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5.3 功能高分子材料当堂过关 新人教版选修5.doc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当堂过关+分层训练)第1-5章(打包38套)新人教版选修5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当堂过关+分层训练)第1-5章(打包38套)新人教版选修5.rar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5.3 功能高分子材料当堂过关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5.3 功能高分子材料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5.2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当堂过关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5.2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5.1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当堂过关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5.1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4.3 蛋白质和核酸当堂过关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4.3 蛋白质和核酸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4.2 糖类当堂过关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4.2 糖类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4.1 油脂当堂过关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4.1 油脂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3.4 有机合成当堂过关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3.4 有机合成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3.3 羧酸 酯当堂过关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3.3 羧酸 酯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3.2 醛当堂过关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3.2 醛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3.1.2 酚当堂过关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3.1.2 酚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3.1.1 醇当堂过关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3.1.1 醇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2.3 卤代烃当堂过关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2.3 卤代烃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2.2 芳香烃当堂过关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2.2 芳香烃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2.1.2 炔烃 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当堂过关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2.1.2 炔烃 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2.1.1 烷烃和烯烃 烯烃的顺反异构当堂过关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2.1.1 烷烃和烯烃 烯烃的顺反异构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1.4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当堂过关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1.4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1.3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当堂过关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1.3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1.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当堂过关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1.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1.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当堂过关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 1.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5.doc---(点击预览)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15886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88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4-23 上传人:me****88 IP属地:江西
