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59页)
编号:115524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7.25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4-20
上传人:雪球
IP属地:江苏
35
积分
- 关 键 词:
-
空调
遥控器
设计
模具
加工
UG
- 资源描述:
-

- 内容简介:
-
G a o C h u a n y u M i c r o s o f t W o r d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 在数字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化制造技术正关联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数字化制造就是指制造领域的数字化,它是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管理科学的交叉、融和、发展与应用的结果,也是制造企业、制造系统与生产过程、生产系统不断实现数字化的必然趋势,其内涵包括三个层面: 以设计为中心的数字化制造技术、以控制为中心的数字化制造技术、以管理为中心的数字化制造技术。 X 软件自从 1990 年进入中国以来 , 以其强大的功能和工程背景,已经在我国的航空、汽车、模具、家电等领域得到 广泛的应用。随着 控加工及快速成型等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这些技术在模具行业中的普及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领域正发生着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传统的二维设计及模拟量加工方式正逐步被基于产品三维数字化定义的数字化制造方式取代。 本文从 遥控器 的历史开始,然后对 遥控器 做简要分析,从外观设计到内部结构的设计,用 X 构造出 遥控器 的各部分元件的三维图,如主体等。对设计出来的元件进行装配,构造出装配图,对模型外壳进行模具的加工。 关键词: X 遥控器 模具 加工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目录 1引言 . 1 2产品的建模 . 3 调遥控器上壳 设计 . 3 调遥控器下壳 设计 . 16 调遥控器电池盖 设计 . 27 3产品的工程图 . 28 壳 工程图 . 28 壳 工程图 . 29 程图 . 30 4产品的装配 . 31 5产品渲染 . 33 6模具加工 . 38 . 38 . 42 结论 . 56 致谢 . 57 参考文献 . 58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1 1 引言 空调遥控器是一种用来远控空调的装置,它主要是由集成电路电板和用来产生不同 讯息的按钮所组成 微处理器 。 技术参数 配件种类 遥控器 品牌 新科 传输距离 8米 适用设备 空调机 电池 七号电池 品质 优 电池盖 下壳 上壳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2 2 产品建模 调遥控器上壳设计 启动 “新建”模型文件,输入文件名“ 进入 选择主菜单【首选项】 【背景】,对话框如图 2置“着色视图”与“线框视图”背景为纯色 白色。 图 21、 运用【草图】命令,对话框如图 2 图 2图命令 对话框 在 面创建草图,结果如图 2示。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3 图 2建草图 用 同样的方法创建按键草图和外壳草图,最终创建结果如图 2 图 2图创建结果 2、 运用【拉伸】命令,拉伸创建的草图。【拉伸】对话框如图 2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4 图 2伸命令对话框 选择上草图,对称拉伸, 拉伸结果如图 2图 2伸结果 厚度 117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5 3、 运用【扫掠】命令扫掠曲线,对话框如图 2 图 2掠对话框 截面曲线和引导线的选择如图 2 图 2掠示意图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6 扫掠结果如图 2 图 2 掠结果 用相同的方法扫掠另有条曲线。 