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广东省中山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_第1页
1912-广东省中山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_第2页
1912-广东省中山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_第3页
1912-广东省中山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_第4页
1912-广东省中山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山市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第 1 号) 中山市统计局 2011-05-06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 2010 年 11 月 1 日零时为标准时 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 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 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3为 3120884 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2000 年 11 月 1 日零时的 2363542 人相比,十年共增加 757342 人,增长 32.04 %。年平均增长率为 2.82%。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 904455 户,家庭户人口为 2467592 人,平均每个家庭 户的人口为 2.73 人,比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3.61 人减少 0.88 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 1656314 人,占 53.07%;女性人口为 1464570 人,占 46.9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 查的 99.01 上升为 113.09。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 岁人口为 363844 人,占 11.66%; 15-64 岁人口为 2620738 人, 占 83.97%;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136302 人,占 4.37%。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0-14 岁人口的比重下降 4.48 个百分点,15-64 岁人口的比重上升 4.65 个百分点,65 岁及以 上人口的比重下降 0.17 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 242653 人;具有高中(含中 专)程度的人口为 655534 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 1403820 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 613379 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 10 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 2640 人上升为 7775 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 14026 人上升为 21005 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 45737 人下降为 44981 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 28001 人下降为 19654 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 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 40271 人,同 2000 年第五 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 19267 人,文盲率5 由 2.52%下降为 1.29%,下降 1.23 个百分点。 注 释: 1 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 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 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是普查登记的 2010 年 11 月 1 日零时的常住人口。 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 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 工作学习的人。 4 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5 文盲率是指全省(市、区)常住人口中 15 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 中山市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第 2 号) 现将中山市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镇区常住人口2数据公布如下: 人口数(人) 比重 3(%) 镇区 2010 年 2000 年 2010 年 2000 年 全市合计 3120884 2363542 100 100 石岐区 206362 197399 6.61 8.35 东区 153477 112387 4.92 4.76 火炬区 229997 109878 7.37 4.65 西区 97864 62996 3.14 2.67 南区 64548 49433 2.07 2.09 五桂山 48019 17713 1.54 0.75 小榄镇 315626 309948 10.11 13.11 黄圃镇 145017 98373 4.65 4.16 民众镇 108417 81822 3.47 3.46 东凤镇 123562 94816 3.96 4.01 东升镇 118052 111796 3.78 4.73 古镇镇 147440 124794 4.72 5.28 沙溪镇 119372 140791 3.82 5.96 坦洲镇 219943 134296 7.05 5.68 港口镇 113748 80873 3.64 3.42 三角镇 121770 62548 3.90 2.65 横栏镇 103135 66195 3.30 2.80 南头镇 130712 55110 4.19 2.33 阜沙镇 57570 40086 1.84 1.70 南朗镇 107977 83784 3.46 3.55 三乡镇 200197 173492 6.41 7.34 板芙镇 82412 70609 2.64 2.99 大涌镇 74276 55463 2.38 2.35 神湾镇 31392 28720 1.01 1.22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 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 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境外”是指我国海关关境以外。 