水,使基坑在开挖期间保持干燥状态, 从而有利于机械化施工。 2)增加基坑边坡的稳定性和基 坑底板的稳定性,防止边坡上或基底土 层的流失。这是因为基坑开挖至地下水 以下时,周围的地下水向坑内渗流,从 而产生渗透力,对边坡和基底产生了不 利影响。降低基坑周围地下水位至开挖 面以下时,不仅保持了基底的干燥,而 且消除了渗透力的影响,防止流沙的产 生,从而增加了边坡和基底的稳定性。 3)减少土体含水量,有效提高 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减少支护体系的变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形,提高土体固节强度,增加土中有效 应力。对于放坡开挖而言可提高边坡的 稳定性;对于支护开挖可增加被动区土 抗力,减少主动区土体侧压力,从而提 高支护体系的稳定度和强度保证,减少 支护体系的变形。降低地下水位,减少 土体含水量,提高土体固结程度,减少 土中孔隙水压力,增加土中有效应力。 4)保护降水基坑周围环境,如 保护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道等的安全。 2、基坑降水方法 2.1 明沟排水 明沟排水是指在基坑内设置排水 明沟或渗渠和集水井,然后用水泵讲水 抽出基坑外的降水方法。明沟排水(简 称明排)一般适用于土层比较密实,坑 壁较稳定,基坑较浅,降水深度不大, 坑底不会产生流沙和管涌等降水工程。 2.1.1 明沟排水的使用条件 (1)地质条件。场地为较为密 实的、分选好的土层,特别是带有一定 胶结度或粘稠度的土层时,由于其渗透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性低,渗流量较少,在地下水流出时, 边坡仍稳定,即使在挖土方时,底部可 能会出现短期翻浆或轻微变动,但对地 基无损害,所以适宜明排;当地层土质 为硬质粘土夹无水源补给的砂土透镜体 或薄层时,由于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其 所存储的少量水会很快流出而被疏干, 有利于明排。 (2)水文条件。场地含水层为 上层滞水或潜水时,其补给水源较远, 渗透性较弱,渗水量不大时,一般可以 考虑采用明排降水。 (3)挖土方法。当采用拉铲挖 斗机、反向铲和抓斗挖土机等机械挖土 时,为避免由于挖土过程中出现的临时 侵泡而影响施工,对含水层为砂、卵石 的降水工程,也可以采用明排降水。 2.1.2 明沟排水工程的布置 随着基坑的开挖,当基坑深度接 近地下水位时,沿基坑四周(基础轮廓 线以外,基坑边缘坡脚 0.3m 内)设置 排水沟或渗渠,在基坑四角或每隔 30-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40m 设一直径为 0.7-0.8m 的集水井,沟 底宽大于 0.3m,坡度为 0.5%-1.0%,沟 底比基坑底低 0.3-0.5m,集水井底比排 水沟底低 0.5-1.0m。集水井容积大小取 决于排水沟的来水量和水泵的排水量, 宜保证泵停抽后 30min 内基坑坑底不被 地下水淹没。 2.2 轻型井点降水 2.2.1 轻型井点降水原理及适用 条件。轻型井点抽水是真空作用抽水, 其由井点管、过滤管、集水总管、支管、 阀门等组成管路系统,井由抽水设备启 动,在井点系统中形成真空,并在井点 周围一定范围形成一个真空区,真空区 通过砂井扩展到一定范围。 2.2.2 轻型井点工程的布置。轻型 井点系统的平面布置由基坑的平面形状、 大小,要求降深,地下水流向和地基岩 性等因素决定,可布置成环形、U 形或 线性等,一般沿基坑外缘 1.0-1.5m 布置。 当降水基坑为矩形、圆形、三角形,或 呈不规则形状时,常采用环形封闭式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U 形井点布置。 2.3 喷射井点降水 喷射井点系统由高压水泵、供水 总管、井点管、喷射器、测真空管、排 水总管及循环水箱组成。喷射井点降水 设备较简单,排水深度大,可达 8- 20m,比多层轻型井点降水设备少,基 坑土方开挖量少,施工快,费用低。本 工艺标准适用于基坑开挖较深、降水深 度大于 6m、土渗透系数为 3-50m/d 的 砂土或渗透系数为 0.1-3m/d 的粉土、粉 砂、淤泥质土、粉质黏土中的降水工程。 2.4 电渗井点降水 电渗井点降水一般只适用于含水 层渗透系数较小(0.1m/d)的饱和黏土, 特别是在淤泥和淤泥质黏土中的降水。 由于黏性土的颗粒较小,地下水流动十 分困难,其中仅自由水在孔隙中流动, 其他部分地下水则处于被毛细管吸附的 约束状态,不能再压力水头作用下参与 流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3、降水工程施工工艺 3.1 集水坑明沟排水 (1)在基坑底或开挖面,沿基 坑边一侧、二侧、四周或中央设排水明 沟(分普通明沟排水和分层明沟排水两 种) ,在基坑四角或坑边设置集水井, 使地下水沿排水沟流入集水井中,然后 用抽水设备抽出基坑外。 (2)排水沟可挖成土沟,也可 用砖砌;集水井壁可砌干砖,或用竹板、 竹片、混凝土管支撑加固;当基坑挖至 设计标高时,集水井底宜铺约 0.3m 厚 的碎石滤层。 (3)排水设备宜采用潜水泵、 离心泵或污水泵,水泵的选型可根据排 水量大小及基坑深度选用。 (4)当基坑深度较大,地下水 位较高且多层土中上部有透水性较强的 土层时,可在边坡不同高度分段的平台 上设置多层明沟,分层排除上部土层中 的地下水(即分层明沟排水法) 。 3.2 井点降水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1)成孔方法。成孔方法分为 人工成孔法、机械钻孔法和水冲法。其 中机械钻孔法分为钢绳冲击钻、螺旋、 正循环和反循环回转钻进方法。 (2)成井工艺。成井工艺包括 成孔后的冲孔换浆、井管安装、填砾、 孔口封闭止水和试抽。 4、结束语 基坑降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