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和政策 吴易风 一、市场经济定义及其特征 (一)市场经济定义 西方经济学家对市场经济下了各种各样的定义。归纳起来,这些定义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定义 1:市场经济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通过市场供给和需求配置资源的经济制度。 定义 2: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供给和需求配置资源的经济。 定义 1 和定义 2 的根本区别在于市场经济是否要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 西方大多数经常家家持第一种定义,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经济是完 全对立的。奥地利经济学家米塞斯和哈耶克是持第一种定义的早期代表。例如,米塞斯在 1920 年发表的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计算一文中说:“如果没有企业家(包括股票持有者)对利润、地主对地租、 资本家对利息和劳动者对工资的追求,那么整个市场机制就不可能成功地运转。”他的结论是:“问题仍 然是二者必居其一,要么是社会主义,要么是市场经济。”此后,西方经济学家很多都追随米塞斯。直至 今天,大多数西方学者仍然坚持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观点。最近的例子是,北欧经济学家伊萨克 森、汉米尔顿和吉尔法松在合著的理解市场经济一书中说:“没有所有权,就没有资本家;没有资本 家,就没有资本主义;没有资本主主久没有市场经济。”此书很快被译成俄文等文字在前苏联东欧国家出 版,并产生了很大影响。 西方少数经济学家持第二种定义,认为市场经济既可以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相结合,又可以同社会主义 公有制相结合。波兰经济学家兰格是持第二种定义的早期代表。他在 1936 年发表的,论社会主义经济理 论一文中提出,社会主义公有制可以同市场经济相结合,在计划经济下模拟市场经济的运行可以更有效 地配置资源。此后,西方经济学界有一些人追随兰格,研究市场社会主义。直至今天,西方仍然有一些经 济学家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可以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最近的例子是,瑞典经济学家克拉斯埃克隆 德在瑞典经济现代混合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概念并非 取决于市场经济的程度,而是由所有制状况所决定。”他提出:私人所有制同市场经济相结合是“私人资 本主义”,集体所有制同市场经济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另一个例子是,美国经济学家费希尔、 多恩布什和施马伦西在经济学一书中提出,所有制的主要形式是私有制和国有制,资源配置斩主要方 法是市场和中央计划。两种所有制形式和两种资源配置方法进行组合,形成 4 种不同的经济:(1)私有 制和市场配置资源方法的结合,形成市场资本主义;(2)私有制和计划的结合,形成计划资本主义; (3)国有制和市场的结合,形成市场社会主义;(4)国有制和计划的结合,形成计划社会主义。 在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定义 1 的持有者人数众多,呼声很大;定义 2 的持有者人数较少,呼声较弱。 (二)市场经济的特征 西方经济学家对市场经济的特征做出了不同的论述,这些同他们所持的市场经济的不同定义不关。 持市场经济定义 1 的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私有制是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此外,市场经济还有一系列 其他特征。例如,美国经济学家杜和克洛认为,“市场经济的特征是,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制,由利润动 机引导生产经营的私人积极性,以及家庭关于支出决策和储蓄决策的选择自由。”又例如,美国经济不家 汤普逊认为,“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特征是:经济资源和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个人选择自由,竞争,利润 动机,以及市场需求和供给条件所决定的价格。” 持市场经济定义 2 的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不能笼统地讲市场经济的特征,而应当先区分资本主义市场 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分别论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例如,美国 经济学家博恩斯坦在他主编的比较经济制度书中把市场经济分为两类:一类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一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他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是:(1)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和占有 生产资料的私人企业;(2)经济利润作为生产决策的指导力量而居于支配地位;(3)依靠市场和价格配 置资源和分配产品。