3指各镇区常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 来源:中山统计信息网 2011 年 5 月 30 日 市统计局发布中山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常住人口超 312 万 10 年增 75 万 中山究竟有多少人?市统计局近日先后发布两份中山市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显示,中山目前有常住人口 312.09 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236.35 万人相比,10 年共增加 75.73 万人,增长 32.04%。外来常住人口的比重由 2000 年的 46.52%增长到 56.66%,10 年增加 60.76 万人。人口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大量外来人口的流入,是否对中 山城市人口承载量形成挑战?对记者的这一担忧,相关部门的专家表示,与周边城市相比, 中山由于较早实施人口控制措施,目前还不会出现较突出的“城市病”。 人口 10 年增三成,是否达到极限? 这两年,中山市民明显感觉到城市道路车多了,中山也开始出现“城市病”了吗? 截至 2010 年 11 月 1 日零时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用数据证明了市民的这一担忧不无 道理。市统计局近日陆续发布的两份公报显示,与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 间中山多了 75.73 万人,增长 32.04%,而这其中,60.76 万人是外来人口。 “人口增长确实快,但主要是中山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所致。”市统计局副局长、高级统 计师孙志宏向记者介绍,这 10 年来,中山经济飞速发展,2010 年我市 GDP 总量 1826.32 亿元,是 2000 年的 5.3 倍,年均增长 16.5%。 他认为,我市常住人口增长较快,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常住户籍人口有所增长,十 年增加了 8.35 万;二是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加大,大量外来人口流入。据普查资料显示, 从外市流入我市的常住人口有 165.25 万人,外来人口在常住人口中的比重也由 2000 年的 46.52%提高到 56.66%。 “尽管我市常住人口增长幅度较大,但从户籍常住人口情况看,2010 年全市户籍常住人 口 134.76 万人,与 2000 年相比,年均增长 0.64。同期,外来常住人口年均增长 4.83%。由此可见我市常住人口增长率快于全省水平主要是外来人口增长较快所致。” 那么,中山目前的人口数量是否已到达极限?对于这个问题,市环保局环境工程专家对 记者说:“300 多万的常住人口,加上大约 100 多万的流动人口,我认为这已经基本达到中 山城市人口承载量的上限了。” 据他介绍,仅垃圾处理这一项,中山现在的三大垃圾处理中心处理能力为 3100 吨/天, 而实际上全市的垃圾排放量已达到了 3000 吨/天。 记者了解到,在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同时,中山也在极力提升城市配套水平,仅生态环 境这一项,近六年来我市就花了 100 多个亿上马 12 项工程。据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市还 将投入约 100 亿元改善城市环境配套和保护生态资源。 全市四成以上人口集中在六镇区 在统计局的公报上,记者还发现一个有趣的数据:全市 42.48%的常住人口集中在小榄、 火炬区、坦洲、石岐、三乡、东区这 6 个镇区。 全市常住人口最多的是小榄镇,达到 31.56 万人,最少的是神湾镇,为 3.14 万人,只有 小榄镇的十分之一。数据表明了全市人口分布不均匀的现状,常住人口主要集中在经济较 为发达的镇区,主要为外来人口。 人口的过于集中也带来一些问题,镇区空间狭小、资源有限,而十年间经济迅速发展, 人口快速增长,资源的消耗也比较大。据透露,现在很多饮水源附近都开始受到被开发的 困扰,一些镇区的环境卫生设施也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24.27 万人; 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 65.55 万人。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 10 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 2640 人上升为 7775 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 1.41 万人上升为 2.11 万人。 10 年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市人口文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据普查资料显示,我 市户籍人口中每 10 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数为 9447 人,比全国每 10 万人中具有大学程 度的人数 8930 人高 517 人,但是,我市外来人口每 10 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数为 6928 人,这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我市常住人口中大学文化程度人口比重。 记者发现,人口较密集的镇区已经开始感觉到教育、卫生等公共设施投入的压力。古镇 的一位企业家说,现在无论什么时候去医院都是人满为患,子女就学也是学位紧张。镇区 也在积极应对来自人口密集和增长的压力。古镇最近就启动多项民生工程,包括建高档次 的新医院以及教育园区,以提高城市配套水平。 中山离人口老龄化时代还有多远? 孙志宏介绍,珠三角城市中,中山对于人口的控制措施是比较好的,市政府早就开始将 人口管理与环境资源保护、经济发展一起规划。这 10 年来,大量涌入珠三角城市的人群, 以青中年人群为主,但随着这些人逐渐在珠三角城市定居,人口老龄化问题开始引起关注。 “中山现在还不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但也要关注这个问题。”孙志宏介绍,目前,我市 人口年龄结构表现为“两头低,中间高”的特点,即少年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较低,而劳动 力年龄段人口比重较高。主要原因是大量外来劳动力在中山就业,拉高了劳动力年龄段人 口比重。据普查资料显示,户籍人口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 8.78%,外来人口中 65 岁 及以上人口比重为 0.88%。由于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