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_第1页
201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_第2页
201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_第3页
201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_第4页
201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 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时间:x 年 x 月 x 日至 x 年 x 月 x 日 实践地点:xx 水务局 实践人员:* 学 号:* 专业班级:水利水电工程* 实践目的: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 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 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体察民情,了解国情,增 加才干。 前言 每年大学生“三下乡”活动都如火如荼地进行,因为它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 “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大百 年校庆讲话中提出的“四个统一”的具体行动,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 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增长才干。坚 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历来是 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 继续学习提高,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体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朴素民风中的情感滋养,难以 尽得于书本;贫困母亲脸上的愁容和失学儿童眼中的渴望所激发的力量,难以 取之于校园。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坚实的土地,贴近农民的心,才会真切感受 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我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首先我做了些前期准备, 找到自己家乡的水务局,向他们说明情况,幸好小城市人不多,大家差不多都 认识,水务局和爸爸所在的规划局联系也算紧密,他们同意我在他们那跟着学 习一个月,他们热情接待了我。此次我的实践调查主要是了解有关鄱阳湖水利 枢纽的。 鄱阳湖概况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鄱 阳湖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江河及清丰山溪、博阳河、漳田 河、潼津河等区间来水,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长江,是一个过水性、吞吐型的 湖泊。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 16.22 万 km2,约占长江流域面积的 9%。鄱阳湖为 季节性湖泊,高水湖相,低水河相,有“高水是湖,低水似河” , “洪水一片, 枯水一线”的独特景观。鄱阳湖水位变化受五河及长江来水的双重影响,每当 洪水季节,水位升高,湖水漫滩,湖面宽阔,碧波荡漾,茫茫一片;枯水季节, 水位下降,湖水落槽,湖滩显露,湖面变小,蜿蜒一线,与河道无异。洪、枯 水的湖体面积、湖体容积相差极大,湖口水文站历年最高水位 22.59m(为 1998 年实测最高洪水位,吴淞高程系统;本报告未特别标注者均为吴淞高程系统)时, 湖面面积约为 4500km2,相应容积为 340 亿 m ;湖口站历年最低水位 5.90m 时 湖平均水位为 10.20m,其相应湖体面积仅约 146 km ,相差 31 倍,湖体容积 仅 4.5 亿 m ,相差 75 倍。 鄱阳湖水系完整,流域水资源丰富,流域平均年降水量约 1645mm,经湖口 站出湖入江的多年平均水量为 1436 亿 m ,入江水量占长江年径流量的 15.5%。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汛期 49 月占全年的 75%左右,其中主汛 期 46 月占 50%以上,10 月至次年 3 月仅占全年的 25%,其中 1012 月仅占 全年的 9%。 以松门山为界,鄱阳湖分为东(南) 、西(北)两部分。东(南)部宽阔, 湖水较浅,为主湖;西(北)部狭窄,为入江水道区。全湖最大长度 173km, 最宽处 70km,平均宽度 16.9km,入江水道最窄处的屏峰卡口宽度仅约 3km,湖 岸线总长约 1200km。湖盆自东向西,由南向北倾斜,高程一般由 12m 降至湖口 约 1m。鄱阳湖湖底平坦,平均水深约 6.4m,最深处在蛤蟆石附近,高程为- 7.5m;滩地高程多在 1217m 之间。 鄱阳湖湖区地貌由水道、洲滩、岛屿、内湖、汊港组成。鄱阳湖水道分为 东水道、西水道和入江水道。赣江南昌市以下分为四支,主支在吴城与修河汇 合,为西水道,向北至蚌湖,有博阳河注入;赣江南、中、北支与抚河、信江、 饶河先后汇入主湖区,为东水道。东、西水道在渚溪口汇合为入江水道,至湖 口注入长江。鄱阳湖洲滩有沙滩、泥滩、草滩三种类型,共 3130 km 。其中沙 滩数量较小,高程较低,分布在主航道两侧;泥滩多于沙滩,高程在沙滩、草 滩之间;草滩为长草的泥滩,高程多在 1417m,主要分布在东、南、西部各 河入湖的三角洲。全湖有岛屿共 41 个,面积约 103 km ,岛屿率为 3.5%,其 中莲湖山面积最大,达 41.6 km ,而最小的印山、落星墩面积都不足 0.01 km ;湖中岛屿景色秀丽,风景如画。湖区主要汊港约有 20 处。 鄱阳湖区土壤资源丰富,类型繁多,为农林牧副渔业的综合发展提供了极 为有利的条件。土壤类型主要有草甸土、水稻土、黄棕壤、红壤、旱地土壤等。 鄱阳湖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特色可概括为山、水、 洞、城四个字:山有庐山、石钟山、云居山、梅岭等,水有鄱阳湖、泉瀑等, 洞有龙宫洞、涌泉洞、狮子洞等,城有南昌、九江等。