他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是:(1)集体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2)经济利润 作为生产决策的指导力量而居于支配地位;(3)依靠市场和价格配置资源和分配产品。他认为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特征是:(1)集体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2)收入分配中有限的不平等;(3)利用市场和 价格配置资源和分配产品。 在西方国家,类似杜、克洛沃、汤普逊那样描述市场经济特征的经济学家占大多数,像博恩斯坦那样 描述市场经济特征的经济学家为数很少。 二、理想世界的市场经济:效率 西方经济学家在论述市场经济的优越性的局限性、长处和短处时,区分了理想世界的市场经济和现实 世界的市场经济。他们认为,在理想世界的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在现实世界的市场经济中, 资源配置达不到有效率的状态,存在着市场失灵。 西方学者所说的理想世界的市场经济有一系列十分严格的假设条件全都成立的完全竞争经济才是理想 世界的市场经济。在理想世界的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可以达到在效率的状态。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就在于 此。西方经济学在这里所说的效率是指资源配置效率,或称配置效率。 理想世界的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被称为怕累托效率。帕累托是意大利经济学家,他在本世纪初提 出了资源配置效率概念。 帕累托被称为“资产阶级的马克思”。柯曼说:“帕累托似乎也提出,社会主义国家比基于私有财产 经济的国家能更好地把经济引向均衡。”布西诺言说:“帕累托发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常产生相 同的结果,因而社会主义制度和完全自由的制度可能同样的效率。”罗尔说:”凰累托相信,可以证明, 社会主主铁生产在理论上可以达到恰好与理想的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均衡力量所致的相同的经济 计划。但是,在标准的西方经济学著作和教科书中,帕累托的这些引人注目的经济思想完全被抹掉了。 剩下的是这样一个断言:只有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才能达到帕累托效率。这显然是 对“资阶级的卡尔马克思”所做的符合统治阶级意志的重大修正。 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核心是要论证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有效率,亚当斯密的“一只 看不见的手”的学说则是进行这种论证的出发点和归宿。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说:“资本主义的效率 建立在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基础上,这个理论是亚当斯密在两个世纪以前首先提出来的。通过市场, 贪欲被套上了笼头,以一种不受人的因素影响和表面上自动的方式为社会目标服务利益引导资源从生 产效率低档的用途中撤出,流向生产率较高的用途对任何个人来说,并不要求他估价什么是对社会或 制度有利的;即便他仅仅是追求自己的经济自我利益,他也会自动地为社会福利服务。” 三、现实世界的市场经济:市场失灵 西方经济学家在偷世界回到现实世界时,普遍承认从来就不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也就是说,他 们精心设计的那种理想世界的市场经济是空中楼阁,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学说并不是得到科学证明的真理 精品 精品文档 西方学者承认,用来论证市场经济优越性的“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学说并不是得到科学证明的真理。 例如,萨缪尔森说:关于一只看不见的手可以成功地引导自私地追求自身利益的个人来促进公众利益的学 说,斯密对此没有证明过,自 1776 年以来,任何经济学家都没有证明过。” (二)理想世界的市场经济有效率,现实世界的市场经济缺乏效率 西学者认为,资源配置效率或帕累托效率只存在于理想世界的市场经济,而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市场 经济。例如,斯蒂格利茨(曾任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世界银行副行长)说:“帕累托效率 理想的竞争的市场经济可以达到,而现实的市场经济则无法达到。” (三)本来意义的市场失灵:资源配置无效率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现实世界的市场经济中,存在市场失灵(英语中的 market failure 直译为 “市场失败”,通常译为“市场失灵”)。本来意义的市场失灵是指资源配置无效率,即指资源配置达不 到帕累托效率的状态。 西方微观经济具体论述了上述意义上的市场失灵。