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思想的发端――龙场悟道_第1页
心学思想的发端――龙场悟道_第2页
心学思想的发端――龙场悟道_第3页
心学思想的发端――龙场悟道_第4页
心学思想的发端――龙场悟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心学思想的发端龙场悟道 【摘 要】在王阳明学术思想的 创立过程中,也有着一个变化的过程, 最终其学养修为才达到日臻完美的境界。 阳明龙场悟道,确立了此后心学思想的 发展方向,成为它的思想演进的最重要 的篇章,由此他解决了“ 格物 ”与心和理 之间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中国论文网 /5/view-5481712.htm 【关键词】心学;致良知 王阳明字伯安(公元 1472-1528 年)成化八年出生在浙江余姚的一个书 香门第,出生时其祖母梦见天神送子自 云端飘然而来,故为其取名王云。出生 后的王阳明至五岁不能发声,经异人点 拨将“云”字改为“守仁”二字。成年后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自称阳明子,因为他曾经在会稽阳明洞 内隐居过一段时间,有曾经创办过阳明 书院的缘故,得到了阳明先生的称号, 谥号王文成公。 在王阳明学术思想的创立过程中, 也有着一个变化的过程,最终其学养修 为才达到日臻完美的境界。最初一个阶 段,阳明“遍读考亭之书 ”,狂热的钻研 朱熹理学,曾经格竹七天;第二个阶段, 阳明龙场悟道,确立了此后心学思想的 发展方向,成为它的思想演进的最重要 的篇章,由此他解决了“ 格物 ”与心和理 之间的至关重要的问题,最后一个阶段 是阳明平定了江西宁王朱宸濠之乱反遭 奸人构陷,经历过百转千回的曲折人生 之后,阳明深刻的感知到从外在现实世 界找不到挽救摇摇欲坠封建帝国危机的 制衡力量,但是主观上阳明又期望能够 挽救世道人心,他开始回归本心,把希 望寄托在封建道德的自我完善、自我净 化、自我革新上。开始从内心深处寻找 抵御外界灾难的心灵支柱,这就是天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至真至善发源于本心的“ 致良知 ”学说, “致良知”是他的学说的精魂,是阳明思 想和修养成熟的标志。 “良知 ”实际上是 一种具有先验色彩的强大道德意志,源 流在孟子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 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是从 孟子的性善论出发,相信人具有仁、义、 礼、智、信的本性,这种天赋与美德就 是良知良能,王阳明将心学的宇宙本体 论和这种道德先验论结合在了一起,完 善了自己的学说,进一步扩充了它的内 涵。王阳明在命运多舛的生活背景中逐 渐体悟出孟子良知之意,逐层深化。再 运用“良知”学说重新诠释了 大学的 “知”,扩充了“良知”的内涵, “致良知” 是 他本人从经典之中悟出的。钱绪山(德 洪)作为为王文成公全书作序的一 位阳明门生,他曾说过:“惟文成公奋 起圣远之后,概世之言致知者,求之于 见闻,而不可与酬酢,不可与佑神。于 是取孟子所谓良知,合诸大学 ,以 为致良知说” 。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拉开阳明心学思想体系序幕的是 阳明人生中历经的另一次巨大转折,也 是其精神转向的源头、心学思想的发 端龙场悟道。此时距离青年阳明格 竹失败已是十六年之遥了。 弘治十八年乙丑(1505) ,明孝 宗驾崩,当时年纪只有十五岁的明武宗 继位。他重用以刘瑾为首的奸佞之臣, 宦官“八党”把持朝纲,朝野上下一片混 乱。顾命大臣大学士刘健等人上奏朝廷 请求诛杀八党。刘瑾等人蒙蔽武宗,颠 倒是非,反将刘健处以免职之罚,刘健、 谢迁被驱逐之后。南京户科给事中戴铣、 监察御史薄彦徽等人坚持上书,要求除 掉刘瑾等人,弹劾“ 八党”之一的高凤, 请回刘健、谢迁,结果是刘瑾矫传圣旨 立即将他们逮捕入狱。正德元年丙寅 (1506)二月,时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 上奏朝廷“宥言官、去权奸,以开忠党 之路”,不顾个人安危指责武宗对待言 官不妥,将矛头对准了刘瑾,要求释放 戴铣、薄彦徽等人。王阳明因此开罪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刘瑾,最终被廷杖四十,关进大牢半年 之久。出狱后,朝廷将他贬谪为贵州龙 场驿驿丞。正德三年戊辰(1508)年春 天,王阳明经历艰辛险阻终于来到了位 于贵州西北修文县的龙场。这个时候正 可谓:前有猛虎,后又追兵,左又饿狼, 右有深渊。世界荒凉,人心冷漠。刘瑾 欲加害阳明之心未死,与此同时也不时 会受到地方官们的欺凌。阳明心学思想 的发端,整个哲学思想的转向就是在这 种严苛的环境之中完成的,作为思想演 变的重要转折点对于龙场悟道最精确的 描述无疑来自于年谱: “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 蛇虺魍魉,蛊毒瘴疠,与居夷人舌难 语,可通语者,皆中土亡命。旧无居, 始教之范土架木以居。时瑾憾未已,自 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惟生死一念尚觉 未化,乃为石墩自誓曰:“吾惟俟命而 已!”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久之, 胸中洒洒。而从者皆病,自析薪取水作 糜饲之;又恐其怀抑郁,则与歌诗;又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不悦,复调越曲,杂以诙笑,始能忘其 为疾病夷狄患难也。因念:“圣人处此, 更有何道?” 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 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 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 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乃以默记五经 之言证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经臆说 。 ” 1 由年谱记载可见,阳明的大彻大 悟思想飞跃式来自于他对艰难环境的克 服,甚至是对死亡的清醒认识和超越, 生死一线间是阳明当时的处境,濒死体 验是他的哲学具备了最为理性的哲思。 叔本华曾经说过:“ 死亡是给予哲学灵 感的守护神。由于对死亡的认识所带来 的反省,致使人类获得形而上的见解, 并由此得到一种慰藉” 。2 可见东西方对 于对待死亡的本体意识是相近的,从死 亡中重新认识和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更为接近对宇宙本体论的把握,揭示人 生最本真的真相,获得对“有限性” 和 “无限性”的深刻领会,并运用于自己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哲学之中。正如:“ 岩树繁花,自开自 落,心外之物,岂在心外?”。儒家学 者向来极少谈及死亡命题,而阳明却将 自己的生死体悟纳入到了自己的哲学体 系和修养工夫之中“ 日夜端居澄默,以 求静一;久之,胸中洒洒。 “甚至有海外 学者将他与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比较, 称其成儒家存在主义的代表。 根据年谱记载,王阳明到了 龙场之后“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 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 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 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我们认为阳明龙 场之悟的核心内容是“ 心”与“理”的问题 以及格物致知的问题,这也是格竹失败 之后始终困扰着阳明思路的关键性问题, 而经过“龙场悟道 ”该问题终于有了一个 答案:“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 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时因为就是从 本体论和修养工夫两方面脱离了朱熹理 学的影响,跨越了理一元论的范畴,开 辟了“心学”发展的学术方向。首先本体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论上,阳明认为“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 强调了主体的能动性,确立了心的地位。 其次修养论方面说明了“ 格物致知之旨 ” 不需外求,只在心上做。这是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