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4.党委五年工作回顾及计划_第1页
11.04.党委五年工作回顾及计划_第2页
11.04.党委五年工作回顾及计划_第3页
11.04.党委五年工作回顾及计划_第4页
11.04.党委五年工作回顾及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改善民生,力求社会建设不断进步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着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全镇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要着力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加快推 进法治政府和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注重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经济 组织、基层自治组织等社会力量的积极协同作用;扩大基层民主,动 员组织群众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社会服务管理,积极探索群众参与社会 服务管理的有效途径。二要着力在创新服务中加强社会管理。大力推 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导向,不断完善公共就 业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制度,构建城乡一体化充 分就业格局,以村(社区)为单位成立劳务公司(协会),实施劳动 力定向培训,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转移。坚持优先 发展教育,在更高水平上促进和维护教育公平;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完 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健全以最低生 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临时应急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 充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推进城乡居民医疗养老保险全覆盖,维 护好妇女、未成年人、老龄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三要坚持农村基 层治理创新发展。强化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创新社区服务 管理,加快实现社区建设规范化,逐步实现城乡社区服务管理一体化。 进一步完善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职能,充分发挥社 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社区居委会的民主自治功能,发挥社 区服务站承接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构建社区党建、社区自治、社区 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进一步规范村级民主决策程序,深化 党务、村务公开,做到公开内容全面、真实,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 2 理制度,充分发挥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监督小组的作用。四 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加大民生投入。 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巩固生态创建成 果;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推进 广播电视、文化、网络建设,统筹做好“五老”、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二是全力确保安置房建设工程。一要加快启动界牌新型社区二期、 钱江康居土地整理项目、青龙新型社区及旧城改造安置房项目等 4 处 安置小区建设,严格按照“四性 (16) ” “九化 (17) ”“1+11(18) ” “1+13(19) ”原则,做好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二要对在建安 置房,按照预定工期倒排工程进度,加强与施工单位的沟通协调,千 方百计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保证拆迁群众早日入住。三要增加投入, 完善已建及新建安置小区配套设施建设。四要对已选点待建安置房将 制定施工时间,倒排进度,加强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管,确保安置房建 设顺利推进。五要加强对上争取,积极招引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安置房 建设,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三是深化基础配套设施和城市生态建设。进一步完善辖区水、电、 气、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绿化景观、生态休闲等设施,配合做好 青白江大道北延线、凤凰大道三段等省市区重点项目建设,强力推进 凤凰湖二期、城市生态绿廊二期、城市绿道项目拆迁及建设工作。坚 持自然改善与人工治理相结合、工程治理一生态治理相结合、市场选 择与政府推动相结合,深化优美乡镇创建成果,继续实施生态村、生 态家园及国家级生态区创建工作,突出抓好农民集中居住区、村庄院 落环境治理,对场镇风貌、安置小区外墙、店铺店招等进行集中改造, 提升城镇形象。 3 四是多措并举确保社会持续和谐稳定。一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 作,围绕提高预知、预警、预防、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公共安全 体系;深入开展食品卫生、企业、公共场所等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行动。二要重视群众来信来访,突出抓好社会矛盾化解工作,落实信 访专员,对群众来信来访做到有登记记录、有调查走访、有回复落实、 有跟踪回访,对矛盾纠纷做到调查及时、处理合理、化解有效,努力 做好息诉息访工作。三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开展综治宣传 及群防群治工作,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管理模式,促进我镇经济社 会的和谐稳定。 (四)加强党的建设,力求组织保障更加有力 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关键在党组织,关键在党员干部队伍, 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工作是首要任务。 一是抓好党委自身建设,提高驾驭全局能力。党委的每个成员, 都是人民的公仆。一定要按照“五个好 (20) ”乡镇党委的要求,切实 加强党委自身的思想政治建设、体制机制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牢固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不断提高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和水平。要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制度, 对重大问题的决策,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减少和防止失误;坚持 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做到分工不分家, 团结协作,齐抓共管,狠抓落实。 