当理想世界的市场经济的任一假设条件得不到满足 或不能成立时,就会出现这种市场失灵。例如,当进入市场的卖者和买者不是非常之多,而是存在垄断时, 当进入市场的产品存在差别时,当进入或退出市场存在障碍时,当经济活动产生外部影响时,当存在公共 产品时,当市场参与者存在不完全信息时,都会导致市场失灵,出现资源配置缺乏效率的状态。 (四)广义的市场失灵:微观经济无效率,宏观经济不稳定,社会不公平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以来,西方经济学的市场失灵理论有了重大发展,从研究本来意义的市 场失灵发展为研究广义的市场失灵。 1977 年,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在不确定的年代中把“宏观经济不稳定”、“微观经济无效 率”、“社会不公平”看作是市场缺陷的三个重要表现。 1980 年,萨缪尔森在经济学第 11 版中把“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垄断和外在性”以及“失业 的不稳定性”看作是资本主义制度“偏离被认为是社会是最优状态”的“三个主要方面”。从萨缪尔森的 说法中可以感觉到加尔布雷思的影响。 1985 年,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在经济学第 12 版中,把上述偏离最优状态的三个主要方面归人市 场失灵:“市场经济有时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例如垄断和外部效果;它们易于遭受重复出现的通货膨胀 和失业。最后,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对选民来说可以是不能接受的。”他们又认为,上述这些是市场机 制的“三种始终存在的失灵之处”。 到了 90 年代,广义市场失灵要领在越来越多的西方经济学论著和教科书中得到了说明,其中最有代 表性的是美国经济不有科勒在 1992 年出版的经济学教科书中的表述。科勒说:“市场经济显示出被 叫做市场失灵的若干典型的缺点这些缺点的任何一张清单都必定包括无效率、不公平和不稳定。” 从加尔布雷思在 1977 年提出的市场缺陷包括“宏观经济不稳定”、“微观经济无效率”、“社会不公平” ,到科勒在 1992 年把“无效率”、“不公平”、“不稳定”写进经济学教科书,西方经济学的广义市场 失灵理论有一条明显的形成和发展的线索。 现在,萨缪尔森对无效率、不稳定、不公平三种市场失灵的内容做了进一步的论述。在萨缪尔森致 中国读者经济学第 16 版中文版序言中,萨缪尔森就市场失灵问题批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 他写道:“一些经济学家,如哈耶克和弗里德曼,从自由放任出发,强调纯粹资本主义的完美, 而不那么注意各种市场不灵:垄断、寡头,商业周期波动,股市崩溃、投机泡沫、金融危机,收入财 富分配不公,等等。”其中,垄断、寡头意味着无效率,商业周期波动以及股市崩溃、投机泡沫、金融危 机意味着不稳定,收入财富不公意味着不公平。 四、政府调控:市场失灵的矫正 (一)市场失灵是政府调控的理论根据 政府调控的必要性源于市场失灵,政府调控的目的在于矫正市场失灵。这已经成为西方多数经济学家 的共识。现在,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醒人们,对市场的热情应适当降温,对市场机制的美妙作用不要过于 迷恋。例如,萨缪尔森说:“讨论市场失灵的情况,是为了将我们对市场的热情稍稍降温。对看不见的手 有所了解之后,我们一定不要地分迷恋于市场机制的美妙。” 很多西方学者现在都认为,由于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会失灵,所以必须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介 入。 (二)政府的经济职能:增进效率,促进公平,保持稳定 关于政府的经济了职能,西方传统的说法是:“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自由主义 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普遍持这种观点。 随着广义市场失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西方大多数经济学家对政府承担经济了能的必要性取得了共识。 在他们看来,管得最好的政府并不是管得最少的政府,而是管得最合适的政府。 即然广义的市场失灵包括无效率、不公平、不稳定三个主要方面,相应地,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也包 括三个主要方面:增进效率、促进公平、保持稳定。在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普 遍论述了政府的这三大职能。 (三)政府调控包括微观调控和宏观调控 市场失灵既包括微观经济的市场失灵,又包括宏观经济的市场失灵。相应地,西方国家旨在矫正市场 失灵的政府调控既包括微观调控,又包括宏观调控。美国和法国的调节经济学、日本的规制经济学,都是 研究微观调控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学,则是研究宏观调控的。 五、政府调控的三大系列政策 西方国家政府调控的目的在于矫正市场失灵,实现这一目的手段是以下的三大系列政策。 (一)增进效率的政策 无效率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表现,西方国家政府调控的三大系列政策之一就是增进效率的政策。 