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设施园艺高效创建实施方案_第1页
2012年设施园艺高效创建实施方案_第2页
2012年设施园艺高效创建实施方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 年设施园艺高效创建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大力推进园艺设 施装备提档升级,加强设施园艺高产高效技术的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积极培育园艺产品 区域公共品牌,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 确保园艺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促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二)目标任务。全省建设设施园艺高效创建示范园(区)100 个,认定 10 个省级现代 园艺特色产业县,30 个省级设施园艺高效示范镇。设施园艺高效创建产量指标为:设施蔬 菜全年亩产量达 10 吨。产值指标为:日光温室蔬菜年亩产值 3 万元以上,钢架大棚蔬菜、 设施果茶年亩产值 2 万元以上,设施花卉年亩产值 5 万元以上。 二、主要建设内容 (一)科学选建高效创建点。优先选择环境资源优势明显、工作基础好、技术力量强、 地方政府重视、农民有积极性的设施园艺基地开展高效创建活动。设施园艺基地规模 100 亩以上,水、电、路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设施构型符合钢管塑料大棚(单体)通用技术 要求、苏式日光温室(钢骨架)通用技术要求两项地方标准要求。设施蔬菜高效创 建示范园(区)的选择要注重与大中城市蔬菜保供基地建设相结合。原则上,每个县(市、 区)申报 1 个创建点。 (二)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围绕现代园艺业发展需求,建立一批园艺种质创新开发中心, 组织开展第三届省级果茶花品种鉴定,加强园艺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建立江苏特点的园 艺种子种苗创新体系。根据各区域生产、生态特点,选择一批高产、优质、抗逆、商品性 好、适合市场需求的设施专用品种,大力推广我省自主选育的适宜品种。扶持建设 100 个 左右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面广、经营效益好的区域性园艺工厂化育苗中心。鼓 励有条件的地方实行良种补贴,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应用。设施园艺高效创建示范园(区) 要求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 100,设施果园要求主栽品种纯度 99%以上,设施茶园 100%采 用无性系苗木。 (三)设施装备更新升级。加快标准化新棚建设与旧棚改造,苏式日光温室和标准钢架 大棚在新建设施园艺基地中占比达 80%以上,智能温室、连栋大棚等高档生产设施装备比 重达 5%左右,实现设施园艺生产构型优化。大力推广设施环境控制技术配套装备,重点 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增施 CO2 气肥、昆虫辅助授粉、性诱剂、粘虫色板、LED 补光, 提高设施环境调控能力。突破以微耕、植保、节水、节肥、节能为重点的设施园艺机械, 在部分领域探索推进设施园艺生产全程机械化,全省建立 20 个左右设施园艺机械化生产示 范小区。以高效智能低耗为目标,在全省建立 20 个设施园艺生产智能化示范点,加快智能 型温、光、水、肥、气等环境调控设备推广应用,推进物联网技术与设施园艺生产的融合。 (四)实施设施蔬菜“十吨工程”建设。按照单项技术菜单化、科学选装配套化、系统集 成标准化的要求,重点推广蔬菜集约化育苗、设施构型优化与抗逆栽培、设施蔬菜水旱轮 作、连作障碍防控与土壤修复、瓜果类蔬菜长季节设施栽培、水肥一体化栽培、园艺作物 病虫害综合防治、园艺测土配方施肥、设施园艺机械化作业、采后商品化外理等十项重大 技术。针对苏北、苏中、苏南不同设施类型与种植模式,建立江苏设施蔬菜高产高效栽培 技术体系。按照周年生产、高产高效、代表导向性强、技术模式可复制的原则,通过县区 申报、市级评定、省里审核认定程序,总结发布一批设施蔬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培育一 批具有代表性的设施蔬菜高产高效栽培典型。通过基地展示、科技项目示范、实用技术培 训普及,示范带动全省 10%以上的设施蔬菜基地实现亩产十吨。 (五)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活动。继续深入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活动,在园艺 作物优势产区新建 200 个园艺作物标准园,并选择若干产业基础好、种植规模大、品牌影 响大、区域优势突出的蔬菜、水果、茶叶产业带建立一批标准化示范区,实现标准化生产 技术全覆盖。通过自有基地扩展、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扩展和辐射区域扩展三种模 式,将标准园成熟的技术模式、管理经验辐射到整个区域,率先实现标准园由“园”到“区” 拓展,带动实现园艺作物在更大范围的提质增效、增产增效。 (六)开展蔬菜产品质量追溯技术示范。完善投入品管理制度、生产档案制度、基地产 品检测和准出制度,在 3-5 个县(市、区)开展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示范,探索完善蔬 菜规模生产企业(基地)、产销合作社、分散农户不同生产主体蔬菜产品质量追溯模式, 从源头上治理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建立质量追溯管理平台,对生产者和产品实行生产 信息数字化、市场销售条码化,实现蔬菜产品质量信息网络化查询,确保质量责任可追究。 (七)大力发展园艺产销合作组织。科学分析市场,指导农民种,帮助农民销,提升合 作社在规模生产、技术服务、市场分析与发展订单农业方面的组织能力。鼓励组建园艺产 销合作联社,发展机械生产互助,开展产销对接,提高园艺生产效率。大力培育壮大园艺 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以市县为单位强化品牌整合,打造品牌农产品集群,促进园艺产品区 域公共品牌发展,提升市场美誉度。 