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静与坚韧的批评之力_第1页
沉静与坚韧的批评之力_第2页
沉静与坚韧的批评之力_第3页
沉静与坚韧的批评之力_第4页
沉静与坚韧的批评之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沉静与坚韧的批评之力 印象中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 遇春君时的情形。那是在 2006 年浙江 大学举办的一个学术会议上。春天的杭 州,空气很温润,会议的间歇,偶遇遇 春君和他的同门师兄、现武汉大学教授 叶立文。那时的李遇春刚过而立之年, 洋溢着青年人的才气和朝气,但性格丝 毫也不张扬,相反略显矜持甚至腼腆。 现在,一晃 7、8 年过去了,遇春成果 丰硕,成了一名优秀的青年批评家和大 学教授。我与他的交往增多,友情渐深 厚,对他的认识也更丰富,不过在根本 上,他当初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并没有太 多改变,只是增添了几分坚韧和执 著在多次交往中,我发现,李遇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的外表虽然温和纯净,但做事却颇果敢 而坚韧,而且处事干脆利落,绝不拖沓 柔弱。 中国论文网 /5/view-6320401.htm 文如其人。读李遇春的批评文章, 也深感其批评风格一如他的为人:沉静 平和的表面深藏着执著坚韧的个性,蕴 含着独立的勇气和内在的力量。 具体的体现,首先在其批评观念 和方法上。在许多人看来,文学批评是 一种灵性和才华的工作,不太需要下功 夫,也不太需要思想的厚重(也正因此, 学院内的不少人轻视文学批评,觉得它 的学术含量低) 。但李遇春不一样。在 谈论文学批评观时,他明确将文学批评 的核心定位为“ 实证”正如遇春君的 导师、著名学者於可训先生所说的: “遇春所说的实证,不仅是以阐释者的 经验和知识为依据,证实文学所表现者 的实在或可能,而是同时还以作家的生 活经历或人生经验为依据,证实文学所 表现者的萌蘖与机缘。 ” 李遇春的“ 实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证”明确区别于纯粹的感性批评,努力 追求着科学性和客观性,试图从“史证” 和“心证”,即历史分析和心理分析两个 方面,进入到作家的人生经验和心理世 界中,以窥探作家作品的深层精神和艺 术个性。在批评家主体意识和西方理论 话语盛行的当下批评界,李遇春的实证 式批评方法显然与时尚不合,它需要大 量的资料搜集和文本阅读等细致工作, 需要扎实的例证、周密的逻辑。这一切, 只依靠单纯的灵气是肯定不够的,它必 需批评家沉静踏实的心态和足够的苦功 夫。 在具体的文学活动中,李遇春充 分地实践着他的批评观。典型如他的批 评专著西部作家精神档案 。这本著 作篇幅近 40 万字,所论的作家却主要 只有张贤亮、陈忠实和贾平凹三位,批 评态度的沉静平和而方法的深入细致是 造就这一情形的根本原因。先说其批评 形式。该著对三位作家的论述都采用了 “集束”的方式,也就是以多篇文章,从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多个侧面、多个角度来进行评论。这样 的批评是绝对不能讨巧的,因为如果不 对研究对象做深入把握,不断地另辟蹊 径、选择更有深度的角度,就很容易陷 入自我重复的窠臼。可以说,像西部 作家精神档案这样的著作,虽为批评, 却已经具有了学术研究的某些性质,也 是踏实和沉静批评风格的结晶。再来看 其批评方法。该著的史证和心证方法相 当典型,其中既有深入细致的文本解读, 又充分将作家的生活、心理与作品结合 其中,将作品思想、艺术表现乃至情节 细节与作家精神世界做深层关联,从而 将作家世界与创作世界融为一体在 这里,我以为可以稍微延伸到於可训先 生在小说评论上主持的“小说家档 案”栏目。这个栏目由作家自白、批评 家与作家对话以及批评家的文章三部分 构成,在一定程度上暗合李遇春所追求 的史证和心证相结合的批评观。李遇春 在该栏目发表过不少文章,还访谈过贾 平凹等作家。不知道李遇春的批评观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否受这一栏目的启迪,但确实可以说, 李遇春以西部作家精神档案为代表 的文学批评正是一种对深层次文学交流 的探求。 其次,它体现在批评立场上。李 遇春的文学批评涉及多个方面,既有当 下活跃的陈忠实、贾平凹、阎连科、李 锐等作家,也有争议较大的“十七年文 学”中的贺敬之,以及更早的丁玲、何 其芳等人。无论是针对哪一类作家作品, 李遇春的批评立场都相当一致,就是持 论都比较客观、宽厚,多寻求心灵的理 解,而不是剑走偏锋,以偏狭和激烈取 胜。 