增进效率的系列政策,主要包括国有化政策和私有化政策,反垄断政策和放松反垄断政策、调节政策 和放松调节政策、政府生产公共产品的政策、环境保护政策、政府规定厂商向消费者提供产品信息的政策, 等等。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前两项政策。 首先简略介绍一下国有化政策和私有化政策。西方部分经济学家的国有化主张虽然出现较早,但是, 这一主张成为政府经济政策并被付诸实施,则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主张国有化的经济家认为, 私有企业缺乏效率,出路在于私有企业国有化。二战后,欧洲不少国家的左翼政执政,推行国有化政策, 将一批私有企业改变为国有企业。这一开始就遭到右翼政党及其理论家的反对。右翼政党的理论家断言, 国有企业缺乏效率,出路在于国有企业私有化。右翼政党上台后,便推行私有化,半卖半送地把国有企业 重新变为私人企业。右翼政党的私有化政策引起选民的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左翼政党提出再国有化政策 主张。可是,左翼政党执政后,通常采用高价赎买的办法把私有化企业再变成国有企业。这又引起选民的 不满。英国工党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况选失败后,长达 18 年未能再上台,一个深刻的经济原因就在于此。 精品 精品文档 英国保守党政府从 70 年代末开始大规模推行私有化,欧洲其他一些右翼政党执政的政府也广泛推行私有 化,掀起了私有化浪潮。私有化加剧了社会两极分化,并使失业更为严重。 英国保守党撒切尔政府的私有化政策引起了人民的不满。工党布鞋莱尔竞选时许诺停止私有化,并许 诺向在私有化中暴富起来的人征收重税,同时给在私有化中失去工作的人特别是青年人以补偿。 垄断是导致无效率的一个原因。因此,反垄断政策被认为是增进效率的一项政策。不少西方国家都有 反垄断法或反托拉斯法等法律。但是,垄断是现代资本主义的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实质,这就决定了 西方各国政府不可能真正地、彻底地反对垄断。相反,西方国家政府目前很多都在放松反垄断,准许很多 行业的巨型企业进一步合并,成为超级垄断企业。 (二)促进公平的政策 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效率和公平可以分开,经济学应当研究效率,而不必研究公平。另一些西方 经济学家则认为,效率和以平密切相关,不公平会导致无效率,经济学应当既研究效率,又研究公平。 西方学者对公平和效率二者孰先孰后问题是有三种提法。第一种提法是效率优先。美国新自由主义经 济学家弗里德曼持这种观点。与此相反,第二种提法是公平优先。受美国哲学家罗尔斯影响的新左派学者 不少持这种看法。介于二者之间的第三种提法是效率和公平兼顾。美国以研究公平和效率著称的学者是奥 肯是第三种提法的代表。在这三种提法中,效率和公平兼顾的提法已为多数西方学者所接受。 一些西方国家实行的“促进公平”的政策主要有:累进所得税,遗产税,向穷人提供食品券、低价公 共住房和医疗照顾,实行义务教育,发放失业救济、伤残补助以及未成年家庭补贴等。 (三)保持稳定的政策 不稳定是市场失灵在宏观经济层次上的表现。经济衰退和失业、通货膨胀、滞胀等的出现,表明市场 经济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西方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就是旨在保持稳定的政策,其目的是要在宏观经济方 面的预防、治理、减轻以至消除宏观经济波动。宏观经济目标是:(1)充分就业;(2)价格水平稳定; (3)经济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 保持稳定的政策主要是由凯恩斯提出并经凯恩斯主义者补充和发展的一套宏观经济政策。其中最重要 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实行何种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实行何种财 政政策取决于经济风向。当出现经济衰退和大量失业时,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总支出,主要措施是 增加政府支出和减税。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总支出,主要措施是减少政府支出 和增税。 货币政策也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实行何种货币政策也取决于经济风向。当出现 经济衰退和大量失业时,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总支出,主要措施是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货 币供给和信贷,降低利率;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抑制总支出,主要措施是减少商业 银行的准备金,减少货币供给和信贷,提高利率。 六、社会主义国家怎样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 西方经济学家不仅研究他们自己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且还在他们政府的资助下研究社会主义国家 怎样从计划经济转变成市场经济。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第一种观点:关键在于私有化 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关键在于私有化。