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要点_第1页
2009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要点_第2页
2009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要点_第3页
2009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要点_第4页
2009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威扶开发200927 号 威远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2009 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及 2010 年工作要点 2009 年我办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扶贫开发 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市扶贫办的 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 以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增加贫困农民经济收入为目的,加 大扶贫工作力度,提高扶贫工作水平,思想早发动、任务早明确、措 施早制定、责任早落实、资金早报账。 一、2009 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一)主要成效 1、民生工程全面完成。一是扶贫解困工程,新村扶贫、产业扶贫、 互助资金等项目帮助扶持 8836 人贫困人口改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 完成了目标任务的 100%。二是劳务扶贫培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2 以提高农民工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以“输得出,稳得住” 为标 准开展劳务扶贫工作,投入劳务扶贫培训资金 48 万元,培训贫困农 民 600 人。由省扶贫培训基地校县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了家电 维修、焊工、钳工、电工、计算机、家政等专业培训,县高等职业技术 学校根据培训学员情况按项目要求提供住宿,免费办技能证,培训 时间 3060 天,学员结业率达到 99%以上,劳动技能鉴定办证率 100%,通过培训后推荐到广东、江苏、北京、上海和县内骨干企业就 业,参训学员就业务工月收入均在 1000 元以上,实现“培训一人就 业一人脱贫一家”的效果。三是沼气扶贫工程,帮助农户建沼气池 220 口。 2、新村扶贫重点突出。2009 年,新村扶贫工程建设在庆卫镇庆 团村、新场镇卡房村、观英滩镇观英村、碗厂镇涌溪村、小河镇三合 村 5 个村实施,工程建设以道路建设、水利建设、产业化、首扶贫困 户为重点,贫困村实施综合开发,整村推进。5 个扶贫新村共完成工 程总投资 444.6 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 250 万元,群众投劳折资 194.6 万元),扶持帮助 95 户绝对贫困人口发展养殖山羊 420 只,养 殖种兔 3400 只增收脱贫。扶贫新村人均纯收入增收 500 元以上,扶 贫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今年根据贫困村深丘特点,以小型、微 型水利设施为重点,实施整治山平塘、建饮用水池、建水渠、建砖砌 囤水田综合开发,增加蓄水、保水能力,增强农业生产的抗旱能力。 5 个村新建砖砌化田埂 5406 米,整治山平塘 38 口,改造水渠 900 米, 3 投入财政扶贫资金 47.52 万元。改善山区贫困农户饮用水困难,新建 山泉水饮用水池 15 口,受益户达 100 户,投入财政扶贫资金 4.95 万 元。 二是群众出行更方便。投入财政扶贫资金 139.6 万元,新修、改 造贫困村道路交通设施,改扩建泥结石村级公路 15 公里,新建便民 路 7 公里,维修改造社道 11 公里,形成石板路或水泥人行道与公路 相连。 三是调整结构促进贫困户增收。投入财政扶贫资金 35.08 万元, 在新场镇卡房村、庆卫镇庆团村、碗厂镇涌溪村新发展优质核桃种 植 382 亩,小河镇三合村发展茶叶 130 亩,观英滩镇观英村新发展 山羊养殖 500 只,碗厂镇涌溪村发展稻鱼 50 亩,奠定贫困村产业增 收基础。 四是农业技术培训增强贫困农户致富本领。根据贫困村特色产 业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投入财政扶贫资金 2.5 万元培训农业 适用技术。