二是抓基层组织建设,提高保障发展能力。要以“创先争优”和 “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 战斗力。要加强村(居)两委班子建设。坚持德才兼备、重实绩选干 部的用人导向,按照“三个培养”的思路,严把干部入口关,努力把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优秀人才选进镇党委班子,提高 4 班子的整体实力。要不断加强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党员联系和服务群 众、流动党员和离退休党员的管理,全面提高广大党员的党性修养、 宗旨意识和综合素质。 三是抓干部作风建设,提高综合执行能力。思路决定出路,落实 决定成效。要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目标考核,加大奖惩力度,努力打 造一支作风优良、创新进取、务实高效的干部队伍,着力解决机关及 干部队伍中“思想僵、学习懒、纪律散、作风浮、服务拖、落实空” 的不良现象。要建立管理有序、纪律严明的工作秩序,经常性开展效 能督查;建立健全目标责任机制,对全年工作任务要分解到位,细化 到人,狠抓落实;建立健全督查调度机制,健全人大代表督查制度, 适时组织镇人大代表对镇内重点工作开展督查;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 制,做到凭绩效论优劣,使想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对那 些工作不尽心、干事不得力、群众有意见、组织不满意的人坚决调整, 在全镇形成“用精兵、提强将、奖功臣、罚懒汉”的用人机制。 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摆在党建工作的重要位 置,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党性党风教育,努力 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路子、新办法。加强机关内部制 度建设,严肃纪律,切实把廉洁从政的各项要求体现在制度规定之中, 落实到机关管理的各个环节,努力形成一整套靠制度管权、按制度办 事、用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级党员干部 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为民、创新、务实、奋进,切实把心思用 到谋发展上,把精力和劲头用到抓工作、办实事、求实效上,坚持深 入基层、深入村组研究和推进工作,多关心群众疾苦,帮助解决好各 种困难和问题。 5 2008 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8-01-08 1:19:2 浏览量: 1840 2007 年 12 月 20 日在包头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长 呼尔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支持和监督下,市政府团结依靠 全市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 务实,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强市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提前实现了“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前两年的预 期目标,全面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 史性跨越。 (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自治区加快呼包鄂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 积极推动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国民经济的成长性、持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重大突破。 地区生产总值 2006 年跨越 1000 亿元大关,成为自治区第一个进入全国千亿元级行列的城市,预计 2007 年将达到 1280 亿元左右,是 2002 年的 3.8 倍;人均生产总值将达到 6500 美元以上。2005 年,财政收入首次突破 100 亿元, 2007 年预计可完成 160 亿元,是 2002 年的 4.5 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 420 亿元左右,是 2002 年的 2.6 倍。 城乡 50 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将突破 800 亿元,五年累计超过 2400 亿元,是建国以来投资最多、增速最快的 时期。 (二)三次产业快速协调发展。坚持立足优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工业的主导地位继续强化,服务业发展活力 更加旺盛,农牧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三次产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 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优势特色产业进一步壮大。预计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将超过 500 亿元,是 2002 年的 4.9 倍。五年来,我市积极推动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电力、稀土、煤化工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引进和建 设了东方希铝、华业特钢、华电包头发电等一批重大项目,支持包钢、包铝、一机、北重等企业实施了一批扩能和 技改项目,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实现了产业集聚和规模效益的全面提升。预计今年 钢铁产能将突破双 1000 万吨,电解铝产能实现 80 万吨,载重汽车产量完成 1.6 万辆,电力装机突破 500 万千瓦, 工业用电量达到 225 亿千瓦时。稀土产业在稀土高科、华美稀土、韵升强磁等重点企业带动下,实现产值 90 亿元。 煤化工产业随着神华煤制烯烃等项目的开工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7 年预计优势特色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 418 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 84%,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 26 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增量提质见到实效。2007 年预计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 580 亿元左右,是 2002 年的 4.4 倍,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 2002 年提高 6 个百分点,达到 45%左右。传统服务业迅猛发展,以小肥羊、小尾 羊为代表的草原火锅已成为知名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特色餐饮街实现了规模和质量的全面提升。市场建设 稳步推进,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迅速崛起,超市、专营店等新型业态快速发展,商业街区规模扩大, 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市场繁荣活跃。