3.6
积分
关 键 词:
创新 立异 设计 高中化学 当堂 过关 分层 训练 打包 38 新人 选修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当堂过关+分层训练)第1-5章(打包38套)新人教版选修5,创新,立异,设计,高中化学,当堂,过关,分层,训练,打包,38,新人,选修
内容简介:
1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经典基础题 1下列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 A氰化钠 ( B醋酸 (C丙烷 ( D碳化硅 (答案 按碳骨架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属于链状化合物 B 属于芳香化合物 C 属于脂环化合物 D 属于芳香烃 答案 A 3下列对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结果正确的是 ( ) A乙烯 =、环己烷都属 于脂肪烃 B苯、环戊烷 、环己烷同属于芳香烃 C乙烯 =炔 D 同属于环烷烃 解析 本题考查了烃类的分类,属于概念辨析题。明确判断出:烷、烯、炔都属于脂肪链烃,而苯、环己烷、环戊烷、环丁烷、乙基环己烷都属于环烃,而苯是环烃中的芳香 2 烃。环己烷、环戊烷、环丁烷及乙基环己烷均是环烃中的环烷烃。 答案 D 4下列物质属于酚类的是 ( ) 解析 酚类物质中的官能团是 “ ,故可排除 B、 C;又由于含有 “ 的有机物有醇类和酚类,二者的区别是看 “ 是否连在苯 环上,若连在苯环上,属于酚类,故选 D。 答案 D 5 保证鲜花盛开。列关于该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 B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 C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 D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 解析 由 诱抗素的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结构中存在 3个碳碳双键、 1个羰基、1 个 (醇 )羟基、 1 个羧基, A 选项正确;结构中只有一个六元环,无苯环结构,故 B、 子中无酯基结构, 答 案 A 6维生素 , 丁 香 油 酚 的 结 构 简 式 为,下列关于两者所含官能团的说法正确的是 3 ( ) A均含酯基 B均含醇羟基和酚羟基 C均含碳碳双键 D均为芳香化合物 解析 维生素 碳双键、 (醇 )羟基、酯基,无苯环而不是芳香化合物。丁香油酚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醚键、 (酚 )羟基,是芳香化合物。 答案 C 7指出下列化合物中所具有的官能团的名称。 解析 该题考查各种有机物官能团的结构和名称,只要我们熟练掌握各种官能团的结构与名称,认真观察其结构,就能顺 利找出所含的官能团。 答案 碳碳双键 ( )、羰基 ( )、 (醇 )羟基 ( 酯基( )、氯原子 ( 8指出下列各物质所属的类别,把它填入括号内。 答案 烷烃 卤代烃 醇 醛 羧酸 酯 能力提升题 9我国在反兴奋剂问题上的坚决立场是支持 “ 人文奥运 ” 的重要体现。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下: 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4 ( ) A它的化学式为 从结构上看,它属于酚类 C从结构上看,它属于醇类 D从元素组成上看,它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解析 根据其结构简式可知它属于酚类,其化学式为 有机物由 C、 H、 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2O。 答案 0下列有机化合物中,都有多个官能团: (1)可以看作醇类的是 (填入编号,下同 )_。 (2)可以看作酚类的是 _。 (3)可以看作羧酸类的是 _。 (4)可以看作酯类的是 _。 解析 醇是羟基跟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可以看作醇类的是 B、 C、D;羟基跟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叫做酚,可以看作酚类的是 A、 B、 C;可以看作羧酸类的是分子中含有羧基的 B、 D;可以看作酯类的是分子中含有酯基的 E。 答案 (1)2)3)4)E 11具有复合官能团的复杂有机物中官能团具有各自的独立性,在不同条件下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可分别从各官能团讨论。 如 具 有 三 种 官 能 团 : _ 、 _ 和 5 _(填化学式 ),所以这个化合物可看作 _类、 _类和 _类。 答案 酸 酚 醛 12酚酞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 ,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1)酚酞的分子式为: _。 (2)从结构上看酚酞可看作 _。 A烯烃 B芳香族化合物 C醇类物质 D酚类物质 E醚类物质 F酯类物质 (3)酚酞结构简式中画虚线的地方,组成的是醚键吗? 解析 (1)书写化学式时,对于键线式,每一拐点代表一个碳原子,且每个碳原子满足四个键,不足四个时,由氢原子补 齐,则此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2)分子中含有苯环, 苯环直接相连,还有酯基,所以可看作芳香族化合物、酚类、酯类物质。 (3)图中的虚线部分不是醚键,醚键应是 “ ” 形式,而本结构式中“ ” 形成酯基。 