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参考)高中化学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课件(打包22套)苏教版必修2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15884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7.55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4-23
上传人:me****88
IP属地:江西
3.6
积分
- 关 键 词:
-
教师
参考
高中化学
专题
有机化合物
获得
取得
获取
应用
利用
运用
课件
打包
22
苏教版
必修
- 资源描述:
-
(教师参考)高中化学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课件(打包22套)苏教版必修2,教师,参考,高中化学,专题,有机化合物,获得,取得,获取,应用,利用,运用,课件,打包,22,苏教版,必修
- 内容简介:
-
专题 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一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第 1课时 天然气的利用 甲烷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含碳化合物,都是 有机化合物 (简称有机物)。 例如:糖类、蛋白质、油脂、染料等 作为吃、穿、用方面的必需品 ; 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药物、染料、功能材料,等等 目前,从自然界发现的和人工合成的 有机物约有三千万种,而且新的有 机物仍在不断地被发现或合成出来。 有机物的种类为什么如此繁多? 大量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每个碳原子之间结合的方式可有单键、双键、 三键,多个碳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长长的 碳链,也可以形成碳环。 碳原子最外层有 4个电子,在有机物中,每个 碳原子不仅能与其他原子形成 4个共价键 有机化合物中可以含一个碳原子 ,也可以含多 个甚至成千上万个碳原子。 有机物的主要性质特点 1. 大多数有机物 难溶于水 ,易溶于有机溶剂 。 燃烧 。 电解质 ,不易导电。 点低 。 应复杂 ,一般 比较慢 ,常常 伴有副反应 发生。 ” 不用 “ ” 。 有机物的以上性质特点与其 密切相关。 碳、氢、氧、氮、硫、磷、卤素等 组成元素: 其中仅含 碳 和 氢 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称为 碳氢化合物 ,又称为 烃 。 根据结构的不同,烃可以分为 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 等。 1、已知甲烷的密度在标准状况下是 g/L , 含碳 75%,含氢 25%。请同学们利用这些数据 推出甲烷中的碳、氢元素的质量比、原子数比 和分子式。 2、甲烷分子的电子式,说明它的分子结构特点。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甲烷 甲烷分子结构 示意图 一、甲烷的分子结构 1、甲烷的分子式是: 、甲烷的电子式: 3、甲烷的分子结构: 科学实验证明:甲烷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四个氢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顶点上。 二、甲烷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 无色无味 的气体; 密度是 (标准状况), 空气 甲烷极难溶于水。 向下排空法 排水法 甲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池沼的底部 (沼气 ),油田气和煤矿坑道 (坑气、瓦斯 ),天然气 (一般含 0 97) 。 三、甲烷的化学性质: 甲烷的氧化反应: 甲烷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在空气中 容易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 大量的热。 224 22 点燃5%注意 :点燃甲烷前必须验纯,否则会爆炸。 (思考:什么时候甲烷会爆炸最强烈 ?)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验证 动动脑 : g ) + 2g) = g) +2l); H= 用一只 冷而且干燥 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证明有水生成 。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立即向杯内 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实验:把甲烷通入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 试管里,观察紫色溶液是否有变化? 实验现象:溶液颜色没有变化。 