4、 运用【缝合】命令,缝合扫掠的两条曲面,缝合结果如图 2 图 2合结果 5、 运用【修剪好延伸】命令,制作封盖,具体参数如图 2 扫掠曲线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7 图 2剪和延伸具体参数 目标面选择上图拉伸出的大平面,工具选择缝合的曲面,结果如图 2示。 图 2剪结果 6、 运用【有界平面】命令,创建有界平面,结果如图 2 目标面 工具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8 图 2建有界平面 7、 运用【缝合】命令缝合全部曲面。 8、 运用【拉伸】命令拉伸步骤 1创建的草图,起始值也 止值为 10,结果如图 2 图 2伸结果 9、 运用【求差】命令创建显示屏区域,结果如图 2 有界平面 拉伸体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9 图 2差结果 运用相同的方法创建按键区域,结果如图 2示。 图 2键显示屏区域结果 10、 运用【抽壳】命令抽壳,具体参数如图 2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10 图 2壳参数 把模型的下壳作为要穿透的面,抽壳结果如图 2示。 图 2壳结果 11、 运用 【边倒圆】命令,对上壳进行倒圆角,结果如图 2 厚度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11 图 2倒圆结果 12、运用【草图】和【拉伸】命令,创 建遥控器上壳的边框 ,侧边卡扣 特征,结果如图 2 图 2壳边框特征 13、运用【拉伸】命令,拉伸步骤 2创建的按键草图,做求差运算,在外壳上创建按键孔,结果如图 2 图 2建按键孔 拉伸体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12 14、 运用【草图】命令,在 图结果如图 2 图 2示屏草图 运用【拉伸】、【边倒圆】、【求差】命令创建显示屏部位细节特征,结果如图 2 图 2示屏部位特征 15、运用【草图】、【拉伸】、【孔】命令创建按键区域和显 示屏区域下部细节特征,结果如图 2示。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13 图 2键区域和显示屏区域下部特征 16、运用【草图】命令在 面创建显示屏区域卡扣草图,再运用【拉伸】、【孔】命令,创建卡扣,圆柱卡扣孔等基本特征,结果如图 2示。 图 2壳背部特征图 17、 运用【草图】、【拉伸】命令,创建遥控器按键,结果如图 2示。 图 2建遥控器按键 圆柱孔 卡扣 内部骨架 内部骨架 按键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14 18、运用【 拉伸 】 、【编辑对象显示】命令更改模型的透明度,创建显示屏 ,结果如图 2示。 图 2成的 显示屏 至此遥控器上 壳模型创建完毕。显示屏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15 调遥控器下壳设计 1、 运用【曲线】命令,创建空调遥控器下壳结构草图,结果如图 2示。 图 2控器下壳曲线 2、 运用 【扫掠】命令扫掠曲线,截面和引导线的选择如图 2 图 2掠示意 扫掠结果如图 2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16 图 2掠结果 运用相同的方法扫掠另一条曲线。 3、 运用【缝合】命令缝合扫掠步骤 2扫掠的曲面,结果如图 2 图 2合结果 4、 运用【拉伸】命令,拉伸步骤 1 创建的草图,结果如图 2示。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17 图 2伸草图 5、 运用【草图】命令 ,在 面创建草图, 如图 2示。 图 2建 图 用同样的方法在 面创建草图,结果如图 2示。 拉伸片体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18 图 2建 面草图 6、 运用【投影曲线】命令,在拉伸的平面上投影步骤 5创建的草图, 投影结果如图 2 图 2影曲线结果 7、 运用【草图】命令,创建引导线草图,结果如图 2 投影曲线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19 图 2导线草图 8、 运用【拉伸】命令,拉伸步骤 5创建的草图,结果如图 2 图 2伸草图 9、 运用【通过网格曲线】命令创建曲面,主曲线与交叉曲线选择如 图, 2 引导线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20 图 2过网格曲线示意 注意:“第一主线串”与相邻曲面保持 切。 