引进王府井百货、香格里拉酒店、华联超市、国美电器、苏宁电器等项 目,提升了商贸业发展水平。物流业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推动我市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现代服务业发展 步伐加快,旅游业、金融保险业和中介业的蓬勃发展为全市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包商银行成为自治区首家全国性 股份制商业银行,实现了跨区域经营。成功举办中国包头稀土产业发展论坛、中国市长论坛、中国电子铝箔行业研 讨会、全国不锈钢行业研讨会、中国草原火锅文化博览会等大型会展活动,会展经济呈现出新的亮点。 “三农”工作扎实开展,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稳步推进。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农牧业基础 地位进一步巩固和强化。2007 年,预计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将实现 40 亿元,是 2002 年的 1.8 倍。乳肉薯菜四大产 业加快发展,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农牧业产业化全面推进,小肥羊、小尾羊等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我 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领头羊”。农畜产品加工业得到快速发展,新创造了 6 个中国驰名商标品牌。全市销售收 6 入超百万元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和超 500 万元的农畜产品流通企业已达 142 个,实现销售收入 182 亿元,带动 10 万户农牧民参与产业化经营。农村牧区人口稳定转移和劳务输出步伐加快,城镇化率五年提高 5.3 个百分点,2007 年劳务输出将达到 20 万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有序推进,“百村万户示范工程”顺利实施,100 个试点村全部完成 了通油路、安全饮水、有线电视、卫生室建设工程,在产业发展、住房改造、主街硬化、村屯绿化和村容卫生等方 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全面推进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三)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创新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 更加注重培育发展载体,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逐步增强。五年来一批大企业、大集团迅速扩张,带动了生产型、 科技型、服务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稀土高新区和各旗县区拓宽发展空间,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 业,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加大,投资强度和产业密度进一步提高。昆区特钢园区、包 头铝业产业园区、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突出特色,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成为我市项目建 设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 更加注重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层次进一步提升。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非资源型产业为突破口,完善创新体系, 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的转化利用,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五年来,我市分别获得国家、自治区级科 技进步奖 5 项和 90 项,在一些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的稀土高强耐候钢、铝钛硼等产品达到 世界先进水平。我市科研单位先后为神舟五号、六号载人飞船和“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提供重要部件,为我国 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驱动力。2007 年,全市拥有国家 和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 180 家,占自治区的 55%。高新技术企业预计实现增加值 103 亿元,是 2002 年的 4.8 倍,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 20.6%。 更加注重环保和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资源、能源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包钢生 态工业园区和包头铝业产业园区等生态示范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南郊污水处理厂、新创瑞图粉煤灰利用等一批循环 经济项目先后实施,污水、粉煤灰再利用水平明显提高。污水处理率由 2002 年的 43%提高到 2007 年的 70%;粉煤 灰利用量 2007 年预计达到 370 万吨,占当年产生量的 80%以上。强化对新建企业节能减排的要求,推动现有企业技 术改造,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工艺,节能减排工作取得重要进展。2007 年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 5%以 上;减排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 9600 吨和 3700 吨,排放量分别比上年下降 4.7%和 11.5%。生态建设步伐加快,五 年完成林业生态建设任务 224.3 万亩,2007 年全市森林面积累计达到 413.4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9.76%,比 2002 年提高 4.46 个百分点。围封禁牧力度加大,大青山南坡绿化和黄河湿地保护工程正式启动。2007 年全市空气质量 二级以上良好天数预计将达到 270 天,比开始实施空气质量日报的 2003 年增加 160 天。我市先后获得中华环境奖 和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四)改革开放力度继续加大。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五年共完成市属企业改制 112 家,其中 2007 年完成 24 家。通过兼并重组,引进增量资金 36.5 亿元,盘活存量资产 62.3 亿元,安置职工近 5 万人,一批企业重新焕发 生机。包钢等企业通过主辅分离实现快速发展,稀土铁合金厂等企业通过破产重组形成了新的增长点。企业上市工 作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市上市企业已达 7 家,占自治区的 30%以上,位居全区第一。剥离企业办社会工作成效明显, 已完成 13 家中直、区直企业 91 所中小学和 1 所中专的剥离接收工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行政审批事项 比 2002 年精简了 348 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牧区综合改革全面推行,乡镇苏木机构改革圆满完成。 