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的偏向 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传播的偏向 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传播的偏向 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传播的偏向 读书笔记.docx_第4页
传播的偏向 读书笔记.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播的偏向 读书笔记 当我第一遍读传播的偏向时,老实说,能读懂的 没有多少,脑子里留下印象的也就是“苇管笔、莎草纸” 。 那一个个字我都认识,可是当他们组合在一起时,却变得 那么陌生。本文是品才网小编精心编辑的传播的偏向个人 读书笔记,希望能帮助到你! 传播的偏向 读书笔记 正如同伊尼斯的求索历程一样, 从经济史学家到历史哲学家,他在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积 淀使他的传播偏向理论具有相当的说服力。从作者写这篇 著作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把传播媒介以空间延伸和时间 延伸为标准分为两大类型是符合当时的媒介性质的。但也 正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未来的不可测性,这样的分类标 准似乎已经不再适合于现在“炙手可热”的大众传播媒介 了。 最容易想到的当然非网络莫属,如果要把网络按照伊 尼斯的观点简单得归到某一类上,究竟是有利于时间上的 延伸还是空间上的扩展呢?我想网络应该是兼容并且平衡了 以上两者的理想载体。 首先,传播的内容不论是数据、文档还是图像、声音 都不会受到时间的束缚,只要传播者或受传者愿意,就可 以无限期的储存我们想要保留的信息。 其次,空间的限制在网络面前同样显得微不足道。网 络信息传递之迅速、之及时,信息普及率之广泛、之深远, 是任何传统媒介都无法比拟的。 另外,如果从大众的传播体验感官来看,伊尼斯认为, 口头和耳朵的传播受时间束缚;眼睛、文字、书面传播受空 间束缚;而网络的特性之一就是作为一种多通道的传播媒介, 充分调动受众的视、听、说等多种感官,使信息以多种感 官符号形式传递给受众,这一点也充分证明了网络在时间 和空间上的协调。 书中作者提到:“我们对其他文明的了解,在很大程 度上有赖于这些文明所用的媒介性质。我们的了解,要看 其是否能够保存下来,或者是否被发现。 ”我想作者谈论的 其他文明很大一部分指的是历史文明,就像某种尘封于历 史中的图腾一样,雕刻在岩洞石壁上,显然要比写在羊皮 纸上更易抵抗岁月的洗礼。同时,我认为,这句话同样能 够用来解释为什么我们对当前各种国家各种文化所了解的 程度会有所不同关键在于“是否被发现” 。 文中所说的“是否被发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 所谓的“议程设置” 。也就是说,只有传播者选择了对什么 样的异国文化进行传播,受众才会发现这种文化,进而了 解这种文化。 相比于政治、经济领域的扩张,文化的延伸似乎更加 神奇有效,这也就是越来越多的政治统治者越来越注重彰 显软实力的原因。传播者力求通过多种形式对本国文化向 他国进行传播,比如音乐、电影、电视剧等,而接受其传 播的国家并不是全盘接收,而是出于某种利益需求有所选 择的对本国受众宣传他国文化。以中国对外国影视剧的引 进历程为例,从朝鲜电影,到日本电影,再到印度影视剧, 然后是美剧,接下来是日本和韩国的偶像剧,每一个时期 总是有所偏向地传播着符合当时背景文化的某种异域文化, 而并不是拼盘式的每个时期都传递着所有受众想要了解的 文化。