实验结论:甲烷不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结论:通常情况下,甲烷不仅不与 高锰酸钾 等强氧化剂反应,与 强酸、强碱 也 不发生反 应 ,说明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化学性质是比较 稳定的。 甲烷的取代反应: 实验现象:大约 3以观察到壁 上出现油状液滴,集气瓶内水面上升 实验结论: 壁上出现油滴,说明反应生成 新的油状物质 ; 集气瓶内液面上升,说明随着反应进行,瓶内气 压在减小,即气体 总体积 在 减小 。 结论:氯气和甲烷在光照的条件下, 发生了化学反应。 饱和食盐水 甲烷、氯气 光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做 取代反应 2、甲烷的取代反应 光 C H H H l H + (一氯甲烷 ) 分子式 状态 ( S T P) 一氯甲烷的形成 态 ( g ) (二氯甲烷 ) 光 C H H H l H + C H 子式 状态 ( S T P) 二氯甲烷的形成 态 ( l ) (三氯甲烷 ) 光 + C H H l 称 分子式 状态 ( S T P) 三氯甲烷的形成 态 ( l ) 氯仿 (四氯甲烷 ) 光 + C H l l l 别名 分子式 状态 ( S T P) 四氯甲烷的形成 态 ( l ) 四氯化碳 H C 324光(1) (一氯甲烷 ) H C 2223光(2) (二氯甲烷) H C C 3222光(3) (三氯甲烷 ) (四氯甲烷) H C 423光(4) 甲烷取代反应机理 取代反应 置换反应 实例 定义 反应物 生成物 电子转移 反应特点 22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 原子或原子团 被其他 原子或原子团 所代替的反应。 一种 单质 跟一种 化合物 反应,生成另一种 化合物 和另一种 单质 的反应。 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或化合物(反应物中至少有一种是有机物)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一般生成两种化合物 另一种化合物和另一种单质 不一定发生电子转移,因此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一定发生电子的转移 很多反应是可逆反应,副反应较多,用 “ ” 连接 一般是不可逆反应,用“ =”连接 取代反应与置换反应的比较: 甲烷的受热分解 在隔绝空气并加热至 1500 的条件下, 甲烷比较完全分解生成炭黑和氢气: 24 2 高温甲烷的用途 甲烷在一定条件下氧化生成一氧化碳、氢气的混合物,用它们可以合成甲醇。 除了做气体燃料 西气东输。 甲烷热分解的产物炭黑是橡胶工业的重要原料,也可用于制造颜料、油墨和油漆等。 从甲烷可以制得氯仿和氟利昂 。 、下列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其产物既可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又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A、 B、 C、 D、 2、在光照条件下,将等物质的量的 到的产物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 B、 C、 D、 不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理由是( ) A. B. C. D. B 结构 性质 甲烷 氧化反应 (取代反应 (稳定 稳定性 热解反应 总结 : 专题 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一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第 1课时 天然气的利用 甲烷 甲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池沼的底部 (沼气), 油田气和煤矿坑道 (坑气、瓦斯 ),天然气 (一般含 0 97 ),可燃冰 等。 甲烷的存在: 一、甲烷的物理性质: 色 味的 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 无 气 无 小 难 向下排气法 排水法 收集 收集 (标准状况下 ) 知识回顾 1、已知甲烷的密度在标准状况下是 g/L , 含碳 75%,含氢 25%。 请同学们利用这些数据 推出甲烷中的碳、氢元素的质量比、原子数比 和分子式。 2、甲烷分子的电子式,说明它的分子结构特点。 3、甲烷完全燃烧的生成物是什么?写出甲烷燃 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g ) + 2g) = g) +2l); H= 分子式 分子式的确定: 分子中各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 (各组成原子个数的最简比) 摩尔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 ) 子式: H H H C H 结构式: C H H H H 二、甲烷的分子结构 四面体 结构 键角: 109 28 与金刚石的结构相同 稳定结构 但由于有机物的立体结构式书写起来比较费事,为方便起见,一般采用平面的结构式 。 (立体) 拓展视野 三、甲烷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 5% 燃 因其含碳量低,其火焰为淡蓝色火焰。 注意 : 1、点燃甲烷前必须验纯,否则会爆炸。 (思考:什么时候甲烷会爆炸最强烈 ?) 