完成曲面如图 2 图 2成的曲面 10、 运用【缝合】命令缝合曲面。 11、 运用【修剪片体】命令修剪曲面,结果过如图 2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21 图 2剪曲面 12、 运用【扫掠】命令扫掠曲线,截面和引导线选择如图 2 图 2面和引导线示意 扫掠结果如图 2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22 图 2掠结果 用相同方法扫掠另一条曲线 。 13、 运用【缝合】命令缝合扫掠的曲线。 14、 运用【修剪 片体】命令,修剪缝合的曲面,结果如图 2 图 2剪片体 15、 运用【有界平面】、【缝合】命令创建有界平面并缝合,结果如图 2示。 扫掠结果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23 图 2合成实体 16、 运用【边倒圆】命令,完成底平面细节特征的创建,结果如图 2示。 图 2建底平面特征 17、 运用【抽壳】命令创建遥控器下壳,抽壳参数如图 2示。 图 2壳参数 有界平面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24 创建结果如图 2示。 图 2壳遥控器下壳 18、 运用【草图】、【拉伸】、【倒角】、【求和】、【修剪体】命令,创建下 壳内部特征,结果如图 2示。 图 2壳内部特征 19、 运用【草图】、【拉伸】、【抽壳】、【边倒圆】命令创建电池盒特征,如图 2 卡扣 红外 发射器槽 厚度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25 图 2池盒特征 20、 第 2层为工作层,完成电池盒电特征、下壳骨架、卡扣槽等细节特征的创建,如图 2 图 2成的下壳模型 内壳骨架 螺钉孔 电极口 卡扣孔 电池盒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26 池盖设计 用同样的建模方法,完成电池盖卡扣,内部骨架等细节特征的创建,如图2 图 2成的电池盖模型 卡扣 骨架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27 3 产品工程图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28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29 程图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30 4 产品的装配 1、 在 成的产品装配及装配爆炸 ,装配图 如图 4炸图如图 4图 4品装配图 图 4品爆炸图 上壳 电池盖 下壳 电路板 螺钉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31 2、 在 X 装配模块完成的产品 爆炸 图 工程图如图 4 图 4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32 5 产品渲染 模型赋予材料与纹理 1、 调出【可视化形状】工具条,如图 5 图 52、 选择 【材料 /纹理】命令,对话框如图 5示。 图 5纹理 此时绘图区域左侧资源条 【 部件中的材料 】 对话框中没有任何材料可供选择,需要从 【 材料库 】 中调用所需材料。 3、 选择左侧资源条中【材料库】工具条,对话框如图 5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33 图 5此时鼠标 “ 双击 ”“ 中的 “ 注射塑料。 4、 在【部件中的材料】对话框中出现 “ 选项 ,如图 5 图 5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34 点击 “ 选项,在 【 材料 /纹理 】 对话框中选择 “ 编辑器 ” ,出现对话框如图 5 图 5将材料颜色改为白色。 鼠标拖动 “ 图标至 上盖、底座 ,将材料赋予 上盖、底座,同样方法将其他材料赋予 发热盘等其他结构 。 置光源 在【可视化形状】工具条中选择【高级光源】,对话框如图 5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35 图 51、 在灯光列表中只保留“场景环境”、“场景左上部”、“场景右上部”和“场景顶部”四个光源,其他按照默认值。 置背景 1、 在【可视化形状】工具条中选择【 场景编辑器】,对话框如图 5 图 5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36 2、在“背景”选项中选择所需背景图像文件。 