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简化 :文学形式的美学考察 形式是一切认知和审美活动的起 始点,一定的内容总是会外现为特定的 形式,从这个意义上看,形式是艺术作 品的本体显现。尼采认为,艺术在本质 上只是向他人传达感受的能力,而这种 能力就在为一定的感受(内容)寻找适 当的形式,因此形式对于艺术家具有头 等重要的意义。王国维指出:“一切 艺术之美在于形式” 。形式美是艺术创 作和欣赏的关键环节,对形式美的研究 一直是文艺学研究的重点,形式美学也 成为文艺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 20 世纪西方文论中,文学形式甚至构成了 “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 的“文学性” 的根本性表征,文学形式的研究一度成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为主流,关于文学的社会学、心理学、 人类学研究,都不能绕开文学形式的研 究。 中国论文网 /5/view-4028841.htm 从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 语义学和新批评派,到结构主义、符号 学,直至解构主义,虽然具体理论、观 点大相径庭,但都从不同方面突出了文 学形式和语言的中心地位。如俄国形式 主义者接受、借鉴索绪尔的语言学观点 和方法来研究文学,认为文学批评主要 应该研究文学自身的内部规律,即研究 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结构等形式上 的特点和功能;新批评派集中研究作品 的“文本”和“肌质”,即作品的语言文字 和各种修辞手法;结构主义超越了新批 评执着于单个作品语言技巧分析的局限, 把具体作品文本看成表面的“言语” ,而 力图透过文本分析,揭示隐藏于深层的 文学总体结构即“ 语言” 或 “普遍的语法”。 纵观 20 世纪语言论转向中的文学理论 研究,对于文学的自律、文学回归自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的贡献不容忽视,但也存在过分夸大文 学形式作用的偏颇。文学具有独特的内 部构造和形式特征,对文学作品的结构 原则、构造方式、韵律、节奏和语言材 料进行集中研究以揭示其形式特征,其 价值是不容否认的。但声称文学是形式 的艺术,必须让形式从内容中解放出来, 使语词从意义中解放出来,认为“文学 性”只存在于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之中, 则存在显见的纯形式追求的误区。 文学形式有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 律,但从根本上来说,这一特点和规律 是由社会文化和文学内容所决定的,文 学形式无法自我规定。因此,在语言、 形式日益受到文学研究重视的今天,有 必要重新审视文学形式这个理论问题。 文学形式是什么?具有怎样的特点和艺 术功能?如何建构?这是本文要探讨的 主要内容。 美国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 “一个艺术家表现的是情感,但并不像 一个大发牢骚的政治家或是像一个正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大哭儿童所表现出来的情感。 ”她指出, 应当从生命认知和感悟这样一层意义上 来表述“文学情感 ”这一概念,它既包括 生命的感受,也包括生命的理解,甚至 还包括生命中那些不易觉察的潜流,她 以隐喻式语言描写文学传达的复杂而又 特殊的情感体验说: 这些东西在我们的感受中就像森 林中的灯光那样变幻不定、互相交叉和 重叠,当它们没有互相抵消和掩盖时, 便又聚集成一定的形状,但这种形状又 在时时地分解着,或是在激烈的冲突中 爆发为激情,或是在这种冲突中变得面 目全非。所有这些交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的主观现实就组成了我们称之为“内在 生命”的东西。 黑格尔说:“ 把满肚子痛苦和欢 乐叫出来也并非音乐” ,情感表现需要 艺术载体。被苏珊朗格称为“内在生命” 的“文学情感 ”微妙而复杂,普通语言无 法精确传达: 这样一种对情感生活的认识,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不能用普通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之所以 不可表达,原因并不在于所要表达的观 念崇高之极、神圣之极或神秘之极,而 是由于情感的存在形式与推理性语言所 具有的形式在逻辑上互不对应,这种不 对应性就使得任何一种精确无误的情感 和情绪概念都不可能由文字语言的逻辑 形式表现出来。 运用普通语言的逻辑形式传达 “文学情感”存在言不尽意的现象:言是 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的, 是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 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 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 其近似。 