答案 (1)2)3)虚线部分不是醚键 13 (1)曲酸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食品添加剂,经测定曲酸的分子式为 构简式为, 其 所 含 有 的 官 能 团 有 ( 写 结 构 简式 )_。 (2) 巴 用 于 帕 金 森 综 合 症 的 治 疗 , 其 结 构 简 式 为。这种药物的研制是基于获得 2000年诺贝尔生 6 理学和医学奖的研究成果。 _。 解析 (1) (2) 答案 (1) (2)酚羟基、氨基、羧基 1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有下列十种物质: = , , H 25H 2O, 答下列问题: (1)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 _,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_。 (2)属于烃的是 _,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 _。 (3)属于烷烃的是 _,属于酸的是 _。 答案 (1) (2) (3)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卤代烃的是 ( ) A = B D 析 卤代烃分子中与卤素原子直接相连的是烃基,即烃分子中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故 A、 C、 D 选项中的有机物属于卤代烃,它们分别属于不饱和卤代烃、多元卤代烃和芳香卤代烃。 答案 B 3按碳的骨架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属于链状化合物 B 属于芳香化合物 C 属于脂环化合物 2 D 属于芳香化合物 解析 含有 苯环的物质属于芳香化合物, B、 C 选项中物质是芳香化合物。 答案 A 4有下列 9 种微粒: 2 、 、 、 、 3 、 1)上述 9种微粒中,属于官能团的有 _; (2)能与 _ _; (3)能与 结合生成有机物分子的微粒有 _ _。 解析 (1)官能团属于基,而基不一定属于官能团,且官能团和基均为电中性,容易判断 是官能团,它们分别为氨基、硝基、羟基,而 带有电荷,它们均为离子, 为分子, 属于官能团。 (2)基与基之间可以直接结合成有机物分子, 与其结合 成有机物分子的有 ;结合成的有机物分别为 基乙烷 )、 基乙烷 )、醇 )、 烷 )。 (3) 为阳离子 (根 ),能与其结合成分子的必须为阴离子 (根 ),有 。结合成的有机物分子分别为 基乙烷 )、 乙烷 )、 醇 )。 答案 (1) (2) (3) 1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经典基础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分子式相同,各元素百分含量也相同的物质是同种物质 B化学性质相似的不同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 C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D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解析 A 项,分子式相同,各元素百分含量也相同的物质可能属于同分异构体,也可能是同种物质; 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如 O。 答案 C 2下列五种物质: P 4 其结构具有正四面体构型的是 ( ) A B C D 解析 甲烷和 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构型; 是正四面体; 直线结构; 是四面体结构,但不是正四面体结构。 答案 B 3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其理由是 ( ) A B C D 解析 论是正四面体结构还是 平面正方形结构时,都符合选项 A、 C、 D 的说法,故不能用选项 A、 C、 和 ,而 此可由 2 答案 B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化学性质相似的物质是同系物 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 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必定是同系物 分子中含有碳、氢元素的化合物是烃类 A B只 有 C只有 D只有 解析 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 、 说法均片面,烃是分子中只含 C、 H 两种元素的化合物,故 的说法错误。若烃中 C、 们的最简式相同,但不一定是同系物,如 和 说法错误。 答案 A 5分子式为 结构不可能是 ( ) A只含有 1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 B含 2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 C含 1个双键的环状有机物 D含一个三键的直链有机物 解析 分子中有 1个碳碳双键或 1个碳环,就可 以少 2个氢,有 1个碳碳三键,就可以少 4个氢。 个氢,所以不可能是只含有 1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 答案 A 6主链含 5个碳原子,有甲基、乙基 2个支链的烷烃有 (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解析 对烷烃来说,当主链上有 5 个碳原子时,乙基做支链只能连在第 3 号碳原子上 3 ,则另外一个 号或 3 号碳上,从而得出符合题意的烷烃 2种: 答案 A 7甲烷分子中的 4 个氢原子全部被苯基取代,可得到如图所示 的分子,对该分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分 子式为 该化合物为芳香烃 C该化合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D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解析 本题实际上是考查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烃分子中氢原子被其他原子取代后,其空间位点不变,由于甲烷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上。