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书写的古今演变及现代性转化_第1页
疾病书写的古今演变及现代性转化_第2页
疾病书写的古今演变及现代性转化_第3页
疾病书写的古今演变及现代性转化_第4页
疾病书写的古今演变及现代性转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疾病书写的古今演变及现代性转化 摘要: 疾病书写是文学的一个 重要主题。明清小说中对疾病的描写是 神秘的,疾病源于道德的缺失或是无可 避免的天命,疾病的治疗当然也与道德 的回归或者宗教的救赎相关。随着“五 四”思想界对科学和理性的崇尚,传统 小说中附在疾病书写上的魅影逐渐消散, 疾病作为守旧者的隐喻,在描写上也更 符合临床医学的病理特征,疾病的治疗 方法和治疗空间的转变,都体现了现代 医学在中国的发展。与传统知识分子自 信地成为“社会之疾 ”的诊治者相比,现 代小说中常常出现“ 诊” 和 “治”的分离,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现代知识分子 的诞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中国论文网 /4/view-12685671.htm 关键词: 疾病;诊断;治疗; 描写;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I207.41;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10208 疾病和治疗贯穿了整个人类的文 化史,中国早期的甲骨文上就记载了先 民用鱼、枣以及艾叶治疗疾病的卜辞。 黄帝内经是先秦时期论述疾病和养 生的最为重要的文献,它奠定了中医治 疗的理论基础。随着人们对于医疗知识 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明清时期已经形成 了稳定成熟的中医体系,各种有关医疗 和疾病的记载见之于历史作品、笔记小 说等文学体裁中。从十六世纪开始,传 教士将西医带入中国,开启了中国医疗 现代化的萌芽。到了“ 五四 ”新文化运动 时期, “五四”知识分子们以先锋激进的 姿态批判传统文化,鲁迅、郭沫若等一 批人更是有着学习西医的经历,他们看 待疾病的眼光就更科学、更理性,他们 作品中的疾病也就更具现代性,成为中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国文学向现代性转化的一个重要表征。 一、 疾病的生成:从道德的惩 戒、天命到社会达尔文主义 作为一种破坏人身体健康的反面 力量,疾病如何诞生,这成了思考疾病 文化的一个重要话题。人类早期的先民 常常将疾病归结为一种神秘的因素,即 神魔的作祟或者是神对于人类罪恶的惩 罚。 俄狄浦斯中,因为杀害了前忒 拜城国王的人一直没有受到惩罚,所以 瘟疫就肆无忌惮地吞噬国人的性命。 圣经中也有诸多因为做坏事而遭到 天惩(生病)的事例。中国民间至今流 传的“驱瘟神 ”等巫术仪式其实也就是神 魔导致疾病这一观念的表现。 疾病作为道德惩罚的艺术描写, 在中国明清小说中也有很多例子。 醒 世姻缘传中薛素姐是一个悍泼的女人, 她的丈夫经常受其虐待,后来一个高僧 指点她丈夫虔诚持诵金刚经 ,薛素 姐因此便“渐觉心慌眼跳,肉战魂惊, 恶梦常侵,饮食减少” ,疾病渐生直至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卧床不起”。 金瓶梅中的疾病也同 样作为一种惩戒而存在,西门庆是一个 成功的商人,他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勾结 党羽,投机倒把,诓骗行贿,无恶不作, 钱财助长了他私欲的极度膨胀,他甚至 宣称:“就使强奸了嫦娥,和奸了织女, 拐了许飞琼,盗了西王母的女儿,也不 减我泼天富贵” ,纵欲无度下,西门庆 最终肾水枯竭而死。身体的出轨和狂欢 成了作者对社会症结的诊断,西门庆的 悲惨下场告诉人们,这种背离道德的生 活必将导致疾病,最终夺取人的性命。 道德的缺失导致疾病,是明清小 说常用的叙事模式,除此之外,明清小 说中的疾病还是人无法避免的“天命” 。 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命题, “天命” 不仅意味着受命之人有着异人之处,更 为重要的是, “天命” 还是无限崇高的先 验存在以及故事的内在动力。 