所以文学的基本问题,是如何用 语言传达语言所不可传达的东西,用语 词创造非语词的境界。 “文学是对语言的 一种诗意运用” ,它不仅运用而且 “重铸 和更新语言使之形成新的样式”,通过 暗示、空白、隐喻、象征等偏离日常语 言的“陌生化 ”手法将“混乱不整”和“隐蔽”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的“内在生命 ”客观化为可见的艺术形式, 从而赋予文学形式“ 表达一切具有无限 细微差别的情感的力量” : 它并不忙于消除歧义,而是将日 常语言中的感觉功能和表情功能挖掘出 来、复活出来。它正面运用并发展了日 常实践语言中的大量歧义和模糊性特征, 正面提升并发展了其非概念、非逻辑、 无功利、无目的,而又充溢着感觉的生 动性、丰富性、新颖性的特征,将语言 的音乐性、形象性、表现性充分凸现出 来,最终将双关、转义、寄托、比喻、 暗示、隐喻等修辞手法发展成为一整套 艺术话语的象征隐喻系统,成为艺 术地掌握世界方式的基本构架,成为艺 术情感整体得以依存的结构方式,也成 为艺术由意义抵达意味的转换之 途 这种“ 陌生化” 的形式相对于文学 情感的复杂和微妙而言反而成为一种恰 当的表达,并因此生成文学的形式意味, 它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有意味的形式 ”( significant form)是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 (Clive Bell)首次提出来的,在其美学 名著艺术中,他指出:“在各个不 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及某种特殊 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 起我们的审美感情。这种线、色的关系 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的形式,我称 之为有意味的形式 。 ”贝尔强调指出, “有意味的形式 ”是艺术品的基本性质, 在艺术品中“ 必定存在着这样一种性质, 没有它,一件艺术品就无法存在;有了 它,从最低程度上说,没有一件艺术作 品是毫无价值的。 ”在“ 有意味的形式 ”这 个美学命题中,贝尔肯定了艺术形式的 重要性,同时又强调赋予形式以生命的 是某种不可名状、无法言传的“审美感 情”(苏珊朗格称之为“ 文学情感 ” 作者注) 。这样, “有意味的形式 ”就与传 统的”美在形式 ”区分开来了。我们可以 这样理解“美在形式 ”,首先它包括自然 和艺术两个方面;其次它指美在外在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物象轮廓而不涉及内质,美在外在线条、 音响、结构的组合而不在于内容;第三 它是从静态的欣赏结果而言的,就是说 它是根据艺术品静态存在方式提供给欣 赏者的审美结果来考察的。而“有意味 的形式”则不同。首先,它不包括自然 美,只指艺术品,只有经过艺术家的 “意匠” 而在作品中创造出来的形式, 才是真正审美意义上的美。其次, “美在 形式”就艺术而言,强调物象轮廓、表 象及其构成的外在图式,而“有意味的 形式”则强调表象和图式应当表现着某 种“审美感情 ”,或者说以某种 “审美感 情”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表象和图式之 中,否则表象和图式徒有空壳而无灵魂。 第三, “有意味的形式 ”是从艺术作为人 为创作或创造这样一个动态结果来提出 问题的。作为艺术的形式,它的结果必 然贯穿有艺术家的“ 意匠”,即为了表现 艺术家某种内在的“ 审美感情 ”而对形式 进行精心安排组合,如果没有如此“意 匠”,形式会呈现出混乱、芜杂、单调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等特征。 从“有意味的形式”与“ 美 在形式”的区别中可以看出, “有意味”意 味着一个创作主体存在于形式之中,意 味着一个表现主体存在于形式之中。艺 术是艺术家创造活动的结果,艺术家手 下的线条、色彩、音响、文字的组合与 结构,它一定要表现着什么,所要表现 的东西就蕴藏在那形式之中,彼此不分。 对于“为什么特定的形式组合会如此深 刻地打动我们” 这个问题,贝尔认为原 因就在于这些特定的形式组合表达了艺 术家感受到的某种情感。这就可以解释 为什么有的复制品没有意味,因为“艺 术作品中的线条、色彩和空间是由艺术 家头脑中的某种东西生发出来的,而这 种东西并没有出现在模仿者的头脑里”, 所以, “创作 有意味的形式 的能力不 依赖于猎鹰般锐利的眼光,而是依赖于 奇特的精神和情感力量。 ”贝尔问道: “创作出来的形式所拥有的,而模仿的 形式所欠缺的东西是什么呢?支配艺术 家的创作的那种神秘的东西又是什么呢?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藏在形式的背后,并由形式传达出来的 东西是什么呢?将创作者和模仿者区分 出来的东西又是什么呢?除了情感,这 种东西会是什么呢?艺术家的形式难道 不是因为表达了某种特定的情感所以才 有意味的吗?