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迈入“责任时代”(教育视界)_第1页
“90后”,迈入“责任时代”(教育视界)_第2页
“90后”,迈入“责任时代”(教育视界)_第3页
“90后”,迈入“责任时代”(教育视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大批“90后”大学生将毕业,正式走进社会 “90后”,迈入“责任时代”(教育视界) 2012 年,大批“90 后” 大学毕业生将从“ 虚拟社会”步入现实社会,开始真正担负起对自己 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 这些上世纪 90 年代出生的人,以独生子女居多,在 12 岁至 21 岁之间,也就是现在的 中学生、大学生。尽管人们常把“叛逆”、 “另类”、 “搞不懂”等定语加在他们身上,但在对成 长烦恼的反思里,在对社会的认识了解中,他们还是长大了。 “90 后”,就要来了! 与网络共生的一代 “在电脑前可以坐到屁股冒烟;熟人面前说不停,生人面前一言不发;为了不熬夜,干 脆就通宵;觉得别人永远不可能了解自己;喜欢制定周密的个人计划,然后不去执行;使 用所有电器都不看说明书” 摘自网帖“90 后” 特征 登录人人网,搜索“90 后”,无数人名蹦出来,数不清的年轻人把这个身份标签写进 “姓名”一栏,如“ 熙熙 90 后”、 “90 后小向”或干脆“ 我是 90 后”。在这个实名制社交网站上, 最具人气的一个“90 后” 公共主页,拥有超过 38 万个粉丝。 虽然互联网诞生于 1969 年,但直到 1990 年,英国物理学家伯纳斯李发明了万维网, 互联网才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可以说, “90 后”与互联网同生同长。2008 年,中国网民 数量跃居全球第一,预计到今年底,中国网民总数将超过 5 亿,而“90 后”几乎是最大的网 民群体。与前几代人相比, “电子脑袋”、 “鼠标手”是“90 后”的鲜明时代特征,互联网几乎将 他们“一网打尽” 。 “90 后”是网络时代的优先体验者,网络对他们的生活、学习乃至求职都产生了深刻影 响。放学后的时光, “90 后” 会窝在电脑旁,在 QQ 上飞速地打字,或在博客上撰文。心中 有了感触和烦恼,他们的第一反应也许不是告诉朋友家人,而是上网更新微博。 家长说, “90 后” 的孩子让人“ 搞不懂”,对外面的人很热情,但对家人很冷漠。 “最不能理 解现在的孩子,简直没法沟通,她写的日记想偷看都没用,根本看不懂。 我 不说我,偏 偏说偶 , 谢谢说3Q ,这还是我最近才弄明白的。 ”孩子正在读高一的陈女士有点苦恼。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08 级本科生的班主任曹璐说:“90 后 的孩子接受新事物能 力很强,喜欢追求新鲜刺激的东西,喜欢学习新知识,思维活跃、创造力强。 ” “他们知识面很广,高二就已经有好几个学生自己在网上查资料,和国外的大学联系、 申请报名,这在我们读中学时是不可思议的。 ”一位高中语文老师这样评价“90 后”。 幸福而孤独的一代 “90 后 的孩子虽然幸福其实很累, 90 后的孩子虽然爱笑其实悲伤, 90 后的孩子虽然 懒惰其实心细, 90 后的孩子虽然淘气其实善良, 90 后 的孩子很希望被别人理解” “90 后” 说 毋庸置疑, “90 后” 生在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港澳回归、加入世贸、北京奥运、上海世 博、载人航天1990 年,中国 GDP 在世界排名第十;而到去年,已达约 40 万亿元,成 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与“60 后”、 “70 后”不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必“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一点,即便 是“80 后”也自叹弗如。人们普遍认为, “90 后”是掉进“蜜罐子”的幸福一代,是不用负责任 的一代,因为他们生来就是被人爱的,而不是来承担责任的。 但生来就对网络的亲近感,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升学压力的焦灼感,让“90 后”与前几 代人确有不同。 “人越成长,越容易孤单。 