红楼梦 中黛玉之病就是这种“ 天命 ”观的表现, 林黛玉刚出场时,众人见她“身体面庞 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在轮回的发轫之 初, “天命”就给疾病“命名”:“西方灵河 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 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 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 复得雨露滋养,遂脱却草胎木质,得换 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 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 水为汤。只因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 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为了 报答石头的灌溉之恩,绛珠仙子要“把 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 了”。在小说中,除了黛玉的疾病外, 天命作为形上之道,还具象为种种神秘 现象的内在关联, 红楼梦中宝玉失 玉精神失常之前,大观园中一棵枯萎多 年的海棠死而复活并开了花,接着元妃 染疾身亡,这些都使得宝玉的失常脱离 了医理范畴而成为神秘的因缘际会中的 一环。通过“ 天命” 书写疾病,曹雪芹展 示了一种对人自身命运的自省以及对个 人和社会强烈的悲剧意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到了“ 五四” 时期, “在小说中, 病字的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古代小说, 更远远高于十七年小说” ,而 “病字出现 频率高的作品也通常被认为是更具代表 性的五四小说作品” 。谭光辉: 症状的症状:疾病隐喻与中国现代小 说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年,第 182 页。新文学“重写” 了传 统的这一母题, “疾病” 的隐喻意义发生 了改变,新文学中的疾病大多与被旧势 力压迫的人或者是守旧者相关,而那些 站在新文化运动的洪流之中,勇于与旧 的家庭斗争甚至决裂的人们,总是那样 的健康而富有朝气。 家中的梅表姐 和红楼梦的林黛玉一样也身患肺病, 而且她们和心仪之人的爱情都没有得到 家族权威的合法认证,但是梅的疾病却 是个人被礼教压制的外在表征。梅的恋 人觉新,善良但却软弱,生命之重使他 一次次妥协,他的身体虽然没有如同梅 一样快速地走向灭亡,但是作者也在小 说中一次次地提到他的咳嗽以及吐血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一系列疾病加深的症状。再比如秋 中的枚表弟,他生活在一个守旧的家庭 中,懦弱胆小,他的生活完全在父亲周 伯涛的导演下演绎,甚至他的结婚仪式 也只是成为封建礼教的一场表演,他 “穿着长袍马褂,听人指挥,举动呆板, 衣服宽大,活象一个傀儡”,在属于他 自己的“重要的喜庆的日子” , “他已经感 觉到了压迫,却没有得着自己盼望的鼓 舞和安慰。这种情形更减少了他的喜悦, 增加了他的恐惧” 。没有自由、没有属 于自己的快乐,枚以一个瘦弱、苍白、 胆怯的可怜虫形象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 除了这些被封建礼教压抑后患病的青年 外,恪守家庭规范或者是礼教的执行者 们,同样也成了封建伦常的陪葬者,这 之中典型的要算高老太爷和二叔克明, 作为封建守旧人物的代表,他们用礼教 教育子弟,在扼杀青年人幸福和自由的 同时,他们自己也逐渐地病入膏肓并走 向死亡。在这一富有代表性的小说中,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进化论思想得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以展现,封建礼教的身体力行者或者妥 协于封建礼教的人们,都成了社会进化 洪流中的被淘汰者,身体的疾病在这里 是个人在社会洪流中被淘汰的隐喻,既 来源于医学意义上长期压抑后产生的身 体病变,同时也源于社会达尔文意义上 的优胜劣汰。 “五四” 运动是一 场思想的运动,巴金笔下的“疾病” 在传 统的外衣下,其内核发生了质变,身体 之疾就是思想之疾,巴金刻意用新旧两 种思想的冲突来凸显新思潮的锐不可当。 与巴金不同,张爱玲认为“五四” 是无情 的,她总是与历史保持距离进而虚化历 史,并力图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提炼 出自己的人生哲学,但她还是无奈地看 到,她所爱的颓靡守旧的普通人,在新 的潮流面前, “疾病” 同样以象征的方式 暴力地将他们绑架进现实。 