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罗汉造型特征与艺术传承_第1页
略谈罗汉造型特征与艺术传承_第2页
略谈罗汉造型特征与艺术传承_第3页
略谈罗汉造型特征与艺术传承_第4页
略谈罗汉造型特征与艺术传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略谈罗汉造型特征与艺术传承 坚守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文化 艺术得以传承的内在动因。之所以要坚 守,不仅是因为被坚守者值得为之付出, 更因为坚守者自身的那份执著与坦然。 当年释迦佛于拘尸那迦城涅后,大 弟子迦叶主持了佛教史上的第一次法会 集结,然后以神通力入鸡足山,自延寿 命,直至弥勒下世成佛而出,因说偈言: 我以神通力,当知于此身,以粪扫衣覆, 至弥勒出世,时我为弥勒,教化诸弟子 (阿育王经第七卷) 。迦叶作为佛 陀十大弟子之一,是获得觉悟的修行者, 证得了罗汉果。作为传承佛法和护持佛 法,以迦叶为代表的五百罗汉或十六 (十八)罗汉美术题材的出现,在五浊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恶世的末法时代显得意义极其重大,而 对于艺术传承而言,晚唐以来这种题材 的一再流行,则是艺术传统和匠师精神 得以薪火相传的有效载体之一。 中国论文网 /7/view-12946978.htm 一 绘画史上关于十六罗汉题材的作 品最早可见于唐代,五代前蜀画家张玄 在十六罗汉之前增迦叶、军徒钵叹尊者, 贯休则在十六罗汉之后加庆友、宾头罗 尊者,发展到十八罗汉。十六罗汉后增 加的两位有时是不固定的。入宋以后, 十六罗汉或十八罗汉中又出现降龙、伏 虎罗汉。不过,这些罗汉的职责虽说是 护法、传法,但并不是表现为冷漠的禅 定貌,也不是摆出张扬的孔武状,而是 极尽人间的各种喜乐休闲形态,体现出 鲜明的世俗特征。罗汉形貌在五代北宋 时期形成了梵汉两类,分别是以贯休为 代表的“禅月样 ”(梵) ,和以李公麟为 代表的“龙眠样 ”(汉) 。前者为野逸派, 以梵貌奇古为造型特征:后者为世态相,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以笔墨线条展示艺术品位。包括绘画和 雕塑在内,北宋以后的罗汉艺术大致在 这两种风格的基础上演绎发挥,并成为 最重要的佛教美术主题之一。 在宋金石窟寺造像中,罗汉题材 常作为石窟整体图像的组成部分出现, 包括五百罗汉和十六罗汉(十八罗汉) 。 五百罗汉现存较早实例见于黄陵万佛寺 石窟,是作为释迦涅场景中的组成 部分而雕刻。据学者研究,获得单独尊 崇的五百罗汉造像似乎在五代时就颇为 兴盛,但目前缺乏那种早期的实物存世。 现存的五百罗汉堂中最有名的是成都宝 光寺、北京碧云寺、武汉归元寺、苏州 西园寺等 4 处(俗称“ 清代四大罗汉堂 ”) 。 石窟寺中的十六罗汉,较早实例 亦见于陕北宋金石窟中,比如子长钟山 北宋第 3 窟中就有表现完整的十六罗汉 高浮雕,此中有后世喜闻乐见的降龙罗 汉和伏虎_ 汉。十六罗汉和洞窟中涅 集场景、弥勒佛组合出现,反映出传法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和护法的宗教内涵和坚守佛法的意义。 除了石窟寺中的石刻造像外,还有数量 众多的泥塑造像,后者在造型风格和技 巧上更值得关注和探讨,其日趋独立并 向高度成熟的程式化发展,为雕塑艺术 风格的演变提供有效例证。 二 长子崇庆寺三大士殿主像为观音、 文殊、普贤三大士,其两侧配有十六罗 汉。十六罗汉姿态各异,外貌特征多有 高鼻深目的胡僧形象(图 1) ,是梵貌奇 古造型的代表,这种造型应是受同时代 佛画家的粉本影响所致。三大士为大乘 菩萨行中最著名的三位大菩萨,十六罗 汉与之组合,其弘法的内涵明显。山东 长清灵岩寺千佛殿主尊是释迦佛,两侧 分别是药师佛和阿弥陀佛,这是流行于 唐宋时期净土信仰的反映。大殿上最值 得注意的是四十余尊宋、明时期的罗汉, 其形象多作高僧大德的样貌(图 2) ,在 衣装表现上,不仅高度还原了当时僧人 的衣着装束,还在衣料质感、人体结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上都得到了恰如其分的表现。