2、有机反应方程式中用 “ ” 不用 “”;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验证 用一只冷而且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证明有水生成。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立即向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石灰水变混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动动脑 : 观察与思考: 饱和食盐水 甲烷、氯气 光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做 取代反应 2、甲烷的取代反应 光 C H H H l H + (一氯甲烷 ) 分子式 状态 ( S T P) 一氯甲烷的形成 态 ( g ) (二氯甲烷 ) 光 C H H H l H + C H 子式 状态 ( S T P) 二氯甲烷的形成 态 ( l ) (三氯甲烷 ) 光 + C H H l 称 分子式 状态 ( S T P) 三氯甲烷的形成 态 ( l ) 氯仿 (四氯甲烷 ) 光 + C H l l l 别名 分子式 状态 ( S T P) 四氯甲烷的形成 态 ( l ) 四氯化碳 H C 324光(1) (一氯甲烷 ) H C 2223光(2) (二氯甲烷) H C C 3222光(3) (三氯甲烷 ) (四氯甲烷) H C 423光(4) 甲烷取代反应机理 、 在光照下,将等物质的量的 到的产物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 B、 C、 D、 学以致用 光 C、 、 F 、 2 2 、 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 燃 产物用途: 以用于制造颜料、油墨、油漆等。 甲烷常温时很稳定,但在高温时可分解; 3、甲烷的分解反应 C 2温 甲烷的高温分解反应方程式: 甲烷化学性质 总体: 一定条件下 燃烧反应 取代反应 受热分解 性质较稳定 专题 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一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第 2课时 烷烃 乙烷 从石油炼制的产品中可以获得一系列和甲烷 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如: 丙烷 丁烷 戊 烷 己烷 在烃类化合物中,碳原子之间以 单键 结合成 链状 ,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的烃这样的烃叫做 饱和烃 ,又叫 烷烃 。 以上分子结构有什么特点? 观察思考 注: 分子里只存在单键 所有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 ,是锯齿形的 是空间结构不是平面形 有机物的表示方法 ( 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键线式) 省略 C 把同一 合并 省略横线上 C 者: : H H H H H | | | | | H C C C C CH | | | | | H HC H H H H | H 它们对应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乙烷: H H 丙烷: H H H | | | | | H C C H H C C C H | | | | | H H H H H 丁烷: H H H H 异丁烷: H | | | | | H C C C C H | | | H H H H H H | | H CCC H | | | H H H 2、烷烃的通式 (n1) 练习 1. 写出下列烷烃的分子式: ( 1) 含有 38个碳原子的烷烃的分子式 ( 2) 含有 38个氢原子的烷烃的分子式 ( 3)相对分子量为 128的烷烃的分子式 189式 同系物: 结构相似 ,在分子组成上 相差一个或若干个 烷烃的结构相似是指: 通式 _ 是 _一类物质 :碳、碳单键形成链状 组成元素 _; 化学式量相差 14n; 结构相似但不完全相同; 化学性质相似。 相同 同 同 烷烃物理性质的递变性 1、 4,是 气体 ; 16,是 液体 ; 6以上,是 固体 (常温下测定) 规律: (n1) 状态:气 液 固;熔沸点依次升高,相对密度依次增大且小于 1,均不溶于水。 2、烷烃的熔沸点随 3、烷烃的密度随 化学性质(与 ( 1)氧化反应 n 2222 )1(213 点燃均不能使 水褪色,不与强酸,强碱反应。 丙烷、丁烷的一氯取代物有几种? ( 3) 高温下发生裂解反应 1681883416 高温 光照233 2)取代反应 在光照条件下进行,产物更复杂。 例如: 产生一氯取代物有几种? 332、 同分: 分子式 相同 异构: 结构 (分子中原子排列形式)不同 5: 1、化合物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现象, 叫做 同分异构现象 具有相同分子式不同结构的化合物互称为 同分异构体 2 3 5 例、下列物质属于同位素的是: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属于同位素的是: 属于同系物的是: 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3 和 金刚石和石墨 氕、氘和氚 H( H( 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位素? 