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项目概况 鄱阳湖流域面积 16.22 万平方公里,其中江西省境内流域面积约 15.67 万 平方公里,湖区面积约 26284 平方公里,人口约 1217 万人,耕地约 1051 万亩。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和鄱阳湖区综合治理规划 确定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工程和关键 项目。项目建设按照“江湖两利” 、 “调枯不控洪”的全新理念,以水资源和水 生态保护为主要目标,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对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的基础性作用。鄱阳湖水利枢纽闸址位于星子县屏峰山-长岭山断面,轴线总长 约 2993.6 米,由泄水闸、过鱼建筑物、通航建筑物及两岸连接建筑物组成。按 2012 年 1 季度价格水平估算,工程静态总投资约 121 亿元,工程实施后每年维 持正常运行的费用约 1.3 亿元。 项目建设单位为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该工程建成后,在枯 水期可适当抬高湖区水位、增大水域面积,增加水环境容量,缓解鄱阳湖水位 降低过快、湖水位消落过低对湿地生态的影响,同时可增加现有灌溉面积,改 良部分城乡供水工程的取水条件,改善湖区及周边河流和滨湖地区的通航条件 等。 主要社会风险因素及防范化解措施 1、征地拆迁及补偿风险 风险因素:建设征地拆迁补偿标准 主要防范、化解措施: a.坚持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b.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弱化“16 倍”敏感话题 c.做好与移民代表的沟通工作,加强对上访户和上访事件的关注 d.出台地方配套政策 二、技术风险 风险因素:工程方案 主要防范、化解措施:强化设计、技术方案研究,优化方案,选用先进的工 艺技术和设备等措施 三、生态环境风险 风险因素:湿地、候鸟、鱼类及江豚影响 主要防范、化解措施:依据项目环评报告及相关课题研究成果,实行相关措施 四、经济社会关系风险 风险因素:群众收入影响 主要防范、化解措施:做好相关补偿工作 风险因素:相关价格影响 主要防范、化解措施:加强生活用品供应量,防止当地基本生活价格快速上 涨 风险因素:对交通、水利、旅游、通信、电力等设施的影响 主要防范、化解措施:落实相关补偿,恢复相关功能。 五、安全卫生职业健康社会治安 风险因素: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 主要防范、化解措施: a.与当地有关部门配合,做好施工外来人员的教育工作 b.加强对施工外来人员的管理 c.及时支付人员工资,减少矛盾 d.建立健全项目业主、施工单位与地方政府的协商机制 六、媒体舆情 风险因素:宣传、舆论导向及其影响 主要防范、化解措施:强化政府责任,加强信息公开,确保群众知情 枢纽工程 规划中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以“一湖清水”为建设目标,坚持“江湖 两利”的原则,按“调枯不控洪”方式运行,按生态保护和综合利用要求控制 相对稳定的鄱阳湖枯水位,提高鄱阳湖枯水季节水环境容量,达到保护水生态 水环境、根本解决湖区干旱及生态缺水问题、改善湿地环境、消灭钉螺、提高 航道等级、发展湖区旅游及渔业等方面的综合效益。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鄱阳湖入江水道,屏峰山与长岭山之间,上距星 子县城约 12km,下至长江汇合口约 27km,工程控制鄱阳湖水系全部流域面积。 左岸为长岭山,山顶高程为 129m;右岸为屏峰山,山顶高程为 149.2m;两山之 间湖面宽约 2.8km。 规划设计中的枢纽轴线总长 2986m;拟设置 108 孔泄水闸,其中孔口净宽 16m 的常规泄水闸 105 孔,孔口净宽 60m 的大孔泄水闸 3 孔,闸底板高程分别 为 1m 及 5m;枢纽左岸设置三线船闸,规划通航标准为 2000t 级,船闸规模按 (1)级航道标准通航 1 顶 4 驳 8000t 级船队配套,闸室有效尺寸采用 240m34m4.5m;右岸设置 216 级阶梯式鱼道,仿自然通道设计,全长约为 910m,斜坡段纵坡为 1/95。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为开放式全闸工程,汛期工程闸门全开,不发挥作用, 只是在汛末对湖区水位进行节制,缓解湖区水位下降过快导致的问题,寻求洪 水资源化利用。汛期 4-8 月闸门全开,江湖连通,既有利于维护当前的江湖防 洪体系,又有利于水生动植物洄游繁殖;枯水期 9 月至次年 3 月按生态保护和 综合利用要求,采取动态管理、阶梯式水位、适应性调度的调控方式,控制相 对稳定的鄱阳湖枯水位。 枢纽的调度原则为:(1)调枯不控洪;(2)基本恢复长江上游控制性工 程运用前的江湖关系;(3)与控制性工程联合运用;(4)综合影响最小; (5)水资源统一调度。 工程最低控制水位 12-13m,遇突发水环境事件时可迅速开闸,恢复天然状 态。并可利用枯期蓄水进行应急处理,提高长江湖口以下河段及鄱阳湖水资源 综合利用安全保证率。 枢纽工程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 (1)是保护湿地和候鸟栖息环境的重要措施 (2)可为鱼类和豚类生存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是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为湖区粮食安全提供水源保障 (2)是保障湖区人畜饮水安全的重要措施 (3)是改善湖区枯水期航运的重要手段 (4)可促进鄱阳湖区绿色旅游事业的发展 三、对维护健康长江、发挥三峡工程更大效益起到重要作用 (1)有效消减三峡水库蓄水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 (2)可配合三峡水库提高长江下游水资源配置的灵活性 四、可有效控制湖区血吸虫病流行、保障湖区人民生命安全 鄱阳湖区辽阔的洲滩地,普遍孳生钉螺,是江西省最严重的血吸虫病流行区域。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实施后,工程按照蓄水灭螺要求进行调度,蓄水线以下将 成为无螺区,再对沿蓄水高程带辅以其他灭螺措施,基本能达到杀灭钉螺的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