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向命运之神的一把投枪_第1页
扎向命运之神的一把投枪_第2页
扎向命运之神的一把投枪_第3页
扎向命运之神的一把投枪_第4页
扎向命运之神的一把投枪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扎向命运之神的一把投枪 白鲸是一部很奇特的作品。 这样一部将真实经历、传奇故事、历史 文献杂糅在一起的作品能否被称为“小 说”,在它刚出版的时候曾经引起争议。 即便在今天,一般读者能否耐着性子, 将这部长达 135 章的皇皇巨著读完,也 还是一个未知数。 中国论文网 /9/view-12985865.htm 当年麦尔维尔提笔写作的时候, 他应当感谢小说这种文体让他能够在回 忆的蔚蓝色海洋中畅游,自由自在地倾 诉对神秘的造物主和暴虐的命运之神的 恐惧和战栗。就像英国当代作家、学者 詹姆斯伍德所言:“ 小说是演绎例外 的大师:它永远要摆脱那些扔在它周围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的规则。 ”( 小说机杼 )麦尔维尔显 然深谙其道,他勇敢地向既有小说的 “规则”发起冲击,他必须要用 “演绎例 外”的方式来容纳他的奇思妙想,也就 是他在小说创作上的光荣与梦想。这也 就注定了他和小说的多舛的命运。任何 一个打开小说,想要一睹在汪洋大海上 一艘捕鲸船上发生的传奇故事的读者, 都有可能被开卷的关于鲸的“语源” 探究 和记载、描写鲸的历史文献、文学作品 的“选录”所吓退。这些看起来与小说情 节并无直接关联,甚至有碍于读者快速 进入小说情境的材料,实际上表明了作 者雄心勃勃地要创作一部关于鲸鱼、捕 鲸业和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掠夺的 “百科全书式 ”的小说。这种方式,也被 后来许多意欲创造人类波澜壮阔的历史 画卷的小说家所借鉴。 小说以白发苍苍、不敬鬼神的 “裴廓德号”船长亚哈,带着一群形形色 色的水手,纵横大洋去追逐、猎杀绰号 “莫比迪克 ”的白鲸为主轴,将鲸鱼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分类知识、世界捕鲸业的发展历史、捕 鲸船的装备及其功能等,绵密地编织进 极富传奇色彩,时而令人哑然失笑,时 而令人目瞪口呆,时而令人凝神屏气的 故事中。作者以精妙的艺术技巧,塑造 出亚哈这位世界文学画廊中的著名人物。 亚哈在前一次的远航捕鲸中,被一条令 捕鲸者谈之色变的白鲸咬掉了一条腿。 自此,他发誓要向这条给予他肉体和精 神双重打击和羞辱的白鲸复仇。他瞒着 那些急于赚取大把金元的大船的股东们, 招募水手,准备物质,心怀鬼胎地踏上 危机四伏的航程。小说在对他的出场方 式的构思和描写上颇费心机,充满了神 秘感:讲故事的“ 我” 先是听闻了他人的 关于亚哈的传言,包括疯疯癫癫的“预 言家”的“黑话”,似乎都在传递着不祥 的预兆。大船驶出港口好几天都不见船 长的踪影,终于有一天早晨, “我正登上 甲板去值上午班,把眼睛向船尾栏杆一 瞄,我顿时浑身掠过一阵预兆性的寒颤。 现实超过恐惧,亚哈船长站在他的后甲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板上了”(曹庸译,下同) 。此时小说已 进入第 28 章了。亚哈留给“我” 的第一 印象是像“刚从火刑柱上解下来的人” , 又好似被闪电击中过的一棵笔直、高耸 的树;而他身上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势足 以震慑所有的人,他的“ 笔直向前、固 定不动、不畏不惧的目光中,含有一种 无限的、最坚决的、不屈不挠的神气, 一种坚定不移的、永不妥协的顽强精神” 。 复仇是西方长篇小说的主题之一, 亚哈既是刚愎自用的个人主义者,也是 嗜血如命的魔头。他的复仇行为并没有 什么高尚的动机,甚至是极其狭隘、自 私的;因为以他丰富的海上经验,他完 全预知了结局的惨烈。但是,他同时又 是一个不肯循规蹈矩,敢于违逆神明,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悲剧英雄。他多次 拒绝船员提出的返航请求,他的信念、 意志固执、顽强得令人生畏。 “裴廓德号” 接连不断遇到很多船只,它们都不约而 同地证明了白鲸在打击它的猎者时像个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恶魔, “现在,这个老人的眼睛里,潜藏 着一种教意志薄弱的人看了简直受不了 的神色”。尽管如此, “我”仍然对亚哈保 持着敬畏,甚至不吝赞赏之情。他称亚 哈就是“船上的可汗,海中之王,也是 大海兽的太君” 。在最终的搏杀发生之 前, “我”不禁发出这样的议论: 伟大人物,刹那间所积起的深重 痛苦,往往等于常人终其一生所经历的 全部平淡痛苦。因此,这种人物,尽管 是一桩一桩苦难加起来的,然而,如果 天意已定,他们一生的经历便成了整整 一个时代的悲痛;而且完全是多次的刹 那间的剧烈痛苦积聚起来的,因为哪怕 是他们的最微末的一点痛苦,就其高尚 的性质说来,就抵得上低劣的人整整一 生的痛苦。 “裴廓德号 ”最终与白鲸同归于尽, 亚哈对此心知肚明。他之前说过:“这 整幕戏就是既定不易的天意。这是你我 在海洋滚动之前的无数年代就已经排练 过了的。傻瓜!