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研究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 、 “农业”、 “农民”这“三农” 影 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是实现城镇化、 工业化、现代化的重中之重,而其中农民的身体健康及医疗是最基本 的保障。建国以来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农民基本的医疗保障体系 的建设,早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农村合作医疗便在全国加以 推广,当时的合作医疗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出来的,具有当时 “时代的特色” 。这种特色可以归纳为 ,城乡医疗卫生发展不平衡为合 作医疗提供必行性,在当时社会经济匮乏的环境下,集体计划经济为合 作医疗的发展提供可行性,高度的政治权威的认可,导致“一呼百应”, 使 之迅速成为现实,再加上当时“以阶级斗争” 为纲 ,将合作医疗提高到政 治高度,从而荡平一切思想观念上的障碍。因此在当时“农村合作医 疗受到了广大贫下中农的拥护”,在全盛时期我国有 90%的农民参与 了合作医疗,通过互助共济的方法在较低的层次上基本解决了医疗保 障问题,传统农村合作医疗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重大作用,而且获 得了世界卫生组织及世界银行的肯定,被称为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 健康的收益的中国模式,并建议在全世界不发达国家加以推广随着改 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制度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取代“以阶级斗争为 纲”,加之家庭承包制打破集体经济的壁垒,传统农村合作医疗迅速瓦 解,导致农民最基本医疗保障难以为继,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日益突出严峻,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医疗保障难题,我国于 2003 年启 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的试点工作,截止到现在,己基本实现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医疗的全覆盖。实践证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解决了 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落实了党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定和实施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 进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德国制度经济学 家柯武钢讲过:“培育恰当的制度是一项不会彻底完成的工作”, 现实 来看,没有哪一项制度是完美无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作为一项 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牵扯部门多,涉及主体多,而且技术性强,又 兼顾农民健康及农村社会稳定,还要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统筹发展,面对 这样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仅仅从某一个方面,某一角度进行研究是不 够的。既需要从理论上探讨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行性,又需从 现实角度考虑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行条件,既需要从传统合作 医疗中得到经验与教训,又需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践中不断总结经 验,既需要不断完善制度本身,也需要为新型合作医疗提供合理的外部 环境。基于以上认识,本人的研究思路确定为,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 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结合马克思经典理论社会保障理论,中国共产 党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历史与现代研究,西方相关社会保障学,采用定 性,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历史到现代。从理论到实践。从影响新农 合的制度因素,主体功能,外部环境多重角度探讨分析。目的为探寻确 保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可持续发展寻找对策与思路。 【关键词】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集体经济新农合筹资补偿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323.89;R197.1 【目录】:中文摘要 10-12ABSTRACT12-15 绪论 15-19 一、选题 的目的和意义 15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15-17 三、研究方法 17-18 四、 相关概念界定 18 五、创新之处及预期研究成果 18-19 第一章我国农 村传统合作医疗发展回顾 19-271.1 传统合作医疗产生的背景 19- 211.1.1 建国初期农村医疗卫生状况的迫切要求 191.1.2 政治权威的 大力支持 19-201.1.3 城乡二元化制度的现实需要 201.1.4 农村计划经 济体制的必然产物 20-211.2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历程 21- 241.2.1 传统合作医疗的初创阶段 21-221.2.2 传统合作医疗法制化发 展阶段 221.2.3 传统合作医疗繁荣发展阶段 22-231.2.4 传统合作医疗 取得的成就 23-241.3 传统合作医疗的消亡 24-271.3.1“文革” 之后短暂 的恢复时期 251.3.2 传统合作医疗彻底瓦解时期 25-27 第二章我国农 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脉络 27-322.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建立 27-282.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背景 272.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的发展历程 27-282.1.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正式确立 282.2 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制度较之传统合作医疗的不同 28-302.2.1 统筹层次的不同 282.2.2 筹资机制的不同 28-292.2.3 补偿机制的不同 292.2.4 组织管理 层次的不同 29-302.2.5 资金监督方面的不同 302.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取得成果 30-322.3.1 农民参与新农合热情不断提高 302.3.2 切实减轻 农民医疗负担 30-312.3.3 改善农村定点医疗机构服务条件 312.3.4 促 进定点医疗的良性发展 31-32 第三章合作医疗发展至今的经验与教 训 32-433.1 传统合作医疗的成功经验 32-353.1.1 党中央的肯定与支 持是维持传统合作医疗运行的关键 323.1.2 计划经济是维持传统合作 医疗运行的基本保障 32-333.1.3“赤脚医生”是维持传统合作医疗运行 必要条件 33-353.2 传统合作医疗失败的教训 35-373.2.1 依靠“政治运 动”推动的传统合作医疗受到“ 政治牵连”35-363.2.2 单一的依赖“ 集体 经济”致传统合作医疗难以“ 改革”36-373.2.3 制度设计的随意性决定 了传统合作医疗的不持续性 373.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践的经验 37- 383.3.1 健全的制度摆脱政治影响 373.3.2 医疗保障与医疗救助的细 分更有利于新农合的发展 37-383.3.3 设立“起付线”,杜绝医疗资源浪 费 383.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38-433.4.1 制度性 制约因素 38-403.4.2 主体性制约因素 40-413.4.3 环境性制约因素 41- 43 第四章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建议 43-474.1 进一步完 善和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建设 43-444.1.1 完善筹资机制 434.1.2 完善补偿及报销机制 43-444.2 强化主体功能 44-454.2.1 强化 政府正确的宣传功能,实现管办分离 44-454.2.2 扩宽政府的与农民之 间的沟通渠道 454.2.3 择优选择定点医疗机构,规范定点医疗机构行 为 454.3 优化外部环境 45-474.3.1 整顿和规范农村医药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