成高质量图像 1、在【可视化形状】工具条中选择【高质量图像】,对话框如图 5 图 52、 把视图摆放至恰当的位置和图面。选择对话框中 “ 开始着色 ” 。渲染结果如图 5 图 53、 图像产生以后,可以选择 “ 高质量图像 ” 中 “ 保存 ” 选项,则可以将图片保存,以后用相片纸打印。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37 6 模具加工 壳 模具翻 制 从产品模型到模具模型的变化需要具备很好的模具知识,利用 工分模与 块分模。下面以底座手的工分模为例讲解。 1、补面 将贯通型芯与型腔的面堵上。如图 6示, 螺钉孔、电极槽、卡扣 孔以及固定螺钉孔贯通型芯与型腔。 图 6钉孔,电极槽,卡扣示意 运用“同步建模”工具条中的“删除面” 命令,删除如图 6示散热孔、电线槽、复位键孔以及固定螺钉孔面。 螺钉孔 电极槽 卡扣孔 删除面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38 图 6除面示意 2、提取分型线 通过观察俯视 图,如图 6示,最外侧轮廓即分型线。 图 6视图 运用“来自体的曲线”工具条中的“抽取”命令提取分型线,如图 6示。 图 63、 创建分型面 运用“有界平面”、“拉伸”、“抽取面”及“修剪片体”等命令创建如图 6 注意:所有面必须“缝合”成一体。 删除面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39 图 64、创建型腔与型芯 拉伸分型面四条外边缘,得到立方体如图 6示。 图 6方体示意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40 运用“拆分体”命令,利用分型面将实体拆分,结果如图 6图 6示。 图 6示意 图 6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41 壳型腔模具加工 1、加工前准备工作 1) 设置收缩率 按塑料的常规数值设置收缩率为 即将下壳型腔模型放大 。 2) 工件模型质量分析 主要分析拔模角与最小凹圆角。 3) 工件(毛坯)的装夹准备 将工件置于垫块上由台虎钳夹紧,台虎钳安装于机床工作台。 2、设置加工通用项 1) 建立 工坐标系) 设置 型腔上表面中点位置,如图 6图 6安全平面示意 2) 建立安全平面 设置安全平面在上表面上方 50高度。 3) 创建加工几何体 设置部件几何体为型腔实体,毛坯为自动块。加工几何( 于父子关系,在加工工序导航器中关系如图 6示。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42 图 6 间的关系 4) 创建刀具组 具体加工所使用刀具可从刀具库调用,或者在加工过程中调整。 序号 程序名 加工描述 部件余量 使用几何体 加工 参 数 刀具类型 刀具参数 主轴转速 切削进给 1 腔铣整体开粗加工 面余量 底刀 12 S=800 F=800 2 池盒 区域二次开粗加工 面余量 底刀 4 S=2500 F=800 3 面区域半精加工 侧面余量 刀 6=4000 F=500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43 4 腔侧壁区域等高轮廓铣半精加工 面余量 鼻刀 6=1500 F=800 5 池盒区域半 精加工 面余量 刀 4=3600 F=800 6 面 区域 精 加工 底面余量0 刀 6=3000 F=1200 7 1 型腔侧壁区域等高轮廓铣 精加工 侧面余量 0 底面余量0 鼻刀 4=2000 F=800 5) 创建加工方法组 “ 粗加工)“部件余量”的值设为“ “ 半精加工)“部件余量”的值设为“ “ 精加工)“部件余量”的值设为“ 0”。 6) 建立程序组 建立“ 腔程序组。 3、 型腔模具 作 ( 1)粗加工 加工操作 01:利用型腔铣加工操作完成工件整体粗加工。 程序 01:型腔铣整体开粗加工 程序名 义项 参数 作用 程序 定程序归属组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44 几何体 定 工部件、毛坯 刀具 定直径 12 平底刀 方法 定加工过程保留余量 加工操作 切削方式 跟随部件 确定刀具走刀方式 切削步距 刀具直径 60% 确定刀具切削横跨距离 切削层 每一刀深度 1 确定层加工量 切削参数 侧面余量 面余量 定加工过程余量 开放刀路;保持切削方向 减少刀具抬刀 非切削参数 封闭区域进刀:沿形状斜进刀,高度 1,斜坡角 3 开放区域进刀:圆弧进刀 退刀与进刀相同 切 削条件好,保护刀具 切削区域起点:工件外侧,朝向操作员 方便观察 转移:安全平面 初刀加工确保安全 进给率 转速 S=800定刀轴转速 进刀速度 F=500 第一刀速度 F=500 步进速度 F=600 切削速度 F=800 横越速度 快速 退刀速度 F=800 定义加工中各过程速度 (数值仅作参考,具体加工根据机 床功率、部件材料、刀具类型及加 工材料来指定。) 