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四概念的比较 概念 内 涵 比较对象 实例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质子数等,中子数 不等,原子之间 原子 氕、氚 同一元素 形成的不 同单质 单质 构相似,组成 上差一个或 合物 同分子式,不 同结构的化合物 化合物 C( 烃基 烃分子失去一个或几个 用 甲基 习:写出乙基的结构简式 基: 亚甲基: 乙基: 丙基: 次甲基: 丙基 3C 见的烃基: 一 基的特点: 呈电中性的 原子团 ,含有 未成键的单电子 。 试试看 1、用一个丙基、一个甲基组成一种结构 2、用三个甲基、一个次甲基组成一种结构 3、分别写出它们的分子式 4烃的命名法: 以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数命名。按分子中的碳原子数称为 “ 某烷 ” ,碳原子数在 10以内用 “ 天干数字 ” 表示。 “ 天干 ” :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碳原子数在 10以上用中文数字表示。 1、习惯命名法 例如 甲烷 乙烷 戊烷 壬烷 二烷 二十烷 正 不带支链 异 链一端第二个碳上有一个甲基 新 链一端第二个碳上有两个甲基 习惯命名法 : 烷或正丁烷 异丁烷 一 烷或正戊烷 新戊烷 异戊烷 选主链(长、多) 编号数(小) 定名称 支名前,母名后 支名异,简在前 支名同,要合并 书写原则: 表示取代基位置用 1, 2, 3 ,数字之间 用 “ , ” 隔开。 表示取代基个数用二、三 ,阿拉伯数字 与中文之间用 “ ”隔开。 中文字之间无符号。 系统命名法: HH, 3, 5 三甲基 4 丙基庚烷 HH 5 4 3 2 1 1 2 3 4 5 6 2, 3, 5 三甲基己烷 HHH 甲基 3 乙基己烷 2, 4 二甲基 3 乙基己烷 H 己烷 4乙基 2、 2二甲基 2 3 4 1 6 5 总结: (1)找主链 (2)编号 、多)的一端 ; (3)写名称 相同基要合并 . 取代基位置 阿拉伯数字 汉字数字 判断改错 : 乙基丙烷 2甲基丁烷 3甲基丙烷 、 5二甲基庚烷 2、 4二乙基戊烷 1、写出下列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1. 3, 3 2. 2, 2, 3 3. 24 3C HHH3 专题 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一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第 2课时 烷烃 乙烷 从石油炼制的产品中可以获得一系列和甲烷 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如: 丙烷 丁烷 戊烷 己烷 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已充分利用,都达到“饱和”。这样的烃叫做 饱和烃 ,又叫 烷烃 。 以上分子结构有什么特点? 四、 烷烃 碳原子都以碳碳单键相连,其余的价 键均用于与氢原子结合,达到“饱和” 的一 系列化合物 。 结构特点 : 碳碳单键、链状、 (1)结构式: 乙烷: H H 丙烷: H H H | | | | | H C C H H C C C H | | | | | H H H H H 丁烷: H H H H 异丁烷: H | | | | | H C C C C H | | | H H H H H H | | H C C C H | | | H H H 2、烷烃的结构 (2)结构简式 : 例: H H H H H | | | | | H C C C C C H | | | | | H H C H H H H | H H 3 3 3 2 2 省略 C 把同一 合并 省略横线上 C H H 3 3 3 2 2 或者: H( H 2 3 3 3 它们对应的结构简式: 乙烷: H H 丙烷: H H H | | | | | H C C H H C C C H | | | | | H H H H H 丁烷: H H H H 异丁烷: H | | | | | H C C C C H | | | H H H H H H | | H C C C H | | | H H H 原子数相邻的烷烃之间相差 “ 子团 比较甲烷与乙烷,乙烷与丙烷,丙烷与 丁烷,在分子组成上的差异。 3、烷烃的通式 : 4、烷烃的名称 碳原子数 1 2 3 4 5 分子式 2345称 甲 烷 乙 烷 丙 烷 丁 烷 戊 烷 碳原子数 6 7 8 9 10 分子式 78910称 己 烷 庚 烷 辛 烷 壬 烷 癸 烷 5、同系物: 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 系物。 碳原子均饱和。 链状 碳原子数不同。 烷烃同系物 结构相似: 分子组成: 练习 写出下列烷烃的分子式: ( 1) 含有 18个碳原子的烷烃的分子式 ( 2) 含有 18个氢原子的烷烃的分子式 ( 3)相对分子量为 128的烷烃的分子式 练习 下列各对物质的相互关系是 A 和 B 3 D E. 13甲烷 千年的希望 “可燃冰” 可燃冰是天然气(甲烷等)的水合物,它易燃烧,外形似冰,被称为“可燃冰”。“可燃冰”储量较大,可燃冰将成为最理想替代能源。 可燃冰的分布 专题 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一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第 3课时 石油的炼制 乙烯 思考: 香蕉的催熟 烯烃 1、概念: 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烃叫烯烃。 