我就是命运之神的副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我是受命办事的。 ”在这个狂妄到无以复 加的可怕的人的身上,折射着 19 世纪 中叶在辽阔无垠的大海上的那些捕鲸者、 也就是未知疆域的开拓者的影子。 “管我叫以实玛利吧。 ”小说的开 篇,如同许多经典名著的开篇一样,已 成为绝唱:一方面是它简洁明快,容易 记住;一方面是它给读者留下诚恳、忠 厚的印象。同时,出自旧约创世纪 的这个人名(原意为“ 上帝听见了你的 苦情”) ,也显示了这位唯一从白鲸嘴中 死里逃生的船员,讲述故事时五味杂陈 的心情。作者使用第一人称讲述,似乎 与这部小说的体量不太相称,但实际上, 它更有利于作者在故事的主轴上“添油 加醋”, “旁逸斜出”;它也似乎变得比全 知叙述更加自由。作者既可以根据需要, 以“我”的身份从故事线上逃逸出来,去 搬弄各种史书典籍,也可以“移步换景” , 跟着故事的发展和一个个人物的现身, 去为他们造型立像。此外, “我” 还可以 随时随地发表感慨或议论,细腻地描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他所看到、听到的一切。比如, “我” 这 样勾勒亚哈和他的水手们: 这个白发苍苍、不畏鬼神的老 人带着一群水手,满怀愤恨地要走 遍天下,去追逐一条约伯的大鲸。而这 些个水手,也主要是由一伙混血的背教 者、光棍和生番组成的也是道德薄 弱的一群,加上一个力不胜任、只有无 济于事的美德或者公正观念的斯达巴克, 一 卤莽而漠不关心的、整天嘻嘻哈 哈的斯塔布,和一个非常平庸的弗拉斯 克。这样一群水手,这样配备的头目, 似乎就是劫数难逃的天意特为帮助他完 成他那偏热症的复仇而挑拣出来的一群 出类拔萃的人物。 这样的叙述既包含“我” 对整个事 件及其实施者面目的了然于心,也混合 着“我”的调侃与嘲讽、讶异与敬畏的复 杂心情。再如,小说借助“我” 的目光, 如此描写大船第一次发现并靠近白鲸的 情形: 三只小艇的轻快的艇头,像无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无息的鹦鹉螺壳般穿过海面疾驰而去; 只有等到接近仇敌时,这才放缓下来。 到他们划近它的时候,洋面显得更其光 滑,好像浪潮上面铺了张地毡;好像午 刻时分的草原,一片静穆。最后,这个 屏声弃息的猎人已非常迫近他那似乎是 无可置疑的猎物了,连它那光闪辉煌的 整个背峰也清晰可见,仿佛是件孤寂的 东西,一面在海洋上悄悄荡去,一面不 断地喷出一圈圈最精致的、羊毛似的、 碧绿色的泡沫来。猎人看到了远处有只 稍微突出的头,非常大,皱纹百结。在 那只头前面,远在那片柔滑如土耳其地 毡的海上,映照出它那阔大、乳白色额 头的闪闪发光的白影,一阵乐声回旋似 的涟漪正伴着那影子在嬉戏着;在后边, 蔚蓝的海水交替地流过来,流进了它那 滚动的溪谷般的稳定的裂尾里;璀璨的 水泡在它两旁腾起跳跃。 繁复、 贴切的比喻使这段文字像一篇华彩的乐 章,既凸显了白鲸的威严与肃穆,对猎 杀者的不屑一顾,也表达了作者对造物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主的神奇与完美包括大海、白鲸, 也包括环绕白鲸而出现的一切的赞 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可以说, 白鲸本身也成为世界文学中描写海 洋的辉煌、壮丽的篇章。 白鲸译者曹庸介绍, “裴廓德” 原为美国康涅狄克州东部一个勇的印 第安种族,后被欧洲殖民者虐杀殆尽。 麦尔维尔以此为船名,目的是要重新唤 起人们对这个惨遭屠杀的种族的纪念, 也象征着这艘大船必将遭到白鲸的吞噬。 在船长亚哈和众多遭受重创的水手眼里, 白鲸是一只横行于大洋的邪恶狡诈的妖 魔,吃人不眨眼;但白鲸显然是无辜的, 借用一句流行语,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 害”。人类逐利的贪婪本性,使他们意 识到鲸鱼的巨大商业价值,捕鲸业也因 此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人类与自然的紧张对峙、你死我活的局 面延伸到了海洋领域。当然,即使对这 一层时代背景不甚了然,我们也仍然会 被小说的神秘诡异的气氛、惊心动魄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被小说中对瑰 丽、壮美,常人难得一见的海上景象的 描写所吸引。 小说出版后,麦尔维尔给已名声 大噪的作家霍桑写信说:“我写了一本 邪书,不过,我觉得像羔羊一般洁白无 瑕。 ”(曹庸 白鲸译本序 ) “邪书” 是指作者已意识到作品文体的“怪诞” , 当然也包括其中渗透的宗教观念,不能 见容于当世;” 像羔羊一般洁白无瑕 ”则 显示了作者“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的底 气,以及他完成创作之后的良好的自我 感觉:他确信他为之付出心血的作品, 不会因为人们一时的无法理解、甚至攻 讦而湮没无闻。但是,正像那些进入经 典行列的作品所常遭遇的不公平的待遇 一样, 白鲸及其之后的作品的出版, 并未让作者摆脱困窘的生活处境,乃至 1891 年 9 月麦尔维尔在纽约因病去世之 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