营造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大力支持本地民营企业发展,积极引进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来包头投资兴 业,非公有制经济得到长足发展。2007 年,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预计达到 47%,比 2002 年提高 6 个百分点,经济发展的活力进一步增强。 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加快。2007 年预计全市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和直接利用外资实际到位额分别达到 248 亿 元和 6 亿美元,比 2002 年增长 4.6 倍和 8.5 倍,直接利用外资连续 11 年位居全区第一。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07 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将达到 16 亿美元,其中出口额将突破 10 亿美元,分别是 2002 年的 4.7 倍和 4.2 倍。满都 拉口岸和国际集装箱中转站建成运营,口岸经济发展加快,提高了我市的对外开放水平。我市先后荣获全国投资环 境 50 优城市和全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殊荣。 (五)城市综合功能日臻完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承载能力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五年来先后实施 7 了钢铁大街、友谊大街、团结大街、建设路、210 国道、哈屯高勒大街、建华南路等一批道路新建、改造工程,建 设了阿尔丁植物园、包头乐园、南海生态旅游区和东河、昆河治理等一批园林景观工程,完成了北绕城、机场高速 公路和机场改造等一批交通设施建设工程,以及一批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城市新都市区、滨河新区、昆区南部 区建设全面启动,石拐棚户区和包钢尾矿坝周边居民搬迁工程开始实施,一批“城中村”、“城中厂”改造项目逐 步推进,城市框架和建设规模不断拓展。新图书馆、新少年宫、体育中心、科技馆、会展中心等一批公益事业项目 开工建设,一批供热、燃气、污水处理等公用设施项目相继完工,增强了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城市管理工作不断强 化,为城市安全有序运行提供了保障。我市先后获得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 (六)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城乡居民生活得到显著 改善。2007 年预计全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 17500 元和 6000 元以上,比 2002 年纯增 10500 元和 3200 元左 右;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34%,比 2002 年下降 2 个百分点。预计城镇就业再就业人数五年累计实现 45 万人以上, 2007 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将控制在 4%以内。荣获“全国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城乡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 进一步完善,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明显提高。2007 年,按 国家政策调整养老金标准后,全市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达到 1100 元,比 2002 年增加 566 元。城镇居民低 保实现应保尽保,保障标准由 156 元提高到 230 元。2005 年在自治区率先推行了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7 年低保保障人数达到 4.5 万人,比 2005 年增加 2.4 万人,每人每天补贴金额由上年的 1.2 元提高到 1.68 元。新型 农村牧区合作医疗 2005 年先行试点,2007 年全面推开,目前已有 52.1 万农牧民参加合作医疗,平均参合率达到 87.3%。住房保障工作继续加强,五年累计建设经济适用住房 520 万平方米,2004 年在自治区率先实施廉租住房租 金补贴,2007 年基本实现对市四区低保家庭中无房户的全覆盖,城乡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预计分别达到 28.4 平 方米和 28 平方米左右,比 2002 年增加 4.7 平方米和 6.7 平方米左右。继续加大关注困难群体力度,2007 年,筹集 资金提高了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标准,增加了城区一线清洁人员工资,解决了一批外来务工人员工资拖欠、子女入学 等实际问题。五年累计投入扶贫资金 2 亿多元,解决了 4.2 万极端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和 10.97 万低收入贫困人口 的生产生活问题;同时积极创新扶贫模式,有效开展了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工作,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我市围绕改善民生,分年度组织实施了大批好事实事项目。在 2006 年为人民群众办好 8 件好事实事 的基础上,2007 年又组织实施了 18 件 36 项好事实事项目,目前已全部完成,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同时各旗 县区、部门、单位也积极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实事,解决了一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七)和谐包头建设成效显著。积极推进“科教兴市”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综合水平继续保持 自治区领先地位,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免费教育。高等教育、民族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协调发展,基本普 及了高中阶段教育。加强中西部地区人才创业首选市建设,人才人事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进一步提升。加 快文化大市建设,四级文化网络逐步形成,博物馆、美术馆建成开馆,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不断涌现,多种形式的文 化活动蓬勃开展,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地方志修编工作取得突破,包头市志纂成出版。广播电视完成了 50 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工程。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了卫生服务“重心下移”;整合卫生资源,加强卫生 体系建设,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医疗急救网络。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事业健康 发展。群众体育工作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体育产业稳步发展。民族宗教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老龄、侨务工作继续加强。