其他按默认值 “ 工操作的刀具路径如图 6示。 “ 2D 模拟动态加工的结果如图 6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45 加工操作 02:使用 具进行支撑曲面、复位键区域二次开粗。 程序 02: 电池盒 区域二次开粗加工 程序名 义项 参数 作用 程序 定程序归属组 几何体 定 工部件、毛坯 刀具 定直径 4 平底刀 方法 定加工过程保留余量 加 工 操 作 切削区域 电池盒 区域 约束加工范围 切削方式 跟随部件 确定刀具走刀方式 切削步距 刀 具直径 60% 确定刀具切削横跨距离 切削层 每一刀深度 定层加工量 切削参数 侧面余量 面余量 定加工过程余量 开放刀路;保持切削方向 减少刀具抬刀 非切削参数 封闭区域进刀:沿形状斜进刀,高度 1,斜坡角 3 开放区域进刀:圆弧进刀 退刀与进刀相同 切削条件好,保护刀具 切削区域起点:系统默认 方便观察 转移:安全平面 确保安全 进给率 转速 S=2500定刀轴转速 进刀速度 F=500 第一刀速度 F=500 步进速度 F=600 切削速度 F=800 横越速度 快速 退刀速度 F=800 定义加工中各过程速度 (数值仅作参考,具体加工根据机 床功率、部件材料、刀具类型及加 工材料来指定。) 其他按默认值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46 “ 工操作的刀具路径如图 6示。 图 6池盒 区域二次开粗刀具路径 “ 2D 模拟动态加工的结果如图 6示。 图 6池盒 区域 二次开粗模拟加工结果 ( 2)半精加工 加工操作 03:使用 刀进行底面区域半精加工。 程序 03: 使用 程序名 义项 参数 作用 程序 定程序归属组 几何体 定 工部件、毛坯 刀具 定直径 6 球刀 方法 定加工过程保留余量 加 工 操 作 切削区域 电池盒 、 发射器 区域 约束加工范围 驱动方法 区域铣削 定义加工方法 切削模式 往复 确定刀具走刀方式 切削步距 定刀具切削横跨距离 切削角 度 与 角 45 确定走刀方向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47 切削参数 侧面余量 定加工过程余量 在边上延伸: 100%刀具直径 刀具轨迹连贯,忽略底部孔 内公差 公差 定加工精度 非切削参数 开放区域进刀:圆弧进刀 退刀与进刀相同 切削条件好,保护刀具 转移:安全平面 确保安全 进给率 转速 S=4000定刀轴转速 进刀速度 F=250 第一刀速度 F=250 步进速度 F=300 切削速度 F=500 横越速度 快速 退刀速度 F=500 定义加工中各过程速度 ( 数值仅作参考,具体加工根据机 床功率、部件材料、刀具类型及加 工材料来指定。) 其他按默认值 “ 工操作的刀具路径如图 6示。 图 6面曲面、支撑曲面区域半精加工 刀具路径 “ 2D 模拟动态加工的结果如图 6示。 图 6面曲面、支撑曲面区域半精加工模拟加工结果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48 加工操作 04:使用 鼻刀进行型腔侧壁区域半精加工。 程序 04:型腔侧壁区域等高轮廓铣半精加工 程序名 义项 参数 作用 程序 定程序归属组 几何体 定 工部件、毛坯 刀具 定直径 6 底半径 1 圆鼻刀 方法 定加工过程保留余量 加 工 操 作 切削区域 型腔侧壁 约束加工范围 陡峭空间范围 仅陡峭 角度 65 约束陡峭面 每刀深度 定层加工量 切削层 系统默认 确定层加工量 切削参数 余量 定加工过程余量 切削顺序:深度优先 多区域切 削时应用 非切削参数 封闭区域进刀:沿形状斜进刀,高度 1,斜坡角 3 开放区域进刀:圆弧进刀 退刀与进刀相同 切削条件好,保护刀具 切削区域起点:系统默认 系统优化 转移:安全平面 确保安全 进给率 转速 S=1500定刀轴转速 进刀速度 F=500 第一刀速度 F=500 步进速度 F=500 切削速度 F=800 横越速度 快速 退刀速度 F=500 定义加工中各过程速度 (数值仅作参考,具体加工根据机 床功率、部件材料、刀具类型及加 工材料来指定。) 其他按默认值 “ 工操作的刀具路径如图 6示。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49 图 6腔侧壁区域等高轮廓铣半精加工路径 “ 2D 模拟动态加工的结果如图 6示。 