金锁记 中,七巧的丈夫“ 坐起来,脊梁骨直溜 下去,看上去还没有三岁的孩子高”, 畸形的身体是张爱玲对高门深院中人们 的形象表达,被压抑的七巧也因此似乎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就“过上了残废的气 ”,她在对儿女的疯 狂控制中妄图自我救赎,从而也就在恶 母的路上越走越远。在花凋中,父 母是寻常守旧的父母,恋爱是一种没有 选择余地的身不由己的恋爱,张爱玲展 现给我们的,是一个不愠不火的、没有 剧烈的矛盾冲突却日益走向死亡的门内 世界,一个旧式女子川嫦就在这里走向 了年轻生命的终点,疾病所带来的畸形 的身体在川嫦的身上得到了最为震撼的 展示,在川嫦疾病日益加重时,她的 “脸像骨架子上绷着白缎子,眼睛就是 缎子上落了灯花,烧成两只炎炎的大洞” ,李妈背她下楼,她“ 趴在李妈背上像 一个冷而白的大白蜘蛛” ,她上了街, 发现“到处有人用骇异的眼光望着她, 仿佛她是个怪物” ,恐怖的审美效果在 这里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张爱玲笔 下的人物都如同她自己的父亲一样, “懒 洋洋灰扑扑地活下去” ,活在了有着 “古 墓的清凉”, “永远是下午,坐久了便觉 得沉下去”( 私语 )的房间中,等待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着末日的来临。在张爱玲的小说中,疾 病和丑怪的身体是她对旧式人物的想象, 象征着维系了千年的时代正在腐朽。 “孤岛 ”上海特殊的政治环境、张 爱玲本人“岁月静好 ”的生活态度,这些 都使她笔下的现实与巴金大有不同,但 是在将“疾病 ”作为一种叙事的策略上, 二人却异曲同工。无论是巴金笔下的梅 表姐、克明,还是张爱玲笔下的各种旧 式人物,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对 于社会的某种游离和边缘状态,他们都 无法在社会的潮流中寻找到他们的位置, 疾病都是他们生存状态的外在表现。因 此,疾病和死亡作为“ 旧”的象征,也无 可辩驳地成为有利于现代性认同的书写 工具。 二、 疾病的治疗:现代医学的 发展 现代医学起源于十六世纪中叶,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到二十世纪中叶 已经颇具规模,现代医学是一种科学的 研究方式,建立在生物学、现代物理和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化学的学科基础上,通过人体解剖研究 人体结构,用病理学的方法研究疾病的 生成,这种科学的诊疗方法在人类的发 展史上举足轻重。 现代医学传入中国源自十六世纪 传教士的传教,但西医的传入在明清小 说中并没有得到详细的描述,关于疾病 的治疗,明清小说中用得较多的还是中 医的诊疗方法,或者是一些神秘的宗教 力量。中医以养生调和的思想为基础, 治疗疾病的重中之重是治“心” ,通过治 “心”/“病”来达到治疗个体生命进而疗救 社会的目的。一个“ 贪” 字概括了作者对 于西门庆肉体的疾病以及整个社会病因 的诊断, ”所谓贪,就是将人的存在定位 在身体欲望的满足之上,建立在对外在 之物实在性的认识上。这种自信本心, 惟心是从,执持于物,惟物是求的执我 和执有,自会导致人的道德迷失、存在 迷失和形上迷失” 。冯文楼: 四大奇 书的文本文化学阐释 ,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第 301 页。欲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望在定义身体的同时也摧毁了身体,西 门庆们最终都暴病身亡。与西门庆等人 正相反的是,他的大老婆吴月娘却得到 了善终,作者将其原因归结为“此皆平 日好善看经之报也” 。致良知、回归道 德之心、在宗教治疗的框架下重启敬畏 之心,是金瓶梅治“ 心 ”的根本。这 一点在红楼梦中也有所表现,如 “风月宝鉴”在治疗贾瑞贪色而致的疾病 时,展示了治“ 心” 的力量,镜子正面反 复出现的骷髅,是对欲望的惩戒,可惜 贾瑞却照了象征纵欲的镜子的反面,最 终疾病加重而亡。 治“心 ”除了治贪欲以外,还是对 完美人格的塑造。 红楼梦中常常出 现一些药方,这些药方既能治疗疾病, 而且,治疗的过程也是个人朝着完美人 格的成长过程, “冷香丸” 就是典型代表。 小说第七回谈到癞头和尚对宝钗疾病的 诊治:“他说我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 热毒,幸而先天壮,还不相干;若吃寻 常药,是不中用的。 ”“冷香丸”要取四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白花各十二两,用特定时节的雨、露、 霜、雪各十二两调制成丸,用黄柏十二 两煎汤送服,虽然这一药方从未在传统 中医典籍中出现,但根据本草纲目 的记载,冷香丸中的几种花都是性寒去 火的药,这抑制住了宝钗“从胎里带来 的一股热毒” 。 “热毒” 象征个人意识, 唯有通过“冷香丸 ”对个性的规训和抑制, 符合传统伦理的女性形象才趋于完美, 因而宝钗也才能被父权所认证并与宝玉 结婚。而且,据脂砚斋对此药方的点评, 冷香丸的配料都是要用十二两,是因为 “凡用十二字样,皆照应十二钗” ,但 “薄命司”的十二钗中唯有宝钗的疾病得 到了治疗。不幸者如林黛玉,癞头和尚 也给她开了“ 药方” ,即“不见生人,不 流眼泪”,但是黛玉没有听从他的建议, 没有采纳他的“ 药方” ,最后因为忧思过 多咯血而亡。 在金瓶梅和红楼梦两部 小说中,疾病的生成和治疗都符合中医 的医理。但当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发生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五四”知识分子们以西学作为武器,抨 击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医文化也因为其 非理性的特点饱受诟病。陈独秀在新 青年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中就 说中医“既不解人身之结构,复不事药 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鲁 迅也贬斥中医为“ 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 ” 鲁迅:呐喊自序 ,见鲁迅全 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年,第 438 页。 。新文化运动的很 多知识分子都有学医的背景,如鲁迅曾 在仙台大学学医,郭沫若曾在日本东京 帝国大学学医,西医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随着思想的革命在中国得到了生长的空 间,同时也都在现代文学中得到展现。 巴金的第四病室就比较集中涉及了 现代医学,巴金以自己 1944 年在贵阳 中央医院的一次住院经历为素材写了这 部小说。巴金:谈第四病室 ,见 李存光编:巴金研究资料上卷,福 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 年,第 498 页。在医院的私人空间(每个人的病床)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和公共空间(病房)的交织中,每个病 人在单独被治疗的同时也与别的病人构 成了一种社会交际关系,这使得小说的 叙事呈现出复调的意味,小说也因此成 了现代医学的记录者。巴金在 1960 年 的后记中曾经说道:“ 第四病室,一间 容纳二十四张病床的外科病房,可以说 是当时中国社会的缩影。在病室里人们 怎样受苦,怎样死亡,在社会里人们也 同样地受苦,同样地死亡”。在一个普 通的外科病房中,既有知识分子,也有 普通的工友,可见当时西医已经在中国 的各个社会阶层中得到普及,西医的治 疗方法如打针、照 X 光、吃西药、动手 术等也被中国人广泛接受。这个病房中 住着割盲肠的、患伤寒的、骨折的、烧 伤的和害性病的病人,现代医学上外科 的疾病在这里可谓是一应俱全。除此以 外,小说中的治疗空间也是医学现代性 的要素之一,明清小说中对于疾病的治 疗常常发生在家庭空间中,即医生上门 诊病,开出药方,然后病人在家中服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6 治疗,但在巴金的第四病室中,我 们可以看到,现代医疗空间已经形成, 病人在医院中治病疗养,甚至有的病人 在痊愈后还不愿离开医院,因为生怕自 己的伤口再次发炎溃烂。在医院中,病 人的疾病由医生负责,病人的看护和照 顾也主要是由护士和医院的护工完成, 家庭成员在整个疗治的过程中仅仅是辅 助作用,这就是现代医学中的“委托制 度”,这一制度曾被认为是现代医学的 革命性突破,是对个人的尊重,也是个 人对现代医疗的信赖和尊重。杨念群: 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 治(18321958)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13 年,第 110111 页。医院 不但给病人疾病的治愈提供了可靠的医 疗环境,使病人得到更专业的照顾,同 时也避免了家庭空间和家庭伦理对于病 人的压抑。