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论主题类型中的解诗之道 徐振宇,江苏省无锡市辅仁高中 教师。 中国论文网 /9/view-12986436.htm 一、独立意象的迷惑 德国文坛巨擘歌德在他的诗与 真中如是说道:“ 在富于诗性光环的 意象中,我们可以窥见吟唱者迷醉的灵 魂之舞。 ”对于语文的诗歌教学来说,解 读意象一向成为探究诗歌内涵的“准入 门槛”。无疑,与诗为伴的语文课堂总 是充满灵性与激情,把握流光溢彩的诗 韵与蕴藉深厚的诗意,既是一程奇妙的 审美之旅,又是一项艰巨的“解密” 工 程画面感十足的意象将诗人形而上 的抒怀精致地包藏起来,留给读者一个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耐人寻味的谜面,让读者陷入“看见而 非看透”的审美焦虑中,对峙着“ 一纸之 隔”的真相,掂量着似是而非的辨读, 满怀疑惑却又欲罢不能。诗歌教学即是 如此,挑战性与趣味性辩证地“纠结” 在 一起,无不以廓清疑云、求得诗歌内涵 的水落石出为终极目标。 事实上,我们很少会孤立地来理 解一首诗歌中的意象。谈起苏轼的“明 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我们都会很 自然地想到张若虚的“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九龄的 “海上生明 月,天涯共此时” ,抑或李白的 “我寄愁 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些诗 句中的“明月 ”意象有着极其相似的情感 共性,稍经“ 归纳推理” 我们便能悟出 “明月”之上寄托的怀乡思人之情,加以 “情景交融”经典抒情方式的常识性判断, 我们不难精确把握这一类诗歌的内在构 思逻辑以及主旨。诸如诗经 “昔我往 矣,杨柳依依” ,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 平”以及柳永 “杨柳岸,晓风残月 ”也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如此,异曲同工地在“ 杨柳 ”意象上缠绕 起思恋的主题。古典诗词中不少意象有 着相对稳定的意蕴,自成一套规律性明 显的审美系统,负载着不同时空文人默 契的情感共鸣,也为我们走入诗歌内涵 提供了“有史可依,有据可查” 的蛛丝马 迹。 不过,并不是所有诗歌都具有意 义指向鲜明的意象。比如现代朦胧诗, 其中的意象恐怕最为扑朔迷离,我们也 很难找到这类诗歌中的意象有什么传统 性用法,因为它们的呈现方式含混、游 移甚至叠床架屋,一如一副构图复杂的 现代派画作。不妨以苏教版必修三中舒 婷的经典朦胧诗祖国呵,我亲爱的祖 国为例,我们无法对“ 破旧的老水车 ”、 “熏黑的矿灯 ”、 “干瘪的稻穗”等意象作出 唯一的解释,充其量也只能做到合乎情 理的自A 其说,至于是否恰如其分就 不得而知了。因为在其他朦胧诗作中, 我们再难找到相似的意象,因而也难以 在多方比照中作出精确推断。朦胧诗意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象不具备普适性与通识性,它们在每一 首独立的朦胧诗中都是独占一方审美地 盘,不可复制与仿效,使得解诗过程犹 如孤岛掘宝。 二、主题类型的梳理 是否我们真的就对朦胧诗的意象 束手无策呢?未必。意象毕竟只是通往 内涵的途径,是解诗的审美要素之一, 而非审美价值的全部。意象的功能类似 于豹身之一斑,更多时候我们是借意象 之“斑”而窥意蕴之“豹”,这是一个由点 及面、由局部至整体的推理过程,但不 能在读懂意象与读透诗歌之间划等号。 诗歌的整体魅力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可 以包括精湛的遣词造句,深厚的抒情议 论,奇崛的布局构思,等等,解诗的最 终目的也正在于品悟这种丰富而多元的 综合性。所以我们可以跳出意象这一 “斑点”,寻找更敞阔的理论平台来解读 朦胧诗。 既然我们能够用沉淀为传统的意 象类型(诸如明月、杨柳等)来读透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少古典诗歌,这证明以“ 类型化 ”思维来 解诗行之有效,那么我们是否也能在一 种较为宏观的“ 类型化” 思维背景中来解 读朦胧诗呢?单纯的朦胧诗意象显然无 法归入这种宏观组织,不妨让我们“更 上层楼”,拓宽一下看待朦胧诗的尺度。 依然以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为例, 这首诗整体读完,我们能够获得的最直 观的审美信息是什么?恐怕应该是它的 主题。无需看懂诗中具体的字词,只需 看诗歌标题以及稍稍回味一下诗歌整体 的行文腔调,就能清晰地感受到诗人强 烈的爱国情怀。从“ 爱国主题 ”切入,能 否找到“类型化 ”的思维背景?简直轻而 易举。 “爱国”可以说是诗歌创作的永恒 主题,光照日月的英雄赞歌、气壮山河 的豪杰咏叹在其中交相辉映。