90 后 的我们,有很多的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破 灭了;90 后 的我们,挣扎过彷徨过,还是挺过来了”我们这些偷偷老去的“90 后” 一文中,诗句一般这样写道。 樊馗,扬州大学学生,1990 年 1 月出生,他认为:“因为90 后 处在中国飞速发展的 年代,而且又是独生子女政策执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这样的时代背景,使得很多90 后 孩子都有好高骛远和不能吃苦的毛病, 敢想不敢干 是其最大特点。 ” “90 后 的孩子成长环境较优越,在家里是父母的心肝宝贝,从小衣食无忧,只需要好 好学习,别的事情几乎不用操心。由于种种保护与溺爱,他们心理素质比较差。 ”曹璐认为。 “我们是一群一直以为被世界遗忘的小屁孩,一面享受丰衣足食,一面感叹精神空虚; 一边被爱包裹,一边又感觉是在被人抛弃;一面享受激情与青春,一面又兀自悲伤。 ”1992 年出生的廖倩婧这样形容“90 后”。 用着无所不能的网络,拥有无人争抢的玩具,吃着不会穷尽的美食“90 后”似乎并 没有应有的幸福感。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专业大四学生芸茹每天最常做的就是上网,但她说:“网 络太大太无聊,逛得久了也觉得没意思。 ” “这代孩子的压力太大了,每天有写不完的作业、做不完的习题,我觉得孩子生活得不 快乐。 ”42 岁的王女士说,她的女儿十分乖巧,正在读初中二年级。 从小面临的升学挑战,各式各样的培优班、兴趣班,过早的竞争压力使“90 后”普遍聪 慧多才、思维活跃、爱好广泛,但同时也存在学习焦虑、抗挫能力弱、依赖网络等问题, 他们往往自信又有点脆弱,敏感又有点自私。 继往开来的一代 “我们都不是坏孩子,别看我们头发拉了、染了、烫了、吹了;我们都不是坏孩子,虽 然我们贪玩爱狂,却也知道为人要正直,做事要光明,讲义气,负责任;我们都不是坏孩 子,我们也想追求纯真的梦想” 摘自网帖“90 后” 的我们,不坏 2012 年,可以视为“90 后”大学本科毕业生的“ 责任元年 ”。 “90 后”是在经济突飞猛进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天之骄子 ”,个性张扬、感受细腻的他们, 将如何改变中国社会?按照国家的战略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中等发达国家,按年龄段 计算, “90 后”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中流砥柱。接过前代人的接力棒,继往开来,是时代 赋予“90 后”的重任。 即将步入社会的樊馗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父母那一代被计划经济体制所制约,创 造性的想法尚未实现就被扼杀。我们这一代比上一代敢想了,也敢干了。这个社会最让我 喜欢的就是飞速发展、一切皆有可能。 ” 安徽财经大学的邓诚胤自信地认为:“90 后 是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一代。 ” “孩子 12 岁就出去读书,严格来说不太了解他。但感觉孩子特别有创新精神,很喜欢 挑战。 ”黎禹斌是位农民父亲,他的儿子在北京大学上大四。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报告显示,政府机关成为“90 后”大学生比较看重的职业, 稳定、体面、舒适的工作,迎合了“90 后”大学生的就业观。 谈到找工作,芸茹强调:“一开始稳定下来是最好的。 ” 北京大学某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的一位老师说:“比起80 后 , 90 后很清楚自己想要什 么。以前的同学就业会扎堆去应聘,但现在没有, 90 后只会去找自己最想要的工作。 ” 湖南工程学院的钟理是位“90 后”,她说:“ 父母一代毕业之后听分配,走得更稳当, 也没有太大竞争。而我们有更多选择,也愿意去选择。 ” 当然,不少“90 后” 选择了考研,用钟理的话说:“ 觉得自己实力不够,没什么特别能 拿出手的,想充实一下,也有逃避成分在里面。估计大部分考研、读研的同学都会有点逃 避心理吧。 ” 其实,不必为即将步入社会的“90 后”担心,此前,他们已经有了很好的表现:人们不 会忘记,抗震救灾、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中, “90 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