其中,最能体现这种批判立场的 是对丁玲、贺敬之等作家的评述。近年 来,左翼文学和“ 十七年文学 ”在学术界 评价呈现两个极端,要么是彻底否定, 要么是全力推崇。李遇春的评论不一样。 它不是作简单的跟风式表态,而是尽可 能客观地展现研究对象的面貌和特征。 如在谈论贺敬之的诗歌时,他既注意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其诗歌创作在“ 现实” 与“规范”之间的复 杂阶段性,更从“ 话语融合 ”的角度,从 文化话语、政治话语和文体话语等方面, “试图揭示贺敬之红色文学经典的多元 文本解构”,将之誉为 “一种新型的文学 话语空间的开创” 。在谈论丁玲、何其 芳的延安时期创作时,也是采用心理分 析方式,将文本话语与作家内在的心理 机制结合起来,探究其文本背后复杂的 心理动因。左翼文学和“十七年文学” 的内涵与当前现实关联紧密,我们对它 们的认识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冷静客观, 更难达到大家的共识。李遇春的观点也 肯定有人不认同,但不可否定,他的批 评态度是温和宁静而力求客观深入,批 评立场也是平和而力求科学的。 沉静踏实的批评方法,客观冷静 的批评立场,从表面上看似乎相当温和, 看不到批评者的个性和力量。但其实, 李遇春的批评并不匮乏个性,而是有自 己鲜明的价值观念,有自己的个性坚持。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其一,李遇春的批评观念就体现 他的独立个性。 李遇春的文学批评绝不缺乏才气, 其早期也曾经涉猎过形式话语的批评方 式,但他却宁可放弃轻灵的宝剑,选择 厚重质朴的大刀,背后是他对文学批评 认真深入的思考。他曾经这样表白过: “我仿佛看透了批评家的各式知识游戏, 信仰启蒙主义的批评家执着地大谈特谈 诸如民主 自由 人性 个性 之类的宏大概念,坚守存在论的批评家 总是乐于到文本中去勘探存在 荒 诞 绝望 虚无等所谓生命的真相, 还有无法穷尽的后现代理论中各种时髦 的关键词,批评家们常以此为文学批评 法典,做着无休无止的演绎性的文学阐 释游戏。 ”也就是说,李遇春之踏实沉 静的文学批评观,既体现着他对文学品 质追求的执著,也传达出他对文学和文 学批评品格的独特理解。或者说,他所 坚持的批评观念,是他个性和信心的凝 聚,也是对时下不良批评风气的无声抗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击。 其二,李遇春的批评立场也蕴含 着坚持的力量。 有人认为文学 批评应该以观点取胜,认为旗帜鲜明的 二元对立观点是批评的基本原则。但我 以为并不尽然。对文学批评来说,观点 的明确当然需要,但绝不能满足于此, 更不能以观点来评价文学批评的优劣。 理解的准确和思想的深刻才是更有效的 文学批评评价标准。也就是说,真正优 秀的文学批评不应该是简单的、表态式 的,而应该以准确犀利、思想深刻取胜。 甚至可以说,由于作家和文学创作本身 的复杂多元特性,优秀文学批评的价值 判断都往往不是一元的,肯定与否定、 认同与批评常常会交织、错杂在一起。 比如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大家李健吾的批 评文字,就几乎没有对哪个作家作品简 单地说好说坏,而是客观地呈现他(它) 们的个性特点,在不同的类比和对比中 凸显出其意义或缺失。但正是在这些貌 似没有明确肯定或否定的呈现与比较中,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批评者的价值立场得到清晰的传达。 从这个角度看,李遇春的文学批 评也许较少那种鲜明的爱憎和立场的决 断,却绝对不乏观点和立场。它如略嫌 沉重却更厚实的挖掘机,在丰富的材料 和细致的文本阐释中步步推进,既展示 了独立的文学认识,也毫不犹豫地明确 了自己的价值判断。不能说李遇春的文 学批评已经完美了,但确实展示了自己 的个性意义。这种批评方式,显著地区 别于当前文学批评盛行的“表扬批评” 与 “酷评”(也就是所谓的“捧杀”与“棒杀” ) 两种极端批评方式,也蕴含着许多健康 文学批评方式的内在特征,传达出对良 好批评生态的呼吁和期待。事实上,在 提出“实证”文学批评观念之后,李遇春 还发出了“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正名或 辩护”的宣言,希望以 “实证精神和方法 ” 来倡导当前的中国文学批评。虽然在 时下潮流中,这些倡议难以得到有效的 回应,但却可以感受到李遇春的力量和 信心。