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数学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数学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数学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数学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数学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山市 2016第 卷(共 60 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个小题 ,每小题 5 分 ,共 60 分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2A , | , ,B x x a b a A b A ,则集合 B 中元素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z 满足 11 i ,则 |z ( ) A 1 B 5 C 2 D 2 (0,1)x , 2 0 ”的否定是( ) A0 (0,1)x, 2000B0 (0,1)x, 2000C0 (0,1)x, 2000D0 (0,1)x, 2000,2,3,4 四个数字中任取两个不同数字,则这两个数字之积小于 5 的概率为( ) A 13B 12C 23D 21mx y的渐进线方程为 3 ,则 m ( ) A 13B 19C 3 D 9 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24 B 24 3 C 483D 883 , 均为锐角,且 c o s ( ) c o s ( )n ,则 ( ) A 11 B 11 C 11D 111xy x , ( , x m n 的最小值为 0,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 A (1,2) B ( 1,2) C 1,2) D 1,2) 输入的 5n ,则输出的结果为( ) A 4 B 5 C 6 D 7 ) 3 s i n ( 2 ) c o s ( 2 )f x x x ( |2)的图象关于 y 轴对称,则()63上的最大值为( ) A 1 B 3 C 2 D 2 平面 a ,平面 平面 b ,平面 平面 c ,则下列命题: 若 / /;若 a b O ,则 ;若 , ,则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A B C D ) 上的可导函数,且满足 ( 1 ) ( ) ( ) 0x f x x f x ,则( ) A ( ) 0 B ( ) 0 C ()D () 第 卷(共 90 分) 二、填空题(每题 5 分,满分 20 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lo g ( 1 ) 的定义域为 , A B A C D B,则 中, 8, 7, 5,则 上的高是 : 22 1 ( 0 )xy 的右焦点为 (3,0)F ,上、下顶点分别为 A , B ,直线 于另一点 M ,若直线 x 轴于点 (12,0)N ,则 的离心率是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 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 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111,3214325 ()求数列 ()求数列 前 n 项和 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深受我市居民的喜爱为调查某校大学生对共享单车的使用情况,从该校 8000 名学生中按年级用分层抽样的方式随机抽取了 100 位同学进行调查,得到这 100 名同学每周使用共享单车的时间(单位:小时)如表: 使用时间 0,2 (2,4 (4,6 (6,8 (8,10 人数 10 40 25 20 5 ()已知该校大一学生由 2400 人,求抽取的 100 名学生中大一学生人数; ()作出这些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估计该校大学生每周使用共享单车的平均时间 t (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 中, 平面 /C , C ,2A D D C P A , 4, E 为 中点, M 为棱 一点 ()当 何值时,有 /面 ()在()的条件下,求点 P 到平面 距离 的顶点 (1,0)A ,点 B 在 x 轴上移动, | | | |C ,且 中点在 y 轴上 ()求 C 点的轨迹 的方程; ()已知过 (0, 2)P 的直线 l 交轨迹 于不同两点 M , N ,求证: (1,2)Q 与 M , N 两点连线 斜率之积为定值 ) af x 的图象与 x 轴相切 ()求证: 2( 1)() ; ()若 1 ,求证: 2 1( 1 ) l o 请考生在 22、 23 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 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 ,直线1 ( t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 2C 的极坐标方程为 22(1 2 s i n ) 3 ()写出1 ()直线1 , B 两点,点 (1,0)M ,求 | | | |M A M B 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 ( ) | 1 | | 1 |f x x x , P 为不等式 ( ) 4的解集 . ()求 P ; ()证明 :当 m , 时, | 4 | 2 | |m n m n . 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 6 11、 12: 二、填空题 13.( 1,1 答题 )设数列 d , q ( 0q ),则 (1 2 ) 1 4 ,(1 2 ) 5 , 解得 3,2,或 3 ,27,(舍), 所以 32, 12 ()1 2 1 2( ) ( )a a a b b b 2( 1 3 2 ) 1 2 3 212 1 2 2n nn n n n )设抽取的 100 名学生中大一学生有 x 人, 则 1002400 8000x ,解得 30x , 所以抽取的 100 名学生中大一学生有 30 人 ()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 1 0 . 0 5 0 2 3 0 . 2 0 0 2 5 0 . 1 2 5 2 7 0 . 1 0 0 2 9 0 . 0 2 5 2 4 . 4t , 所以该校大学生每周使用共享单车的平均时间大约为 时 )当 3时,有 /面 取 点 F ,连接 E , F 分别为 中点, /D ,且 1 12D. 又梯形 , /D ,且 1, /M ,且 M ,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C , 又 平面 平面 /面 即当 3时, /面 () E 为 中点, 点 P 到平面 距离等于点 A 到平面 距离,设点 P 到平面 距离为d , 由 已知可得, 5A M M D E D , 6, 2, 212, 由A D E M E A M ,得 1133D E M A M DS d S E A , 4 2 121A M , 所以点 P 到平面 距离为 4 2121. )设 ( , )Cx y ( 0y ),因为 B 在 x 轴上且 点在 y 轴上,所以 ( ,0),由 | | | |C ,得 2 2 2( 1 ) ( 1 )x x y , 化简得 2 4,所以 C 点的轨迹 的方程为 2 4( 0y ) ()直线 l 的斜率显然存在且不为 0, 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2y ,11( , )M x y,22( , )N x y, 由 2 4,2,得 2 4 8 0ky y , 所以124,12 8yy k, 112122 41214 ,同理24 2y , 1 2 1 2 1 24 4 1 6 42 2 2 ( ) 4M Q N y y y y y y , 所以 (1,2)Q 与 M , N 两点连线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4 )21( ) , 设 ()x 轴相切于点0( ,0)x, 则 00( ) 0,( ) 0,即00200l n 1 0 ,1 0, 解得0 1, 所以 1( ) f x , 2( 1)() 等价于 设 ( ) h x x x ,则 1( ) 1, 当 01x时, ( ) 0, () 当 1x 时, ( ) 0, () 所以 ( ) (1) 0h x h, 即 ,( *) 所以 2( 1)() ()设 2 1( ) ( 1 ) l o xg x b x , 21 ( l n ) 1( )l n l nb b x bg x xx b x b , 由 ( ) 0,得01 由( *)式可得,当 1x 时, ,即 1 1x ; 以 1x 可得 11,有 1ln ,即 1 所以当 1b 时,有01 当01 时, ( ) 0, ()调递增; 当0x x b时, ( ) 0, ()调递减, 又因为 (1 ) ( ) 0g g b,所以 ( ) 0, 即 2 1( 1 ) l o )曲线1 3 0 , 曲线2坐标方程为 2 2 13x y ()将直线125 2 4 0 , 1225 , 由 t 的几何意义可知:12 2| | | | | | | | 5M A M B t t . ) 2 , 1 ,( ) | 1 | | 1 | 2 , 1 1 ,2 , 1 x x x 由 () ) 4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