2、烯烃的通式: (n2) 乙烯 是最简单的烯烃 分子式: 、乙烯的结构 结构式 : 分子式 : 结构简式 : 子式: 一、乙烯的结构 空间结构 一、乙烯的结构 六个原子共面 乙烯和乙烷的结构对比(了解) 乙烯 乙烷 乙烯和乙烷的结构对比(了解) 名称 乙烷 乙烯 结构简式 的类别 空间各原 子的位置 C=C 2同一平面上 2同一平面上 二、乙烯的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并伴有黑烟( 乙烯含碳量比甲烷高 ) 。 2燃 乙烯的燃烧 二、乙烯的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 使紫色的 H+)溶液褪色 思考:可否用 H+)溶液除掉 + 烯使 溴的四氯化碳 溶液褪色与使 酸性高锰酸钾 溶液褪色反应的实质一样吗? 思考: 二、乙烯的化学性质 加成反应 乙烯溴分子1 ,二溴乙烷乙烯与溴反应的实质乙烯可使 溴水) 二、乙烯的化学性质 加成反应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碳原子 (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 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乙烯与氢气反应 乙烯与氯化氢反应 乙烯与水反应 乙烷 氯乙烷 乙醇 定条件 定条件 定条件 二、乙烯的化学性质 加聚反应 三、乙烯的物理性质 无色 稍有气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稍小 难溶于水 四、乙烯的用途 ( 1)基本化工原料 ( 2)植物生长调节剂 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催熟剂 知识小结 一、乙烯的结构 (平面型分子 ) 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二、乙烯的化学性质 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褪色 在空气中燃烧 氧化 反应 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反应) 三、乙烯的物理性质 四、乙烯的用途 1、关于乙烯分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乙烯分子里含有 C= B乙烯分子里所有的原子共平面; C乙烯分子中 C= D乙烯分子里各共价键之间的夹角为 120。 C 专题 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一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第 3课时 石油的炼制 乙烯 结构 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 C C H H H H 结构简式: 正: : H . H : C : : C : H . 空间构型: 石油炼制 乙烯 3 6个原子共平面, 平面型分子 ,键角 120 乙烷 乙烯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结构特点 2 相连 2. 各原子位置关 系: 1、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以 相连 2、各原子处于 ,键角为 。 H H H C H H H H H C C H H 碳碳单键 碳碳双键 不在同一平面上 同一平面上 120 化学性质 活泼 氧化反应 燃烧 火焰明亮,少量黒烟 3 2 2点燃 将乙烯通入酸性 现象: 紫红色褪去 被 加成反应 现象: 将乙烯通入 ,溴水颜色褪去 C C H H H H H C H C H , 2二溴乙烷 ,无色液体 2 结构简式 ) 有机物 分子中 双键或叁键两端的碳原子 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 新的化合物 的反应 , 叫做 加成反应 。 试写出乙烯分别与 烷 一定条件 一定条件 氯乙烷 1, 2二氯乙烷 一定条件 一定条件 乙醇 专题 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一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第 4课时 煤的综合利用 苯 煤 干馏 焦炭 煤焦油 焦炉煤气 气化 控制燃烧 可燃气体 液化 温 催化剂 燃料油 水煤气 温 煤气 液态烃、甲醇等含氧衍生物 煤的综合利用 化学变化 隔绝空气加强热 果将煤燃烧产生的价值定为 1 则:制成煤焦油的价值为 10 制成合成染料的价值为 375 制成药品的价值为 750 制成合成纤维的价值为 1500 河北省高碑店市白沟镇农民工因苯中毒死亡事件 20071:04:59 来源 :中国职业病网 经医院诊断、刑事侦察和工作组委派专家核实,截至 4月 1日,确认苯中毒死亡 4人,患病 11人(正在治疗中)。此外,还有 1名死亡人员、 2名患病人员的病亡原因正在鉴定中 据调查、检测、取证的结果分析,由于使用苯原料的生产场所缺少必要的通风设备,特别在秋冬季节,室内窗户关闭,空气不流通,含苯粘合剂在生产过程中挥发的有毒有害气体难以排除室外,农民工长时间生活和工作在高浓度的苯类气体场所,是导致中毒致病和死亡的直接原因。专家组在涉案的 3户业主的生产场所作了浓度模拟测试。 实验 1: 向试管中加入 3水至满,在试管口点燃 问题组: 1、苯是什么颜色的? 2、为什么有燃烧现象产生? 3、归纳总结苯的物理性质 4、苯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含碳量与乙炔相同,分子量为乙炔的 3倍,请写出苯的分子式? 