一些特殊的疾病如性病或者 精神病,在家庭空间中,病人常常得不 到有效的照顾,而且会因为疾病本身隐 含的伦理性而受到责罚,有的家庭会把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7 精神病人锁起来,以避免其对家庭其他 成员或社区造成危害,这样的做法不但 不利于病人的康复,反而会加重疾病。 三、 自省的医者:现代知识分子的诞 生 现代医疗制度的建立、现代医疗 手段的实施、现代医疗空间的确立,这 些都标志着现代小说中疾病书写现代性 的形成,与此同时,疾病诊疗隐喻意义 的转变也标志着现代知识分子的诞生。 无论是明清小说还是现代小说,个人之 疾也是社会之疾,明清小说中,作者在 诊断社会病情,开具了“ 药方 ”之后,还 很关心疗效如何。 金瓶梅中的疾病 和治疗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诊断 疾病之源“贪 ”,到吴月娘的善终展示出 的“疗效”,作者都自觉地站在一个 “医 者”的高度俯瞰患病的芸芸众生,作者 身上体现出来的是传统知识分子悬壶济 世的人生理想以及医治社会疾患的自信。 将思想视为变革社会的利器,这是新文 化运动发轫之初现代知识分子和传统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8 识分子的共通之处,但是这一思维方式 很快就发生了改变,思想变革的力量受 到了“五四”知识分子们的怀疑。拿鲁迅 来说,刚开始时,他认为“我们的第一 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 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 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鲁迅: 呐喊自序 ,见鲁迅全集第 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年, 第 439 页。文艺运动是他“揭出病苦, 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 南腔北调集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见鲁迅全集 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年,第 526 页。的一项医疗方案。鲁迅 早期的文章摩罗诗力说就显示了鲁 迅对文艺“伟力 ”的深信不疑,但是,随 着新生的失败和域外小说集遭 受到了冷落,鲁迅进入到了一段沉默的 时期,在相信毁坏“ 铁屋子 ”的希望“有 必无的证明” 下,他走上了一条新的道 路,也即“ 诊者和治者 角色的 分离”。曹禧修: “ 诊者 ”与“治者”的角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9 色分离 ,载文学评论 ,2003 年第 6 期。 “诊”和“治”的分离是现代知识分子与 传统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区别。在激 流三部曲中,巴金描写了封建大家族 日落西山的凄凉晚景, “高家好比一棵落 叶树,一到秋天叶子开始变黄变枯,一 片一片地从枝上落下来,最后只剩下光 秃的树枝和树身。这种落叶树,有些根 扎不深,有些根扎得深,却被虫吃空了 树干,也有些树会被台风连根拔起,那 么树叶落尽以后,树也就渐渐地死亡”。 显然,违背祖训、挥霍无度、抽大烟、 娶姨太太的“ 蛀虫” 们(如克安、克定等) 导致了大家族的灭亡,但大家族中真正 受到伤害的却是那些渴望幸福和自由的 青年(如梅、觉新等) 。于是,小说就 出现了这样的两种疾病,大家族被蛀虫 蛀蚀的疾病,以及软弱的青年们在家族 的压抑下导致的疾病。要治疗前者,则 需要使用如同觉慧批判克安、克定时所 使用的礼教这一药方,觉慧能够义正辞 严地谴责他们勾引老妈子欺侮丫鬟、吃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0 鸦片、包妓女、卖公馆这样的丑事,他 依靠的是礼教的规范和爷爷的遗嘱。但 是,要治疗觉新等青年在封建大家族中 经久压抑所产生的疾病,却需要“大胆、 大胆、还是大胆” 地冲溃封建礼教。在 作者的笔下, “礼教” 具有双重身份,它 既是挽救大家族于既倒的药方,同时也 是社会潮流中的顽疾, “礼教 ”的治疗与 被治疗在小说中各自言说,自成逻辑。 显然,作者清晰地看到了疾患所在,但 在治疗上,却存在着犹疑和矛盾,巴金 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在家的 重印后记中就说自己的小说“像个并不 高明的医生开的诊断书那样,看到了旧 社会的一些毛病,却开不出治病的药方” 。同样,在憩园中,作者也通过杨 梦痴可恶、可悲的一生表达了他对这类 家族蛀虫的复杂感情,小说的叙述者 “我”也是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的代表: “一个人不大容易知道自己的病,所以 要请医生来诊断开方。