历代以爱 国著称的名家更是层出不穷:战国有屈 原,唐代有杜甫、高适与岑参,南宋有 岳飞、辛弃疾与杜牧爱国的历史几 乎与诗歌的发展史同寿, “爱国主题” 毫 无异议地成为了诗歌创作最主流的主题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系统之一。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中, 出现最多的人称代词是“ 我 ”。充分理解 全诗中“我”的内容变化,情感变化,意 蕴变化,是梳理爱国情感的关键。而在 爱国主题的类型诗中,历代爱国诗人的 爱国情怀在审美逻辑上不少都是殊途同 归,呈现出显著的规律性。 近代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在他的 金明馆丛稿二编中,这样评价中国 古典爱国类型的诗歌:“ 抑于失 我 , 扬于得我 ”。不妨以屈原、岳飞与陆 游的诗句为例,来理解下陈寅恪先生的 点评。 屈原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 兮,哀民生之多艰。 ”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凭栏处、潇潇雨歇。 ” 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 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这三句的主语都是“我” 。而表达 “我”的情绪的字眼也显而易见:屈原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哀”,因为自己忠而见疑,信而被谤; 岳飞是“怒”,因为家园被敌军铁蹄践踏, 山河破碎;陆游是“ 悲” ,因为弥留之际 家园依然沦陷敌手,尚未收复。一“哀” , 一“怒”,一“悲”,都是一种晦暗、抑郁 的情绪,正验证了陈寅恪先生的“抑” 字。 他们三人面临的共同处境,都是 君王昏聩,奸佞横行,百姓遭殃,国家 岌岌可危,作为爱国主体的“自我” ,置 身于这种满目疮痍、遍地狼藉的环境中, 当然毫无尊严感、荣誉感、归属感可言, 这也验证了陈寅恪先生的“失我” 一词。 因“失我”,自然会产生抑郁之痛。 当然,仅仅痛于国家之难,还算 不上一个“称职 ”的爱国者。这三位诗人 并没有沉溺于抑郁情感中自暴自弃,在 他们后面的诗句中,他们又进而这样表 态: 屈原离骚:“ 路曼曼其修远 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陆游示儿:” 王师北定中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岳飞满江红:“待从头、收 拾旧山河,朝天阙。 ” 我们看到, 他们都主动期盼改变家国乱离的现状, 力倡自强救国,一反之前的抑郁,展现 出蓬勃昂扬的情感,这正验证了陈寅恪 先生的“扬”字。而这种求索式的意志, 拯救式的情怀,旨在重新唤回沦丧的自 我尊严感、荣誉感与归属感,也就是陈 寅恪先生的“ 得我” 。这种气概,才是爱 国主义最有分量的落款与最具骨气的注 脚。 所以美国哈佛大学的汉学专家宇 文所安先生也在他的他山的石头记 中,这样总结了中国古典诗歌爱国情怀 的演绎规律:“ 在国与 我的诗 学关系中, 多难现状下的自我尊严 沦丧导致了爱国之痛,而兴邦希冀 中的自我尊严拯救又促成了爱国之颂。 ” 三、审美规律的沿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站在诗学 先辈的肩膀上,了解爱国主题类型诗中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的审美规律,我们就能看懂祖国呵, 我亲爱的祖国中“ 我” 的转变了。因为 解读重心着眼于这个全局性的“我” 字, 我们反倒不必过度纠缠于零碎意象的精 确释义,把握这些意象组的整体意韵远 比分析个别意义重要。如果以晚唐诗学 家司空图的“ 言” (语言与情感) 、 “象” (意象) 、 “意 ”(内涵)整体化解诗理论 来解读本诗,舒婷的抒情层次便一目了 然: 第一段关于“ 我” 的意象有 “破旧 的老水车”、 “熏黑的矿灯”、 “干瘪的稻穗”、 “失修的路基 ”、 “淤滩上的驳船”等。不必 计较这些意象的细节化“ 谜底 ”,定位好 相对合理的宏观理解方向足矣(此原则 也适用于余下几个段落) 。我们可以概 括性地认为意象组体现了祖国贫穷落后 的面貌,展示了祖国经受的各种苦 难祖国像“ 破旧的老水车 ”一样艰难 地运转;像“ 熏黑的矿灯”一样光线晦暗, 前途不明朗;像“ 干瘪的稻穗 ”一样物资 贫乏;像“失修的路基 ”一样没了路标指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示,不知道何去何从;也像“淤滩上的 驳船”一样前进的步伐搁浅了,发展步 履维艰。总之,意象组呈现给我们的是 祖国的苦难状态。这一“ 我 ”字,承载的 应当是一种“ 沉郁” 的情感。 