伊萨克森等人是这种观 点的代表。他们提出: 1私有化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核心内容,要建立市场经济就必须实行私有制。伊萨克森 等人说:“一个社会如果想要建立市场经济,那就必须接受私有制。”“从计划向市场转变必须衽生产资 料私有制”。“私有化是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核心内容。” 2制定保护私有制的法律,颁布私有化法。伊萨克森等人说:“要制定一部保护私有制的适当法律” ,“私有制必须得到保障。”“私有化法”是“最重要的法律”之一。 3最重要的改革是国有企业私有化。伊萨克森等说:“在原社会主义国家,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所 需要的最重要的改革可能是把共产主义制度下国有化的财产私有化。” 4国有小企业私有化方式:出售。伊萨克森等说:“小企业可以拍卖”。“可以逐个地出售”, “一家小企业可以较容易地卖给一个新的所有者”。 5国有大企业私有化方式:建立投资公司(控股公司),将国有大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出售股票。 伊萨克森等说:“可以设立投资公司(控股公司),其惟一任务是在若干不同的企业中行使职业所有者的 职能投资公司的股票可以免费送给或出售给居民。”“先把国有企业转变为拥有全部股票的股份公司, 然后再将它们私有化。” 6多给党政官员发股票,使他们从改革的阻力变为改革的动力。伊萨克森等人赞成多给党政官员股 票的主张:“为了让以前的权力集团加入市场经济队伍在国有企业重组为私有的股份公司时,额 外给这些人一部分股票。果真如此,那么,过去这些市场经济的最凶猛的反对者就会成为新制度下改革进 程的急先锋。”伊萨克森等人知道这种做法“不具有合法性”,“自然难以为多数人所接受”,但他们又 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随着市场的到位,几乎不可阻挡的是,一些人会发财致富,而另一些人则不 得不加入长期失业队伍之中。” (二)第二种观点:关键在于竞争化 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关键不在私有经,而在竞争化。曾任克 林顿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世界银行副行长的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他提出了 以下的主要论点和主张: 1没有理由相信市场经济是最优的。像许多西方经济学家一样,斯蒂格利茨也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 义经济对立起来,在他看来,“市场经济是一种主要通过个人(居民)和私人企业的相互作用配置资源的 经济。”他所理解的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而社会主义经济则是消灭了私有制的中央计划经济。斯蒂 格利茨提出的问题是:“市场经济一定会比社会主义经济优越?” 对这个问题,他没有做出肯定的回答。相反,他说:“没有理由相信市场经济会天生地做出正确 的权衡,特别是没有理由相信过于残酷竞争的市场经济比竞争较为温和的经济会更有效率”。对于一些西 方经济学家根据不切实际的市场经济模型所提出的原理和思想,斯蒂格利茨深表怀疑,他告诫说:“不要 被那些建立在不切实际的市场经济模型基础上的原理和思想弄糊涂了。” 2“市场社会主义”同时具备社会主义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长处,避免短处。 斯蒂格利茨用“市场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相对立,并对二者加以比较;又用“市场社会主义” 同社会主义经济相对立,并对二者加以比较。 斯蒂格利茨给出了市场社会主义的定义:“市场社会主义是指生产资料归政府所有(在任何社会主义 制度下都是如此)但像市场经济一样利用价格配置资源的经济组织形式。”他说明了市场社会主义和社会 主义经济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共同之处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之处在于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社会 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一样衽生产资料政府所有制,但是,市场社会主义利用价格配置资源,而社会主义经 精品 精品文档 济通过中央计划配置资源:他还说明了市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共同之处在于资 源配置方式,不同之处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市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一样利用价格配置资源;但是,市 场社会主义实行生产资料政府所有制,而市场经济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 斯蒂格利茨认为,市场社会主义可以同时具备社会主义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长处,避免二者的短处。 