它们难道不是因为适合于 这种情感,并围绕着这种情感而组织起 来,所以才会是连贯的吗?它们难道不 是因为传达了这种情感所以才带给我们 快感吗?”可见, “有意味的形式 ” 不是 徒有其表的浮华标志,而是艺术家“内 在生命”外化的 “情感的形式 ”,是变为 形象的内在精神。苏珊朗格认为,理 解艺术与理解艺术形式是同一个过程。 她说: 一个真正的符号,比如一个词, 它仅仅是一个记号,在领会它的意思时, 我们的兴趣就会超出这个词本身而指向 它的概念。词本身仅仅是一个工具,它 的意义存在于它自身之外的地方,一旦 我们把握了它的内涵或识别出某种属于 它的外延的东西,我们便不再需要这个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词了。然而一件艺术品便不相同了,它 并不把欣赏者带往超出它自身之外的意 义中去,如果它们表现的意味离开了表 现这种意味的感性的或诗的形式,这就 意味着无法被我们掌握。 艺术品的“ 意味” 蕴含在 “表现这 种意味的感性的或诗的形式”之中。奥 地利汉斯立克阐述音乐的形式说: 什么可以叫做内容呢?是否就是 乐音本身?当然是的;可是这些乐音已 经具有形式。什么是形式呢?也就是乐 音本身可是这些乐音是已经充实的 形式。 在文学情感的塑型过程中, “形式 赋予文学情感以节奏线条”,成为映照 文学家生命投入的“ 主观形式 ”,在一定 意义上成为内容力量的本体,构成具有 灵魂的结构统一体。韦勒克认为,文学 作品是一个为某种特别审美目的服务的 完整的符号体系或符号结构。传统的内 容与形式的二分法,有可能使人们忽视 文学艺术品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因此,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他采用“材料 ”、 “结构”的说法取代“内容” 、 “形式”,即把“所有一切与审美没有关 系的因素称为材料 ,而把一切与审 美发生关系的因素称为结构 ”。他说: 在一部艺术作品之中,通常被称 之为“内容”或“思想”的东西,作为经过 形象化的意义“ 世界” 的一部分,已经融 入了作品的结构之中虽然我曾向俄 国的形式主义和德国的文体学家学习过, 但我并不想将文学研究限制在声音、韵 文、写作技巧的范围内,或限制在语法 成分或句法结构的范围内;我也并不希 望将文学与语言等同起来。我认为,这 些语言成分可说是构成了两个底层:即 声音层和意义单位层。但是,从这两个 层次上产生出一个由情景、人物和世界 构成的“世界 ”,这个“世界”并不等同于 任何单独的语言因素,尤其是等同于外 在修饰形式的任何成分。我以为,唯一 正确的概念无疑是“ 整体论 ”的概念,它 将艺术品视为一个千差万别的整体,一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个符号结构,然而却是一个隐含着并需 要意义和价值的符号结构。 文学作品的“ 结构”包含了原先的 内容与形式中依审美目的组织起来的部 分,本身就是一个“ 有意味 ”的“充实的 形式”: 文学形式,不是用来捞鱼的网, 逮兔子的夹,它自身便是鱼和兔子。文 学形式不是“ 意义” 的衣服,它是 “意思” 的皮肤连着血肉和骨骼。文学形式不是 “意义”歇息打尖的客栈,而是 “意思”安 居乐业生儿育女的家园。文学形式不是 把你摆渡到“ 意义” 的对岸去的桥或船, 它自身就既是河又是岸。 文学如何创造“ 有意味的形式 ”? 贝尔拈出“意匠 ”。吴甲丰阐释 “意匠”说: “意匠 ,原文为 主观意图 ,又指 制作一个器物(建筑、工艺品,乃至机 器等)之前的规划、图稿(俗称打 样 ) ,在近现代的西方, 意匠一词 适用于一切门类的艺术,含有构思之意。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这个词以往习惯译为设计 ,带有实 用的色彩,我认为用于艺术不如译为 意匠更为适切。 匠作为动词有 计划制作之意, 意匠或心 匠是说一件艺术品的计划制作发自艺 术家的心意。 ”贝尔指出, “意匠”是艺术 家把握审美感情,创造“ 有意味的形式 ” 的具体手段,在创造“ 有意味的形式 ”的 “意匠”经营中,必须遵循 “简化”的原则: “没有简化,艺术不可能存在,因为艺 术家创造的是有意味的形式,而只有简 化才能把有意味的东西从大量无意味的 东西中提取出来。 ”何谓简化?贝尔的回 答是:简化是指去除一切与“有意味的 形式”不相关的细节,从繁杂的事物中 抽离、浓缩出最能激起人们“审美感情” 的东西来,使艺术品中的每一个形式都 变得富有审美意味。也就是说,艺术家 运用尽可能少的形式要素,把丰富复杂 的成分组织成一个有意味的艺术整体, 就称为“简化 ”。从现代学理的角度看, “简化”最基本的意义规定可以描述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在场之量少 ”。 “在场之量少”的描述实际 上内含着一个悖论性的语义结构:“在 场”暗示有“不在场”的存在;“量”兼有对 “质”的逻辑确认。 “在场之量少”作为对 “简化”的意义规定,因此有直接陈述和 间接暗示两个维度:在直接陈述的层面 上,它对在场事物的量化形态作出否定 性的描述,也就是说,它意味着“不多” ; 在间接暗示的维度上, “在场 ”可以同时 暗示“不在场 ”, “量”可以反过来变为对 “质”的指示, “在场之量少”肯定了“不在 场”的“量”与“不在场” 的“ 质”出现的可能 性。