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创新发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 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维护了社会稳定。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努力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 明创建活动,全市人民的文明素质显著提高,被评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五年来我市还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 “五连冠”、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地市和“长安杯”、全 国“四五”普法先进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依法行政能力、社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 议案建议和政协建议案、委员提案,推进了民主法制建设。实行政务公开,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工作,廉政建设和 反腐败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建立健全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妥善处置了“非典”疫情、“1121”空难、 “117”壕赖沟铁矿透水事故等突发事件。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力 度,推进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高度重视信访工作,研究解决了一大批信访问题,密切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 系。 8 各位代表!2007 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的一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坚持经济发展与改善 民生并重,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切实加强生态和环境治理;坚持经 济发展与城市建设并重,切实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一年来,一批关系全市发展大 局、影响全市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发展的活力和后劲进一步增强;一批着眼于改善城乡人民生活的社会 公益项目和好事实事项目圆满完成,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和拥护;一批优化环境、增强服务功能的生态项目、 城建项目投入使用,经济发展环境、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一些长期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逐步得到 解决,加快发展、和谐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2007 年,我市还举办了一系列庆祝自治区成立 60 周年活动,内容丰 富,效果明显,提升了城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五年,是我市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城市竞争力日益提升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五年的巨大成就,是我们 认真贯彻国家、自治区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时俱进,真抓 实干的结果,是全市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心同德,奋发图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 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市各族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 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包解放军指战员和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包头建设发展的 国内外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十分艰巨,产业结构不够优化,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发展滞后,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 增强,生态建设基础薄弱,节能环保面临的问题较多,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有待完善,社会保障压力较大,解决“三 农”问题任务还很重,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在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 率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采取得力措施,切实予以解决。 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埋头苦干,继续攻坚克难,就一定能够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和 2008 年工作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们继往开来,乘势而上,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向深入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大为我们指明了 前进方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新一届政府必须树立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 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推 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改善民 生和促进社会和谐,深入实施“科学发展、富民强市”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努力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我市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的位次有新的前移,全面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包头。 今后五年,我们将跨越“十一五”中后期和“十二五”前两年。 明年到 2010 年要确保更好地完成“两个高 于”、“三个翻番”目标,2011 年到 2012 年,要继续构筑新优势,谋求新发展,在“十一五”的基础上,努力实 现新突破。为此,新一届政府要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在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前提下,抓住以 下重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致力于调整结构,增强综合发展实力。