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 年曲靖一中高考冲刺卷语文(二)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共 30 分) 一、 (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恬(tin)不知耻 拈(nin)轻怕重 前倨(j )后恭 徇(xn)私枉法 B.怏怏(yng)不乐 忍俊不禁(jn) 天遂(su)人愿 如法炮(po)制 C.渎(d)于职守 时乖命蹇(jin) 矫(jio)揉造作 差(ch)强人意 D.忐忑(t)不安 咫(zh)尺天涯 卸(xi)甲归田 养尊处(ch)优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水浒传中的语言描写生动流畅,如同行云流水;人物刻画个性分明,栩栩如生, 它真不愧为一本古典名著! B.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 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C.当时高考制度开始恢复,曾经甚嚣尘上的“ 读书无用论”已宣告彻底破产,校园内弥 漫着勤学苦读的气氛。 D.实现“人机对话”已是指日可待能听懂人类语言的“智能”型计算机即将进入中国 千家万户。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谁能否认中国没有进入国际载人航天技术领域的 能力? B.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C.朝鲜副外相朴吉渊 9 月 28 日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中发表演说称朝鲜是否弃核“取决于 美国的(对朝)核政策” 。 D.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是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事关经济振兴、科技进步 和社会发展。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 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B.电视以自己强大的冲击力,推出了众多引人注目的明星歌星、舞星、体坛健将、 商界名人等等。 C.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但说 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种生活。 D.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题目取自宋朝临川诗人谢无逸(属江西) 千秋岁 咏夏景 中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二、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国 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 意义上说本不可用( “学无分中西” ) ,作为一个 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 流行,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与其建议不用或“缓行”,不如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 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在我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 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就 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 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 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 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 念,略同于“古学 ”、 “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我们通常说的 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 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六艺统四部”, “国学者六艺之学也 ”。中国古代的学 问是“通人之学 ”,主张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 通而以成人之道为中心。 “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 籍分类中。 汉书 艺文志将中国古代的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 六类, 隋书经籍志 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以后不断调整、完善, 至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 ,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不仅国学是山,而且其中 的每一类都是一座山。就其内容之宏博而言,事实确实如此。就以四部中的“子部”来说, 四库全书总目又分为十四类,其中每一类都内涵丰富,比如“医家”,最近出版的一部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 ,收录历代中医古籍一万三千余种,说它是“一座山”,并非夸张之言。 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 国学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因此就学术内涵来说, 二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如果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 种属关系都忽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这实际上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国学的地位。 对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根源和血脉的国学,我们一方面要心存敬意,另一方面又要以 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和前瞻的态度来对待它,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学,让它在当 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对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下列有关“国学” 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学”这个概念有人认为太笼统、太模糊,又边界不清,从“ 科学”的意义上说不可 用。 B.狭义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是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是多数学 者所取得的基本一致的看法。 C.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有别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 在学术分类上可以与文、史、哲并列。 D.广义的国学即“一国所有之学”,与海外的“中国学”或“ 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 相同。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 “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学界多数学者已达成共识,即以其 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 B.广义的国学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 C.中国古代的学问是“ 通人之学”, “通”是以分类为前提的,这种分类到隋书经籍志 时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这样一套完整体现中国传统学问知识系统的分类法。 D.以“成人之道”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的学问其实就是“通人之学”,包括天地人贯通、文 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等等。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库全书总目包括经、史、子、集四部,每部又分为若干类,譬如“医家”,收 录历代中医古籍一万三千余部,可归入史部。 B.国学是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将国学与文学、史学、哲学等并 列设立为一级学科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国学的地位更高,影响力更大。 C.现代学科体系与国学存在着大量交叉重合的现象,这是现代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 说明现代学科具有很强的交融性。 D.对于中国的国学,我们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既要对它心存敬意,又要对它进行分析、 开放、前瞻、批判和创新,从而创建适应我们时代需要的新国学。 三、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韩休,京兆长安人。工文辞,举贤良。玄宗在东宫,令条对国政,与校书郎赵冬曦并 中乙科,擢左补阙,判主爵员外郎。进至礼部侍郎,知制诰。出为號州刺史。號于东、西 京为近州,乘舆所至,常税厩刍 ,休请均赋它郡。中书令张说曰:“免號而与它州,此守 臣为私惠耳。 ”休复执论,吏白恐尾宰相意,休曰:“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 得罪,所甘心焉。 ”讫如休请。以母丧解,服除,为工都侍郎,知制诰。迁尚书右丞。侍中 裴光庭卒,帝敕萧嵩举所以代者,嵩称休志行,遂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休直方不务进趋,既为相,天下翕然宜之。万年尉李美玉有罪,帝将放岭南。休曰: “尉小官,犯非大恶。今朝廷有大奸,请得先治。金吾大将军程伯献恃思而贪,室宅舆马僭 法度,臣请先伯献,后美玉。 ”帝不许,休固争曰:“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 伯献,臣不敢奉诏。 ”帝不能夺。大率坚正类此。初,嵩以休柔易,故荐之。休临事或折正 嵩,嵩不能平。宋璟闻之曰:“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 ”嵩宽博多可,休峭鲠,时政所得 失,言之未尝不尽。帝尝猎苑中,或大张乐,稍过差,必视左右曰:“韩休知否?”已而疏 辄至。尝引鉴,默不乐。左右曰:“自韩休入朝,陛下无一日欢,何自戚戚,不逐去之?” 帝曰:“吾虽瘠,天下肥矣。且萧嵩每启事,必顺旨,我退而思天下,不安寝。韩休敷陈治 道,多讦直,我退而思天下,寝必安。吾用休,社稷计耳。 ”后以工部尚书罢。迁太子少师, 封宜阳县子。