当 4个氢原子全部被苯基取代后,苯基就排在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上,故该化合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 D 8下列各组有机物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 4 解析 苯分子中的碳碳键都是相同的独特的键,因此 一物质;同样对于选项 D,由于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因此两结构表达式同样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对于选项 答案 B 9键线式可以简明扼要地表示碳氢化合物,键线式为 的物质是 ( ) A丁烷 B丙烷 C丁烯 D丙烯 解析 以线段表示碳碳键,以线段的拐点或终点表示碳原子,氢原子及碳氢键全部省略,其他原子以及相应的键不省略,每个拐点和终点均表示连接有一个碳原子,这样的式子称为键线式。书写键线式时要注意像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等多重键不能进一步简略。键线式 “ =” 表示乙烯, “ ” 表示乙烷, 表示正丁烷, 表示氯乙烷,表示乙醇, 表示丙烯。 答案 C 能力提升题 10如图是立方烷的键线式结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它和苯的最简式相同 B它属于芳香烃 5 C它只有两种化学键 D它与苯乙烯 (=有相同的分子式 解析 立方烷的分子式与苯乙烯的分子式相同,都是 简式为 苯的最简式相同;立方烷分子中只含有 C 答案 B 11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 ) A =CN B =析 据甲烷、乙烯、乙炔、苯的结构可知 A、 B、 有 有原子不可能共面。 答案 D 12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立方烷 (棱晶烷 (近年来运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备的,具有如下图所示立体结构的环状有机物。萜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一类有机物 (例如盆烯、月桂烯、柠檬烯等 )。 对上述有机物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盆烯、月桂烯、柠檬烯都能使溴水褪色 棱晶烷、盆烯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月桂烯、柠檬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立方烷、棱晶烷是环烷烃的同系物 A B C D 解析 盆烯、月桂烯、柠檬烯分子中均含 “ ” ,故能使溴水褪色。 棱晶 6 烷、盆烯和苯的分子式均为 月桂烯、柠檬烯的分子式均为 立方烷、棱晶烷的分子式不符合通式 答案 A 13金刚烷是最早在石油中发现的,其结构如右图 (转折点为碳原子,其他位置氢饱和 )所示,则与金刚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 解析 金刚烷的分子式 为 101010D 为 答案 C 14下图均是由 4个碳原子结合成的 6种有机物 (氢原子没有画出 )。 (1)有机物 (a)有一种同分异构体,试写出其结构简式 _。 (2)上述有机物中与 (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_(填代号 )。 (3)任写一种与 (e)互为同系物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_。 (4)(a)(b)(c)(d)(e)五种物质中, 4个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的有 _(填代号 )。 解析 (a) (f)6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和名称分别为: (2甲基丙烷 )、 (2甲基 1丙烯 )、 (2丁烯 )、 (1,3丁二烯 )、 (1丁炔 )、 (环丁烷 )、 7 再根据相关知识得出相应的答案。 答案 (1)2)(b)(f) (3) (或其他合理答案 ) (4)(b)(c)(d) 15有机物的表示方法多种多样,下面是常用的有机物的表示方法: (1)上述表示方法中属于结构简式的为 _; 属于结构式的为 _; 属于键线式的为 _; 属于比例模型的为 _; 属于球棍模型的为 _。 (2)写出 的分子式: _。 8 (3)写出 中官能团的电子式: _、 _。 (4) 的分子式为 _,最简式为 _。 解析 是结构简式; 是键线式,所有拐点和端点都有一个碳原子,碳原子不满足四个价键的由氢原子补充; 是 是正戊烷的球棍模型; 是葡萄糖的结构式,其官能团有 ; 的分子式为 以最简式为 答案 (1) (2)3) (4)H2 1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1下列结构式从成键情况看不合理的是 ( ) 解析 碳原子和硅原子与其他原子都能形成 4个共价键,而 个共价键。 答案 D 2下列有机物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 A B C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同分异构体的概念。 和 都符合 它们的官能团不同,属于类别异构,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 D 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表示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 2 A乙烯: 异戊烷: C乙酸乙酯: 甲烷: 解析 A、 中乙烯结构简式中的碳碳双键不可省略,应写成 = 答案 A 4有下列各组微粒或物质: A 3 (1)_组两种微粒互为同位素。 (2)_组两种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3)_组两种物质属于同系物。 (4)_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5)_组两物质是同一物质。 答案 (1)B (2)A (3)C (4)E (5)D 1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经典基础题 1有机物 ( ) A 3甲基戊烷 B 2甲基戊烷 C 2乙基戊烷 D 3乙基丁烷 解析 将该物质的结构简式变形为 。 答案 A 2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中正确的有 ( ) A 3甲基 4乙基戊烷 B 3,3,4三甲基己烷 C 3,4,4三甲基己烷 D 3,5二甲基己烷 解析 C、 此 A、C、 答案 B 3下列属于系统命名法的是 ( ) A对二甲苯 B 2,2二甲基丁烷 C新戊烷 D异戊烷 解析 A、 C、 答案 B 4在系统命名法中下列碳原子主链名称是丁烷的是 ( ) A ( B ( ( D (析 要求主链名称是丁烷,即分子中的最长碳链有 4 个碳原子。 A、 B、 D 分子中的最长碳链均为 5个碳原子。 答案 C 5下列名称的有机物实际上 不可能存在的是 2 ( ) A 2,2二甲基丁烷 B 2甲基 4乙基 1己烯 C 3甲基 2戊烯 D 3,3二甲基 2戊烯 解析 依据 3号位置上的碳原子形成 5个共价键,违背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答案 D 6 “ 辛烷值 ” 用来表示汽油的质量,汽油中异辛烷的爆震程度最小,将其辛烷值标定为 100,如图是异辛烷的球棍模型,则异辛烷的系统命名为 ( ) A 1,1,3,3四甲基丁烷 B 2,2,4三甲基丁烷 C 2,4,4三甲基戊烷 D 2,2,4三甲基戊烷 解析 由图知异辛烷的结构简式为 。 答案 D 7 2丁烯的结构简式正确的是 ( ) 解析 2丁烯不是丁二烯,丁烯含一个双键,二烯烃含两个双键, A 为 1丁烯, B、 答案 C 8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 3 A 2乙基丙烷 B 1丁炔 C 间二甲苯 D 2甲基 2丙烯 解析 为 2甲基丁烷; 为对二甲苯; 为 2甲基 1丙烯 (或 2甲基丙烯 )。 答案 B 9下列物质命名为 “2 甲基丁烷 ” 的是 ( ) 解析 ,2二甲基丁烷; 甲基丙烷; ,2二甲基丙烷。 答案 C 10按系统命名法填写下列有机物的名称及有关内容。 (1) 名称是 _。 (2) 分子式为 _。名称是 _, 1 烃完全燃 4 烧耗 (3) 分子式为 所 有 烯 烃 ( 不 包 括 顺 反 异 构 ) 的 结 构 简 式 及 名 称_。 (4) 名称是 _。 (5)新戊烷以系统命名法命名为 _。 答案 (1) 异 丙 苯 或 2 苯 基 丙 烷 (2)4 甲基 2 戊炔 (3) 1 丁 烯 , 2 丁 烯 ,2甲基 1丙烯 (4)环癸烷 (5)2,2二甲基丙烷 能力提升题 11某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 2,2二甲基丁烷,该烃的名称可能是 ( ) A 3,3二甲基 1丁炔 B 2,2二甲基 2丁烯 C 2,2二甲基 1丁烯 D 3,3二甲基 1丁烯 解析 与氢气加成后得到烷烃的烃可能为烯烃或炔烃, 2,2二甲基丁烷的结构简式为,双键或三键的位置只能在 位,若为烯烃,则为,名称为 3,3二甲基 1丁烯, D 项正确;若为炔烃,则为,名称为 3,3二甲基 1丁炔, 答案 2某烷烃的一个分子里含有 9个碳原子,其一氯代物只有两种,该烷烃的名称是 ( ) A正壬烷 B 2,6二甲基庚烷 C 2,2,4,4四甲基戊烷 5 D 2,3,4三甲基己烷 解析 由题给条件可知,该烷烃分子中只能有两类氢原子,这样其一氯代物才有两种,而其中一定会有 构,所以可得它们处于对称位置,从而可写出其结构简式:。该分子中只有两种氢原子,一种是处于对称位置的 一种是 ,即其一氯代物有两种,然后再给该有机物命名,可得该烷烃的名称为 2,2,4,4四甲基戊烷。 答案 C 13二甲苯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六种同分异构体,这些一溴代物与生成它的对应二甲苯的熔点分别是 ( ) 一溴代二甲苯 234 206 204 205 对应的二甲苯 13 54 27 54 54 27 由上述数据可推断,熔点为 234 的 一 溴 代 二 甲 苯 的 结 构 简 式 是_,熔点为 54 的二甲苯的名称是 _,熔点为 27 的二甲苯的结构简式是 _。 解析 邻二甲苯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间二甲苯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三种,对二甲苯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结合题目数据可以判断,熔点为 13 的为对二甲苯,熔点为 54 的为间二甲苯,熔点为 27 的为邻二甲苯。 答案 间二甲苯 14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的名称为 _。 (2)A、 B、 6们的分子中均无支链或侧链。 若 其结构简式为 _。 6 若 分子中不存在 “ ” 基团,则其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_(任写一种 )。 若 其可能的结构简式及名称为 _。 解析 (2)由题干知属于链烃或环烃,分子中碳原子饱和时氢原子为 14,缺 4 个 氢可能为含一个三键的链烃,也可能为含两个双键的链烃,也可能为环烯烃。 答案 (1)2,5二甲基 4乙基庚烷 (2) =他合理答案也可 ) 1己炔, CC 2己炔, CC 3己炔 1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有机物 的主链上有几个碳原子 ( ) A 5 B 6 C 7 D 8 解析 根据结构简式可以看出最长碳链含有 6 个碳原子。 答案 B 2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烷烃 (1) _; (2) _; (3) _; (4) _; (5) _。 解析 烷烃命名必须按照三条原则进行: (1)选最长的碳链为主链,当最长的碳链不止一条时,应选取支链最多的为主链。 (2)给主链编号时,应从距离取代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若两端距离取代基一样近,应从使全部取代基序号之和最小的一端来编号。 (3)命名要规范。 2 答案 (1)2甲基丁烷 (2)2,4二甲基己烷 (3)2,5二甲基 3乙基己烷 (4)3,5二甲基庚烷 (5)2,4二甲 基 3乙基己烷 3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 A 3,3二甲基丁烷 B 3甲基 2乙基戊烷 C 2,3二甲基戊烯 D 3甲基 1戊烯 解析 可按名称写出相应的结构简式,然后重新命名,进行对比判断名称是否正确。 A结构为 ,根据从离支链较近的一端开始给主链碳原子编号的原则,应命名为 2,2二甲基丁烷, A 不正确。 B结构为 ,主链碳原子是 6 个而不是 5 个,名称应为 3,4二甲基己烷, B 不正确。 C 项命名没有标明碳碳双键的位置,错误。 D结构为 命名正确。 答案 D 4下面选项中是 3甲基 2戊烯的结构简式的是 ( ) 解析 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名称写出其结构简式,然后对比判断即可。书写时可按如下过程:先写主碳链,再标官能团,最后补充氢原子。 3 答案 C 5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名称或结构简式: (1)某烃的结构简式为 ,此烃名称为_。 (2)某烃的结构简式为 ,可命名为 _ _。 (3)2,5二甲基 2,4己二烯的结构简式为 _ _。 (4)某烃的结构简式为 ,可命名为 _ _。 解析 命名烯烃,所选取的主链必须为含所有双键 碳原子在内的最长碳链,且从靠近双键碳原子的一端开始编号。书写时,应先选主链,再编号,最后取代基。 答案 3甲基 2丙基 1戊烯 (2)1甲基 3乙基苯 (3) (4)2,4二甲基 3乙基戊烷 1 第四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经典基础题 1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 确定实验式 确定分子式 确定结构式,以下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方法错误的是 ( ) A蒸馏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 B燃烧法是研究确定有机物成分的有效方法 C核磁共振氢谱通常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D对有机物分子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 解析 核磁共振氢谱用来确定有机物中各类氢原子的个数比。 答案 C 2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 A用饱和 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等 B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 C可用苯将溴从溴苯中萃取出来 D可用水来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 解析 因乙酸乙酯在饱和 乙酸易溶于饱和 此可用饱和 与硝基苯的沸点相差较大,可用蒸馏法将两者分离开来;溴易溶于溴苯,也易溶于苯,因此不能用苯作萃取剂将溴从溴苯中除去;苯不溶于水,加入水时,液体分为两层,上层为苯 (油状液体 ),下层为水,乙醇与水混合时不分层,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加 水混合时,液体也分为两层,上层为水,下层为四氯化碳 (油状液体 ),因此可用水来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 答案 C 3核磁共振氢谱是指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核所处的化学环境 (即其附近的基团 )不同,表现出的核磁性就不同,代表核磁性特征的峰在核磁共振图中坐标的位置 (化学位移,符号为 ) 也就不同。现有一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所示。则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 2 A B D 析 由核磁共振氢谱的定义可知,在氢谱图中从峰的个数即可推知 有几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从上图中可知有 4 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分析选项可得 A 项是 2 种,B 项是 4 种, C 项是 2 种, D 项是 3 种。 答案 B 4设 H 的质荷比为 ,其有机物样品的质荷比如图所示 (假设离子均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信号强度与该离子的多少有关 ),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 A甲醇 ( B甲烷 C丙烷 D乙烯 解析 从题图中可看出其右边最高峰质荷比为 16,是 H 质荷比的 16 倍,即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16,为甲烷。 答案 B 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分液时,分液漏 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可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D除去淀粉中 质,可将混合物加水溶解后,用渗析的方法分离 解析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课标中要求同学们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高考常考的考点。因此,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多注意积累。 