加快六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化、信息化、品牌化进程,积极发展新的优 势产业。着力培育一批园区、基地等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大型企业,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 术的“包头制造”知名品牌,形成持续竞争优势。运用现代经营方式改造传统商贸业,巩固和提升我市区域商贸中 心地位。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层次。大力发展以服务城市、富裕农 牧民为核心的都市农牧业,提高现代农牧业发展水平。全力推动包头从老工业基地向新型工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 心转型升级,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致力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加快打造山北草原、大青山森林、黄河湿地三大生态系统, 从根本上改善全市自然环境,让山川更加秀美、生态更加良好。积极贯彻节约发展、清洁发展方针,坚决淘汰高消 9 耗、高排放的落后生产能力。更加重视饮水安全和改善空气质量,努力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呼吸到新鲜空气。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扎实做好节能、节水、节地等工作,推动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城市的目标。 致力于推进改革开放,创新体制和机制。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着力 消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大力推进国有资产管理、行政管理、投资、财税及社会领域体制改革,力争在 优化服务、提高效率、增强活力上取得新突破。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大力引进项目、资金,聚集先进技术、管理、智力等生产要素,切实提高开放型经 济水平,把对外开放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致力于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城市综合 承载能力。提升中心城区服务功能,继续实施东河区旧城改造,推进新都市区、滨河新区、昆区南部区等城市新区 建设,全面完成“城中村”改造,加强小城镇建设,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布局。以呼包鄂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契 机,加快土右旗城建工作步伐。明确城市功能区定位,建设一批体现地方特色、具有现代气息的标志性建筑组群, 塑造城市新形象。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使全市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 活质量有新的提高。 致力于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 益的问题,让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积极推进公共设施、公共财政建设,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升科技实力、教育水 平、文化竞争力。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营造城市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居的社会环境,形成社会和谐人 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2008 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行使命和职责的第一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20%;财政收入增长 2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5%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15%;城乡 50 万元以 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 制在 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6%以上,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控制在 19.03 万吨和 2.79 万吨 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项目和企业为核心,以产业园区 为载体,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为着力点,积极促进产业多元、产业延伸、产业升级,进一步提升包头工业的综 合实力。2008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要增长 25%以上。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增强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动力。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围绕钢铁、铝业、装备制造、 电力、稀土、煤化工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依托重点骨干企业,精心组织实施一批符合产业政策导向和环保要求、带 动力强、效益好的重大项目,实现总量扩张。钢铁产业方面,加快包钢薄板深加工、不锈钢板材项目建设,推动宽 厚板等项目达产达效,实施北创钢结构、华生 10 万吨不锈钢冷轧板及 10 万吨制管项目,继续推进普仑特石油套管、 华业特钢 100 万吨不锈钢等钢铁深加工项目。铝产业方面,加快建设联强铝板带、吉泰铝型材项目,继续扩大成基、 东联盛、国瑞、凯普松、三鑫化成箔等项目产能,推进肇庆华锋中高压化成箔和无锡阳光高压化成箔、腐蚀箔项目。 项目全部建成后我市化成箔生产能力将达到 8000 万平方米,2008 年将达到 4000 万平方米。同时要加快启动东方希 铝 3 万吨铸轧板项目建设,推动浙江奥星高纯铝、电子光箔等一批产业链延伸项目尽快实施。装备制造业方面,新 建北重集团铁路产品生产线技改项目和杭申电器项目,加快瑞能、国水、金风等风力发电设备制造项目建设,推动 北重集团高压锅炉管、北方奔驰车桥扩能改造和新型驾驶室项目建成投产。扩大重型卡车生产能力,2008 年完成 2 万辆以上的生产销售任务。电力产业方面,加快在建火电项目建设,继续实施龙源、中电投、宏腾、鲁能、金州、 金风等风力发电项目。在确保 2008 年新建续建 100 万千瓦风电机组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前期工作,力争再新上一 批风电项目,为把我市建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风电基地奠定基础。稀土产业方面,围绕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 耐热钕铁硼等稀土新材料应用,建设一批下游生产项目,引进新奥集团、美国麦格普林、正大高科等企业,新建核 磁共振设备、磁悬浮管道和稀土永磁电机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提高稀土产业的创新发展能力。