卒,年六十八,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忠,宝应元年,赠太子太师。 (节选自新唐书 韩休传 ) 注厩刍:草料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室宅舆马僭法度 僭:超越。 B. 吏白恐尾宰相意 尾:违反。 C帝不能夺 夺:使改变。 D.吾用休,社稷计耳 计:计策。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韩休严肃正直、不求名利的一组是( ) 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 嵩以休柔易,故荐之。 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 免號而与它州,此守臣为私惠耳。 韩休敷陈治道,多讦直,我退而思天下,寝必安。 已而疏辄至。 A. B. C. D.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休擅长写文章,被举荐为贤良,在玄宗为太子时,受命逐条回答有关国政问题, 此后担任过一系列重要的官职。 B韩休任號州刺史期间,体察民情,请求为號州百姓减免赋税,经过努力终获成功, 表现出他为民请命的仁爱之心。 C韩休因萧嵩举荐而任宰相,他的耿介刚直与萧嵩的宽容随和形成互补,二人关系 也很和谐,因而得到宋璟的赞许。 D韩休秉公直谏给了玄宗很大压力,但面对谗言,玄宗非常清醒,将韩休与萧嵩进 行比较,说明了任用韩休的理由。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120 分) 四、 (23 分) 11.把第 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 (5 分) 答: (2)嵩宽博多可,休峭鲠,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 (5 分) 答: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昭君怨 郑成 道是花来春末,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这是一首咏物词,所咏为何物?上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它的?请简要分析。 (4 分) 答: (2)词的下片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写了什么思想?(4 分) 答: 13.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 (5 分) (1) ,孰能无惑? , ,终不解矣。 (韩愈师 说 ) ,乌鹊南飞。 ,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 (2)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此去经 年, 。 (柳永雨霖铃 ) 穷则独善其身, 。 (孟子尽心上 ) 五、 (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明月清泉自在怀 贾平凹 读王维的 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象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 上”是什么样。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要我好好背,说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 可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 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 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学友。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也能时常获得师长赞许。再后来深入乡村,那儿有田园,却无松竹流泉;及 至上了华山、峨眉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乘江南渔舟,访溪边浣女,都为寻 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著情 结。一段时间,于人世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 劝解祸中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 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 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 代“明月松间照 ”式的“ 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断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 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人之一生,苦也罢, 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 “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 ”顶上的松荫,足下的流泉以及座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 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 阅历,万年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地造访过终南山翠华 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外地朋友去观览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还常常携着孩子 在碑林前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之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 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面它们全都无言地忍 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斫虫雀,统统化作了 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 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 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去得逞又能怎样? 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所谓穷极物理、形而 上学于他实在是储之心灵,口吐莲花!坦诚、执著、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 妒的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说不呢?的确, “空山”是一种 胸襟, “新雨”是一种态度;“ 天气 ”是一种环境, “晚来”是瞬时的境遇。 “竹喧”也罢, “莲动”也罢, “春芳”也罢, “王孙 ”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则永无止境,什么都 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惟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 格,这才是人生“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王维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有了太多的 放弃,也便才有了他“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的高洁情怀,也便才有了他哲悟金铂般的 千古名篇! “明月松间照” ,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 水细流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 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14.请简要概括作者在青年时期和中年时期读王维山居秋暝的不同感受。 (6 分) 答: 15.请简要说明画线语句在文中的含义。 (6 分) (1)这风霜雨雪,这刀斫虫雀,统统化作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 盘” 。 (4 分) 答: (2)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 (2 分) 答: 16.请简要分析第 4 段语言表达的特点。 (6 分) 答: 17.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文末“精神的明月清泉”的理解。 (4 分) 答: 六、 (15 分) 18.请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只填序号) (4 分) 发思古之幽情 不约而同地都把长江奔流视为历史变化的象征 永恒地流动而一 去不复返 苏轼和辛弃疾面对浩瀚的长江 这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 江苏省南京市29中学2026届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苏省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一模物理试题(无答案)
- 2026届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化学九上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辽宁省大连市名校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广西玉林市北流市2026届化学九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 北京海淀人大附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 做个有缘人第9课【老师您好】 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15)初中心理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 2026届北京顺义化学九上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 商铺租赁合同签订中的租赁期限与续约规定
- 华北理工大学2016年《互换性及技术测量》期末考试复习题
- 医院普通外科病史采集、查体及病历书写要点精讲课件
- 食品执行标准对照新版表
- 大班科学《神奇的洞洞》课件
- 第二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技术规程
- 控制计划CP模板
- 最新苏教牛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4《Hobbies》Grammar time 公开课课件
- 路面压浆施工方案
- 第8课时 主题阅读《雨的四季》-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 Linux基础入门培训
- 现场技术服务报告模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