答案 C 6物质的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操作,也是化工生产及物质制备中的主要环节。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3 A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可用饱和 后分液分离出乙酸 乙酯 B在提纯鸡蛋中的蛋白质时,可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硝酸,然后将所得沉淀滤出,即得较纯的蛋白质 C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 液分离 D乙醇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解析 B 项,浓硝酸可使蛋白质变性,且会使含苯环的蛋白质变成黄色,得不到纯蛋白质; C 项,光照时通入 烷与 C 项不正确; D 项,乙醇与水可以任意比互溶, D 项不正确。 答案 A 7为了提纯下表所列物质 (括号内为杂质 ),有关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的选择均正确的是 ( )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己烷 (己烯 ) 溴水 分液 B 淀粉溶液 (水 过滤 C 馏 D 洗气 解析 向 A 试样中加入溴水,己烯与 分液法不能将己烷提纯; B 中淀粉胶体和 液均可透过滤纸; D 中除杂试剂 可吸收被提纯气体 以用 改用 选 C。 答案 C 8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查阅资料 时发现: 实验室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化学原理是: 已知苯甲醛易被空气氧化,苯甲醇的沸点为 ,苯甲酸的熔点为 ,沸点为 249 ,溶解度为 g;乙醚的沸点为 ,难溶于水。制备苯甲醇和苯甲 4 酸的主要过程如下所示: 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 的名称是 _,乙醚溶液中所溶解的主要成分是 _。 (2)操作 的名称是 _,产品甲是 _。 (3)操作 的名称是 _,产品乙是 _。 (4)如右图所示,操作 中温度计水银球上沿放置的位置应是_(填 “a” 、 “b” 、 “c” 或 “d”) ,该操作中,除需蒸馏烧瓶、温度计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_,收集产品甲的适宜温度为 _。 解析 (1)由题意可知,白色糊状物为苯甲醇和苯甲酸钾,加入水和乙醚后,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乙醚中溶有苯甲醇,水中溶有苯甲酸钾,两种液体可用分液法分离。 (2)溶解在乙醚中的苯甲醇沸点高于乙醚,可蒸馏分离。 (3)加入盐酸后生成的苯甲酸为微溶于水的晶体,可过滤分离。 答案 (1)萃取分 液 苯甲醇 (2)蒸馏 苯甲醇 (3)过滤 苯甲酸 (4)b 冷凝管、酒精灯、锥形瓶 9现拟分离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请写出图中圆括号内适当的试剂,方括号内所用的分离方法,方框内所分离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解析 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分离,最好先用饱和 样首先分离出乙酸乙酯,而在洗涤液中留下 乙醇,再用蒸馏的方法蒸出乙醇,最后把H 3蒸馏,即可把 离。 答案 a:饱和 bH 2 分液 蒸馏 蒸馏 A 5 E 能力提升题 10在一定条件下,萘可以被浓硝酸、浓硫酸的混酸硝化生成二硝基物,它是 1,5二硝基萘 ( )、 1,8二硝基萘 ( )的混合物,后者可溶于质量分数大于98%的硫酸,而前者不能。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将这两种同分异构体分离,将上述硝化产物加入适量的 98%硫酸,充分搅拌,用耐酸漏斗过滤,欲从滤液中得到固体 1,8二硝基萘,应采用的方法是 ( ) A蒸发浓缩结晶 B向滤液中加水后过滤 C用 D将滤液缓缓加入水中并过滤 解析 根据题目信息知,滤液中有浓 ,8二硝基萘,浓 1,8二硝基萘不溶于水,故可以将滤液注入水中 (相当于浓 ,然后过滤即可。 答案 D 11某气态有机物 X 含 C、 H、 O 三种元素,已知下列条件,现欲确定 X 的分子式,所需的最少条件是 ( ) X 中含碳质量分数 X 中含氢质量分数 X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质谱确定 X 的质量 A B C D 解析 由 C、 H 质量分数可推出 O 的质量分数,由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可确定 X 的实验式,由相对分子质量和实验式可确定 X 的分子式。 答案 B 12甲醛在医药、染料、香料等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实验室通过下图所示的流程由甲苯氧化制备苯甲醛,试回答下列问题。 6 (1)拌的作用是 _ _。 (2)甲苯经氧化后得到的混合物通过结晶、过滤进行分离,该过程中需将混合物冷却,其目的是 _ _。 (3)实验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_、 _。 (4)实验中分离甲苯和苯甲醛采用的操作 是 _,其原理是 _ _。 解析 (1)固体 液态的甲苯反应,接触面积小,反应速率慢,搅拌可以使 快反应速率。 (2)从流程图可以看出,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有硫酸锰、苯甲醛等。 “ 结晶、过滤 ” 可得晶体硫酸锰,将混合物降温是为了降低硫酸锰的溶解度,使其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3)由流程图中箭头的指向可以直接看出参与循环的物质是稀硫酸和甲苯。 (4)由制备原理可知,甲苯和苯甲醛是相互溶解的有机物,所以油层中含有的物质为苯甲醛和未被氧化的甲苯,要使它们分离,只能用蒸馏的方法。 