斯蒂格利茨说,“有意思的是,正当试验市场社会主义的经济遭到放弃的时候,经济学的一些新进展 给市场社会主义的论据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这些新进展对市场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新的 问题。”又说:“现代理论提出,市场社会主义有更大的合理性”,“现代经济理论,增强了对市场 社会主义的信仰。” 3国有企业的效率不如私有企业的论断没有根据。斯蒂格利茨多次反驳了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国有企 业的效率不如私有企业的论断。他用法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成功的国有企业为例,证明国有企业可以 是有效率的。同时,他又以西方失败的私有企业为例,证明私有企业可以是无效率的。斯蒂格利茨认为, 在比较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效率时,应该考虑到不可比因素。他说,在许多国有企业中,经济目标和社会 目标含混在一起,很难辨别企业是不是有效率。有的企业亏损是政府政策所导致的,而不能归结为企业缺 乏效率。斯蒂格利茨的基本看法是,既存在无效率的国有企业,也存在有效率的国有企业。同样,既存在 无效率的私有企业,也存在有效率的私有企业。问题的关键在竞争,而不在所有制。他说,“没有根据证 明国有企业效率低于私人企业。” 4科斯定理是“科斯谬误”,产权清晰论是“产权神话”,实质是要私有化。一些西方学者对“科 斯定理”的正确性提出了怀疑:例如,科斯定理的作者库特提出问题:“科斯定理是真理还是谬误? ”并回答说:“科斯定理有可以是错误的或仅仅是同义反复。”对于这个问题,斯蒂格利蒋 1989 年在 关于国家的经济作用中明确回答:科斯定理是“科斯谬误”。1994 年,斯蒂格利茨指出:“科斯定 理认为为确保经济效率而需要做的一切,就是使产权明晰。这一定理是完全不正确的。”他把这种以产权 明晰为核心的产权理论称作“产权神话”,并指出这一神话误导了许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 把注意力集中在产权问题即私有化。斯蒂格利茨写道:“在经济学中,大概还没有一种神话像产权神话那 样影响人们的观点和行动”。这一神话认为,人“一需要做的一切,就是正确地分配产权,这样,经济效 率就有了保证。至于产权如何分配则无关紧要这种神话是一种危险的神话,因为它已经误导许多处于 过渡中的国家把注意力集中在产权问题上,即集中在私有化问题上”。 斯蒂格利茨说,没有一个社会的产权办公室是完全清晰的,美国大公司领导人处置的未明确界定的产 权并不比社会主义企业经理所处置的少。 斯蒂格利茨提出了一个新的沦点:产权清晰不一定导致效率,产权不明晰也不一定出现问题。不通过 明晰产权,也能成功地进行市场改革。 5私有化不是灵丹妙药,私有化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的结论没有科学根据。在私有化问题上,斯蒂 格利茨和主张私有化的西方经济学家也存在明显的意见分歧。“按照科斯的观点,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是 不能清晰地界定产权。”而“政府所必须做的一切就是使产权清晰。一旦做到这一点,经济效率应付自然 而然地随之而来。”斯蒂格利茨不同意这一观点。他认为,产权清晰、私有化,不一定有效率;不明晰产 权,不实行私有化,也不一定没有效率。相反,斯蒂格利茨说:“没有私有化,甚至没有清晰地界定产权, 也能成功地进行市场改革。”他还说:“私有化不是万应灵药”。自由市场论者所持的结论是,迈向成功 的第一步是国有企业私有化。斯蒂格利茨反驳了这个结论说:“我可以肯定,他们的这个结论没有科学根 据。”又说:“私有化不能保证经济有效运行。” 斯蒂格利茨和萨平顿 1987 年在私有化、信息和激励一文中提出了一个“私有化基本定理”: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不能保证私人生产必定比公共生产更好。”换一个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钛合金在航空航天应用-全面剖析
- 2024年温州苍南县金乡镇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山东师范大学招聘笔试真题
- 耐酸低熔玻璃战略市场规划报告
- 2024年吉林白山市浑江区事业单位招聘和工作人员真题
- 2024年德州市齐河县事业单位青年人才引进笔试真题
- 短视频平台电影内容传播策略-全面剖析
- 高效通信优化分布式RL算法-全面剖析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暑期学习计划
- 艺术创作项目实施质量保障措施
- 快递员与菜鸟驿站协议合同
- 大班语言优质课课件PPT《青蛙歌》
- 预防校园欺凌法治知识竞答题库及答案
- 意大利(百得)TBG 系列燃烧机说明书
- 污水处理设施运维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交通运输概论》 课件全套 第1-7章 绪论、公路运输系统-综合运输系统
- 大学生就业创业法律实务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上海建桥学院
- 不确定的危机下做确定的业绩
- 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和答案
- 老旧供热管网改造工程技术标投标方案
- 葫芦岛鹏翔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年产农药系列产品3700吨、年产胡椒环2000吨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