第二段在结构上有着承上启下的 作用。前面部分依然是总结了第一段中 的苦难,不过后面部分从“痛苦” 中提到 了“希望”,意味着诗歌下文将重点提 “希望”,感情色彩明亮了起来。这段中 与“我”相关的意象是“飞天袖间千 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飞天”的形 象浪漫而美好,富于诗意遐想,所以她 “袖间的花朵 ”可以理解成美妙的希望与 梦想。 “未落到地面 ”是指希望、梦想还 没成为现实,但不管怎样,希望与梦想 一直存在。所以,这一段同时存有“痛 苦”与“希望”,但“痛苦” 属于过去,是次 要部分,而“ 希望” 才是当下需要强调的 主体部分。既然是摆脱痛苦,强调希望, 此时的“我”应当是“振奋”的。 第三段中, “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可以理解成祖国摆脱了不切实际的束缚 与牵绊;“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是指祖国 虽然经受了长时间的酷寒一般的苦难, 但是终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挂着眼 泪的笑涡”昭示着苦尽甘来;“ 新刷出的 雪白的起跑线” 是指祖国重新有了新起 点,新目标,可以见证新的发展;“绯 红的黎明”是指祖国像新一天来临一样, 重新去迎接阳光灿烂。这一段展示的是 祖国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我” 字上洋溢 开了昂扬勃发与激情澎湃。 最后一段是整首诗歌的总结性段 落,将小“我 ”与大“国”融合为一,完成 了最后的感情升华。虽然没有明显的意 象,但抒情色彩最浓烈:“那就从我的 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自由、 你的荣光”表现了小 “我”对于大“国”的主 动奉献,也表达了小“ 我”对于大“国”最 真诚的祝愿,希望祖国能够“富饶” 、 “自 由”、 “荣光”,将全诗的感情推到了最高 峰,由“我”为全诗画上一个 “高亢”的感 叹号。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汇总一下整首诗中“我” 的情感转 变:第一段的“ 沉郁”第二段的“振 奋”第三段的 “激昂”第四段的 “高亢”。第一段面 婀 的落后与苦 难, “我”的尊严感、荣誉感与归属感无 处栖身,所以情感是“ 沉郁 ”的,应验了 陈寅恪先生“ 抑于失我 ”的评价;后 三段中,逐步谈到了祖国的希望、重生 与腾飞, “我”的尊严感、荣誉感与归属 感重新建立起来,整个感情自然随之高 昂起来,由“ 振奋” 而至“激昂”再至“高亢” ,也验证了陈寅恪先生“ 扬于 得我 ” 的评价。作为一首当代朦胧诗, 祖国 呵,我亲爱的祖国一样是在“抑于 失我 ,扬于得我 ”的类型化思维 中完成了爱国主题的抒唱,使得本诗具 备了一种爱国文化主题传承的历史深度 与人文高度。 印度教育哲学家克里希纳穆提在 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新天际租赁合同范本
- 细菌性食物中毒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烹饪营养与安全-中餐烹饪-旅游大类
- 3.3DNA复制方式的推测和实验证据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 快递加盟经营合同
- 1.13 近似数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华东师大版2024
- 6.2 多彩的职业(说课稿)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
- 关于国庆节周记范文锦集7篇
- 中医学试题及答案
- 商业街区商铺产权交易及社区配套服务合同
- 智能家居体验店租赁及产品销售合同
- 肇庆端州正西社区评估报告
- 朝天椒栽培技术课件
-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课后作业答案
- -首次执行衔接问题-行政
- 斯蒂芬金英语介绍
- 秋天的雨 省赛获奖
- JJF 1015-2014计量器具型式评价通用规范
- GB/T 8332-2008泡沫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
- GB/T 38597-2020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涂料产品技术要求
- GB/T 21073-2007环氧涂层七丝预应力钢绞线
- 胸痛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课件整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