答案 (1)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 (2)降低 (3)稀硫酸 甲苯 (4)蒸馏 利用甲苯和苯甲醛的沸点差异使二者分离 13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气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下图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常用装置。 (1) 产 生 的 氧 气 按 从 左 到 右 方 向 流 动 , 所 选 装 置 各 导 管 的 连 接 顺 序 是_; (2)C 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_ _; 7 (3)D 装置中 _ _; (4)燃烧管中 作用是 _ _; (5)若准确称取 g 样品 (只含 C、 H、 O 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 ),经充分燃烧后,A 管质量增加 g, B 管质量增加 g,则该有机物的实验式为 _; (6)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还要知道 _ _。 解析 (1)要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首先要确定其组成元素。由题给信息可知, B 装置吸收水分, A 装置吸收 B 装置要连在 A 装置前面,否则, A 装置会将 同吸收。有机物在 电炉中燃烧需要 需要 D 装置与电炉相连, D 装置提供的 后应连接 C 装置除水分,故各导管的连接顺序是 g、 f、 e、 h、 i、 c(或 d)、 d(或 c)、a(或 b)、 b(或 a)。 (2)C 装置中浓硫酸用来干燥 (3)D 装置中 2快生成 (4)中 有机物充分氧化生成 2O。 (5)中根据数据可知: n(C) n( g 1 n(H) 2n(2 g 1 n g 2 g 1 g 116 g 1 故 N(C) N(H) N(O) n(C) n(H) n(O) 121 ,所以该有机物的实验式为 (6)由 (5)已得到该有机物分子的实验式为 要再知道该有机物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就 可求出其分子式。设其分子式为 (n, 则 n 相对分子质量实验式的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 30 。 答案 (1)g、 f、 e、 h、 i、 c(或 d)、 d(或 c)、 a(或 b)、 b(或 a) (2)吸收水分,得到干燥的 3)催化剂,加快生成 速率 (4)使有机物充分氧化生成 5)6)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14某化学小组采用类似制乙酸乙酯的装置 (如图 ),以环己醇制备环己烯。 8 已知: 密度 /(g 3) 熔点 / 沸点 / 溶 解性 环己醇 5 161 能溶于水 环己烯 103 83 难溶于水 (1)制备粗品 将 12.5 己醇加入试管 A 中,再加入 1 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 C 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A 中 碎 瓷 片 的 作 用 是 _ , 导 管 B 除 了 导 气 外 还 具 有 的 作 用 是_。 试管 C 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 _ _。 (2)制备精品 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 _层 (填 “ 上 ” 或 “ 下 ”) ,分液后用 _(填入编号 )洗涤。 a b稀 c 再将环己烯按如图装置蒸馏,冷却水从 _口进入。蒸馏时要加入生石灰,目的是 _ _。 9 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 _左右,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的原因是 _。 a蒸馏时从 70 开始收集产品 b环己醇实际用量多了 c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 (3)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 _。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用金属钠 c测定沸点 解析 解答本 题可联系课本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 (1)粗品的制备既要防止反应物暴沸,又要防止生成物挥发。 (2)精品的制备关键在于除杂,此问涉及到分液和蒸馏。环己烯密度比水小,在上层,洗涤时选用 液会氧化环己烯,又因粗品中混有少量酸性物质,洗涤时不能再用稀硫酸,需用 中的水分可用生石灰除去。由于环己醇的沸点较低,制备粗品时随产品一起蒸出,导致产量低于理论值。 (3)区分精品与粗品不能选用 为二者皆可被 于粗品中含有环己醇等,可与钠作用产生气体,故可用 以区分;测定沸点则能很好的区分二者。 答案 (1) 防止液体暴沸 冷凝 防止环己烯挥发 (2) 上 c g 吸收水分,便于蒸馏出更纯净的产品 83 c (3)b、 c 15有机物 A 可由葡萄糖发酵得到,也可以从牛奶中提取。纯净的 A 为无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为研究 A 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解释或实验结论 (1)称取 A 9.0 g,升温使其汽化,测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 5 倍。 试通过计算填空: (1)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 (2)将 9.0 g A 在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化学(当堂过关+分层训练)第1-5章(打包38套)新人教版选修5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15886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