因此,传播的偏向不仅仅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上来划 分,在时间和空间等自然因素已经不能对传播媒介加以太 多限制的今天,传播的偏向更取决于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因 素。 传播的偏向 读书笔记 作为历史学家的哈罗德伊尼斯 对历史的精通使其论证传播的偏向这一论点时驾轻就熟, 各历史脉络的把握和史实信手拈来。正如作者自己谈到的, 传播的偏向就是旨在讨论传播对文化特质消长的意义。 “媒 介倚重时间或空间,起涵义是,对于它所在的文化,它的 重要性有这样或那样的偏向。 ”作者以传播媒介为立足点, 对文明起源、历史演变、政治更迭、制度演进等问题做了 重新梳理,抽出一条伴随媒介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历史 线索。 传播的偏向从人类文明、历史的起源讲起,一直到报 纸的发展、成熟和人们为出版、言论自由抗争,战时出历 史的向前发展就是围绕着解决空间问题和时间问题而进行 的。在这一过程中,文字的出现是 至关重要的,口语的出 现首先在空间问题的解决上找到了突破口,解决了人们面 对面或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交流问题,时间问题的解决则依 赖书面文字。用文字写下的东西被赋予了超越时间的力量, 时间和空间问题的解决交织在一起,共同推动文明的发展。 “口头传统固有的灵活性,在平民地位上升的过程中是显 而易见的。 ”口语和书面语进入到不同偏向的文化中也会被 修正,如希腊的政治组织注重的是口头谈论,免受文字崇 拜问题的干扰。字母表的使用意味着对语言而不是对视觉 的关注,对耳朵而不是对眼睛的关注。另外,传播物质载 体的物理属性页对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莎草纸和羊皮 纸就是典型的例子。 时间和空间也分别与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相对应,偏 重时间的传播易于形成集权和王权的神圣化,偏重空间的 传播则为全力的分散提供了条件。宗教关注的人的来世, 应属于偏重时间,但在空间上也有着很强的掌控。宗教信 仰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情感,有其独特之处。对于空间 和时间问题的清晰具体厘定,在“时间的诉求”和“空间 的诉求”中分别展开论述,但该章中似乎意不在对二者做 泾渭之分。 “以印刷机为中心的知识垄断结束了人们对空间的执 着,结束了对连续性和时间问题的忽视。报纸垄断时间, 但他对空间的影响力非常有限,因为它有地方特点。报纸 垄断具有不稳定性和危机性的特征。广播电视使西方文明 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它倚重的是集中化,它需要关注的 是连续性,报纸和印刷业传播的偏向,注定要被广播的偏 向抵消。用基佐的话来说,民主以牺牲过去和未来为代价, 它为当前开路,它注定要被规划和官僚主义抵消。 ” 传播的偏向 读书笔记 哈罗德伊尼斯是传播学的奠基 人之一,其经典传播的偏向 ,自 1951 年问世以来,一 直为新闻传播学界奉为圭臬。在此书中,作者清晰地论证 出媒介的形态对社会形态、社会心理产生了深重的影响 作者从埃及文明开始梳理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各种媒介 载体。从石头到纸张;从象形文字到字母文字;从埃及文明 到罗马文明再到当今的西方文明,不同媒介承载不同文字, 新的媒介形式的出现,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这些跟媒 介属性有很大关系,它的传播的特征,是倚重空间还是倚 重时间,或者两者皆有,到底何种倚重更适应社会的发展。 作者对此加以研究,并评估传播对文化特质消长的意义。 伊尼斯将媒介分为两大类,即:有利于空间上延伸的 媒介和有利于时间上延续是媒介。