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的思想》测试卷_第1页
《百舸争流的思想》测试卷_第2页
《百舸争流的思想》测试卷_第3页
《百舸争流的思想》测试卷_第4页
《百舸争流的思想》测试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百舸争流的思想检测题 1-5 6-10 11-15 16-20 1. 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 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 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西,人们无法知道。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 是否存在,也是不知道的。 ”上述观点属于( )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不可知论 可知论 A B C D 2. 纵观人类哲学发展的历史,不同的派别和观点的对立与斗争俯拾皆是,其中最基本的对立与斗争出现 在 之间 。 ( ) A.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B.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D. 实验主义与经验主义 3. 2012 年农厉二月初二,山西省阳城县政协副主席、煤炭局局长张茂才率团到当地的小尖山庙会烧香拜 佛,祈求保佑一年好运气。他的做法体现了他具有(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思想 C.主观唯心三义思想 D.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4. 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 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 ) A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C物质是否依赖意识的问题 D物质和意识是否均是本原的问题 5在西方哲学史上记载着这样一件事情:有人说水变成了酒,怎样鉴别其真假呢?大家去请教一位哲学 家。这位哲学家回答:“如果在座的各位都感觉到是酒,并一致地认为是酒,那就不应怀疑酒的存在了”。 下列观点与这位哲学家观点一致的有( ) 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 万物皆备于我 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源 A B C D 6我国古代经典著作和历史典故中的许多成语简短精辟,蕴涵着深刻的哲学道理。下列能够同时体现哲 学史上“两个对子” 的一组成语是( ) A画龙点睛与喧宾夺主,瑕不掩瑜与本末倒置 B返璞归真与审时度势,掩耳盗铃与鬼使神差 C防微杜渐与微不足道,唇齿相依与闭门造车 D实事求是与拔苗助长,统筹兼顾与顾此失彼 7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与“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 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所蕴含的哲理( ) A前者是朴素唯物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B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 C前者揭示辩证发展观,后者揭示辩证联系观 D两者共同揭示了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8. 宋代朱熹认为“ 理生万物”, “理主动静”;“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万一山河大 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朱熹的观点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9. 从哲学角度看,下列选项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一俗语寓意相反的是( ) 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A. B. C. D. 10 关于世界的本原,中国宋代程朱理学认为是“理” ,古希腊柏拉图认为是“理念” ,德国黑格尔认为是 “绝对观念” 。这在哲学上属于( ) A唯心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11. 2013 年是农历癸巳年,由于“立春”发生在正月之前,被民间称为“无春年” ,部分地区被引申为 2 “寡妇年” “哑年” 。旧俗认为“无春之年”不宜婚嫁、生育,认为生下来的小孩子不会说话、容易丈夫 夭亡妻子守寡等等。从哲学上看,下列与“无春之年不宜婚嫁、生育”观点相一致的有( ) A我在故我思 B形存则神存 C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D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12. 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世界上有棕色熊猫吗?有人说,没有,因为我至今只看到过黑白熊猫,从未见过 棕色熊猫。下列说法与这种做判断的方式一致的是( ) 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事物理念的影子学科王 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A B C D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对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意识能不能正确认识物质的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展开的 A B C D 14.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问题是 ( ) A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B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标准 C区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标准 D区分一元论与二元论的标准 15. 狄德罗说: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培根也说: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 本元素。两人观点的局限性在于( ) A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B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C否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D认为现实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16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 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 ) A都承认客观事物及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B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C都否认思维决定存在 D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 17从哲学上看, “心想事成”与“ 天命难违”的区别在于 ( ) A前者是积极的观点,后者是消极的观点 B心想不一定 事成,天命却是不可违抗的 C前 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D两者都属于 唯心主义的观点 18 “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 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 加。 ”这种观点属于认识论上的(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19右图漫画中公鸡的观点与下列选项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 A理在事先 B我在故我思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 20. 新华社南京 2012 年 l2 月 25 日电 记者 25 日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嫦娥二号”卫星在再拓展 试验中首次拍下“战神”小行星光学图像,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对小行星的飞跃探测,也是国际上首次实 现对“战神”的近距离探测。 “嫦娥二号”成功探测“战神”说明了( ) 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世界上的事物具有可知性 A. B. C. D. 