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正因为这样,尽管才刚过不惑之 年,李遇春的文学批评却已经具有了与 其年龄不相一致的成熟,正在形成其严 谨内敛又充满力量的批评个性风格,并 赢得了批评界的广泛认可与良好声誉。 才气型文学批评和沉静踏实的文 学批评属于两种不同风格,适合不同的 场合,也很难简单臧否,但相比之下, 沉静型文学批评更需要批评者内在的修 为就像金庸小说中的降龙十八掌一 定需要深厚的内力支撑一样不知道 李遇春是否有加强自我修为的自觉意识, 但总而言之,近年来,李遇春的学术视 野部分地从当前文学批评撤离,转移到 近现代文学的旧体诗词研究上。 旧体诗词研究的意义不需多言, 但是要做好它,难度确实不小。其一, 它需要敢于逆潮流而行的心劲。因为在 现代化的潮流之下,旧体诗词一直不被 视为正宗,近年来虽略有改变,但其边 缘位置并未真正得到改善。其二,它需 要“坐冷板凳 ”的研究态度。因为研究界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的长期忽略,旧体诗词的资料零散,需 要进行大量扎实的资料搜集和整理工作。 在以数量见效率的当下学术界,没有足 够的耐心是难以做好的。其三,它还需 要中国传统文化多方面的艰难修为。旧 体诗词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产物,要研 究好它,必须有很好的传统文化功底。 而这,绝对不是一项可以速功的事情。 也正因如此,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 旧体诗词,许多人认同其价值,但真正 愿意花费心力去研究的人非常之少。 虽然李遇春也感到艰难:“我不 得不在新文学与旧诗词之间奔 忙,有时候觉得自己仿佛分裂成了两半: 一半在现实中,一半在历史里。 ”但他 却已经坚持了近 10 年,并且扎到里面 就不愿意脱身,继出版了研究论著中 国当代旧体诗词论稿之后,又连续编 辑出版了现代中国诗词经典 (诗卷 和词卷)两个旧体诗词选本。虽然对于 一个从现当代文学研究出身的学者来说, 治旧体诗词肯定有不小的难度,但李遇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春确实为之付出了大量的精力,不但广 泛搜集了大量旧体诗词作品,进行了细 致的阅读评析,而且还在勤学格律、练 习旧体诗词的写作。显然,他是想通过 亲历创作的方式感受旧体诗词的独特形 式,既让自己更深地浸淫于传统文化之 中,深化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同时也 能在更深层次上抵达研究对象的心灵和 精神世界。正因为李遇春有着如此认真 的投入和刻苦,所以他的旧体诗词研究 起步不算早,但成果质量却很颇为可喜, 赢得了包括著名古典文学学者王兆鹏教 授等人的许多好评。这是很不容易,也 是很值得祝贺的。 依我个人所见,李遇春之所以能 够在这样有着“ 跨界” 难度的研究中取得 不俗的成绩,除了他个人的兴趣和努力 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在原因, 就是他在精神上与旧体诗词的某种契合。 换言之,在李遇春的性格气质中蕴含着 与中国旧体诗词相通的一面。他的沉静 坚韧,使他愿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旧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体诗词中去寻找心灵的归宿,无论是在 对古典诗词的阅读、研究还是创作中, 他都能够感受到精神和心灵的愉悦。正 是源于这种内在的热爱与精神的契合, 他才能够长期扎根其中,自甘落寞地艰 难耕耘。 从长远看,李遇春的这段旧体诗 词研究对他未来的现当代文学批评是非 常有意义的虽然他暂时将很多精力 放在了旧体诗词研究上,但我相信他最 终肯定还是会回归到现当代文学研究中 来因为我始终有一个感受,就是我 们出生于上世纪 60、70 年代的现当代 文学学者,传统文学(文化)方面的素 养太弱了(李遇春虽然比我年轻好几岁, 但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大体相似) ,从 长远看,这肯定会对我们学术研究的高 度和深度构成严重的制约。深入传统, 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们亟待加强 的素养。在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是有心 插柳还是无意为之,李遇春总之是有所 收获了。我估计,在经历过几年的旧体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