三、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省农委成立以委领导为组长的设施园艺高效创建活动领导小组, 成员由委园艺处、计财处、科教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省园艺站、省植保站、省土 肥站主要负责人组成(附件 1)。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委园艺处,具体负责协调高效创建 活动、制定工作方案以及其他日常工作;计财处负责相关创建资金落实和使用监管;科教 处负责创建示范(园)区科技入户、农民培训等工作指导;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负责蔬 菜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指导;省园艺站负责专家组工作、技术推广与指导等;省植保站负责 病虫害防治指导;省土肥站负责测土配方施肥建设指导。省农委成立设施园艺高效创建专 家指导组,分设施蔬菜、水果、茶叶、花卉专家指导小组(附件 2)。建立高效创建专家 挂钩联系制度,由专家组成员定点进行技术指导。省辖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推广机构要 充分发挥对高效创建的管理指导作用,辖区内每个县(市、区)必须明确 1 名市级农业行 政主管部门或推广机构人员挂钩指导。各有关创建县(市、区)要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专 家指导组,对创建点各项工作要安排专人负责。 (二)强化宣传引导。各创建点要按照统一格式和省里编号,在项目区明显位置树立标 牌,注明项目建设地点、绩效目标、项目管理单位、实施单位及其负责人,项目挂钩技术 指导人员、监督电话等相关内容,加强政策宣传,提高项目实施辐射带动效果。要组织农 技人员、种植大户、专业化服务组织技术人员等开展培训观摩活动。要加强工作经验、工 作机制、工作成效等方面内容的总结宣传,对各地工作动态进行通报。各地要及时报送信 息,加强相互交流学习,形成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服务指导。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对设施园艺高效创建活动的指导与服务。加 强农科教结合,针对每个产业建立技术指导小组,全面实行市县园艺技术推广部门与高效 设施农业项目挂钩对接,科技人员挂牌进棚入户,提高园艺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与成果转化 能力。加强对设施园艺高效创建的实施指导,对在实施过程中碰到的重大技术难题开展联 合攻关。要总结各地的高产高效典型,创新推广示范模式,扩大设施园艺高效创建的示范 效果。 (四)强化项目管理。省里在今年高效设施农业项目中实行设施农业高效创建“1+1”模式, 即对达到省级设施园艺高效创建标准的,经市、县(市)申报和省里评审确定扶持对象。 各地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的投入,加强项目资源整合,形成上下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创 建单位在创建全程中要建立档案并有专人管理,详细记载农资、用工、机械作业等各种成 本以及产量、产值情况,为效益分析提供详实可靠的资料。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对设施园 艺高效创建的工作督查,及时发现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进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年底, 省里制订江苏省设施园艺高效创建验收办法,组织专家对创建单位进行检查验收,表 彰一批设施园艺高效创建典型。 附件:12012 年设施园艺高效创建领导小组名单 22012 年设施园艺高效创建专家指导组名单 附件 1: 2012 年设施园艺高效创建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张坚勇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 成员:巫建华省农业委员会园艺处处长 钟伟宏省农业委员会发展计划与财务处处长 马德云省农业委员会科技教育处处长 何旭平省农业委员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 周军省园艺技术推广站站长 刁春友省植物保护站站长 徐茂省土壤肥料技术指导站站长 周振兴省农业委员会园艺处副处长 顾鲁同省园艺技术推广站副站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园艺处,巫建华兼任办公室主任。 附件 2: 2010 年设施园艺高效创建专家指导组名单 蔬菜组: 侯喜林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郭世荣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羊杏平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陈学好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黄保健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陈劲枫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曹光亮江苏省园艺技术推广站 吴震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徐刚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江解增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李良俊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孙兴祥盐城市蔬菜研究所 果树组: 常有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房经贵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陆爱华江苏省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