所以, “简化 ”是兼赅“在场”与“不在 场”、 “量”与“质” 这既肯定又否定的两个 方面的。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说: “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 简,理当则简,味淡则简,气蕴则简, 品贵则简,神远易含藏不尽则简,故简 为文章尽境。 ”这里的“ 简”一方面指篇幅 简短,词语简易,描述简略,意思简明 等等,这是“ 在场” 的“量”的一面。但同 时它又内含了真实真诚的“意” ,准确精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6 当的“理”,充沛丰盈的“气”,无限丰富 的“神”,这是“简”中所蕴含的“不在场” 的一面、 “质”的一面。如果用简单的形 式传达简单的意义,所产生的只能是简 单的结果,这在艺术中只能导致单调感 和厌倦感,它是“simplicity”而不是贝尔 所理解的“简化 ”。simplicity 是 simple 的 名词形式。simple 的意义包括 easily understood or done(易于理解;易做) ; not complicated(不复杂) ;artless (无 人为) ;insignificant (不重要) ;等等, simplicity 的所有这些义项都是从否定的 角度言说的。 “简化” 则蕴含着否定与肯 定并存的悖论性语义结构,它与丰富、 复杂并不对立, “由艺术概念的统一所导 致的简化性,绝不是与复杂性相对立的 性质,只有当它掌握了世界的无限丰富 性,而不是逃向贫乏和孤立时,才能显 示出简化性的真正优点。 ” 鲁道 夫阿恩海姆指出, “简化”是“在洞察本质 的基础上所掌握的最聪明的组织手段”: “当某件艺术品被誉为具有简化性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7 人们总是指这件作品把丰富的意义和多 样化的形式组织在一个统一结构中。在 这个结构中,所有细节不仅各得其所, 而且各有分工。 ”“简化”主要不在于所用 笔墨的多少,关键在于能不能尽量以经 济的笔墨小中见大、少中见多传达丰富 的意蕴。它不是简单地越过能指跨向所 指,而是通过艺术形式象征或暗示形式 之外、之上的韵味、意趣,所以“简化” 又有强化、复杂化相铺垫。在文学创作 中,它具体表现为执一驭万、举要治繁 的“以少总多 ”。 “以少总多 ”见于刘勰 文心雕 龙物色 篇: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 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瀌瀌 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 草虫之韵。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 沃若,两字连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 遗矣。 “总”,总括之谓,指一种统会力。 罗宗强阐释“ 以少总多” 说:物色纷繁而 析辞尚简,就留有余地,有可能引发联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8 想。因为不是什么都写,而是有所选择, 写出来的可能是最能集中表现情思的部 分,是表现情思焦点的地方,它也就留 有了余地,故所写虽一目了然,而情味 却无穷。所谓物色尽,谓以极简之文辞, 写尽所有物色中神态,非谓写尽所见之 一切物色,亦非谓以繁辞写尽所写物色 之一切方面,盖就其写实质,写传神言, 与上文“物色虽繁,而析辞尚简” 呼应。 正由于以简驭繁,有所表现而又有所不 表现,于所表现者方能穷尽其神态,亦 方能有所含蕴,做到“ 情有余 ”。 “情有余”, 就“有味”。 罗宗强用“ 物色纷繁而析辞尚简 ” 的“析辞尚简 ”、 “物色尽而情有余”的“情 有余”释“以少总多”,张严文心雕龙 文术论诠以“ 用意十分,下语三分 ”的 “下语三分”释“以少总多”,都阐明了形 式愈精粹凝炼,所营构的艺术空间愈大 的美学特征。文学中的形似固然重要, 但写形重在写意,写意重在传神,要表 达作家和创作对象的生气和灵魂,必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9 要使用抽象简化的艺术符号,在形式方 面追求“简”与“淡”,才能达到“虽寥寥数 笔”而“得物之全神”的艺术效果。贝尔 反对自左拉以来那种“ 罗列一大堆无关 的事实”的复制现实的自然主义倾向, 认为“描写入微是现实主义的核心,也 是艺术的脂肪性病变” ,文学所重者 “绝 不是形而下之象,即具体物象的怎样精 细、忠实的描绘,这是不能给人以丰富 的、无穷的想象余地,给人以深刻的精 神的、哲理的启示的” 。摹写入微往 往会沉溺于某一个局部、一个琐碎细节 之中,缺少艺术的统会力,不能产生意 蕴深长的艺术意味。日本当代美学家今 道友信认为,美学与艺术重视的是一种 “基于意象的思考 ”,而不是科学或逻辑 的认知、分析,所以以精确再现为特征 的写实就没有市场,而摆脱物体的外在 形态的束缚,进行自由的创造性的发挥, 符合艺术的美学追求。