我连一点点医理 也不懂,更不用提给自己拿脉看病了。 ”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1 巴金:谈憩园 ,见李存光编: 巴金研究资料上卷,福州:海峡文 艺出版社,1985 年,第 472 页。这种思 想倾向很大程度上与一部分“五四” 知识 分子所面对的现状密切相关,当政治、 社会都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之下, “广场” 早就成了一个暧昧不明、岌岌可危的空 间陈思和:犬耕集 ,上海:上海远 东出版社,1996 年,第 610 页。 ,启蒙 运动在民众面前显得疗效甚微,知识分 子对于自己文学救国的理想产生了怀疑, 鲁迅曾经说过:“ 中国现在的社会情状, 止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 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自然也 有人以为文学于革命是有伟力的,但我 个人总觉得怀疑,文学总是一种余裕的 产物,可以表示一民族的文化,倒是真 的”。鲁迅: 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 学 ,见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年,第 442 页。 怀疑自身,怀疑思想的“ 伟力 ”,这标志 着“五四”知识分子开始了反省之途。布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2 尔迪厄在谈到现代知识分子时说道: “在将他人进行对象化的过程中,我们 还必须将自己的兴趣对象化,以便尽可 能客观地看待事物” ,而且, “正是这些 反观性与批判性的分析使得社会学不再 被看作是自我中心的学科,而是被看作 是科学进步的条件” 。包亚明主编: 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 访谈录 ,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1997 年,第 100105 页。 “批判 和反思”自身,表现在 “五四 ”知识分子 那里可以说是一种忏悔意识,关于忏悔 意识,陈思和早在中国新文学整体观 中就对此话题有过详细的论述,他指出, 新文学中的忏悔意识是受到西方现代思 潮影响的一种意识,而“ 五四 ”时期的文 学主要是从“ 忏悔的人” 这支道路接受影 响的, 狂人日记中狂人对于自己的 忏悔,认为或许自己也吃了几片人肉而 不自知;郁达夫对于自己畸形的性心理 的刻画,这些都是“ 五四”知识分子在认 识到人自身价值的基础上,对于自身血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3 脉之中所遗传的无法更改的罪恶的忏悔。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年,第 195218 页。巴金作为“ 五四” 精神的重要的代表 者和继承者,这种忏悔意识早就内化成 了他为人为文之道,在 1980 年的关 于激流 和关于寒夜 中,巴 老仍然念念不忘对这种意识的坚守,经 历了“文革”之后,他的感情又一次与数 十年前实现了跨时空的结合, “挖得更深 一些,我在自己身上也发现我大哥的毛 病,我写觉新不仅是警告大哥,也在鞭 挞我自己”; “那么在小职员汪文宣的身 上,也有我自己的东西。我曾经对法国 的朋友讲过:我要不是在法国开始写了 小说,我可能走上汪文宣的道路,会得 到他那样的结局” 。李存光编: 巴金 研究资料上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 社,1985 年,第 441、537 页。这种意 识到了巴老的晚年,就形成了他随想 录的基调,同时也是“ 五四 ”知识分子 的忏悔意识在当代的重要承传。忏悔意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4 识形成了巴金对自身既是“医者” 也是 “患者”的双重体认,这“是新文化运动 反传统之后,觉悟的个人从传统的牢笼 走出来,在自由的荒原上体认存在的结 果。因此,这种病症才能够穿越空间, 表现出整个现代人的困境”。高旭东: 鲁迅:在医者和患者之间 ,载山 东大学学报 ,1991 年第 1 期。这样的 “困境”不但使作家从传统知识分子的社 会定位中解脱了出来,而且这种解剖社 会、他人以及自己,品尝自己本心时复 杂的情感体验也使小说本身充满了张力, 从而表现出丰富的艺术特色和极高的艺 术水准。 