姓名:_学号:_ 3 26 材料一 贝克莱认为, “存在就是被感知” ,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 “绝对观念”的“ 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 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 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1)材料一中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 答案:(1)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黑格尔把客观精神看作世 界的主宰和本原,其说法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当作世界的 本原。 (2)材料二中的观点认为“气”是万物之源,把具体的物质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 点。这一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 化了。 百舸争流的思想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答案】C【 解析】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是何者为世界的本原问题,即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2.【答案】D 【解析】休谟认为,感觉决定外部事物,人们无法认识外部事物,故正确,选 D。 3.【答案】A 4.【答案 】D 5.【答案】A 【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 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是说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 题。故本题选 A 项。BCD 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6.【答案】 D 7.【答案 】C 8.【答案】B【解析】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高理论成果是错误的。 9.【答案】B【解析】变革的实践中,人们既改变了环境,又改变了人的活动,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 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10.【答案】B【解析】材料中朱熹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A 不符合题意,排除。B 符合题意, 应选择。C 不符合题意,排除。 D 不符合题意,排除。 11.【答案】A【解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是唯物主义,选项是唯心主义,根据设问,题目要求与 题意相反的是,故入选。选项是唯物主义,与题目要求不相符,故排除。 12.【答案】A【解析】主观唯心主义把世界上一切事物当做是主观感觉或者意识的产物,认为感觉、经验、 心灵、意识、观念等是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客观唯心主义则认为某种客观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 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由于“绝对精神” 、 “理念世界” 、 “理”都属于客观精神或原则,因 此,黑格尔、朱熹和柏拉图的观点都是唯心主义的,而且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答案为 A。 13.【答案】D【解析】 “无春之年 不宜婚嫁、生育”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也 是客观唯心主义,故 D 入选。我在故我思,是唯物主义,形存则神存,也是唯物主义,故排除 AB。吾心 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是主观唯心主义,故排除 C。 14.【答案】C【 解析】这是一道因果关系选择题。唯心主义是与唯物主义相对立的一种思 想体系,它从根本上颠倒了物质和意识、客观与主观的关系。在谈到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时,列宁指出: “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用形而上学的 观点看问题,势必导致唯心主义” ,是因为形而上学孤立、静止 、片面的特点,必然导致主观和客观相背离,并进而夸大主观的作用。可见,C 项是与题中 观点构成因果关系的正确选项,A 、B 两项表述均不准确,D 项不能与题干构成因果关系。 15.【答案】A 16.【答案】 A【解析】中国报纸十大流行语是时代的反映,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B 不对人的意识有主 观能动性,但不能创造出新的东西,B 夸大了意识的作用。C 、D 不是哲学知识。 17.【答案】A【解析】如何认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关键。 是否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一元论和二元 论的区分标准是是否认为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应是 A 选项。 18.【答案】B【解析】狄德罗和培根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的基本元素,是机械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故答案选 B 项。 19.【答案】C 20.【答案】B【解析】 见与不见 蕴含的哲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我在故我思,即我 的存在决定了我的思维,是唯物主义观点,与题意一致。B 正确;A 是辩证法观点;C 是客观唯心主义观 点;D 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21.【答案】A【解析】不看对象一刀切,都要求 2015 年必须会说英语,这种做法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原 则,违背存在决定思维的道理,故答案选 A 项。 姓名:_学号:_ 5 22.【答案】C【解析】解析关键蛋白的新作用,说明关键蛋白是可知的,即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正确,故答案选 C 项。观点错误,思维离不开存在,但存在可以离开思维。干肢不符。 23.【答案】C【解析】材料中强调了对于热性疾病和畏寒性疾病的饮食禁忌的不同,是我国古人实践经验 的总结,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表现,包含了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思想,所以 正确;明显错误;错误,夸大了中医药的地位,中医药及其诊疗方法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不能称 之为“中华文化的精华” 。 24.【答案】D 【解析】A、B 、C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已经存在。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将唯物辩 证法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唯物史观。 25.【答案】C 二、非选择题 26.(16 分) 【答案】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部分党员干 部相信超自然的神灵,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我们必须对党员干部加 强科学世界观教育,让党员干部自觉地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反对唯心主义。 【解析】回答本题的要求先摆出理论依据,然后进行分析原因、影响或作用等,最后根据题意提出解决问 题的办法、措施。我们要结合材料,选准角度,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等 知识点来展开。 27.(14 分) 【答案】(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 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第二,思维和 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 论的唯一标准。 (2)古代中国,民众认为雷公能辨人间善恶,代天执法。从哲学上看,这是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 本源,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从根本上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自古以来,人们无论认为雷电是神 的化身,还是认为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共同本质是都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其观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