净土信仰 与罗汉的组合,同样传达出罗汉弘法的 宗教内涵。两处寺院的彩塑罗汉,在造 像上恰好对应了野逸的梵貌奇古和世态 的高僧大德样。两者的雕塑手法也区别 明显,前者稠密的衣褶线条,似乎与流 行于世的绘画相似:而后者舒展流畅的 僧装衣纹,体现出更令人信服的写实技 巧。 河北易县八佛洼辽代陶质彩塑罗 汉(图 3) ,可以说是罗汉造像中的精品 之作。这些散布在世界各地最重要博物 馆中的宗教美术典范之作,以其生动的 容貌和真实的衣褶,呈现出宋辽时期匠 师们所获得的艺术成就,梁思成先生甚 至将其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精品相比。这 些罗汉像写实程度的不断提高,反映了 佛教造像世俗化的特征日趋明显。罗汉 作为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而得正果的觉 者,却具备尘世中人的各种形态,其双 重特性为古代艺术家们提供了广阔的创 作空间。因此,这些世俗气息浓郁的罗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汉造像,在造型上印证了赵孟所认为 的“画人物以得其性情为妙” 的要旨。事 实上,也正是这种人间情态的恣意表现, 罗汉题材的美术创作才保持着经久不衰 的生命力,成为美术史上为人所乐道的 艺术形式(图 4) 。 这些不同时代的罗汉造像,在古 代雕塑中不仅数量众多,很多实例还是 代表当时雕塑水准之作。上述崇庆寺三 大士殿的十六罗汉,在雕塑技法上较此 前石刻造像有明显不同之处,其稠密的 衣褶和流动的线条,显然是依据绘画粉 本并独自表现的结果。灵岩寺千佛殿罗 汉的衣纹舒展流畅,疏密穿插关系合理, 具有极高的写实水准。泥塑具象写实的 造型特征,实际上与此前唐五代的石刻 造像有明显区别,后者由于石质材料的 雕刻特征,衣纹多贴身表现,空间的起 伏变化有一定限制,但泥塑却可以脱离 这种局限,从而使内在的躯体结构与外 在的着衣表现在空间上获得更客观的塑 造。这种塑造特征不仅在易县辽代陶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彩塑罗汉中得以充分展现,还在明代的 彩塑中获得有效继承。平遥双林寺罗汉 殿的十六罗汉衣纹线主次分明、穿插有 序,显然是在此前实例上的继续发展。 此外,该寺的这些罗汉,不仅在衣装塑 造上获得成功,还在裸露的人体结构上 雕塑了更真实的人体解剖结构。可以看 出,这些明代的罗汉在延续既有优良传 统的同时,还形成了高度程式化和世俗 化的塑造规则。 三 近几天读到孙振华博士观念先 于历史一封无法寄出的信的文章, 文中分析中国古人没有留下雕塑史这件 事,可从三个方面判断,大意是:其一, 中国古人没有把雕塑当成一门艺术:其 二,古代的雕塑内容只零散出现在绘画 史中:其三,古人观念中不将雕塑当作 一个整体看。据此,他认为这是艺术史 的观念先于艺术史的绝好案例。这种说 法很有意思,从一定角度解释了中国古 代雕塑发展滞后于绘画和理论欠发展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状况。不过,不同时代雕塑实例的大量 遗存,为我们重新考察和重构古代雕塑 历程提供现场的依据,此中罗汉造像题 材的一再延续,则是两宋以来古代雕塑 风格演变最有效的证据链。值得注意的 是,前段时间,作为第 34 届世界艺术 史大会特展之一的“ 华彩之塑 山西 古代彩塑艺术研究与传承专题展”,是 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山西古代彩塑工艺 传承专题展。近日,这一展览又在位于 景德镇中央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研究所美 术馆展出,期间召开了有全国各大美院 参加的古代雕塑教学研讨会。值得注意 的是,会场布置的大幅双林寺罗汉照片, 广受每一位观者赞赏。这一展览和研讨 会的举办,显示出当前艺术界对古代文 化资源的重视,以及美术学院雕塑教学、 实践在艺术传承和创新上的努力。 罗汉信仰的流行,反映了佛教信 众对于传法和护法的内在需求,而罗汉 不同情状的外在特征,则为美术创作提 供了极大的表现空间。罗汉最初是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