我办组织邀请县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水务局的农业 技术专家和龙头企业的科技人员组成科技进村培训和示范活动,以 村为单位,组织贫困农民参加实用技术培训 3780 人次,发放农村适 用技术读本和资料 10000 余份,使贫困农户家家户户发展生产有技 能。 五是首扶贫困农户解困致富。通过村民公开推选,按贫困程度 倒排,公示群众公认后确定贫困村 95 户贫困户实施首扶制,投入财 政扶贫资金 19.35 万元。每户安排扶贫资金 2000 元,扶持贫困户发 4 展生产致富增收,其中:70 户养殖山羊 420 只, 25 户养殖种兔 3400 只,实现了当年扶持,当年脱贫目标。同时引导他们改造卫生厕所、 改造厨房、改畜禽圈舍,整治环境卫生等。 3、产业扶贫增收显著。产业化扶贫按照集中成片,适度规模,采 取公开采购种苗,林业局技术支撑,镇组织实施,龙头企业威远县金 四方果业公司保护收购。优质无花果产业化项目,在贡威公路沿线 的严陵镇、新店镇、界牌镇、向义镇等 4 个镇 32 个村的田边土角、房 前屋后、闲地、荒地栽植无花果 20.6 万株,建成无花果示范产业基 地,项目总投资 110.5 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 100 万元,农户自 筹 10.5 万元),2409 户新植和基地改良无公害优质无花果 1539 亩, 实现了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和贫困农户双赢,确保贫困农户增加收 入,长远受益。 4、村级互助资金有序开展。投入财政扶贫资金 48 万元新组建 东联镇佛尔岩村、连界镇国防村、新店镇凤翔村、靖和镇高坡村等 4 个村的互助协会,入社会员达 644 户,贫困户加入互助社的 214 户, 组建互助小组 102 个,每个互助协会先期扶贫财政注资 12 万元,全 年发放借款 235 笔,207 户受益,为入社会员提供小额生产性借款及 生活短期周转借款累计 81.94 万元。 5、村道扶贫工程便民利民。为切实解决贫困村贫困群众“断头 路” 的 问题 ,村道扶 贫在新场镇联丰村、 观英滩镇民主村、庆卫镇桃 李村投入财政扶贫资金 30 万元,由各项目所在地镇、村组织实施, 新建村道 6 公里。通过实施此项工程,带动交通局项目打捆投放,镇 5 财政补助,群众投工投劳,改善了贫困村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为贫 困村经济快速发展,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 6、残疾人扶贫。县残疾人联合会实施我办配合残疾人扶贫项目, 总投资 7 万元。为 35 户残疾人户每户补助 2000 元危房改造资金, 工程实施排除了“5.12”震后残疾人危房 1200 平方米。 7、扶贫贴息。项目由我办与企业签定扶持贫困户合同,对县荣 兴食品有限公司实施贷款贴息 8 万元,县绿益食品公司实施贷款贴 息 3 万元,公司扶持带动贫困户发展生猪养殖业,负责免费提供养 殖技术,优惠提供饲料,保护价收购出栏肥猪的办法,使 300 户贫困 户跟随公司养殖生猪 3000 头增收致富,年均增收 500 元以上。 8、社会扶贫有新突破 社会扶贫纳入我办今年工作重点,主动争取协调建立了县领导、 县级部门帮扶贫困村,商会会员企业和龙头企业帮扶贫困村的定点 帮扶社会扶贫工作机制,全年社会扶贫资金投入 676 万元。 县领导县级部门定点帮扶 定点扶贫是县级各部门定点帮扶贫困村参与社会扶贫。县级各 部门定点扶贫工作,各部门都成立了定点扶贫帮扶工作领导小组, 制定出了具体的定点帮扶工作计划和帮扶措施,并且定期深入贫困 村研究定点扶贫工作,及时解决定点扶贫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县 级领导带头帮扶贫困村,全县县级部门定点帮扶单位有 21 个,下派 干部 22 名,定点帮扶 31 个村,无偿帮扶资金 20.83 万元,引进项目 13 个,引进资金 552.82 万元,技术培训 7918 人次,开展社会扶贫专 6 项活动 13 项。 各镇组织开展社会扶贫 各镇党委政府把社会扶贫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急贫困群众之所 急,想贫困群众之所想,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年来, 全县各镇参与定点扶贫的单位有 17 个,下派干部 97 名,定点帮扶 59 个村,无偿帮扶资金 74.27 万元(其中:物资折款 36 万元),引进 项目 40 个,引进资金 564.64 万元,技术培训 19012 人次,开展社会 扶贫专项活动 63 项。 企业参与社会扶贫 我县金四方果业公司等 5 家扶贫龙头企业,主动把自己的种植、 养殖或加工产业化项目同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实现了 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年以来,扶贫龙头企业在贫困地区 建设产业扶贫基地 8360 亩,基地建设企业自身投入 174 万元,带动 农户 2.75 万户,其中贫困户 0.18 万户,农户户均增收 1000 以上,解 决贫困劳动力用工 275 人。 (二)主要措施 1、认真落实“早、快、高 ”举措,规划合理。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 视扶贫开发工作,明确提出以扶贫开发为中心,以改善贫困人口生 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目的,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扶贫工 作水平,思想早发动,任务早明确,措施早制定,责任早落实,资金 早报帐。今年 3 月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县委副书记倪习才、副组 长副县长韩双林深入到扶贫新村搞调查研究,解决扶贫开发中的难 7 点、热点和重点问题,指导扶贫项目规划科学合理。我办在各镇、村 扶贫项目规划基础上,牵头组织县交通局、农业局、水务局、林业局 对扶贫工程中公路建设、水利建设和产业化建设规划进行评估、论 证、修改完善规划方案,对群众积极性高,班子战斗力强,适合扶贫 项目管理的贫困村,竞争入围排序,由镇政府上报实施方案,县扶贫 开发领导小组审核同意,下达新村扶贫计划,确保了整个扶贫规划 科学合理。 2、广泛宣传,群众参与。扶贫工程是民生工程、德政工程需要动 员贫困村广大群众共同参与,我办多次在各相关项目镇、村召开村 民大会和代表大会,向农民宣传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扶贫开发政 策,宣传项目管理政策,宣讲农村实用技术,使贫困农户全面理解扶 贫开发政策,深感党和政府对贫困群众的关怀,自觉投资投劳投入 到扶贫开发工程建设中,全年农民投工 7.6 万个,保证了扶贫工程顺 利推进。 3、加强管理,注重效益。一是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公路建设 质量,我办对新村公路和村道扶贫公路建设标准和施工流程进行了 量化和细化,制定和下发了扶贫新村公路建设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使镇村干部群众都能掌握技术要领,操作流程,做到科学管理、操作 规范,确保了公路工程建设质量。二是加强扶贫项目资金公示公告。 扶贫项目、资金、建设内容、补贴标准等内容在县电视台进行公告。 各扶贫项目实施单位也将项目建设内容、资金计划、补助标准在镇 (村、院)务公开栏上进行公示,落实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最 8 大限度地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三是强化扶贫资金管理。在工程建 设中,实行县级财政报帐制,扶贫资金按工程进度及时划拨,进行专 户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确保扶贫资金使用合法性、真实性、 合理性,使财政扶贫资金最大限度发挥效益。 4、创新机制,责任具体。一是创新财政扶贫项目建设管理体制。 用竞争入围的办法确定项目实施,充分调动项目实施地区干部群众 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对扶贫工程建设资金实行“先建后补” ,资金 拨付同工程质量、工程进度挂钩;在扶贫工程建设管理中,采取主体 工程招标确定施工建设单位,扶贫工程实施实行“五定” 责任制,即定 建设项目、定责任人、定财政投资、定项建设工程质量、定完成时间; 二是创新扶贫开发责任管理机制,县建立扶贫项目目标管理考核责 任制,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明确项目实施镇政府扶贫项目目标责 任,考核镇政府对项目组织、工程管理、建设成效,扶贫资金使用等 内容;三是创新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机制,坚持扶贫财政资金实行县级 报账制,扶贫财政资金实行“以奖代补 ”政策,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中, 扶贫资金带动,发动农户参,激励镇财政、和受益人投入;对扶贫项 目资金补助到贫困户资金实行“直补” 到 户,在新村扶贫和产业化扶 贫项目实施中,需要兑现到贫困户的现金,扶贫资金由财政直接划 转到农村信用社,通过信用社的“一卡通 ”,由信用社存入农户个人的 帐户中,减少发放程序,避免资金被挪用、截流或改变用途。四是创 新扶贫投入机制,产业扶贫、扶贫贴息贷款中,主要是强化企业扶贫 责任,签订扶贫协议,贴息额度同扶贫效果挂钩,支持企业发展;新 9 村扶贫、村道扶贫、沼气扶贫实施整合相关项目打捆投入,提升扶贫 开发水平。 5、加强信息建设,建立监测体系。 