四、 疾病的叙述:现 代医学的“祛魅 ”和对身体本体的关注 明清小说中的疾病常常和人格或 者道德的缺陷相连,但疾病的真正宿 主身体却被忽视。从晚清开始, “身 体”一词得到关注,身体的健康是国家 强盛的内在构件之一。蔡锷、梁启超、 蒋百里等人发起的国民改造运动是要强 健中国人的身体,进而改变“国力孱弱,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5 生气销沉,扶之不能止其颠,肩之不能 止其堕”奋翮生(蔡锷):军国民篇 , 载新民丛报 ,1902 年第 1 期。的现 状。到了新文化运动中,虽然陈独秀等 人也曾经批评过当时流行的军国民教育, 但是,在关注身体的健康上,二者还是 有共通之处。 新青年批评当时青年 的身体是“手无缚鸡之力,心无一夫之 雄,白面纤腰,妩媚若处子,畏寒祛热, 柔弱若病夫” ,陈独秀: 今日之教育 方针 ,载青年杂志 ,1915 年 10 月 15 日,第一卷第二号。以至于国民性的 孱弱和对外的卑屈。鲁迅摩罗诗力说 中所崇尚的“ 雄强” 之美,这些其实都肯 定了身体健康对于国族命运的重要作用。 身体逐渐得到重视,疾病也因此 逐渐走出传统的道德定义,表现在现代 小说中,就是对于疾病的医理性描写。 现代小说中,肺结核是一个主要的疾病, 据医学史记载,肺结核在十七世纪成为 流行病,直到 1943 年链霉素被瓦克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6 曼和他的学生在实验室中发现并于 1944 年投入使用,肺结核作为一个终结生命 的杀手才得到了遏制。余凤高:飘零 的秋叶肺结核文化史 ,济南:山 东画报出版社,2004 年,第 2 页。历史 上很多的名人都患过此病,作家更是比 比皆是。可以说,肺结核作为一个非常 常见的疾病,曾经带给很多艺术家不同 的疾病体验,并因之形成了一种疾病文 化并时时出现在了文学作品中。中国古 今文学史中,最著名的一位肺病患者非 林黛玉莫属:她“ 两湾似蹙非蹙笼烟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 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肺病所带来的蹙眉、气喘、愁容以及柔 弱静谧的体态成了林黛玉的标志。从林 黛玉开始,肺结核作为一种审美,成了 继西施捧心、杜丽娘相思成疾的消瘦惆 怅之美这些“ 病态美” 之后又一种女性病 态美的典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7 通过优美的文字,曹雪芹将肺结 核的本质极度淡化,肺结核在美学范畴 中成为经典。与林黛玉一样,梅也身患 肺结核而且同样美貌多愁,但是巴金对 疾病的描写却大大减少了阅读者的审美 体验,梅的微笑“ 是凄凉的微笑,是无 可奈何的微笑,她的额上那一条使她的 整个脸显得更美丽、更凄哀的皱纹,因 了这一笑显得更深了” , “皱纹 ”凸显了疾 病消耗生命的本质,让阅读者更多地感 受到梅多舛的命运。而且,同样是死亡, 红楼梦通过焚稿的场景将“诗” 的叙 事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宝黛通过诗歌互 诉款曲,最终诗灭情断人亡,死亡完善 了作品贯穿始终的诗意叙事。与红楼 梦不同, 家采用近乎白描的手法 叙述了梅的死亡,她“ 安静地躺在床上, 眼睛微微闭着。头发飘散在枕畔,瘦削 的脸像纸一样地白,额上那一条皱纹显 得更深了。她的嘴唇微微张开,好像要 说什么话没有说出来就断了气似的。嘴 唇是红的,还有一点血迹,好像已经揩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8 过了,但没有揩干净” 。疾病和死亡在 巴金的笔下得以写实化呈现,通过这样 的叙事策略,作者谴责了封建家族对于 年轻人的压抑,为新思潮的合理性提供 了现实依据。 如果说梅的肺结核在审美上和林 黛玉还有一丝承传的话,那么,鲁迅则 完全去除了肺结核的美感,直接将肺结 核作为一个疾病来加以描写,展示了疾 病对于人身体的折磨以及患病之人的痛 苦。 药中的华小栓患有肺结核,小 说中除了写他不时地咳嗽以外,还描写 了他被“痨病 ”折磨的身体: “大滴的汗, 从额上滚下,夹袄也帖住了脊心,两块 肩胛骨高高凸出,印成一个阳文的 八字”,根据肺结核的病理特征, 肺结核常见的全身症状有:周身不适, 精神萎靡,易倦乏力,性情烦躁,心悸, 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盗汗,不规则低 热,两颧潮红。张侠主编:肺结核的 诊断与防治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第 1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