煤化工产业方面, 推动神华煤制烯烃、泛海煤化工、汉龙氯碱化工项目建设,力争取得重大进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发展六大 10 优势特色产业的同时,要开辟新的产业发展路径,发展以优质农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策划实施一批有色金属冶 炼、纺织、建材、制药、电子信息等项目,进一步完善产业体系,为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优化工业布局,培育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按照“项目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功能集成”的原则,进一步 优化产业园区和区域经济布局。把 2008 年作为“园区建设年”,加快制定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不断完 善基础设施,拓展工业经济发展空间,增强服务功能,继续引进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发展水平。 包钢生态工业园区和昆区特钢园区、包头铝业产业园区、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要分别以钢铁及不锈钢深加工、铝 深加工、装备制造产业为纽带,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使园区的优势更突出,特色更鲜明,产业更集中, 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九原工业园区、石拐工业园区、土右新型工业基地等要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自 然条件,有效整合生产要素,尽快壮大化工和金属加工等产业集群,在扩大规模、提升发展层次上实现新的突破。 山北地区要立足优势,实施一体化发展战略,统筹规划产业布局,建立协调发展机制,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基础上, 加大资源勘探力度,推动煤、铁、风能等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稀土高新区要以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应用产业基地和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平台为目标,实现 率先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电子信息、物流、纺织等专业园区发展。健全完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建 设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继续办好中国包头稀土产业发展论坛,进一步增强影响力。大力推进现有企业扩能提质, 积极引进带动作用强的大企业入驻。要协同有关方面,加强稀土资源的调控和管理,加快发展稀土精深加工,提高 产品科技含量,做大做强稀土和高新技术产业。2008 年稀土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要实现大幅度增长,成为推动我市 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为全市改革开放的示范区和创新发展的先导区。 支持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不断壮大产业集群。实施“百亿企业”培育工程,扶持包钢、一机、北重、包铝、 东方希铝、华业特钢等市场前景好、发展后劲足的企业做大做强,积极促进包钢实现 1000 万吨产能并尽快达产达 效,推动一批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100 亿、200 亿甚至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使优势产业的规模、效益和整体竞争能力 进一步提升。加快包钢与华业特钢、一机集团与北重集团,中直、区直企业与我市地方企业的合作,推进国有企业 与其它所有制企业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要素优化配置。围绕优势产业发展,不断壮大中小企业实力,提高本地 工业配套水平。继续加快实施“一个产业带动百户中小企业”工程,鼓励和支持 200 户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其中 重点培育 30 户铝深加工企业和 30 户钢铁及不锈钢制品企业,同时要引进实施 100 项装备制造配套项目,延伸产业 链条,放大集群化发展优势,提高我市工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拓展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调整优化服务 业结构,努力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先进制造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促进、与人民群众需求相适 应的第三产业发展体系。2008 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要增长 20%左右,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要有新提高。 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巩固和扩大商贸流通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支柱地位,建设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较强集聚效 应和辐射能力的商贸中心。壮大商贸龙头企业,拓展品牌商圈,打造中央商务区、中心商贸区和特色商业街。积极 推动包头香格里拉商务区、金贸东方红商业广场、金基广场等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加快实施包头锦江国际大酒店、 中银国际大厦、神华青山一百国际城、乔家金街、佳美建材城等项目。促进批发市场建设和发展,培育具有较强辐 射力的钢材、有色金属、建材、工程机械产品区域营销中心。继续发展连锁经营、特许加盟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和 新型业态,引进沃尔玛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入驻包头。加快建设特色美食街,重点培育“草原火锅”等地方名优品 牌,鼓励大型特色餐饮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物流业,整合物流资源,完善物流园区的信息服务、仓储配送、联运和展示交 易功能,加快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积极支持各旗县区依托自身优势,重点建设专业物流园区。开工建 设神华物流中心,引进嘉里大通物流,推进煤炭、粮食、蔬菜、生产生活用品等特色物流园区建设。抓好希拉穆仁 草原、九峰山、春坤山、梅力更、南海子、五当召、美岱召、昆都仑召等风景名胜的规划和建设,加大旅游市场开 发力度,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广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加快实施数字电视、数字图书馆等工 程。积极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大力发展会计、律师、资产评估、审计、咨询等现代中介业,为第三产业注入 新的活力。 扩大消费需求。引导和推动居民更新消费观念,倡导健康、环保、可持续消费,重点培育衣食住行和通信、旅 游等新的消费热点,进一步扩大消费规模,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积极发展消费信贷,激活消费市场,满足居民多层 11 次、多样化需求。大力开拓农村牧区市场,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积极发展乡镇超 市和农资连锁店,扩大农村牧区消费。增强我市的市场辐射能力,吸引周边地区人群消费,形成人流、物流、资金 流的集聚效应。