扶贫开发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借助党政网络,强化了 信息收集、及时报送和部门信息交流。今年,报送信息内江日报、内 江电视台和县电视台播放扶贫政策宣传 12 期,发放扶贫开发简报 8 期,按照省、市的要求,建成扶贫统计监测体系,确定专人对扶贫计 划、资金到位使用、扶贫工程完成进度进行统计监测,基本形成一套 系统化、规范化的扶贫开发管理流程,全面反映我县扶贫开发工作, 为省、市扶贫开发工作提供科学管理和决策信息。 6、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干部素质。认真组织学习中央、省委 1 号 文件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学习扶贫开发政策、以及涉农 法律法规、时事政治,开展“深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 活动和“实现 新跨越,建设新内江” 解放思想大讨论 。细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建立健全内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了机关作风效能建设。认 真开展了创省级文明单位、 “四好” 班子、 “五五”普法活动,抓好了社会 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计生“三结合 ”和机关内部文书档案、保密、 人事劳资、机保、医保、退管、工青妇等工作。参加领导干部轮训,开 展干部职工公仆教育、党员的先进性教育,热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扶贫开发中,瞄准贫困对象不平衡,首扶贫困户扶持力度 不够大;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发动群众参与不平衡,贫困村群众劳 10 动力老龄化,主动参与工程建设程度不高;扶贫项目实施进度不平衡, 实施单位重视程度不平衡。二是扶贫资金投入相对不足,补助标准 低,补助项目要求严格,扶贫工程建设标准低,覆盖面不大,整村综 合开发不强。三是扶贫工程后续管理需进一步加强管理护责任,明 确谁受益,谁管护。 二、2010 年扶贫开发工作计划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 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贫困 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目的,加大工作力度,提高 扶贫工作水平,思想早发动,任务早明确,措施早制定,责任早落实, 资金早报帐,全面完成扶贫开发工作第一个十年规划任务。 1、认真实施“民生工程 ”。扶贫解困:帮助 贫困群众改善生产、生 活条件,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7768 人。劳务扶贫:培训农村贫困人口 600 人。沼气扶贫:帮助贫困户建沼气池 180 口。 2、认真实施扶贫开发五大工程。新村扶贫按照贫困村综合开发, 整村推进要求,以道路建设、水利建设、产业化、 “首扶” 贫困户为重点, 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在山王镇华丰村,越溪镇吉祥 村,两河镇断桥村,碗厂镇义和村 4 个村实施新村扶贫。村道扶贫以 方便群众出行,改善道路交通条件,协调其它项目打捆投放,争取解 决 6 个贫困村“断头 ”路 6 公里。有序推 进贫困村互助发展资金试点, 按项目操作指南严格 10 个项目试点村互助发展资金管理,进一步 完善管理制度,提高项目试点效益。产业扶贫按照集中成片,适度规 11 模,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进 一步探索产业扶贫政府组织,群众参与,龙头企业支撑发展模式。 3、整合资源健全机制,提升社会扶贫水平。认真落实威委办 200938 号文件,进 一步推进县级领导、县级部门、工商企业、扶贫 龙头企业定点帮扶贫困村。加强社会扶贫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各单 位、各部门、个人参与社会扶贫工作的参与度。进一步加强各部门社 会扶贫工作的协调,建立信息沟通机制,促进社会扶贫工作提升。进 一步完善社会扶贫考核激励机制,推进全县社会扶贫工作上新台阶。 4、进一步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竞争立项制,在 新村扶贫项目、互助发展资金项目和劳务扶贫项目上都采用竞争立 项制,提高农户参与建设项目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扶贫工程项目 的责任感和成就感。进一步探索施工队伍比选制,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