今道友信认为东 方艺术体现了这一美学追求,他说:所 谓形态,不论是在认识事物的本质或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0 在决定我们的态度上,都不起重要的作 用,重要的倒是以形态为线索寻求所暗 示和超越的东西,这是东方美学和艺术 的主张,也是东方美学所要论证的。否 定形态的绝对性,对形态是认识和艺术 的终点持怀疑态度,认为形态只是透视 无形实在的物的线索,这便是东方美学 的思索,它是着墨不多但寓意深远的写 意画,是很少跌宕起伏却韵味无穷的颂 歌。 “以少总多 ”讲究实处落笔,虚处 经营,实处落笔讲究简约、空灵,它既 真且美,虽少而精,不重在对实境面面 俱到的描摹而在于以实带虚,从而生发 出蕴涵着“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 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的具有泛指 性与多义性的艺术虚境。它是对“简” 与 “繁”、 “淡”与“ 浓” 、 “形”与“神” 、 “实”与“虚” 的辩证关系的把握,它笔少意多、以形 传神、虚实相生,以貌似简约的笔墨传 达深长的意味,建构的是具有生成性的 “有意味的形式 ”。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1 “有意味的形式,即一种情感的 描绘性表现,它反映着难以言表从而无 法确认的感觉形式。 ”它提供的不是一种 确定的形式,而是一种功能性结构,是 一种意向性的关系形式。由这种关系所 指带来的指向性和暗示性,构筑了一个 意味空间:“ 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 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文学之所 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 意。推广地说,美术作品之所以美,不 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小部分,尤其是美 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 ”从艺 术接受的角度看,优秀的艺术品总能最 大限度地调动接受者的想象力,使之主 动积极地发挥其填补艺术空白的心理功 能,这就需要艺术符号本身的简约。著 名艺术史家、艺术理论家冈布里奇认为: 当人们欣赏艺术品时,总是主动地对作 品进行“指导性投射 ”,即把自己心中已 有的心理储存投射到作品的符号形式中 去,以自己的方式连接作品,而这种心 理投射机制的建立,必须要有两个条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2 “一方面无疑得允许观者保留弥合鸿沟 的方式,其次必须给它提供一个屏障 一个空白或不确定的区域以使它 能在上面投射所期望的形象。 ”艺术符号 本身越是质实、确定,观者的心理投射 就越是发挥不出来。反之,如果艺术形 式虽简,但信息量少,其所包蕴的美感 心理和审美情绪贫乏之极,那么这种简 就只是苍白,观者的心理投射作用同样 难以发挥。因此,最能激发观者的心理 投射作用的是那些形简而旨丰的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六安市中医院马店分院劳务派遣制医生岗位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市政建设道路排水系统方案
- 2025年铜川德仁医院招聘(11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生态林园考试题及答案
- 南昌市社会福利院2025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国际专有技术转让合同样式
- 财务劳动合同协议
- 2025年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瑞园路幼儿园招聘教师及保育员5名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重庆渝北区新牌坊小学招聘教师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医学判断试题及答案
- 工业设计方法学
- 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与流程
- 销售公司和生产公司的合作协议
- 新生儿气管导管滑脱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 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第三版)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表格)
- 商品精修教案项目5服装精修
- 小升初简历模板2020免费
- 19-雾在哪里ppt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课件
- DDI定向井难度系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