5、苯是饱和烃吗?试写出苯的结构简式,并推测可能具有的性质 (1) 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 ( 2) 溶于水) (3) . 难溶于水, 使用注意问题: 1、做好防护 2、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易溶于有机溶剂 ( 4) 易挥发(密封保存) ( 5) 苯的凯库勒结构 结构式 结构简式 溶液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紫色。 溶液分层,上层溶液变橙黄色,下层无色。 现象 结论: 苯 +酸性高锰酸钾 苯 +溴水 苯没有双键 . 实验 2 比一比,它们是同一种物质吗? l l l l = 10=10610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苯环上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 结构简式 ( 2)苯环上的 碳碳键 是 的 独特的键 (平均化 的碳碳键 即六个键 完全相同 ) 苯分子的结构 : ( 1)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 , 为 结构 这种特殊结构称苯环结构 (一) 分子式 (二) 结构式 (三)结构特点 苯分子结构简式: 凯库勒式 平面正六边形 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 、苯的取代反应与甲烷的取代反应相似 请写出: 1)苯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取代产物的方程式 2)苯与硝酸反应的方程式 1、写出苯燃烧的方程式 3、写出苯与氢气加成的方程式 4、总结苯的化学性质 总结: 苯的特殊结构 苯的特殊性质 饱和烃 不饱和烃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与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易取代、难加成、难氧化 2、判断下列说明是否正确: ( 1)苯的结构是,它有单键,能发生取代反应;它还有双键,所以可以起加成反应。 ( 2)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 练习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分馏 B干馏 C蒸馏 D萃取 C 3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是 ( ) A苯 B乙烷 C乙烯 D二氧化硫 CD专题 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 1课时 乙醇 “ 明月几时有, 把 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 酒 关于酒,同学们知道些什么?说说看。 乙醇的医疗作用:有加快人体血液循环, 使人兴奋作用。在人体内新陈代谢主要靠 肝脏进行。当人体内含有大量酒精时,酒 精不能及时代谢就在肝脏和大脑内积畜, 损害人体的多种器官。 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 50%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 (橙红色) (绿色) 交警判断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的方法 一、乙醇的用途 作燃料、有机溶剂、消毒剂(体积分数75%)制造饮料和香精 、乙酸、乙醚。 二、乙醇的物理性质 请大家拿起桌上的一瓶无水乙醇,从颜色、气味、状态、水溶性等方面观察总结说说乙醇的物理性质。 乙醇俗称酒精。 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易挥发 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 , 可 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思考乙醇可能结构 通过以前对乙醇的认识,找出: 1、构成乙醇的元素有哪些? 2、如何书写乙醇的分子式,对比乙烷,有什么区别? 3、每个氧原子能形成几个共价键?氧原子可能接在什 么位置? H C O C H | H | H | H | H H C C O H | H | H | H | H 同分异构体 实验 1:观察钠的保存方法,并向 1至 2 注意: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钠要用镊子取用,使用之前要用滤纸将煤油吸干,用小刀切割绿豆大小即可。 无水乙醇中加入钠有什么现象? 说明什么问题? 现象:沉入底部,有气体产生。钠与乙醇会反应。 观察与思考 比较 H O H 乙 醇 水 煤 油 结构 碳氢化合物 (只含 开动脑筋想一想 :钠可以保存在煤油里,为什么?钠可以与水反应吗? 2、煤油不与金属钠反应 , C 1、根据钠与水的反应, O 3、根据 实验 1钠与乙醇反应, 你有何想法 ? H C O C H | H | H | H | H H C C O H | H | H | H | H 能否确定乙醇的结构式为哪一种呢? 三、乙醇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1、分子式: 2、结构式: 3、结构简式: 4、官能团: H C C O H H H H H 2 基 ) 球棍模型 请根据你所知道的知识,说说乙醇有哪些化学性质? 