图 6腔侧壁区域等高轮廓铣半精加工结果 加工操作 05: 使用 刀完成 电池盒 区域的 半 精加工 程序 05: 电池盒区域 半 精加工 程序名 义项 参数 作用 程序 定程序归属组 几何体 定 工部件、毛坯 刀具 定直径 4球刀 方法 定加工过程保留余量 加 工 操 作 切削区域 电池盒区域 约束加工范围,减少刀轨 驱动方法 区域铣削 定义加工方法 切削模式 往复 确定刀具走刀方式 切削方向 顺铣 确定刀具加工方向 切削步距 定刀具切削横跨距离 切削角度 与 角 45 确定走刀方向 切削参数 余量 定加工过程余量 内公差 公差 定加工精度 非切削参数 开放区域进刀:圆弧 进刀 切削条件好,保护刀具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50 退刀与进刀相同 转移:安全平面 确保安全 进给率 转速 S=3600定刀轴转速 进刀速度 F=500 第一刀速度 F=500 步进速度 F=500 切削速度 F=1200 横越速度 快速 退刀速度 F=800 定义加工中各过程速度 (数值仅作参考,具体加工根据机 床功率、部件材料、刀具类型及加 工材料来指定。) 其他按默认值 “ 工操作的刀具路径如图 6示。 图 6面平面区域精加工刀具路径 “ 2D 模拟动态加工的结果如图 6示。 图 6面平面区域精加工刀具路径 ( 3)精加工 加工操作 06:使用 刀完成 底 平面区域的精加工 程序 06: 底面区域 精加工 程序名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51 定义项 参数 作用 程序 定程序归属组 几何体 定 工部件、毛坯 刀具 定直径 6球刀 方法 定加工过程保留余量 加 工 操 作 切削区域 部件 底面 约束加工范围,减少刀轨 驱动方法 区域铣削 定义加工方法 切削模式 往复 确定刀具走刀方式 切削方向 顺铣 确定刀具加工方向 切削步距 定刀具切削横跨距离 切削角度 与 角 45 确定走刀方向 切削参数 余量 0 确定加工过程余量 内公差 公差 定加工精度 非切削参数 开放区域进刀:圆弧进刀 退刀与进刀相同 切削条件好,保护刀具 转移:安全平面 确保安全 进给率 转速 S=3000定刀轴转速 进刀速度 F=500 第一刀速度 F=500 步进速度 F=500 切削速度 F=1200 横越速度 快速 退刀速度 F=800 定义加工中各过程速度 (数值仅作参考,具体加工根据机 床功率、部件材料、刀具类型及加 工材料来指定。) 其他按默认值 “ 工操作的刀具路径如图 6示。 图 6面平面区域精加工刀具路径 “ 2D 模拟动态加工的结果如图 6示。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52 图 6 面平面区域精加工刀具路径 加工操作 07:使用 鼻刀进行型腔侧壁区域精加工 。 程序 07: 型腔侧壁区域等高轮廓铣 精加工 程序名 义项 参数 作用 程序 定程序归属组 几何体 定 工部件、毛坯 刀具 定直径 4 底半径 1 圆鼻刀 方法 定加工过程保留余量 加 工 操 作 切削区域 型腔侧壁 约束加工范围 陡峭空间范围 仅陡峭 角度 65 约束 陡峭面 每刀深度 定层加工量 切削层 系统默认 确定层加工量 切削参数 部件侧面余量 0 部件底面余量 0 确定加工过程余量 切削顺序:深度优先 多区域切削时应用 非切削参数 封闭区域进刀:沿形状斜进刀,高度 1,斜坡角 3 开放区域进刀:圆弧进刀 退刀与进刀相同 切削条件好,保护刀具 切削区域起点: 系统默认 系统优化 转移:安全平面 确保安全 进给率 转速 S=2000定刀轴转速 进刀速度 F=500 第一刀速度 F=500 步进速度 F=500 切削速度 F=800 横越速度 快速 退刀速度 F=500 定义加工中各过程速度 (数值仅作参考,具体加工根据机 床功率、部件材料、刀具类型及加 工材料来指定。) 其他按默认值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53 “ 工操作的刀具路径如图 6示 图 6腔侧壁区域等高轮廓铣精加工刀具路径 “ 2D 模拟动态加工的结果如图 6示。 图 6腔侧壁区域等高轮廓铣精加工刀具结果 至此下壳 工操作全部完成,分别以“程序顺序视图”、“ 机床视图”、“几何视图”、“加工方法视图”、显示“加工操作导航器”,如图 6、 B、 C、D 所示。 图 6序顺序视图 图 6床视图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54 图 6何视图 图 6工方法视图 常 州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55 结论 通过这次独立的完成毕业设计,从模型的建立 到装配、渲染、开模具再 到最后的模型自动编程,让我更加明白的了解到了在 X 软件操作方面的不足。而通过这 次毕业设计课题的制作,我学会了自我学习,学会了在大量的文字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