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光鼐将军之女蒋定桂自述我如何成为“五毛”纸币上的女工_第1页
蒋光鼐将军之女蒋定桂自述我如何成为“五毛”纸币上的女工_第2页
蒋光鼐将军之女蒋定桂自述我如何成为“五毛”纸币上的女工_第3页
蒋光鼐将军之女蒋定桂自述我如何成为“五毛”纸币上的女工_第4页
蒋光鼐将军之女蒋定桂自述我如何成为“五毛”纸币上的女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蒋光鼐将军之女蒋定桂自述我如何 成为“五毛” 纸币上的女工 第三套人民币中的五角纸币, 1972 年设计文稿通过国务院审批;2000 年退出流通。 中国论文网 /1/view-12857616.htm 与同属第三套人民币的其他“兄 弟姐妹”比起来, “五毛”晚“降生”了十 年第三套人民币从 1962 年开始发 行,而“五毛 ”直到 1972 年才面市。 “五毛 ”的设计方案没被认可 1962 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实 际上从 1955 年就开始组织设计了。在 设计方案中,从一角到十元,正面图案 采用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武汉 长江大桥”、 “纺织车间”、 “女拖拉机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车床工人”、 “炼钢工人”、 “人民代表步出 大会堂”等。不过在设计之初, “五毛”的 图案,并不是“ 纺织车间”。 1959 年初,中国人民银行上报新 版人民币方案时,周恩来总理曾作出详 细的批示。其后,美术专家和印制专家 反复修改,拿出了第三套人民币的设计 稿。半年后再次上报设计修改稿。不过, “五毛”的设计方案没被认可。于是,当 其他面值的人民币设计方案被国务院认 可并开始制造流通, “五毛 ”依然没见踪 影。 对于“ 五毛” 的设计,周恩来总理 在审批设计稿时提出:“ 角券中是否用 一个轻工业” 。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 1972 年 7 月 24 日再次上报设计稿样, 7 月 26 日被国务院批准,因此,票面年 份为“1972”年。这版“五毛”,成了第三 套人民币中最后“ 出生” 的。 “五毛 ”上的女工之一是我 1972 版五角钱纸币,不过巴掌大 小,蓝色成为其主色调。在这版纸币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正面,是一张纺织厂细纱车间的图案。 细纱车间图案中绘有三位纺织女工,左 边是个正在换粗纱的女工,右边是个巡 回中的挡车女工,正中央则是一个推着 落纱机的女工这,就是我。 1972 版人民币“ 五毛 ”钱纸币,记 载了我的一段人生经历。 我在北京汇文一小上的小学,中 学上的是女八中。1966 年高三毕业,正 准备迎接高考时, “文革” 开始了,求学 之路戛然而止。 不幸接着降临,1967 年 6 月 8 日, 父亲蒋光鼐因癌症医治无效与世长辞。 6 月 12 日人民日报第二版的右下角, 登出了父亲的讣告“ 纺织工业部部 长蒋光鼐逝世” 。父亲的追悼会也 是这天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的,周恩 来总理参加了追悼会。 父亲在病危时,曾对母亲说: “以后要是没有人养你,你就去做工吧。 ”父亲去世后,母亲得到了民政局给三 级干部遗属发放的 500 元抚抚恤金,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后就没了经济来源。那时,我的哥哥姐 姐们或身处逆境,或发配外地,只有我 在北京,能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而摆 在我面前的路似乎也只有一条一上山下 乡。我想的最多的是,如果我去上山下 乡,谁来管母亲? 周总理的关怀让我进入工厂 母亲患有糖尿病、阵发性室上性 心动过速等多种疾病,每次发作都要立 即送医院注射西地兰。如果我离开北京, 母亲再无人照顾了。万般无奈,我以母 亲的名义给周恩来总理写了封信。等待 了三个月,终于在 1970 年新年到来之 前有了回音。在周恩来总理的过问下, 我被安排到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棉纺分 厂,成了工人阶级的一员。 记得发行这张纸币的那个月,我 们每个人的工资里都有一张这样的新币。 发工资那天,我还没进厂,路上碰见了 我师傅的女儿,她远远就冲我喊:“钱 上有你!” 当时我未解其意,等进了车间, 师傅才告诉我,以前在我们车间照了许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多相片的那些人,就是这张五毛钱的设 计人员。这张钱中间那个推落纱机的女 工,就是照我的照片画的。 邢大军据企业党建参考报蒋 定桂度整理 57 岁老兵李丙需讲述给毛主席做 了三年警卫 前不久,郑州市国贸大厦前广场, 人来人往中,一位身穿旧军装、胸前挂 满勋章的老军人正在免费赠书他自 己所著的中南海警卫 。 仅仅是给毛主席做了三年警卫, 可 57 岁的李丙需似乎一辈子也没走出 毛主席的“磁场 ”。为什么 ?为什么李丙 需以及与他生活于同一时代的很多人, 总是走不出那个烙上特殊印记的时代? 他们在寻找什么? 重新回到那个火热时代 自从李丙需坐在郑州国贸大厦前 广场的第一天起,他就与周围高楼林立 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57 岁的李丙需, 曾是毛泽东主席的一名普通卫兵。他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着烈日端坐街头,只为把自己所著的 中南海警卫免费赠与过往行人。赠 书活动已经进行了一年多,这也是他带 领几位志愿者进行的“ 爱国教育万里行 ” 括动的一部分。