1、可燃性: 四、乙醇的化学性质 燃 2 己知每 1a 写出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 22 、与金属钠的反应 每 足量的 2 试写出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乙醇还能发生什么反应呢? 向试管中加入 3 4铜丝烧热,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观察并感受 ( 1)铜丝灼烧后颜色有何变化? ( 2)铜丝趁热插入乙醇中的现象? ( 3)乙醇气味的变化? 观察与思考 实验现象: 红色 色 热的 黑色 亮红色 ,并闻到有刺激性气味。 实验过程中请注意安全! 3、乙醇的催化氧化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思考:铜丝的作用是什么? 催化剂 O 2 2 2 试写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 2C O H H H 2 Cu o 或 2 2 将上述两个方程式相加,可得: 1、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马上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取出,铜丝质量不变的是( ) A、稀硫酸 B、酒精 C、 D、醋 B 资料 1998年 1月 26日,山西省文水县一不法分子利用工业酒精加水勾兑成散装白酒出售,工业酒精中含有一种有毒的物质甲醇 。从而引发了震惊全国的山西省朔州市大规模中毒事件。在当时,共有 222名群众中毒, 27人经抢救无效死亡。这一事件,在当时成为全国各个媒体广泛关注的焦点,被人们普遍称之为 “ 朔州毒酒案 ”。 拓展视野: 假如你是一名采购员,如何检验一瓶无乙醇中是否含有水? 考考你 用无水硫酸铜 3、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 B乙醇与水的混合物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 C乙醇不易挥发 D乙醇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氧化反应 2、 1998年山西朔州发生假酒案,假酒中严重超 标的有毒成分主要是 ( ) ( A) ( B) ( C) ( D) B 我一定行! D 小结: 乙醇: 1、乙醇的用途 2、物理性质 3、结构 4、化学性质 专题 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 1课时 乙醇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乙醇 酒、酒文化 1、中国是酒的故乡 : 杜康 “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绪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意思是说,杜康将未吃完的剩饭,放置在桑园的树洞里,剩饭在树洞中发酵,有芳香的气味传出。这就是酒的作法。 2、中国酒文化:比如: 酒神精神 :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 (庄子) 酒与诗文: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酒礼酒俗等 是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物,酒精是其主要成分,酒精的学名是乙醇,乙醇在酒中的含量除啤酒外,都用体积百分率 %( V/V)表示,称为酒精度(简称酒度)。规定在酒温度为 20摄氏度时,每 100毫升酒液中含乙醇 1毫升即为酒精度 1度 。(啤酒以麦芽汁的浓度表示)。 啤酒中乙醇含量为 3% 5%,葡萄酒含酒精 6%20%,黄酒含酒精 8% 15%,一些烈性白酒中含乙醇50% 70%。(均为体积分数)。 与 观察与思考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颜色: 无色 状态: 液体 气味: 特殊香味 密度: 比水小 沸点: ,易挥发 溶解性: 跟水以任意比互溶 能够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酒香不怕巷子深 二、乙醇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2醇分子的比例模型 H C C O H H H H H 羟基 C H H C H H H O H H H H C H C H O H 乙醇的结构式 提出 H C C H H H H H H O H 水与钠反应放出 钠反应? H C C O H H H H H 不反应,因为钠保存在煤油中,而煤油是多种烷烃的混合物。 与钠反应? 可能,与水反应类似,生成 C H C H H O H H 与钠反应? 不会有 实验 :三支试管中分别盛有 2水乙醇和水,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投入同样颗粒大小的金属钠,观察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物质 煤油 无水乙醇 水 现象 没有明显现象 钠沉于试管底部,有气泡逸出 钠熔成小球、浮于水面、反应剧烈、气体逸出 经检验:气体为氢气。 2、烷烃的 3、乙醇和水的 基决定乙醇能和钠生成 1、乙醇的分子结构为 H C C O H H H H H 4、氢原子的活泼性: 乙醇水,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钠反应 22 置换反应 取代反应 其它活泼金属如钾、钙、镁等也可与乙醇反应。