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紫砂壶陶刻艺术_第1页
漫谈紫砂壶陶刻艺术_第2页
漫谈紫砂壶陶刻艺术_第3页
漫谈紫砂壶陶刻艺术_第4页
漫谈紫砂壶陶刻艺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漫谈紫砂壶陶刻艺术 摘 要:“ 字依壶传,壶 随字贵”一句道尽了陶刻艺术的高度价 值。作为中国陶瓷艺苑中一颗璨的明珠, 紫砂壶将精湛的工艺和古典文化相结合, 既是方便实用的品茗佳器,又是一种非 常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再经过陶刻大家 的锦上添花,更具传承传世之价值,非 常值得藏家选择收藏。 中国论文网 /7/view-12730345.htm 关键词:紫砂壶;陶刻;历史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5312(2015)35-0024-01 紫砂壶以传统文化为源、工艺美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术为根、茶文化为媒的紫砂壶艺以其独 有的丰富柔和的质感、良好理化性能, 切茗、切壶、切情的铭文与妙趣横生的 款识融中国传统文化于一体,以其独特 的形态与内涵携短短几百年的年轻生命, 承载上下五千年众多文化元素之精髓, 成为中国具有文人气质、民族特色的文 化瑰宝闻名于世。作为鉴赏紫砂壶的 “泥、形、工、饰 ”四要素之一的装饰工 艺,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和沉淀,其形 式和手法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最为 主要的一种装饰方法便是陶刻。它充分 利用紫砂泥料所固有的本色和特性,诗、 书、画、印四位一体,撷取古诗词之佳 句,缀以书法、绘画,配以遒劲的金石 刀法,使壶艺与陶刻取得完美和谐的统 一,成为具有高雅气质和浓郁文化的实 用艺术品。 一、紫砂壶陶刻的发展历史 紫砂壶中的陶刻装饰,是由制 壶艺人署名落款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 装饰形式,最早见于元代壶铭“且吃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清隐”五字草书, 至明代,供春、时大 彬等名家所制紫砂壶都刻有作者的姓名 和制作年代,一般都刻于壶的底部或壶 盖的子口下等不显眼处。在清代嘉靖、 道光年间陶刻装饰已趋于成熟,曼生的 参与使当时的紫砂壶一改过去的繁琐, 设计出简洁、明快、新颖、美观的造型, 线面结合较多,体现了设计功能与形式 的统一,大面积的空白留得干净利索, 让诗、书、画、印尽情发挥,从而将诗、 书、画、印集为一体,达到完美统一。 曼生以博大精深的艺术胸怀积极参与及 倡导壶上金石文化艺术。他经常构思出 样,由杨彭年等人施工造壶,他与一众 幕友撰词、书画并铭刻。由于陈曼生的 倡导及一批金石书画家的参与,打开了 紫砂壶步入艺术殿堂的通道,推动了紫 砂陶刻的发展和紫砂壶艺的繁荣,发扬 光大了紫砂艺术。 二、紫砂陶刻的刀法 紫砂壶陶刻的刀法主要是借鉴 我国古代碑刻、篆刻而形成的一种独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的刀法。它既不同于碑刻。篆刻,又具 有碑刻、篆刻的艺术效果。经过数百年 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丰富多变的 陶刻刀法。陶刻刀法主要分阳刻与阴刻 两大类: 1.阳刻。就是把所要表现的对象 “凸”出来,主要有平刮阳刻、砂地阳刻 等,都属浮雕刻法。 2.阴刻。是指把所要表现的对象 “凹”下去。主要分单刀、双刀二种刀法。 单刀又分刮和刻,是以刀代笔,直接写 刻,轻重、急徐、顿挫得体,刮(比较 浅) ,刻(比较深,金石味浓) 。双刀是 指把所要表现的线条两边下刀,中间起 底。主要有:三角底、圆弧底、平底、 斜底、沙地底、图案底和不规则底等。 另外还有单刀与双刀结合法、沙地加刀 法、多刀法等。单刀与双刀结合法,即 单刀加刀法, ,通常是单刀刻划,再局 部加刀,一般加刀在笔画的起笔与收笔 处。沙地加刀法,即在沙地的局部加刀, 以强调沙地的局部重点。多刀法是在线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条笔画中施以三刀或多刀,以达到所追 求的艺术效果。 以上刀法可以相互参融而形成 另外的刀法,应用时可根据需要运用肘、 腕、指力和转动坯体结合操作,达不到 理想效果时,只要不刻出线形之外,还 可稍作修改,有时可根据线条的变化, 把几种刀法结合起来,形成多变的刀法, 切不可死守一二种刀法,更不能把所有 的有变化的线条都运用同一种刀法来刻。 紫砂壶的陶刻装饰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 工艺,他不但要求作者要具有一定的书 法、绘画基础,还要具有一定的刀法功 力,关键是能把这三者有机地%恰到好 处地结合起来。陶刻刀法既能充分表现 出书法味、国画味,又能表现出书卷气、 金石气。 三、紫砂陶刻的传承与发展 紫砂壶陶刻历史渊源悠久,历经 数代艺人努力探索和创新,积累至今, 才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一件成功的紫砂壶陶刻铭文的作品应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题写切壶,切情,切理的艺术品,用以 记事、寓意、寄情,不仅提高了艺术内 涵和艺术品位,体现了紫砂文化的多面 性,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给人以 历史、文学、哲学、美学的艺术享受与 思考。 “好马备好鞍 ”,也只有这样的作 品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成为世人所爱 的茗品佳作。 因此,新时代的陶刻艺人必须 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加强自身 的文化、艺术、道德修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