从 1995 年辞去平顶山 一家煤矿治安科职务之后,他就开始重 新追寻毛泽东的足迹,至今已经 17 年。 在这 17 年里,李丙需到处搜集毛主席 生前使用过的物品,并从平顶山返京探 访自己的老首长,在河南组织爱国主义 展览,到全国十几个省市作报告 每当有人夸奖他“ 忠诚 ”,李丙需 都很开心。 “忠诚 ”二字,李丙需看做是 对自己的肯定,也是最大的荣耀。也恰 恰是这两个字,成为压在李丙需身上, 丢不掉也舍不得丢掉的重担。为了这两 个字,李丙需撇下父母、妻女,孤身一 人重新回到“ 那个时代” 。回忆,不停地 回忆,成为他一生追求的“事业” 。 “父母问我为啥一年才回家一次, 妻子骂我神经病、不务正业,朋友也不 理解,问我是不是傻了。 ”可李丙需不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乎。在他眼中,多写一本书、多作一场 报告、多办一次展览、多做一件好事, 就是向社会多投入一份奉献,而这也是 他“一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每当说到 这里,李丙需都会拍打着桌子,异常激 昂。 我永远都不会动摇信念 可选择重新回到那个记忆深刻的 世界,却未必能找回记忆中的感觉。 2012 年 5 月 28 日上午,记者来到郑州 市农业路国际企业中心 11 楼,一间光 线颇暗的屋子里,一盏灯都没开,只能 模糊看见到处堆满了与毛主席有关的各 种物品可这里不是“ 毛主席纪念馆 ”, 而是李丙需目前工作和生活的地 方“红色教育展览馆 ”。 李丙需穿着一条军裤,正蹲在地 上整理毛主席影像资料,他对记者的到 来十分吃惊与见诸报端的报道不同, 李丙需的“红色展览馆 ”里并无其他访客。 李丙需说,无论是展览馆还是自己的报 告团体,还有赠书活动,在一些地方都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备受冷落。为了自己写的中南海警卫 一书,李丙需跑遍了全国大大小小的出 版社, “鞋都磨破了,也找不到一家愿意 为我出书的。我求爷爷告奶奶,说尽了 好话。 ” 在寻找出版社的过程中, 李丙需意识到,自己写的东西政治性太 强,经济价值太小。确实,时代变了, 出版社不愿意承担风险。最后,李丙需 通过找关系送礼,书才在河南汝州的一 家出版社出版。 记者翻开 2000 年出版的中南 海警卫 ,粗糙的印本上并没有标明印 刷册数,出版社已将成本降至最低。 2011 年 2 月,现代出版社再次印刷此书, 印数 1000 册。 中南海警卫出版后,李丙需 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他一丝不苟地在 封皮上盖上毛主席头像、 “中南海警卫” 和“毛泽东卫士李丙需著 ”的印章,并题 词签字。他太想找到共鸣了。回归毛主 席时代后,李丙需的生活变得异常节俭。 他很坦然地说, “我没钱。 ”5 元一份的鸡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蛋捞面、1 元两个的蒸包和一碗免费的 青菜鸡蛋汤,这是老李的午饭,几乎天 天如此。 李丙需说,自己组织各种活动的 经费,主要来源于家中的积蓄、售卖书 法作品以及好心人的赞助。从 1998 年 开始,李丙需时而见诸报端。李丙需说, 也有企业邀请他去工作,但他拒绝了, 因为“我做爱国主义宣传,不是为了名 利,只是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 。说到这里时,李丙需嘴 角露出了笑意。在很久以来的宣传活动 中,能理解李丙需的,大多是些老年人, 或者与他拥有相似回忆的老兵。 大多数年轻人不理解李丙需。 “但 我永远都不会动摇。 ”李丙需说。 “我不孤独,我很忙碌” 不止一个人问过李丙需,为什么 时代在不断前进,而他却把回忆和宣传 过去当成了主业? 这时李丙需就会谈起他转业后的 工作和想法。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1983 年,李丙需转业至河南平顶 山一家煤矿做治安保卫工作。李丙需说, 自己是“退伍不褪色 ”,从不居功自傲, 也不讲自己在中南海的事迹,而是踏踏 实实、认认真真地工作。 虽然收获了不少荣誉,但步入社 会的他,也渐渐看到了社会的另一面。 他越来越觉得,自己的辛勤劳动并没有 换来与之相配的回报,反而是那些善于 逢迎拍马的小人最后盗取了他的劳动成 果。贪污腐败、尔虞我诈等种种“恶” , 让李丙需强烈不适应,只有在回忆那段 中南海生活时,他才感觉找到了精神寄 托。 1973 年 12 月 20 日,在训练中腿 部受伤的李丙需,在日记中曾这样写道: “今天,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这个普 通一兵,在有病时,一位中央办公厅的 主任、老红军(汪东兴笔者注),那 么大的干部会来看望我。让我吃中南海 的苹果,送我毛泽东选集我感 到太幸福了。 ”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李丙需经常回忆的另件事是, 他曾在中南海执勤不久后的一个冬天, 与毛主席于一棵红梅树下偶遇,并说了 几句关于红梅的话。 这一刻对日夜感恩毛泽东的李丙 需来说,不啻人生的顶峰。他与毛泽东 距离越近,也就越难走出那个高大的身 影。 1976 年 9 月,毛主席逝世,听到 这个消息,李丙需晕倒在地,他实在无 法接受这个事实。那个逝去的时代,曾 经给了李丙需无数温馨的回忆单纯、 平等、执著,还有拥有信仰的快乐。 “我不会上网 ”虽然现在李丙 需的展览馆内有一台电脑,但仅仅是个 摆设。他不知道日新月异的中国社会正 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虽然有着教育下 一代的理想,但他却不知道现在的年轻 人脑子里在想什么。他只能和那些与他 年龄相仿的老战士相互取暖,一起回忆 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荣光。 有时,李丙需也会反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