偏重时间的媒介是质地 较重、耐久性强的媒介,如粘土、石头和羊皮纸等,能够 克服时间的障碍,长久地保存,所承载的文字具有永恒的 性质。但是它们的缺点在于不容易运输,不容易生产,不 容易使用。 偏重空间的媒介是质地较轻、易于运输的媒介,如纸 莎草、印刷纸等,能在地域上进行覆盖,广泛地传播,但 是它们传播的信息局限于当下,比较短暂。在不同的历史 时期,媒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偏重是不一样的,根据传播 媒介的特征决定了媒介是适合横向传播还是纵向传播。 比如,产生埃及文明的基础是象形文字,其媒介是石 头,但是石头的空间延伸性太弱,莎草纸的产生以及软管 笔的出现,则克服了这个缺点,进一步产生了楔形文字, 巴比伦文明出现。中国发明了造纸和毛笔,一种新的媒介 产生,满足了空间上的属性,但是无法满足时间属性,因 此总是改朝换代。西方文明飞速发展,古登堡印刷机的发 明结束了纸媒介对空间属性的不足。报纸随即产生,但同 时也为欧洲分裂提供了基础。但是报纸媒介对空间垄断能 力且有不稳定和危机的特征,接着出现了广播媒介,它倚 重的是集中化,需要关注的是连续性,纸张和印刷传播的 偏向被广播的偏向所抵消。 作者在书中证明了,传播学的演进过程就是人类文明 的演进过程,人类没跨入一个新的文明,都与传播媒介的 更新相生相伴。作者用宏大的历史叙事,从媒介与历史的 前行中论证时间偏向、空间偏向、时空的媒介对民族性格 甚至历史的影响。 传播的偏向 读书笔记 哈罗德伊尼斯(Harold Innis,1894-1952)是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家和历史经济学 家。他的理论代表作帝国与传播(1950)和传播的偏 向(1951)被喻为西方传播学的经典之作。 当我第一遍读传播的偏向时,老实说,能读懂的 没有多少,脑子里留下印象的也就是“苇管笔、莎草纸” 。 那一个个字我都认识,可是当他们组合在一起时,却变得 那么陌生。不过,没过了多久,我看到了加拿大的另外一 位传播学泰斗麦克卢汉为传播的偏向作的序言中这 样写道:伊尼斯的著作本身是不容易读懂的。但是,只要 尝试读那么一次,就可以知道,他是值得一读的。这样去 读他,虽然要花掉不少时间,但还是节省时间。因为他的 每一句话都是一篇浓缩的专论。他的每一页书上都包含了 一个小小的藏书室。 顿时,我觉得来了点精神鼓励,甚至觉得读懂了伊尼 斯,就等于读懂了传播文明。也许这么说有些极端,不过 我想那么在如今这个媒介、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静下心 来,尝试着用伊尼斯的历史哲学维度去理解媒介的属性以 及媒介在各种文明中对社会的作用无疑已经是一种新的收 获了。 在伊尼斯的书中,传播媒介更新都是伴随着文明的兴 盛于衰落。或者再说的透彻些,媒介就是伊尼斯的文明的 灵魂,他所划分的文明都是以不同的媒介作为分界点的。 这不禁让我想到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文化”的观点, 事实上,麦克卢汉也正是传承了伊尼斯关于“媒介与文明” 见解的精髓。伊尼斯将传播媒介与文明这样一个宏大的主 题联系在了一起,试图告诉我们媒介对社会政治、文化有 着深刻的影响。从埃及文明的石刻到西方文明的羊草纸再 到现代文明的电报、广播,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传播以 及传播媒介本身的属性决定了其对社会的影响方式。 那么媒介本身的属性是什么呢?它不可能是客观中性的。 伊尼斯认为,传播媒介的性质往往在文明中产生一种 偏向,这种偏向或有利于时间观念,或有利于空间观念。 通俗点来说,即媒介性质出现“时间性偏向”与“空间 性偏向” 。 倚重时间的媒介,例如石头、黏土、羊皮纸等,由于 其耐久、易保存的性质,因此它在文明中的诉求是把握对 时间跨度的控制,以达到传承宗教、建立国家威严及维护 等级制度的目的。举例来说,埃及文明中,石刻与金字塔 传递的是绝对的王权以及宗教中对于永生的信仰,并且随 着时间的推移,森严的等级制度越加确保王权崇拜。