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商业信用体系,营造安全、有序、和谐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对经济发 展的拉动力。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坚持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 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千方百计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加快产业化进程,发展高效、生态农牧业。强化乳肉薯菜四大主导产业优势,进一步提高优质高产作物和农畜 产品转化增值比重。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饲用玉米、脱毒马铃薯和无公害蔬菜种植比例。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 加快推进肉羊舍饲圈养、奶牛增产和生猪规模化养殖工程。加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大农牧业科技投入, 实施测土施肥、良种推广、农业标准化基地、农机装备推进等一批重点项目。达茂旗要在全区率先推广全程机械化。 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完善服务体系,提高信息化水平,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打造市场、企业和农牧户有机联结的 产业链条。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大力扶持有特色、有潜力的农牧业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培植壮大华资实业、金鹿油 脂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小尾羊公司晋升国家级龙头企业、建华禽业等 3 家公司晋升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同 时市级龙头企业要新增 15 家。 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牧区的投入,2008 年,全市支农支牧资 金将达到 2.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 倍。切实加强农田水利、交通、电力、广播电视等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牧区基 础条件。加快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农村牧区公共服务水平。生态脆弱地区要全面实施 “收缩、转移、集中”战略,加快推进禁牧、退耕,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移民园区建设和村庄撤并工作,引导农牧 民向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区域集中,促进城乡互动、协调发展。要采取有效措施,力争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将达茂旗 牧民全部搬迁集中至城镇和产业园区,并要努力做到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在巩固强化第一批 100 个试点村建 设成果的同时,2008 年再选择 100 个村作为全市第二批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试点,继续实行定点帮扶制度,推进“百 村万户示范工程”。在试点的基础上,条件成熟的地区要全面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充分挖掘农牧业内部增收潜力,完善龙头企业拉动农牧民增收 机制,使农牧民更多地受益。全面落实国家对农牧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退耕还林还草现金补贴、良种补 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不折不扣地兑现我市出台的草牧场补贴和舍饲圈养补贴政策,确保近亿元财政补贴资金 及时发放到农牧民手中。加强对中介组织、经纪人和农牧民的培训,全面提高农牧民素质,增强农牧民致富能力。 坚持开发式扶贫,做好生态移民和扶贫移民工作。2008 年要解决 0.5 万极端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和 1.5 万低收入贫 困人口的生产生活问题。组织协调社会力量集中帮扶固阳县,使更多贫困农牧民脱贫。有序组织劳务输出,2008 年 劳务输出要达到 20 万人,进一步增加农牧民的工资性收入。要千方百计加快农牧业人口稳定转移,通过推进城市 化从根本上带动农牧民致富。 (四)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坚持规划先行、建管并重,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 城市资源,促进城市建设市场化、资金筹措多元化、设施建设社会化。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建设,不断扩大 建设规模,增强承载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2008 年,重点实施城建项目 100 项左右,项目总投资规模近 300 亿元。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大力推进新都市区、滨河新区和昆区南部区建设, 加快实施体育中心、会展中心、新图书馆、新少年宫、科技馆等一批公益事业项目,力争年内竣工。继续完善城市 道路交通设施和城市公用设施建设,新建续建扩建青山路、哈屯高勒大街二期、昆河东路、万青路、建华北路等城 市道路;建成画匠营子水源地二期工程,日供水能力由目前的 51 万吨提高到 91 万吨;开工建设万水泉污水处理厂 及再生利用工程,新建污水管网 20 公里;建设沼园东路、丰盈路等道路雨水管网系统,提高雨水收集利用能力; 同时实施一批供气供热、城市公交和环卫建设工程。启动赛汗塔拉城中草原续建工程,开工建设锦绣公园、稀土公 园、友谊雕塑公园、白银湖公园、世界鹿园、稀土高新区中心公园、昆区啤酒文化园二期、龙泉公园。推动昆河改 造二期工程建设,明年继续沿河向南北延伸进行景观开发,形成我市城区西部重要的景观带。继续组织实施新亮美 工程,对少先路、白云路和友谊大街等主要街道两侧的建筑物进行清洗粉刷和亮化改造。积极推进南壕村、曹家营 村、西脑包新村、井坪新村、新城村、北沙梁等“城中村”整体改造工程,用两到三年时间,完成所有“城中村” 12 改造,使城区农村全部城市化。启动、实施赛立特尔、鹿王、亚麻厂、阿东和青东热源厂等“城中厂”搬迁改造, 对城区中心适宜外迁的机关、学校,要积极研究探索通过土地置换等方式,进行综合开发。加快旧城区、旧小区、 小街小巷和城乡结合部改造,推动 110 国道、包钢厂前路和城区周边环境治理,对城市入口、重要节点 1 公里辐射 区域实施综合改造,改善城区整体形象。加大城关镇建设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扩容提质,提高建设水平。 坚持“科学、严格、精细、长效”方针,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建立城区政府和城市管理部 门的联动机制,组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整治“六乱”现象,清理违章建筑。加强规划和 建筑工程管理,从源头上治理私搭乱建。大力推进市容环境综合管理,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加强市政和园林 绿化设施的维护,进一步改善市容市貌。加强公用行业管理,保障城市客运、燃气、供热、供水等行业的有序经营,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施行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