如镁与乙醇反应: 2g(2 2、氧化反应: ( 1)、燃烧 : 2燃 将铜丝烧热,趁热插入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反复 2 3次。 观察铜丝颜色的变化。 感受乙醇气味的变化。 现象: 黑色 红色反复变化 ( 2)乙醇的催化氧化 H H H H O 2H C C H + O H 催化剂 2H C C+2 乙醛 2 2 2化剂 14 、 、 H 、 ( 问:以上都属于与乙醇同类的烃的衍生物,它们能否发生像乙醇那样的催化氧化反应?如能,请写出它们被氧化的产物。 催化氧化的条件: 与 看对联 学化学 酿酒罐罐好 作醋坛坛酸 养猪条条大 老鼠只只瘟 酿酒罐罐好作醋 坛坛酸 养猪条条大老鼠 只只瘟 看对联 学化学 酿酒怎能作醋? 乙醇 乙醛 乙酸(醋) 【 O】 【 O】 2 2化剂 22 2化剂 黄酒中存在的某些微生物可以使部分乙醇氧化,转化为乙酸,酒就有了酸味。 氧化反应,脱氢或加氧 人们把有机反应中脱氢或加氧的变化成为氧化反应 ,相反的变化(脱氧或加氢)看成是 还原反应。 四、乙醇的用途 用作燃料,如酒精灯 、乙醇汽油 等 。 有机溶剂,用于溶解树脂,制造涂料。 医疗上用 75(体积分数)的酒精作消毒剂。 有机化工原料,如制造乙酸、乙醚等。 制造饮料和香精等。 固体酒精 作燃料 飞机、汽车、火锅、酒精灯等 作消毒剂 医用酒精等 制酒精型饮料 啤酒、红酒等 工业制取乙酸 溶剂 生活用酒 1、 妙用提示 :如果熬粥时不小心煳锅了,锅底的锅巴不易刷掉,可倒入少许白酒或啤酒与少量水混合,盖盖放一边,五分钟后再洗就会容易刷洗干净。 2、酒虽美味,但不可酗酒,所谓“ 酒入愁肠愁更愁 ”,酗酒有害身体。 3、谨防购买假酒。(往往含 甲醇 ,有毒) 课堂小结: 与活泼金属反应 氧化反应燃烧 催化氧化 分子结构: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 C C O H H H H H H 全部 1、假酒中严重超标的是 ( ) D. 醋酸 2、能用来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试剂是( ) A、 H 2O B、 、浓硫酸 D、金属钠 C B 专题 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 2课时 乙酸 传说在古代的中兴国,有个叫杜康的人发明了酒。他儿子黑塔也跟杜康学会了酿酒技术。后来,黑塔率族移居现江苏省镇江。在那里,他们酿酒后觉得酒糟扔掉可惜,就存放起来,在缸里浸泡。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时,一开缸,一股从来没有闻过的香气扑鼻而来。在浓郁的香味诱惑下,黑塔尝了一口,酸甜兼备,味道很美,便贮藏着作为“调味浆”。 “酉”加“廿一日” 醋 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 食醋 ,它就是约含 3%5%的 乙酸 ,乙酸又称 醋酸 。它有什么样的结构?它都有那些性质呢? C H O O C H H H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或 一、乙酸的分子结构 羧基 ( 常温下为液体 强烈刺激性气味 与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熔沸点较低,易挥发。 熔点: C,易结成冰一样的晶体。(冰醋酸由此得名) 气味 : 颜色 : 状态 : 溶解性 : 熔沸点 : 无色 二、乙酸的物理性质 想一想: 家用的食醋除了调味外还有哪些用途? 1. 酸性 试管 现象 结论 I 、乙酸的化学性质 溶液变红 产生无 色气体 乙酸显酸性 乙酸酸性比碳酸强 请用 化学方程式 或 电离方程式 表示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 I + H+ 2 2 3、用酒精灯小心加热,观察现象。 1、在试管中先加入 3再 慢慢 加入 2摇动试管混合均匀,用手感觉温度变化。 2、再加入 2如图连好装置。接上导管到 3液面上(不接触液面)。 酯化反应 : 酸和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1、为什么要先加酒精,后加浓硫酸? 2、乙酸乙酯为什么浮在液面上? 3、 蒸出的乙酸乙酯中含有哪些杂质? 4、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5、 反应中浓 物 质 沸点( 0C) 密度( g/ 水溶性 乙 酸 117 9 1 05 易溶 乙 醇 78 5 0 7893 易溶 乙酸乙酯 77 0 90 微溶于水 不溶于盐溶液 交流讨论 : 浓硫酸稀释放出热量;若酒精加在后,则会沸腾飞溅 乙酸乙酯不溶于碳酸钠溶液,且密度比水小。 乙醇、乙酸 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性。 催化剂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吸水剂 :吸收生成的水分,增大反应进行的程度 C O H H O 探究 :乙 酸和乙 醇可能是以怎样的方式相互结合形成乙酸乙 酯的? 探究 :乙 酸和乙 醇可能是以怎样的方式相互结合形成乙酸乙 酯的? 酯化反应实质 浓 C C O O 乙酸 乙醇 乙酸乙酯 C O 取代反应 乙烯 乙醇 羟基 基 能团: 反映一类有机物的 共同特征的基团 。 思考: 乙酸的化学性质与它的哪部分结构有关? 碳碳双键 C=C O 能团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