公元 8 世纪法兰克王国卡洛琳王朝的兴起标志着西方采用羊皮纸 取代了莎草纸,由于羊皮纸耐久以及适合非集中化农业经 济的特性,原本依靠莎草纸抄写的材料,全部用羊皮纸重 新抄写一遍。这就使得基督教的著作大大压倒了异教的著 作而形成了一种知识垄断。西方教会的地位与权力也因此 被确立。然而,石刻、羊皮纸等这类“偏向时间的媒介” 也由于其忽略了对空间媒体的重视而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在任何一种文明中,绝对的王权以及知识垄断都将伴随着 社会不平等关系的发展,阻碍了政治组织的发展,也因此 招致了新力量来打破这样的垄断。埃及文明最终屈服于宗 教,以及西方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都是最好的例证。 伊尼斯所说的另外一种媒介是倚重空间的媒介,比如 莎草纸、机械印刷的拼音文字等。他们轻便,容易流通, 但是难以保存,因此它对于空间跨度的控制要好得多。人 们借助这样的媒介,通常有利于贸易的发展以及领土的扩 张。这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时间性媒介”在国家开疆辟土 中可能产生的阻碍,然而,正如伊尼斯所说, “国家感兴趣 的始终是领土的扩展,是将文化同一性强加于人民。 ”这 是西方文明对于当下的执着,但是这样的执着已经严重扰 乱了时间空间的平衡,使得国家失去对时间的兴趣,情愿 诉诸于战争以实现眼前的利益。这一诉求最终导致了国家 难以维持长久的稳定。 读到这里,我想已经不难理解传播媒介在时间与空间 上达到一种平衡的文明是一个国家成功的关键。伊尼斯认 为,希腊帝国就是这样的一种理想的状态,他在“挑剔的 批评”这一章节中毫不掩饰对于希腊口头传统的偏爱, 他认为这样的口头传播与冷酷的机械转播形成了强烈的反 差,较好的解决了时空偏向的尴尬.然而,公元 5 世纪后半 叶,希腊人使自己的文字传统以及个人主义地位上升,压 倒了口头传统,最终毁了希腊文化。 有学者认为,伊尼斯是拥有先知的眼光进入 20 世纪, 深刻的指出了现代媒介的“双刃剑”功能:现代政治与经 济因为高度依赖现代媒介而变得异常的敏感于脆弱,比如 报纸、广播等大众媒介既可以迅速的传递经济资讯,也可 以快速的传播经济恐慌。在传播的历史上还有很多这样 的例子,最著名的那个悲剧莫过于希特勒借助广播将德意 志的民族情绪煽动到了近乎癫狂的境地而最终毁了一个民 族。 时间的脚步迈进了 21 世纪,有人说互联网的产生使得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伊尼斯对于传播媒介悲观而又忧虑的态 度。因为互联网在空间偏向上将整个“地球村”联系在了 一起,又能够在时间偏向上打破传统的线性规范使得在虚 拟社区中的人能够在同一个场景中出现,从而创造一种新 的口头传统。其实我觉得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期许。互联网 作为一种媒介仍然逃脱不了“双刃剑”的命运,它可能克 服了传统传播中信息不对称的缺点,改变了以往封闭性及 单向性的传播方式,使每一个受者更加平等的享有知情权。 但是,另外一方面,无政府主义的、无中心结构的互联网 使得原子化的个体连结成了一个虚拟的群体,在无过滤的 信息面前成为了不明真相的“乌合之众” 。正如勒庞说说, 在群体中,从教育等方式获得的有意识人格被情感等无意 识人格所取代,思想情感容易受到暗示,并且立刻将暗示 的观念转化为行动,产生消极的“群体极化” 。追求正义的 豪情因此而演变成了多数人的暴政。这似乎与伊尼斯的媒 介哲学中最富有洞察力的观点不谋而合:“传播的突飞猛 进常常导致野蛮行径的突然爆发。 ” 很难想象,伊尼斯会把传播的改进看成是弊端,甚至 是灾难。不过我认为,他真正担心的应该是西方文明不可 逾越的且根深蒂固的唯我主义,这种文明关注的是机器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