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世华 一心为民深得民心_第1页
毕世华 一心为民深得民心_第2页
毕世华 一心为民深得民心_第3页
毕世华 一心为民深得民心_第4页
毕世华 一心为民深得民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毕世华 一心为民深得民心 在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边境村落 红岩村,毕世华巡查边境时,一颗地雷 让年仅 37 岁的他永远失去了左小腿。 如今,他不得不拄着双拐在家中进行复 健训练,无法再像往常一样,花上一两 天时间去巡逻他守护的 117 号至 121 号 界桩,一段 6.7 公里长的边境线。 中国论文网 /7/view-12973305.htm 作为党的十八大代表,他认真履 职,关注民生,村民评价他:“带领我 们致富,也对老百姓好,我们信赖他。 ” 作为外事界务员,他曾冒着炮火 在边界插上国旗,也曾细致入微处理边 民纠纷,被当地群众亲切称为“泥腿子 外交官”“活界桩”。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作为曾经的村党总支书记,他带 领村民布下的四大产业,让百姓尝到了 致富的甜头,也让这个边境村落成了一 个大的“活界桩 ”。 关注民生事业,党代表深得民心 2004 年至 2012 年,毕世华曾先 后担任红岩村委会主任、村党总支书记 等职,他有个光荣的身份:党的十八 大代表。 2012 年,刺树丫口村辍学儿童达 到 30%。 “因为远,父母一般等到八九岁 才送去读一年级,读着读着就不送了。 ” 继续送孩子的,生产也常常被耽误。看 在眼里,急在心头,作为党代表,首次 履职时,他关注的就是边疆少数民族教 育。当云南团讨论十八大报告时,他就 提出了撤点并校带来的不便这一问题。 后来, “十八大巡讲团 ”来到南伞 镇时,毕世华专门又为此事作了报告。 巡讲团专门派人实地调查,并写了论证 报告。 2014 年开始,校点开始恢复,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中刷布场自然村、红岩自然村两个校点 进行重修,并增加规模办学,坝子队自 然村,直接恢复上课。 布下致富产业,美好家园固边疆 毕世华将“ 强组织、建阵地、聚 人心、固边疆” 牢记心里。 “村看村、户 看户,群众看党员和干部。作为党员干 部更要积极带头贯彻落实好上级党委、 政府的惠民政策,带头干好村里的事务, 群众才会信任,基层党组织才能发挥聚 人心、固边疆、建设美好家园的作用。 ” 毕世华说,通过发展产业带领村民致富, 最能聚人心,从而达到固边疆的作用。 1997 年,毕世华初中毕业进入红 岩办事处(后更名为红岩村委会)做文 书,同时参加了云南省委党校镇康分校 连续六年的学习。此时,从小尝过贫困 的他,开始把改善村里交通,解决群众 用水,配置产业,让村民过上幸福生活 纳入梦想。 很快机会就来了,2004 年 5 月, 25 岁的毕世华当选红岩村委会主任。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前,他参观了镇康县甘蔗种植示范点白 岩村委会,觉得红岩村老百姓也有潜力 种甘蔗增收。 原来习惯种包谷,现在种甘蔗前 景不知,还得推掉一部分耕地做产业路, 有的村民不愿意了。 怎么办 毕世华白天跟着村民一 起下地干活,晚上直接在村民家里住下。 党员干部齐上阵,用了一年时间才说服 每一位农户。 即便如此,第一年种村里也只种 了 560 亩甘蔗。所幸次年糖价回升,村 民很快发现种甘蔗亩产收入是种包谷的 近 4 倍,不用催都主动要求种植甘蔗了。 2006 年,毕世华陆续被派去云南 农业大学、华西村、小岗村、农科村学 习。 “跟各个省的精英讨论,交流后,得 出一个发展方向,边境自然村得因地制 宜布置产业,靠山吃山,把地盘活才行。 ” 毕世华和村“ 两委”反复商议决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在海拔 1200 米以下种甘蔗,1200 米至 1400 米之间发展咖啡+澳洲坚果套种模 式,1600 米至 1900 米之间种核桃,套 种烤烟。 有了甘蔗的经验,后面的产业发 展就顺利了。截至目前,村“两委” 带领 红岩村群众发展了 2000 多亩甘蔗、 15340 亩核桃和烤烟、4060 余亩咖啡, 套种澳洲坚果。 “在我们镇康县,像我们 这种家家都有至少一样产业的村委会独 此一家。 ”毕世华不无骄傲地说。在他的 带领下,村里还修了 100 多公里的产业 路。 “我们红岩村村民,人年均收入 6726 元,比以前翻了几番。2004 年以 前,413 户村民不足 20 辆车,现在户均 至少一辆车,最多一户人家有 9 辆车。 ” 在红岩村委会主任杨文刚来看,毕世华 功不可没。 冒死插上国旗维护祖国边境安全 镇康县与缅甸果敢地区毗邻,国 境线长 96 公里。县城所在地南伞镇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边境口岸重镇,距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 敢县城 9 公里,距缅甸重要城市腊戌 87 公里。居住在镇康的广大农民世代生活 在边境,对这里的山川河流、界碑界桩、 通外出口了如指掌,有些就被政府聘任 为界务员。毕世华就是其中一位。 2009 年 8 月 27 日下午, “轰、 轰”刷布场执勤点听到境外传来两 声巨响,正在巡逻的毕世华警觉到不对。 “我一直喜欢看战争片,知道国旗插上 去,就宣示了主权。 ”毕世华说, 他的 第一反应,就是开车去县城买了一捆国 旗,带着党员干部和武装干事一起去插 国旗。 由于边境线长,只能分工。有人 不敢去, “我就说,不要怕,插上国旗就 安全了,最危险最远的地方我去。 ”毕世 华带着李国斌去了 119 界桩,插好国旗 又带着两个人去 121 界桩往 120 界桩方 向插国旗。 这是毕世华第一次插国旗,在此 之前的 2009 年 8 月 8 日,缅甸国内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生军事冲突,大量边民涌入镇康境内。 “我们把边民避难看作投亲靠友,村干 部带头领回家里照顾,我就领了七八个 回去。 ”毕世华说,当时大家都不轻松, 没有听过这么近的炮火,难民还在自己 家里,插上国旗也是为了避免炮弹危及 村里。 “还真起了作用,双方武装人员没 有过界,难民也知道过了红旗就安全了。 ” 面对枪炮声,他坦言会害怕,想 到家里的幼儿,也会很惜命。 “但这是我 作为一个界务员应尽的职责,我相信把 国旗插在国界线上,我们的群众就安全 了。 ” 这次工作中,毕世华带领村民们 创造了奇迹,在境外边民滞留的近半个 月时间里,当地没有出现一例人员死亡, 没有发生一起人畜传染病,甚至没有出 过任何刑事和治安案件。 实际上,毕世华 18 岁参加工作 就开始了这项工作,但正式聘任是 2007 年 4 月至今,负责中缅边境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117、118、119、120、121 号界桩地段 6.7 公里的界务巡查、管理和维护。 1998 年,他处理的第一起纠纷是 争地,面积不足一亩。事关国土主权, 不能让的自然就不能让步,也不能让对 方吃亏。 “处理两国边民的纠纷比协调本 村纠纷难多了。 ”第一次,毕世华感觉到 了界务员工作的神圣。 “我们与外交官不 同的是,除了考虑国家尊严、领土完整, 法律政策外,还要考虑民俗民风问题。 ” 一直以来,毕世华与境外边民关 系都很亲近。毕世华去界桩附近干农活, 双方互相请对方吃饭。 “唠嗑时顺便把共 同维护边境、和睦相处的政策宣传一遍。 农忙时,还互相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